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6936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docx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

Romanticism浪漫主义1790-1910 (romanticize)

1、浪漫主义的词源

浪漫主义时期是许多事物非常容易被人理解和容易被人喜爱的一段时期,人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融洽的互动于这个充满矛盾的环境中,但在各种因素相互冲突的缝隙间,浪漫主义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慰籍,追求自由的思想给予了艺术极大的发展空间。

浪漫主义的性质和风格最早体现于文学上(诠释于音乐上,音乐是一种最好的诉说浪漫主义语言的媒介),可以从Romance这个词说起(Romanticism,romantic),意为罗曼语,是方言拉丁语的一种,由此词派生出romantic,romaunt是指用罗曼语写成的传奇和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而它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冒险和放纵的想像,也就是从主观出发的人对世界的理想化,因此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最具“艺术”味道的时代。

2、社会环境,思想

社会——>人——>艺术——>音乐

∧-――――――――――――∧

当然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浪漫主义只能作为这段时期的笼统描述,浪漫主义所带领出的文化思潮、艺术思想和风格流派,在不同国家和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在19世纪中由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所掀起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运动,就可以解释为把主观的东西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的结果),这就是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反抗、自由、个性的体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个体的人有了比以往要多的自我体现的渴望,主动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感情,不断的创新,这些都最终导致了20世纪那“光怪陆离”(褒义)现代主义。

所以说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变革都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每一个时期都包含着不只一个倾向,之所以只以一个为督导,因为它的离心力大于其它倾向而占用主要地位,不能说古典主义时期没有浪漫因素,浪漫主义也是在包含着古典主义的核心外继续发展,并在与其共生的其它反动势力逐渐突出并强盛起来。

纵观整个浪漫主义时期,从这个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跨度中产生的辉煌成就中,可以看到它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是必要的也是积极而有建设性的过程,就如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一样。

浪漫主义全神贯注于把一切艺术融合起来的意念之中(“艺术作品的统一体”Gesamtkunstwerk),像浪漫主义的诗人画画,画家作乐,音乐家画画并写戏剧(E·T·A·霍夫曼Hoffmann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人物《奥芬巴赫曾以他写了一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钢琴小品<船歌>》,他是德国作家和作曲家,并在两个领域内都有不俗的成绩,文学作品中从诗意的故事到恐怖的小说,音乐作品中有11部歌剧,其中最成功的一部是1816年在柏林上演的《翁迪妮Undine》,又译《乌亭》《水妖》(水仙女将薄情人骗入水中淹死的故事),这是一部真正属于19世纪浪漫精神的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

他写有众多音乐论文,而且其论文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评论影响很大。

“浪漫主义”这一词在德国的使用也是从他开始,在他的一篇关于贝多芬器乐作品的文章《论贝多芬的器乐》(在格劳特音乐史贝多芬的章节中多次提到其中的观点)中议论了贝多芬的浪漫主义。

对贝多芬的浪漫主义因素的议论并不是现当代音乐学者们发现的新问题,而是从霍夫曼开始的)。

浪漫主义三个基本特点——青春的活力,渴望与陶醉,这是身处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艺术理想是唯美的,他们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幻想的真实,他们是以非理性的手段达到一个理性的目的,就是相信自己,摆脱束缚。

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发现中世纪和东方,通过历史把二者都看做是具有同一性的文化,因为对于他们这些是神秘的,幻想的,所以这些内容成为浪漫主义中十分有生命力的素材。

(从教材中不同国家浪漫主义萌发的状态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对于浪漫主义者,音乐是无限统一的象征,绝大多数艺术家包括画家、诗人和哲学家等都认为音乐是所以艺术中最理想的形式,是最具浪漫色彩的表达语言。

当时的英国批评家沃尔特·佩特(格劳特音乐史)曾说“一切艺术向往音乐的境界”,因为一切音乐都含超越音乐的内容,音乐似乎能以最不明确的方式来表达最多的内容。

奥地利音乐学者“音乐无法说清楚时,保持沉默”。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运动的,因此他适合以流动的状态表现人的情感,他蕴含表情性,模仿性,象征性,暗示性,这些以创造性为基础的特征使音乐除了具有其本身的音乐性内容(基本情绪指欣赏音乐时的感性理解、风格体系指如我们学习音乐史不同时期的特色、精神特征指音乐所要表现的思想性),非音乐性内容(绘画性内容《印象主义音乐》和文学性内容《歌剧和艺术歌曲》标题音乐也综合的产物)因此浪漫主义者心目中,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

