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6531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docx

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精华

一级建造师考点精华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

2.水准仪按精度不同可分为普通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按读数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学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按视准轴调平的原理不同可分为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式水准仪;按读数装置不同可分为测微尺读数装置和单平板玻璃测微器读数装置。

3.电磁波测距仪按其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

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用红外线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后两者又统称为光电测距仪。

4.电磁波测距仪是用电磁波作为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

一般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等。

5.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为普通水准测量。

6.经纬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四个操作步骤。

7.常见比例尺表示形式有两种:

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以分子为一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是直线比例尺。

8.地形图比例尺分为三类:

1:

500~1:

100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1:

25000~1:

100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

250000~1:

10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9.平面位置放样应根据放样点位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选择适用的放样方法。

平面位置放样的基本方法有:

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几种。

10.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放样点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的作业条件。

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和视距法等。

11.对于高程放样中误差要求不大于±10mm的部位,应采用水准测量法。

12.采用经纬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工程放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放样点离高程控制点不应大于50m;b.必须采用正倒镜平法读数,并取正倒镜读数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13.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设高程放样控制点时,注意加入地球曲率的改正,并校核相邻点高程。

14.水准标尺应测定红黑面常数差和标尺零点差。

标尺标称常数差与实测常数差超过1mm时,应采用实测常数差;标尺的零点差超过0.5mm时,应进行尺底面的修理或在高差中改正。

15.开挖工程细部放样方法有极坐标法、测角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但基本的方法主要是极坐标法和前方交会法。

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宜用三个交会方向,以“半测回”标定即可。

用及坐标法放样开挖轮廓点,测站点必须靠近放样点。

16.距离丈量可根据条件和精度要求从下列方法中选择:

a.用钢尺或经过比长的皮尺丈量,以不超过一尺段为宜;b.用视距法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应大于50m。

预裂爆破放样,不宜采用视距法;c.用视差法测定,端点法线长度不应大于70m;d.细部点的高程放样,可采用支线水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经纬仪置平测高法。

17.断面图和地形图比例尺,可根据用途、工程部位范围大小在1:

200~1:

1000之间选择,主要建筑物的开挖竣工地形图或断面图,应选1:

200;收方图以1:

500或1:

200为宜;大范围的土石覆盖层开挖收方可选用1:

1000.

18.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测算开挖完成量和工程剩余量。

开挖工程量的结算应以测量收方的成果为依据。

开挖工程量的计算中面积计算方法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

19.两次独立测量同一区域的开挖工程量其差值小于5%(岩石)和7%(土方)时,可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20.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0.2~0.5m为宜。

土石坝填筑点,可按设计位置测设。

21.立模、填筑轮廓点,可直接由等级控制点测设,也可由测设的建筑物纵横轴线点测设。

a.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b.在不便于丈量距离的部位进行放样时,宜采用短边(200m以内)前方交会;

22.建筑物基础块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

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2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

23.填筑工程量计算,两次独立测量同一工程,其测算体积之较差,在小于该体积的3%时,可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24.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

施工区的滑坡观测、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围堰的水平位移和沉陷观测、临时性的基础沉陷和裂缝监测等。

25.变形观测的基点,应尽量利用施工控制网中较为稳固可靠的控制点,也可建立独立的、相对的控制点,其精度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26.采用视准线监测的围堰变形点,其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0m。

垂直位移测点宜与水平位移测点合用。

围堰变形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变形特征确定:

险要地段20~30m布设一个测点;一般地段50~80m布设一个测点。

27.滑坡、高边坡稳定监测采用交会法;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视准线法;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水准观测法。

28.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人的原因、仪器的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

29.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观测结果影响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三类。

30.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可理解为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

土石类型及其性质、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自然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1.地质构造按构造形态可分为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类型。

32.关于料场储量,在初查阶段(对应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储量一般不少于设计需要量的3倍,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40%;详查阶段(对应于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储量一般不少于设计需要量的2倍,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15%。

33.由于坝区岩体中存在的某些地质缺陷,可能导致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坝基稳定问题和坝区渗漏问题。

