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口腔感觉.docx
《第十六章口腔感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口腔感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章口腔感觉
第十六章口腔感觉
提要
口腔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本体感觉和味觉。
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即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口颌面部疼痛主要包括以下七类:
①炎性疼痛;②创伤性疼痛;③肿瘤性疼痛;④关节疼痛;⑤神经性疼痛;⑥医源性疼痛;⑦心理因素性疼痛。
疼痛刺激的强度、疼痛的部位、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以及精神状态、情绪变化等心理因素影响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口腔黏膜的温度觉感受器为鲁菲尼(Ruffini)小体(热觉感受器)和克劳斯(Krause)终球(冷觉感受器)。
口腔不同部位的黏膜对温度有不同的敏感性;口腔黏膜触压觉的感受器有四种:
①游离神经末梢;②牙周膜本体感受器;③Meckel环形小体;④Meissner触觉小体;牙周本体感觉为反射性深部感觉,感受器有:
①梭形末梢;②游离神经末梢;③Ruffini末梢;④环状末梢。
牙周本体感受器与咬合力的感受有密切关系。
味觉感受器为味蕾。
基本味觉包括酸、甜、苦、咸和鲜觉。
基本味觉阈值是人体能够感觉和分辨味道的最小味质浓度单位。
感觉(sensation)是人体感受器接受外界或体内器官、组织的刺激或信息,经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和情感体验。
感觉既是客观的,同时也带有主观色彩,存在个体差异。
口腔感觉主要包括有痛觉、温度觉(冷觉、热觉)、触压觉、本体感觉和味觉。
口腔一般感觉的敏感性依次为:
痛觉>压觉>冷觉>温觉。
口腔前部感觉点较密,口腔后部感觉点较稀,因此口腔前部的一般感觉较口腔后部敏感。
第一节口腔颌面部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
一、口腔颌面部感受器
感受器(sensoryreceptor)是将相应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成为神经系统可理解的一种语言的结构。
感受器广泛分布于全身各部,种类繁多、形态功能各异(图16-1)。
有的结构非常简单,仅是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如痛觉感受器;有的结构较为复杂,除了感觉神经末梢外,还有一些细胞或数层结构共同形成的各种被囊神经末梢,如接受触觉、压觉等刺激的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有的结构则更为复杂,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的特殊感觉器官,此类为特殊感觉器官,如味器及嗅器等。
图16-1口腔皮肤感受器示意图
A.游离神经末梢;B.环绕毛囊的神经末梢;C.Meckel环形小体;D.巴氏小体
(一)感受器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感受器分类方法较多,感受器根据其特化的程度可分为两类:
①一般感受器,分布于全身各部,如皮肤黏膜的痛觉、温觉、触觉、压觉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的运动觉和位置觉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各种感受器。
②特殊感受器:
如分布于舌、耳、鼻、眼等部位的味、听、平衡、嗅、视等感受器。
感受器根据所在的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三类:
①外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黏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痛、温、触、压、光波和声波等刺激。
②内感受器:
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感受如压力、温度、化合物浓度的刺激。
味蕾及嗅觉感受器因为与内脏活动有关,故纳为内感受器。
③本体感受器:
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
感受器亦可根据其特异的敏感特性分为四类:
①机械感受器:
如口腔皮肤和黏膜的触觉、压觉感受器,肌肉和肌腱的牵张感受器,结缔组织的震荡感受器,大血管的压力感受器等。
②化学感受器:
如嗅觉细胞、味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感受器。
③温度感受器:
如口腔皮肤、黏膜中的热、冷感受器,脑的温度敏感细胞。
④光感受器:
如视网膜的视觉细胞。
感受器的结构特征各异,而特定系统的感受器对一种特殊类型的刺激(适宜刺激)特别敏感。
(二)感受器的功能特点
