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75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桥梁帽梁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1-

二、编制依据-1-

三、编制原则-2-

四、首件目的-2-

五、机械设备配备-2-

六、施工组织机构设置-3-

七、试验检测设备-4-

八、帽梁首件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4-

九、帽梁首件工程施工-5-

9.1施工工艺流程-5-

9.2施工工艺-6-

十、帽梁施工质量检验-13-

十一、帽梁冬季施工-13-

十二、各项施工措施-14-

12.1文明施工措施-14-

12.2文明施工现场措施-15-

12.3安全保证措施-17-

12.4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23-

一、工程概述

本标段帽梁试验段选择在梅兰桥K4+935.088处0号桥台,该桥原为1-13.5m石拱桥,全桥长23.5m,宽7.5m,重力式桥台,桥与线路前进方向的右交角为90度。

此桥为旧桥利用,左侧加宽,左侧拼接2块20米预应力空心板,加宽后全桥共宽为11.0m,长27.02m。

帽梁试验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7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7年7月10日,施工工期为10天。

二、编制依据

⑴S231涟源芙蓉至蓝田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第一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图,技术规范及其它资料。

⑵现场调查所获得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情况的资料。

⑶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及现有技术力量和施工能力。

⑷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的有关政策、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⑸交通运输部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⑹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现行有关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规定和标准:

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③《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④《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⑤《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

⑺其他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定,公司现场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交通部关于高速公路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暂行规定、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建设单位颁布的有关公路施工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

严格执行S231涟源芙蓉至蓝田公路改建工程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招标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与文件及其它招标资料等。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达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四、首件目的

通过本次帽梁首件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全线帽梁工程的进行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出适合全线帽梁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1、确定出钢模板组合配置拼装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钢筋的制作、安装、焊接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方式;

4、通过本次首件施工判断出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操作人员、钢筋工、焊工、模板工、砼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是否适应施工,操作程序是否恰当,所选设备、机具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五、机械设备配备

机械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性能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9m³

2

良好

吊车

25t

1

良好

发电机

120kw

1

良好

空压机

3m³

1

良好

钢筋运输车

1

良好

插入式振捣器

Φ50

4

良好

六、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部成立以为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质检负责、工程技术、试验人员等为组员的帽梁首件工程工艺试验小组。

总体负责人:

梁波

技术负责人:

张小波

质检负责人:

谢益群

试验负责人:

谢益群

钢筋加工场负责人:

彭训建

材料负责人:

张翼

安全负责人:

童伟军

试验小组人员配备:

帽梁首件工程主要负责人员见表3-1,工班作业人员见表3-2。

表3-1桩基钢筋加工首件工程主要负责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工作职责

备注

1

梁波

项目经理

工程师

负责全盘工作

2

张小波

技术负责

工程师

提供技术指导

3

谢益群

质检负责

工程师

质量检验

4

彭训建

钢筋加工场负责

工程师

负责钢筋场生产

5

张翼

材料处长

工程师

原材料采购等

6

谢益群

试验室

工程师

钢筋材料试验

7

童伟军

安全环保处

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8

王正果

测量

工程师

负责桥梁测量工作

9

曹凯平

桥梁

工程师

负责桥梁

表3-2工班作业人员

序号

工种

人数

工作职责

备注

1

班长

1

负责本工班管理

2

电工

1

现场临时用电

3

安全员

1

负责钢筋加工安全

4

电焊工

2

钢筋笼的焊接

6

钢筋工

2

负责钢筋的加工

七、试验检测设备

试验检测仪器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徕卡TS06

1

2

坍落度筒

1

3

水准仪

NA724

1

8、帽梁首件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㈠首件工程的原材料情况

帽梁施工前,根据工程进度已经提前准备好数量充足的组合钢模板、钢筋、水泥、外加剂、骨料等。

检验后,这些原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可以用于本次帽梁首件施工。

㈡试验准备

所有施工材料的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抽检。

施工的混凝土C35配合比设计已完成。

按配比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粘性良好,混凝土试件强度满足要求。

㈢帽梁施工前的工作

测量放样、场地的准备工作、模板制作。

⑴测量放样

现场清理完成后,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前先行对放设的导线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进行帽梁放样,放出帽梁的四角位置及立柱的中心,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放样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⑵场地准备