比较中看浪漫主义:

以解释教材P218页的众多对比引出,

本能超越理智、想像超越形式、感情超越理性、酒神超越日神(历史的轮回感古希腊、中世纪、巴罗克、古典、浪漫、现代)

3、音乐中的表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承续了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到高峰的许多成就(器乐和声乐,奏鸣交响套曲和歌剧体裁发展成熟,主调风格,音乐结构中的平衡感,方整性,调性和和声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奏鸣曲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多了“浪漫”的色彩,换句话来说“浪漫主义时期就是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着大多数艺术家的时期”。

(1790《梅耶贝尔出生的前一年,19世纪上半叶盛行的法国大歌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贝多芬创造了一首以歌德为题目的歌曲》-1910年《无调性的作曲技法开始盛行》)。

我们需要来认识“浪漫主义”这个词对音乐有怎样的意义。

要弄清楚一些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这两个时期的过渡关系,浪漫主义与音乐,浪漫主义与人(思想),在19世纪前后这一百多年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交织在一起创造出音乐史上一段让我们为之兴奋的时代。

由于浪漫主义中存在的不易统一的个性化,所以往往很难对不同发展时期进行明确的划分,有的书上按时间上半叶下半叶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划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大致划分:

我们教材划分为四个时期,按器乐音乐的发展划分,不包括歌剧和民族乐派,这个划分很清晰,让我们很容易找到浪漫主义发展的脉络。

从每个时期我们能找到一些线索来认清它的特征。

●总的特征:

矛盾中求得统一(格劳特音乐史P597)

1.标题音乐,声乐中器乐伴奏的重视

2.19世纪开始音乐厅的概念。

19世纪的音乐氛围形式三种音乐风格:

室内风格、剧院风格《音乐厅概念》、教堂风格

3.19世纪是风景描绘的时代

4.个性化扩展到群体——民族主义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表现:

(英国、德奥、法国:

这些国家不同特色,音乐的表现不同。

)饼的故事

德国——技巧,器乐

意大利——歌剧,声乐

英国——国际化风格,传统由来以久

法国——表现“英雄”,法国大歌剧,拯救歌剧,华丽性

●艺术歌曲的历史由来已久,至此由舒伯特发展为诗、歌、钢琴伴奏为一体的艺术性极高的体裁形式,而后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马勒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形式,可以说19世纪为艺术歌曲的伟大时代。

●浪漫主义感情胜于形式的需要,许多新的综合性强、形式灵活的体裁产生,交响诗、序曲、狂想曲、幻想曲、(声乐,器乐)套曲等等,(肖邦钢琴曲集14中体裁,李斯特狂想曲),新的创新就要求创作技法的改变,作曲家对旋律、和声、节奏等要素开始进行表现化的处理

●科技的发展使乐器制造兴旺,无论是在专业创作领域还是在家庭娱乐中,作为键盘乐器的钢琴已经处于了中心位置,这样使19世纪也成为钢琴演奏大师的伟大时代,钢琴更多地参与表现,钢琴音乐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19世纪是作曲家的时代,音乐出版商、音乐会或剧场的经理人的出现使作曲家的地位有所不同,从而大量的音乐作品流传很快。

●良好的音乐环境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兴盛,音乐学校培养音乐人才,提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这就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同时音乐研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专业)开始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人们研究历史,从音到乐到人,人们在认识到有艺术的同时也要有学术(如同作曲家与作曲教师的区别)

     第一章 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第一节  韦伯Weber,1786-1826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Haydn)、莫扎特(Mozart)、贝多芬(Beethoven)掀起了欧洲近代音乐发展的篇章,这三位德奥音乐家形成的强大气势让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有了稳固的根基。