1.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在感受刺激活动过程中,所有感受性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细胞出现电位变化,即细胞膜电位去极化,通过跨膜信号转换,把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转换成跨膜电位化。
激活细胞膜上的Ca2+通道,使细胞内外钾钠钙等离子发生交换和变化,产生细胞膜的动作电位。
而这种动作电位具有信息编码特征,并沿着神经元和神经主干纤维扩散到轴突,达到阈值,即产生兴奋。
感受器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
感受性可用感觉阈值的大小来度量。
感觉阈值(sensationthreshold)是指刺激感受器信息的强度或强度的变化需要达的最小的量值,使机体感觉刺激的存在,而此时的临界值称为感觉阈值。
2.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
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
感受器对恒定刺激的反应能力通常有快适应和慢适应两大类:
快适应感受器在刺激开始时发生短暂放电,然后即平静。
刺激停止时,通常发放一、二个冲动。
此类感受器主要包括机械性感受器:
如巴氏小体、毛囊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皮肤的快适应触觉感受器等。
慢适应终末器官的感觉模式互不相同,有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疼痛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等。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各种感受器的共同特点,是指感受器都有各自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
如果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即感觉阈值)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此种刺激形式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
每一个感觉系统都具有从感受器到皮层的单独通路,无论传入冲动始于该通路的哪个部位,所产生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口腔颌面部的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即浅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图16-2)。
图16-2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
1.第一级神经元为三叉神经节、舌咽神经上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膝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经相应的脑神经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口腔黏膜、鼻腔黏膜以及眶内结构的相应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进入脑干。
三叉神经中传导痛觉、温度觉的三叉神经根的纤维人脑后下行,更名为三又神经脊束,连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的纤维共同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中传导触压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各支的痛觉纤维形成三叉神经脊束,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其中来自眼神经的纤维终止于核的尾侧部(尾侧亚核),来自上颌神经的纤维终止于核的中部(极间亚核),而来自下颌神经的纤维终止于核的颅侧部(口侧亚核)。
2.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内,由此发出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越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伴随脊髓丘脑束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3.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入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下部,产生定位和性质均明确的感觉。
此通路在三叉丘系以上受损伤,则出现对侧头面部痛觉、温度觉、触压觉等感觉障碍;若损伤在三叉丘脑束以下,则感觉障碍发生在同侧。
在延髓平面切断三叉神经脊束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术后三叉神经分布区痛觉消失,而触觉与角膜反射不受影响。