场地的平面图尺寸是根据帽梁设计的平面尺寸、施工方法及其它配合施工的机具设备布置等情况决定。

⑶模板的制作

为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并加快施工进度,我项目部使用的模板为组合钢模板,钢模板根据帽梁尺寸提前制作。

九、帽梁首件工程施工

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加强现场检测,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路段的施工质量以及试验收集数据的精确可靠。

9.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基本流程:

浇筑砼垫层→测量放样→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安装及加固→模板平面、高程复测→混凝土施工(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拆模。

浇筑砼垫层

测量放样

钢筋加工及安装

模板安装及加固

模板平面、高程复测

混凝土施工

拆模

图1-1施工工艺流程图

9.2施工工艺

㈠垫层施工

桩头凿除完毕后及时浇筑5㎝厚C20砼垫层。

帽梁底边各外放20㎝作为作业面,采用组合钢模作为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模板高程,浇筑砼垫层。

㈡测量放样

帽梁施工前进行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测量桩顶中心点,放出帽梁轴线,根据测量的轴线布设施工线,进行钢筋及模板安装。

  ㈢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制作,钢筋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安装。

⑴钢筋加工

①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盘条和弯曲钢筋冷拉调直。

②按照施工图纸放出每种钢筋大样,钢筋连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钢筋受力同心。

③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钢筋工进行钢筋抽样的熟悉,抽样完毕后,交付钢筋工下料。

④在钢筋下料过程中,相关质量人员严把质量关。

而且质量员不定期地抽查后台下料长度与钢筋工长料单长度比较,误差都满足规范要求。

⑤钢筋在下料时,钢筋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下料,而且钢筋梁锚固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⑵钢筋成品保护及质量要求

①成品钢筋垫平堆放,且分规格和品种堆放。

②钢筋堆放时,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③避免踩蹋已绑扎好的钢筋。

④高度重视半成品加工质量,下料前调直钢筋。

下料尺寸经施工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后执行。

钢筋制作全部在工地加工房内使用机械加工弯制成半成品使用。

保证弯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长度。

加工好后按照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

⑤钢筋骨架绑扎方法采用的是十字扣绑扎法,为采用顺扣,钢筋没有变形。

⑶钢筋安装

①安装前进行高程测量,确定钢筋骨架安装高度;按照施工线安装钢筋骨架,保证骨架平面位置;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垫块的混凝土型号和帽梁的混凝土型号相同,垫块布置时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

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为4个/㎡,重要部位宜适当加密,帽梁保护层厚度为7cm和7.5cm。

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其绑丝的丝头未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②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设在受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

钢筋安装完成后的质量标准见下表9-1。

钢筋安装完成后的质量标准

表9-1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基础、墩台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10

宽、高或直径

±5

绑扎钢筋网尺寸

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基础、锚碇、墩台

±10

㈣模板安装及加固

⑴帽梁钢筋安装完毕,然后立帽梁两端弧形模板和侧模板。

帽梁的直线段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弧形圆柱接头使用定型钢模板。

在模板支立前对模板进行磨光处理并涂抹机油,模板接缝及错台均不大于1mm,且表面光泽、平整、无污物。

注意侧模板与桩头圆柱的接缝处理和侧模与底模间缝隙处理。

侧模接缝处夹硬质海绵条,模板间采用螺栓联结,侧模与底模之间用砂浆填塞紧密,保证模板接缝不漏浆。

⑵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⑶安装侧模板时,未出现模板位移和凸出的现象。

模板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按拉杆拨出或不拨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⑷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采用同一品种,没有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重复使用的模板经常检查、维修。

模板安装完成后的质量标准见下表9-2。

模板安装完成后的质量标准

表9-2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高程

基础

±15

墩台

±10

柱、梁

±10

模板尺寸

基础

±30

墩台

±20

轴线偏位

基础

15

10

墩台

10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⑸模板安装的控制要点

①模板安装前先进行验线,根据放线焊接限位支撑。

②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及顶板标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③对拉螺栓的分布间距均根据帽梁宽度高度经计算确定。

④脚手架有双向的剪刀撑,增加了整体稳定性。

㈤混凝土施工

  ⑴砼拌制

混凝土的配料采用自动计量装置,各种衡器的精度符合要求,计量准确。

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