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58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脓毒症;抗凝疗法;重组人活化蛋白C;肝素

  脓毒症是指机体被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或其毒素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其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纤溶系统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过去认为,凝血机制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脓毒症晚期的并发症,而近来大量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证实凝血障碍贯穿于脓毒症整个病理过程,是脓毒症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

有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均伴有凝血因子的异常,DIC的发病率为%,病死率高达%[1]。

在脓毒症中凝血激活与炎症反应的交叉、微血栓的形成需要我们用抗凝剂去避免发生各种因子瀑布样激发以减弱器官功能障碍及损伤[2]。

因此,使用凝血抑制物(抗凝剂)治疗重症脓毒症成为研究的热点。

  至少有3项大规模临床多中心抗凝试验研究观察了凝血激活抑制物的疗效。

已证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抗凝血酶Ⅲ、重组人活化蛋白C在动物脓毒症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凝血和炎症反应。

虽然三者在动物实验和Ⅱ期临床试验中均有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但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却显示,只有重组人APC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IL6水平及28d病死率[3]。

  1活化蛋白C

  Bernard等[3]进行了多中心的PROWESS研究,完成了人类重组活化蛋白C治疗脓毒症的Ⅱ、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rhAPC治疗组D二聚体、IL6降低,纤溶酶原升高,提示纤溶功能恢复;休克及呼吸功能不全的恢复时间缩短,28d病死率降低。

但是,对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APC组较安慰剂组病死率下降,而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两组间病死率无差别。

而且,APC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天数、休克及呼吸衰竭纠正的时间均较安慰剂组明显缩短;但是,APC组出现严重出血的机率高于安慰剂组。

因此,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该药使用作了严格的限定,仅推荐用于APACHEⅡ评分≥25分的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对出血风险没有绝对禁忌的患者。

有研究指出,虽然APC可以增高出血机率,但它却与严重事件出现机率的升高无相关性[4]。

近来,遵循循证医学的治疗原则,在2008年针对拯救sepsis行动:

处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国际指南上提到rhAPC可用在重度脓毒症和临床估计有高死亡风险的患者身上,推荐等级为2B,而对于手术后患者推荐级别为2C[5]。

  2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一项对TFPI在脓毒症治疗中疗效观察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OPTIMIST研究主要评价TFPI在重度脓毒症伴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患者中的治疗意义,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间28d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INR>的患者中,TFPI治疗组没有联合使用肝素的患者28d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但联合使用肝素的患者两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不良反应方面,无论INR值的大小,TFPI组出血风险均较安慰剂组明显增加,提示对于脓毒症合并有较高INR水平的患者,TFPI没有显示出较好的治疗价值,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因此,目前尚不能确定TFPI对脓毒症是否具有临床疗效。

  

  3抗凝血酶Ⅲ

  临床抗炎作用也并不肯定,虽然在脓毒症动物模型上已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1997年3月—2000年1月KyberSept等组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却未取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

不良反应方面,ATⅢ组较安慰剂组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提示ATⅢ不能降低重度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d病死率,反而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尤其对于联合使用肝素的患者这种出血风险更大[8]。

但进一步分析KyberSept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没有联合使用肝素的脓毒症患者ATⅢ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鉴于ATⅢ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与APC相似,却没有收到和APC同样的效果,因此有人推测,PROWESS研究中APC的成功可能和其抗炎作用有关,但高额的费用及较高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4肝素

  肝素目前作为一种抗凝剂已广泛用于DIC治疗及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国外文献报道,肝素能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在DIC前状态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Aoki等[9]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IC患者经肝素治疗后血浆蛋白C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三项大的III期临床实验都用到了小剂量肝素,研究结果也表明药物干预是有效安全的,但是,Bernard等[3]提出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的结果,小剂量肝素联合活化蛋白C在安全性上没有保证,但肝素可推荐用来预防脓毒症患者血栓的形成。

有实验针对肝素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指出肝素除了抗凝作用外,还有抗炎活性[2]及免疫调节作用[10]。

肝素可以直接或通过抑制凝血酶间接抑制前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释放,同时还使内皮素的产生减少;从基因水平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前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甚至调节没有抗凝作用的类肝素样物质的抗炎能力。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普通肝素经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盐或钙盐,具有快速、持续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延长、出血危险性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最近,Slofstra等[11]用内毒素注入大鼠体内制备重症脓毒症和MODS模型,制模前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和盐水,以观察LMWH在重症脓毒症引起的DIC中抗凝和抗炎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LMWH可提高抗Ⅹa因子活性,减少组织器官微血栓的形成,减少器官损伤,提高患鼠的生存率,但对炎症因子TNFα、IL6等无明显抑制作用。

国内艾宇航等[12]对40例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进行LMWH治疗,研究发现,LMWH治疗脓毒症可抑制炎症介质和氧自基释放,临床应用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但其对炎症反应和凝血过程的进一步影响及远期治疗效果,尚需大量研究加以明确和验证。

张红松等[13]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尿激酶干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高凝状态,但对预后无影响。

  5其他抗凝治疗

  纤溶酶原激活物可激活纤溶酶,清除已形成的微小血栓,并能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目前尿激酶型PA(uPA)已用于脓毒症治疗的Ⅰ期临床试验,接受uPA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氧分压明显提高,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概率下降,并且治疗中未发生出血情况。

但如果患者已发生不可逆性的缺血损伤,PA的疗效会降低,甚至可引发出血[14]。

  6中医中药

  目前国内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主要有神农33号、血必净注射液、中药912液等。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黏附,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增加组织灌流[15]。

比较受关注的是血必净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

临床实践证实,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降低病死率,对脓毒症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6];对内毒素造成的大鼠损伤器官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并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对损伤组织的保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为基础。

  

  虽然2004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强烈推荐重度脓毒症患者使用活性蛋白C,但重组活性蛋白C价格昂贵,恐怕使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肝素可激活ATⅢ而发挥抗凝、抗炎作用,同时易获取、价廉而且最广泛应用于抗凝治疗,一些非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中也显示出肝素可部分抑制脓毒症导致的凝血系统活化,但是还缺乏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研究[17],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