从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之间存在着交替的缝隙,这是任何时代更迭的过渡过程,贝多芬和舒伯特可以说是在这一过渡中占有特殊位置的两个人,他们的音乐具有互补性和过渡性,贝多芬是具有浪漫倾向的古典时期作曲家,他率先的创新和尝试及对音乐所怀有的崇高理想使之后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得到很多启示,他的影响贯穿整个19世纪甚至到20世纪初;而舒伯特是一个怀有古典情怀的浪漫时期作曲家,他的创作技法有保守的一面,从而使他在器乐领域中没有创造出能超过贝多芬的作品,但在与文学结合的艺术歌曲上却发挥的游刃有余,展示了浪漫主义作曲家表现感情的细腻与真切。

真正揭开浪漫主义音乐序幕的是韦伯(Weber),他接过莫扎特的衣钵首先在歌剧领域确立了德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三幕歌剧《魔弹射手》(《自由射手》DerFreischutz)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浪漫主义时期一个突出的标志是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歌剧这个综合艺术体裁最适用于表现这些影响的后果,德国的浪漫主义歌剧自然成为19世纪浪漫精神的重要内容。

歌剧传统来自意大利,在德奥及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歌剧一直独占歌剧舞台,到18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奥作曲家才探索自己的民族歌剧,创造出歌唱剧的形式,而后莫扎特的《魔笛》、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延续着歌唱剧的传统,并吸收了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某些成分,德国歌剧日益被注入浪漫主义因素。

1816年出现的两部歌剧:

前面提到的霍夫曼的《翁迪妮》和施波尔*的《浮士德》(创用指挥棒进行指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指挥棒指挥的人),更直接地影响了韦伯的创作。

前者选择中世纪的德国民间传说,后者是德国基督教文化中的永恒主题,两部作品都是讲述超自然的、虚幻的故事,体现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倾向于传统的一面,这与后来的门德尔松提倡“自然与真实”的基调形成对比。

韦伯的《魔弹射手》也来自德国民间传说,有一个青年猎人马克斯,为了能与自己的心上人阿加塔结婚,必须参加射击比赛并要夺魁,于是随猎人卡斯帕尔去狼谷炼造魔弹,然而卡斯帕尔早已将灵魂出卖给魔鬼萨米尔,让它执行一个命令就是在比赛当天让马克斯射死阿加塔,以换取自己将至死期的生命。

马克斯炼造出七颗魔弹,在比赛当日,六颗子弹都听从了马克斯的愿望击中了作为目标的飞起的小白鸽,而第七颗子弹执行了魔鬼萨米尔的命令,射向了化身为白鸽的阿加塔,但是在善良隐士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子弹却射中了躲在树后的猎人卡斯帕尔,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善良战胜邪恶、光明战胜战胜,这正是德国浪漫主义所迷恋的典型主题。

它可以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民族歌剧。

从取材到技法都紧扣主题,织体上内声部的加强与戏剧玄奥的内涵相呼应,和声与乐队在色彩上大大地加强了剧的表情性,这些不仅在散布在全剧的每个部分中,在其序曲中更集中体现,在联系剧情运用特色的主题材料的同时,还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这是后来瓦格纳善用的写作手法,不仅仅在序曲中)。

《魔弹射手》中较为有名的是进入第三幕的间奏曲“猎人合唱”(音响或钢琴),这是一段活泼流畅的主题,由圆号分四声部奏出,充满田园情趣和狩猎的气氛。

韦伯还作有与《魔弹射手》题材性质相同的两部歌剧《欧丽安特》和《奥伯龙》,但都不及《魔弹射手》影响大。

韦伯有一首钢琴曲《邀舞》也较为出名,其以技巧华丽著称,又称《华丽回旋曲》,后由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使之名声大作。

这部作品是在正式的运用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

        第二节  舒伯特Schubert,1797-1828

舒伯特可能是音乐史上寿命最短的一个音乐家,在贝多芬去世的第二年,由于生活的窘迫加上疾病仅31岁便去世了。

但他的创作时间占全部生命的一半,音乐无时无刻不与他的生活相联系,让他欢喜也让他忧愁。

舒伯特的主要创作成就是艺术歌曲(Lied,里德),里德(lied)一词16世纪指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们造就的一种世俗声乐复调形式,二者的形式与内容都截然不同,但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大家可以对里德的历史发展作些文章。

艺术歌曲是伴随着浪漫主义文学(尤其诗歌)而繁荣起来的,文字的渲染与音乐旋律的结合使歌曲的艺术性与技术性都达到一定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钢琴伴奏不仅仅作为音型化衬托或勾画旋律轮廓,而是用以渲染歌曲的意境,补充单凭旋律和歌词所无法传达或无法传达准确的内容。