第二节口腔颌面部痛觉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由于事实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症状,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保护功能。
在人体疼痛感觉的测量中,通常是以主观体验为量度。
在疼痛的实验研究中,通常是以引起疼痛的阈值和耐受水平来衡量。
疼痛阈值是指受试者感觉到疼痛刺激时的最低刺激强度;耐受疼痛阈值是指受试者不能再承受更强刺激时的刺激强度。
疼痛阈值通常用以评价生理反应,耐受疼痛阈值则常用以评价情感反应。
一、痛觉感受器和外周组织致痛物质
能感受疼痛或伤害性刺激的装置称痛觉感受器(又称伤害性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是一种游离神经末梢,是能够感受和传递伤害性或疼痛信号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部分。
绝大多数的疼痛信息都是经较细的有髓鞘Aδ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传入,据此将疼痛感受器也分为两类:
快传导的Aδ纤维性感受器和慢传导的C纤维疼痛感受器。
Aδ纤维感受器传入的痛,其生理特点为刺痛(或称锐痛、快痛或第一痛),呈针刺样、电闪样、切割样的尖锐痛等,疼痛阈值低,疼痛空间范围局限,感受野小,部位明确。
C纤维感受器传入的痛,其生理特点为灼痛(或称钝痛、慢痛或第二痛),呈搏动性、打击样沉重的颤疼、跳疼、钝痛、绞痛等,疼痛阈值高,疼痛空间范围弥散,感受野大。
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组织细胞破裂释放的化学物质,激活疼痛感受器,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经神经纤维传至中枢,从而产生伤害性感受或疼痛。
炎症组织的疼痛属于化学性疼痛物质刺激所致的疼痛。
主要的致痛物质有组织胺、5-羟色胺、血管缓激肽、血浆激肽、P物质、乙酰胆碱等。
二、口腔颌面部痛觉调控机制
头面、躯干和四肢体表的浅痛为躯体痛,与体表的温度觉和粗触觉均属于浅感觉。
它们的传入路径也基本一致,分别与目前较为肯定的三叉丘系、脊髓丘系和脊颈丘脑束等痛觉传入路径相关。
其中与口腔颌面部的痛觉信息有关的三叉丘系传导通路参见本章第二节(图16-2)。
只有激活痛觉感受器,并将疼痛信号(神经冲动)传到相应的皮层,才引起疼痛感觉。
口腔颌面部痛觉下行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主要的观点如下:
(一)三叉神经节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三叉神经节是口腔颌面部痛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既具有感觉传入功能,又能对感觉伤害性刺激的外周神经末梢的兴奋加以控制,在痛觉信息的调控机制中发挥作用。
其具体调节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二)脑千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1.下行抑制系统的结构基础以脑干中线结构为中心,由中脑、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中缝大核及邻近的网状结构)和一部分脑桥背外侧网状结构(蓝斑核、臂旁外侧核即KF核)等组成的结构,调节和控制痛觉的神经网络系统,其轴突经脊髓背外侧束下行,对脊髓背角痛信息的传递产生抑制性调节,在脑干阶段也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神经元的活动。
2.下行抑制系统的主要递质参与下行抑制调控的经典递质的神经肽主要是阿片肽和单胺类,在中脑中有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和^y.氨基丁酸等;在中缝大核内有生长抑素及5-羟色胺等;在蓝斑核有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甘丙肽等,其中有些可以共存于同一神经元。
3.下行易化系统下行易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传导途径和神经递质等尚未完全明确。
(三)间脑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丘脑是最主要的痛觉整合中枢,传递痛觉的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的纤维终止于丘脑的不同核团。
丘脑外侧核群神经元的反应具有躯体定位投射关系,这些神经元将外周刺激的部位、范围、强度和时间等属性编码向皮层传递,司痛觉分辨的功能。
丘脑内侧核群神经元对周围刺激缺乏明确的躯体投射关系,感受野大,反应阈值也高,这些神经元的轴突广泛投射到大脑皮层,包括与情感有关的额叶皮层;也接受与边缘系统、下丘脑有密切联系的网状结构的传入。
因此,它们可能主要行使痛觉情绪反应功能。
(四)边缘系、基底神经节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边缘系统对机体的感觉、运动和内环境稳定等各种生理功能起着调节作用。
其中有:
①海马(hippocampus);②杏仁核;③扣带回;④尾状核。
刺激上述结构可提高痛阈,但刺激扣带回后部、尾状核中心区则有时降低痛阈。