舒伯特最早创作的一首歌曲是他十七为歌德诗篇谱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纺车旁的格蕾辛\岑》),这也是他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钢琴伴奏渲染的意境让人联想到少女纺线时的情境,纺车发出呼呼的声音。

大约一年后舒伯特又成功地为歌德的另一诗篇《魔王》谱曲,它是一首叙事歌,舒伯特采用了通谱歌(通体歌)的形式。

舒伯特的歌曲可分为三种类型:

分节歌strophic,变化分节歌,通谱歌durchkomponiert(教材)。

听音乐 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出歌曲中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不同角色的变换,有叙述者、父亲、儿子和魔王,每一个人物有不同特色的音乐描写并简单地勾画出一个故事,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儿子在黑夜中骑马穿过森林,而魔王却这时来诱惑那男孩,儿子非常惊慌害怕,父亲也紧张不安,但最终没能逃脱魔王的追随,到家时儿子已在父亲的怀里死去。

钢琴伴奏以沉重而持续不断的紧凑的三连音营造出黑色森林的环境。

贝多芬也曾留下一支为魔王谱曲的草稿,与舒伯特的比较来看,贝多芬关心其中的戏剧成分(dramaticelements),而且表现得极动人;但歌德描绘幻象的全部诗意,贝多芬都不曾感觉到。

舒伯特的戏剧成分不弱于贝多芬,还更着重原诗所描写的细节:

马的奔驰,树林中的风声,狂风暴雨,一切背景与一切行动在他的音乐中都有表现。

此外,他的歌的口吻(vocalaccent)与伴奏的音色还有一种神秘意味。

舒伯特的音乐把我们送进一个鬼出现的世界,其中有仙女,有恶煞,就象那个病中的儿童在恶梦里所见到的幻象一样。

(*勒韦Loewe,1796-1869,德国作曲家,创作和普及戏剧形式的里德而闻名,《魔王》作于舒伯特三年之后,瓦格纳认为勒韦的略高一筹。

舒伯特1815年完成《魔王》但1821年才第一次出版,而且出版商在给了他小的稿酬,使他生活状况并没有大的改变。

舒伯特土生土长的维也纳音乐家,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维也纳市郊的小学教师,母亲曾是厨师,父亲一直希望舒伯特可以帮助他教学,但舒伯特由于对写作歌曲的热情和创作音乐的冲动,毅然辞职,成为了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自由撰稿人”“个体演员”),成为很职业的作曲者,但由于要靠自己的作品来谋生,舒伯特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他的作品没有给他带来足够的物质,也没有给他很高的名望。

舒伯特之所以写作出这么多数量的,600多首歌曲,与他身边热情支持他音乐的朋友们分不开,这些朋友形成了一个小的圈子,被称为“舒伯特小组”(“舒伯特派”的社团),他们当中有音乐家、诗人、画家、哲学家等,舒伯特就是他们当中的焦点人物,他的许多歌曲都是为这些朋友所创作的,还有其它音乐作品也是在这些朋友当中首演后才流传出去。

其中奥地利男中音歌唱家*福格尔是舒伯特非常重要的朋友,他是第一个公开演唱《魔王》的人,并且多次出游奥地利各地演出舒伯特的歌曲作品,为舒伯特赢得了些许名声。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选择了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歌如歌德、席勒、海涅和莎士比亚等,诗的内容广泛,从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到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

舒伯特创作的即兴性很强,他往往一次定稿,随性创作,这种随性也是经过沉淀后而发的,因此从舒伯特笔下流出大量的幻想式的他旋律,如《小夜曲》《圣母颂》(变化分节歌),给人清新愉悦感觉的《野玫瑰》(分节歌)《鳟鱼》(变化分节歌),还有戏剧性的叙述歌,如《魔王》《死神与少女》。

舒伯特的歌曲可分为三种类型:

从个人情绪出发的表达,如《听、云雀》《慕春》《致音乐》;戏剧性的(往往与鬼神有关,通谱歌);另外就是声乐套曲(liedercyclus),贝多芬写过最早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而舒伯特的声乐套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要更丰富和连贯。