(五)皮层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后部为接受躯体感觉的主要区域,痛觉作为感觉中的一种,其冲动必然要到达大脑皮层进行信息加工,最终上升到意识。
人们关于大脑皮层(即使是已公认的感觉区)对不同感觉(包括痛觉)的整合和感知机制的认识,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从痛觉的传导角度来说,镇痛的实质就是压抑、阻断痛信息的传导。
三、口腔颌面部疼痛
(一)口腔各部对痛觉的敏感度
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与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呈正相关,游离神经末梢分布较密集者,对疼痛敏感的程度较高,如牙髓;游离神经末梢分布较少者,对疼痛敏感的程度较低。
牙髓及牙周膜的痛觉感受器密度从高到低依次的部位为:
前牙、前磨牙、磨牙。
口腔黏膜的痛觉分布不均匀,与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区有触觉感受点而无痛觉感受点,自颊侧黏膜中央至口角的一段带状区痛觉较迟钝,称为无痛区(painfreezone)(亦称为Kiesowszone),而牙龈、硬腭、舌尖、口唇等处有明显的痛点分布,其中牙龈缘处痛觉最为敏锐。
口腔黏膜自前牙区向磨牙区的痛点依次减少(图16-3)。
图16-3口腔黏膜痛点的分布密度
(二)口腔颌面部疼痛的分类和特点
口腔颌面疼痛为口腔、颌面、颈部组织器官等(如牙齿)各种性质疼痛的总称,表现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类。
根据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将口颌面部疼痛分为炎性疼痛、创伤性疼痛、肿瘤性疼痛、关节疼痛、神经性疼痛、医源性疼痛和心理因素性疼痛。
1.口腔颌面部炎性疼痛炎性疼痛是由各种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物理、化学或免疫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
在口腔颌面部,由炎症引起的疼痛主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腮腺炎、下颌下腺炎、关节炎等。
牙痛是口腔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冠周炎等常表现为尖锐自发痛。
慢性牙龈乳头炎等常表现为自发钝痛。
牙本质过敏、二度或三度龋齿、楔状缺损等常表现为激发痛。
炎性疼痛的主要机制:
①炎症局部分解代谢增强,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致痛物质等,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②炎症渗出引起组织肿胀,张力升高,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由细菌因素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是由局部或全部牙髓的炎症导致牙髓腔压力升高,组织压升高,其压迫作用可使C纤维神经末梢兴奋,冲动传至中枢导致疼痛。
而冠周炎及间隙感染,可能是局部组织炎症渗出导致局部压力增加、炎症介质的释放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
2.口腔颌面部创伤性疼痛口腔颌面部是人体裸露的部分,易受损伤,以复合伤多见,如软组织擦伤、牙折、牙槽骨骨折、牙龈撕裂伤、面部皮肤肌肉神经切割伤、锉裂伤等。
疼痛严重,多表现为锐痛和(或)钝痛、切割样的尖锐、刺痛、灼痛等,定位明确,常影响美观和功能,如牙微裂、牙根裂等常表现为咬合痛,影响咀嚼;下颌骨损伤,常引起下颌运动障碍。
创伤性疼痛的主要机制①组织损伤后,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产生痛敏介质(如白介素-1、白介素-6、缓激肽等),激活疼痛感受器,导致疼痛。
②创伤性疼痛机制与痛觉神经细胞元上P2X受体信号转导有关,组织损伤后,ATP从损伤细胞释放,作用于P3X2/3受体或P2X3受体,使感觉神经末梢去极化,引起痛觉神经元放电显著增强,产生强烈的痛感。
③术后疼痛的机制可能是传导痛觉的Aδ纤维、C纤维、初级传入神经元的感受性增强,对热和机械刺激的外周感受性敏感性提高。
3.口腔颌面部肿瘤性疼痛WHO将肿瘤患者的疼痛分为四类:
①直接由肿瘤发展侵犯引起的疼痛;②和肿瘤相关但不是直接引起的疼痛;③由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④和肿瘤治疗无关的疼痛。
口腔颌面部肿瘤疼痛的主要机制:
①对外周神经的直接作用:
肿瘤可以机械压迫外周神经,造成外周神经缺血、损伤,亦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蛋白溶解酶)直接溶解、损伤外周神经。
②溶骨:
肿瘤诱发骨质破坏,刺激破骨细胞,导致成骨与溶骨的失衡而出现溶骨。
③外周敏化:
肿瘤引起组织损伤所造成的伤害性刺激,将使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可塑性变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这些因子与初级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相结合,激活或敏化感受器,使外周神经敏感性增强,表现为痛阈降低、痛觉过敏或超敏,发生疼痛。
④中枢敏化:
肿瘤细胞激活相应的受体,致使脊髓神经元敏感化,导致痛敏范围扩大、疼痛持续时间延长、疼痛强度增加,出现超常痛敏,即中枢敏化。
肿瘤疼痛时发生在脊髓、脑干和前脑的神经化学改变,可使脊髓对痛觉信息的应答增强,产生中枢敏化。
4.颞下颌关节疼痛疼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基本特征之一,颞下颌关节疼痛较复杂,根据致病因素分为五种:
①关节的炎性疼痛,②关节的创伤性疼痛,③关节的神经性疼痛,④肿瘤疼痛,⑤心理因素性疼痛(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往往伴随着心因性因素如心情紧张、肌肉痉挛等)。
颞下颌关节疼痛常累及单侧的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可以累及咀嚼肌、颊部、耳、甚至面部和头部,并可伴有关节弹响和杂音、下颌运动异常。
疼痛的性质以持久性钝痛为多见,但一般无自发痛和剧烈性疼痛。
功能运动可能会增加疼痛,有夜磨牙患者晨起症状略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有肌群样的扳机点,并由此扳机点导致牵涉痛,由扳机点引起牵涉痛的部位常常是恒定的。
5.口腔颌面部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是中枢或外周神经的损伤或疾病所致的疼痛,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闪电样疼痛为主要特征。
口腔颌面部神经性疼痛主要有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非典型性面痛、蝶腭神经痛、耳颞神经痛、簇集性头疼、茎突过长导致的神经性疼痛等。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表现为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可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
疼痛可由口腔颌面部的任何刺激引起,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患者表现为单侧。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的剧烈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触动“扳机点”引发其他的感觉功能障碍(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的减退或丧失,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
三叉神经疼痛可能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颌面部皮肤黏膜病,以出现单侧带状群集分布的水疱和神经痛为特征。
神经性疼痛的机制:
①外周神经损伤后,细胞膜去极化,导致钠离子内流增加,引起外周神经传入电位增高,损伤部位异位灶或背根神经节自发持续的异常放电;②神经损伤和传入电位增高,可以使脊髓敏感化,易化屈肌反射和触觉诱发反应;③外周神经的损伤可以使头端延髓腹内侧区(RVM)的神经元发生改变,激活RVM下行易化体系而产生痛觉;④神经损伤还可以引起脊髓强啡肽的上调,脊髓强啡肽及其片段在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状态下,具有伤害作用。
6.医源性疼痛因诊断和治疗而致的疼痛均为医源性疼痛。
医源性疼痛有两类,一类是不可避免的必要性的疼痛(例如:
在医疗诊断过程中通过触摸压辨别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病变程度而诊断疾病所产生的疼痛),另一类是可避免的不必要的疼痛(例如:
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过度治疗以及操作粗暴、不必要的损伤、刺激、按压等)。
7.心理因素性疼痛心理因素性疼痛是没有任何伤害性病理过程的疼痛(例如:
牙科诊室的特殊场景,引起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痛苦等,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假性疼痛)。
四、口腔颌面部疼痛的影响因素
疼痛和疼痛刺激的强度、疼痛的部位、口腔组织痛觉的敏感性(痛觉阈)、机体对疼痛反应的耐受力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1.疼痛刺激的强度疼痛刺激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疼痛刺激的增加,疼痛增加。
例如,急性牙髓炎时,疼痛明显。
但当牙髓坏死严重时,反而不痛。
2.疼痛的部位口腔组织痛觉的敏感性(痛觉阈)和疼痛部位疼痛感受器分布的密度呈正相关。
例如,牙龈对疼痛的敏感性大于颊黏膜。
3.机体对疼痛反应的耐受力机体对疼痛反应的敏感性和耐受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性别、性格、年龄、文化背景和种族都有一定的关系。