舒伯特有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声乐套曲实际上是有诗歌连接起来的音乐戏剧,演唱者就是故事的诉说者,一首个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心情。

舒伯特这两部声乐套曲的主人公都是一个流浪者,流浪者是舒伯特作品中会经常出现的人物,似乎代表作者本人的凄凉状况。

两部作品都是描写主人公生活与爱情的失意。

《美丽的磨坊女》中为一个青年人,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快乐地青年,由20首歌曲组成,犹如抒情音乐小说在讲述者爱情的美丽与痛苦。

在《冬之旅》中描写的是受尽挫折的失望的中年人,因为它是在舒伯特去世的前一年完成,映射当时舒伯特的生活处境悲苦交加,(有一次舒伯特又冷有饿,却已身无分文。

他不得以走进一家饭馆,在菜谱上作曲,老板以为他是要饭的,想轰走他,看到他写的乐谱知道他的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乐谱并免费给他一盘土豆,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摇篮曲》)。

《冬之旅》与《美丽的磨坊女》相比,音乐表现等方面更富于变化和转折性,全套曲24收歌曲充满了沉重、压抑、失落的感情基调,音乐的戏剧化表现与主人公复杂的感情相配合,使孤独漂泊者的感伤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中最为著名的的是《菩提树》,流浪者在旅途中,时常想起故乡的菩提树,在那里树下曾度过幸福的时光,如今他有仿佛听见菩提树的呼唤“到这里找寻平安”听音乐钢琴伴奏为树的形象,风吹摇曳,三段体E——e——E(变化分节歌),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歌唱性音调与宣叙性音调综合运用增强了戏剧表现力。

舒伯特最后写的几首歌曲在他去世后以歌集《天鹅之歌》出版,从歌曲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表现了舒伯特当时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悲观失望,另一方面又渴望欢乐时光。

舒伯特是旋律大师,他对于旋律的拿捏十分到位,歌曲首首都很动人很优美,让人记忆深刻,他可以用很细腻的感情自然而然的画出一种意境,无论是忧郁的,田园的还是民歌式的,表达都非常恰如其分。

舒伯特的成就不仅仅是艺术歌曲,他的交响曲、室内乐和一些钢琴作品,在音乐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偏偏把他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在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每一首的艺术价值都必须给予肯定,它们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但其中突出的、统一的抒情性,无疑是对“浪漫主义”最好的诠释。

舒伯特1812年随*萨里耶里学习作曲,开始写作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作品。

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对莫扎特怀有敌意,后被夸张为毒死莫扎特(电影《莫扎特传》),任过贝多芬、李斯特的老师。

传说这个人妒忌心很强,虽然他发现了舒伯特极强的音乐才能,却有意的抑制,他推荐舒伯特就职一般的职位,把更高更好的位置让其他人做。

但是舒伯特的音乐灵感总是源源不断地涌出,创作有许多优秀的钢琴和室内乐作品。

舒伯特与侧重个人感情表现的浪漫主义情怀相吻合的钢琴创作,是他创作了许多特色小品形式,《即兴曲》和《音乐瞬间》的最为“舒伯特化”的钢琴作品,他们都是短小而简单的乐曲。

舒伯特最擅长即兴,他瞬间迸发出的乐思如他的歌曲一样完美和具有感染力,他几乎从不修改,但有些作品确是完美无疵的。

而“歌”一样短小的曲子本来最宜于即兴。

舒伯特在写室内乐或交响乐也往往信笔所之,一口气完成。

因此那些这样长大题材的作品即使很好,仍不免显得冗长,充满了重复。

过于歌唱性的旋律对乐曲的发展没有更强的驾驭能力,作品总会显得松散而不够严谨,但是浪漫主义的随意性却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要认识舒伯特首先要认识他的歌,其他的创作都与他的艺术歌曲相联系。

如他的两首比较精彩的室内乐作品钢琴五重奏《鳟鱼》,d小调第14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素材都是来自他优秀的歌曲。

他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他的父亲和兄弟也都会演奏,从小他的家中就会经常又小型的重奏表演会,而且舒伯特也经常参与,后来自己写作的作品也成为家庭四重奏的演奏曲目。