男性和女性的疼痛阈值无差异,但男性的疼痛耐受性要高,两种性别的耐受性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不同的种族和不同的个体,痛觉阈值各不相同。
4.其他因素疼痛和患者关注重视的程度、过去疼痛的严重性呈正相关系。
痛觉阈值又因受刺激时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和心理因素所影响。
注意力高度集中或情绪紧张时,痛觉阈限亦可上升。
同时,口腔局部健康因素亦可影响痛觉。
例如口腔黏膜角化程度大,则痛觉阈限上升。
第二节口腔黏膜温度觉
一、口腔黏膜温度觉感受器
口腔温度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的温度觉有热觉与冷觉。
通常认为热觉感受器为鲁菲尼(Ruffini)小体,冷觉感受器为克劳斯(Krause)终球。
二、口腔黏膜各部对冷、热觉的敏感度
口腔黏膜温度觉的规律是:
①口腔前部的冷点和温点多于口腔后部,故口腔前部温度觉的敏感性大于口腔后部。
②口腔黏膜冷点又多于温点,牙龈、舌尖、舌边缘、硬腭、唇颊等的黏膜处冷点较多;而温点布于上下颌前牙周围;但硬腭前部却仅有冷点而无温点。
口唇黏膜对冷、热的耐受力与部位密切相关,上唇黏膜皮肤移行部为55~60℃,口腔内黏膜为60~65℃,而人体皮肤为43℃。
口腔内黏膜对温度的耐受力较皮肤为大,其原因是:
①口腔黏膜痛觉阈较高,从而提高了对过冷、过热刺激的耐受力;②口腔内的唾液对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有缓冲作用;③口腔黏膜经常接触较高温度的食物,对高温产生了适应性,提高了耐受力;④口腔黏膜同一部位冷点多于温点,故对温觉的敏感性低于冷觉,这是易导致口腔黏膜烫伤的原因之一。
第四节口腔黏膜触觉和压觉
口腔黏膜触觉是指物体接触到口腔黏膜而未引起口腔黏膜变形的一种感觉。
其特点是适应快,与感觉刺激的有无关系密切。
口腔黏膜压觉是指物体接触口腔黏膜后引起黏膜或黏膜下深部组织变形的一种感觉。
其特点是适应慢,与感觉刺激的速度与强度关系密切。
一、口腔黏膜触压觉感受器
口腔黏膜触压觉的感受器主要有四种:
①游离神经末梢:
既感受疼痛刺激,也参与接受触觉和本体感觉等。
②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分布于牙周膜内,感受牙体受力的方向、大小等感觉。
③Meckel环形小体:
主要分布在口腔黏膜及唇部。
④Meissner触觉小体:
主要分布在舌尖及唇部等。
二、口腔黏膜各部对触压觉的敏感度
口腔黏膜表面对触压觉的敏感度与该处触压点分布的密度成正比。
自切牙区黏膜、尖牙区黏膜、前磨牙区黏膜和磨牙区黏膜的触点依次减少。
牙齿触压觉敏感性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首先,前牙多为单根牙,牙周膜面积小,而后牙以多根牙为主,牙周膜面积大,在同样的作用下,前牙牙周膜单位面积受力必然大于后牙,刺激越强越易引起感受器的兴奋;其次,后牙主要承担咀嚼压力,长期作用其耐受性必然增强,感觉阈值也随之增高,敏感性也自然低于前牙。
龈乳头、龈缘、龈、颊黏膜移行区亦依次减少(图16-4)。
年龄愈大,黏膜角化愈高,口腔黏膜对触压觉的敏感度越低。
图16-4口腔黏膜触觉点的分布密度
口腔黏膜各部对触压觉的敏感度不同:
最敏感者为舌尖、唇及硬腭前部,较迟钝者为颊、舌背和牙龈。
口腔黏膜中龈乳头、腭皱襞处触点的分布多于痛点的分布。
牙周膜的触压感觉和精细触觉(能辨别物体形状和性质,以及两点之间距离的感觉等)极为敏感,能迅速地感觉牙冠上微小的力量变化(如力的强度、方向)、食块的大小、粗细程度、食物中的异物颗粒,并能做出迅速的反应。
即使在死髓牙上,仍有此反应。
牙周膜的触、压觉有利于调节咀嚼压力、协调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的运动,顺利地进行咀嚼活动。
第五节牙周本体觉
一、牙周本体觉感受器
牙周组织系牙体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周本体感觉为反射性深部感觉,能够感受牙的动度,反射性调节力,诱发开口反射。
一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节内,其周围突至牙、牙周、肌、腱和颞下颌关节等深部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传入纤维至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丘脑腹后内侧核,由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丘脑腹后内侧核换元后,经上行传导束上行至小脑和(或)大脑皮层,其具体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牙周本体觉感受器有:
①梭形末梢,分布于牙周膜内,感受牙体受力的方向、大小等感觉,参与本体感觉及定位,是牙周本体感觉的主要感受器;②游离神经末梢,既感受疼痛刺激,也参与本体感觉等;③Ruffini末梢,分布在根尖周围,属于机械感受器,参与本体感觉;④此外还有环状末梢,分布在牙周膜中央区,功能尚不清楚。
二、口腔及牙周组织对本体觉的敏感度
口腔及牙周组织对本体觉的敏感度与该处本体感受器分布的密度成正比。
前牙牙周膜本体感受器分布的密度较后牙密。
牙齿位置觉的识别能力前牙最强,前磨牙次之,磨牙最弱。
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感受阈,可因炎症、疲劳等因素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