可以说舒伯特的四重奏不是为职业音乐家写的,而是为乐于演奏的普通音乐爱好者所写,他的趣味性和可听性多于技巧性。

听音乐小、中、大、低音提琴加钢琴五种乐器的编制,并打破了室内乐四乐章的形式,采用五个乐章,其中第四乐章是以《鳟鱼》为主题的变奏曲式,主题分别在不同乐器上游移。

《鳟鱼》是一首歌唱自由的歌,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无忧无虑地游动,而钓鱼的人却是狡诈的会想方设法让鱼儿上钩,暗示了舒伯特对现实的不悦和无奈。

这首作品是他早期最受欢迎的作品。

另一首第14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是舒伯特成熟的作品之一,其中第二乐章是歌曲《死神与少女》的变奏,表现的要比原来歌曲更为激烈和富于感情。

听音乐舒伯特现实的生活不好,可以说很遭,很少给他引起音乐情绪的机会。

舒伯特不是天生能适应写作纯音乐(puremusic)的,而是天生来写歌(lied)的,所以他必须向诗人借取意境(images),使他不断做梦的需要能有一个更明确的形式,借取歌曲来出发音乐灵感。

舒伯特同贝多芬一样作有9部交响曲,他的第一交响曲是在14岁完成的,前7首交响曲都遵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尤其是海顿的风格痕迹很大,最后的《第八(未完成)Unfinished》和《第九(伟大)TheGreat》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的作品,第八为两个乐章故名未完成,但这是一首完整的作品,两个乐章明显的表露了舒伯特内心世界的面个方面,一个是悲剧性的,一个是田园式的,一个是哀叹残酷的现实,一个是对大自然美好的呼吸,在这样的矛盾下形成了舒伯特最具个性的音乐语言。

听音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主部为b小调,由木管乐器奏出略为紧张如泣如歌的旋律;副部为G大调,有弦乐奏出优美的音调。

单只从音乐和技术着眼,舒伯特与贝多芬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极大的差别!

交响曲中透出的同样的有力,同样的激动人心,同样的悲壮,但用的是不同的方法,甚至于相反的方法。

这首交响曲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它具有纯音乐(无标题)的想像空间,又有标题音乐的不拘一格,是浪漫主义作曲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舒伯特的最后一部交响曲被舒曼称为“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作品”,其中除了精湛的作曲技巧,有着生活的各色风采,层次无比细腻,处处有精深涵义,细节生动鲜明,整个洋溢着舒伯特在其他作品中向我们介绍过的浪漫主义。

听音乐来自舒伯特擅长的美好旋律线让舒曼钦佩它的“可爱的长度”,节奏却往往显得疲软无力,但和声具有特殊的表情,管弦乐色彩丰富,转调有大胆之处,有强烈的不协和音和明暗对比,他为了和弦而追求和弦,——还不是为了和弦的风味,——而是为了和弦在旋律之外另有一种动人的内容。

在贝多芬身上我们还只发见古典作家的浪漫气息。

——纯粹的浪漫气息是从舒伯特开始的,比如渴求梦境,逃避现实世界,遁入另一个能安慰我们拯救我们的天地:

这种种需要是一切伟大的浪漫派所共有的,可不是贝多芬的。

一切情感方面的伟大,贝多芬应有尽有。

但另有一种想象方面的伟大,或者说一种幻想的特质(aqualityoffantasy),使舒伯特超过贝多芬。

在舒伯特身上,所谓领悟(intelligence)几乎纯是想象(imagination)。

舒伯特有修养,不喜欢作抽象的思考。

他对诗人的作品表达得更好,但纯用情感与想象去表达。

在他心目中,人生只是一连串情绪的波动(aseriesofemotions),一连串的形象(images),他只希望那些情绪那些形象尽可能的愉快。

他的全部优点在于他的温厚,也在于他有丰富的幻想。

舒伯特的天性中可绝无英雄气息。

他主要是女性性格,他缺乏刚强,浑身都是情感。

他在生活中象在艺术中一样,不作主张,不论对待快乐还是对待痛苦,都是如此,——他忍受痛苦,而非控制痛苦,克服痛苦。

命运对他不公平的时候,你不能希望他挺身而起。

但他忍受痛苦的能耐其大无比。

对一切痛苦,他都能领会,都能分担。

第二章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

由韦伯和舒伯特掀开了音乐领域内的浪漫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