34.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松弛张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四种类型。

此外尚有塌滑、错落、倾倒等过度类型。

另外泥石流也是一种边坡破坏类型。

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

35.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

理想的建洞山体应具备的条件:

建洞区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厚,节理组数少,间距大,无影响整个山体稳定的断裂带;岩体坚硬完整;地形完整,没有滑坡、塌方等早期埋藏和近期破坏的地形;无岩溶和岩溶很不发育;地下水影响小;无有害气体和异常地热。

36.围堰变形破坏的几种类型:

脆性破裂;块体滑动和塌方;层状弯折和拱曲;塑性变形和膨胀。

37.水库有两类:

一类是在河流上筑坝拦水所形成的人工湖泊,即地面水库;另一类是利用地下蓄水构造,经人工控制形成的地下水库。

38.软土基坑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土质边坡稳定和基坑降排水。

39.在软土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稳定,保证施工安全,采取的措施有:

设置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40.软土基坑降排水的目的主要有:

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沙和管涌的发生;对于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41.软土基坑开挖的降排水一般有两种途径:

明排法和人工降水。

其中,人工降水经常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井点降水方式。

42.水库总库容指水库最高洪水位以下的静库容。

43.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建筑物所在的等别和建筑物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级。

失事后损失巨大或影响十分严重的水利水电工程的2~5级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经过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提高一级;失事后造成损失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1~4级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经过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降低一级。

44.水电枢纽工程2级土石坝坝高超过100m、砼坝或浆砌石坝坝高超过150m,3级土石坝坝高超过80m、砼坝或浆砌石坝坝高超过120m时,大坝的级别相应提高1级,洪水标准宜相应提高,但抗震设计标准不提高。

45.当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基础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采用新型结构时,对2~5级建筑物可提高一级设计,但洪水标准不予提高。

46.利用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挡水发电、通航时,经过技术经济论证,3级以下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可提高一级。

47.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按某种频率或重现期表示的洪水称为洪水标准,包括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48.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采用的洪水标准,分为设计洪水标准和校核洪水标准两种情况。

49.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按山区、丘陵区和平原、滨海区分别确定。

当山区、丘陵区的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挡水高度低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m时,其洪水标准宜按平原、滨海区标准确定。

当平原、滨海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其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挡水高度高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大于10m时,其洪水标准宜按山区、丘陵区标准确定。

50.校核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程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设计洪水位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防洪高水位,水库遇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只有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51.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变幅称为水库消落深度。

52.死库容一般用于容纳水库淤沙、抬高坝前水位和库区水深。

在正常运用中不调节径流,也不放空。

53.水工建筑物可按功能和使用期限进行分类。

按功能可分为通用性水工建筑物和专门性水工建筑物两大类。

按使用期限可分为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

54.通用性水工建筑物可分为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河道整治建筑物;专门性水工建筑物可分为水电站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港口水工建筑物、过坝建筑物等。

55.建筑材料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三大类。

56.天然石料按形成条件不同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按颗粒大小分为土料、砂、石三类;按其开采加工程度的不同分为毛石、块石、粗料石、建筑板材等。

57.无机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包括沥青材料、植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等三类。

58.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包括:

防渗、反滤、排水、护岸护底工程、防洪抢险方面。

59.水工建筑材料对石料的要求是有较好的耐水性、抗冻性、耐久性。

60.水泥按其用途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61.通用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分钟。

62.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砼、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砼,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避免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63.有抗冻要求的砼,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并掺用引气剂和塑化剂,以提高砼的抗冻性。

当环境水兼硫酸盐侵蚀时,应优先选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64.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的砼,应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以适应低热性要求。

65.位于水中和地下部位的砼,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66.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用于承重结构工程的水泥,无出厂证明者;存储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超过1个月);对水泥的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抗压强度、安定性不明或对质量有怀疑者;进口水泥。

67.新拌砂浆和易性是指其是否便于施工并保证质量的综合性质。

具体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常用沉入度表示)和保水性(常用泌水率表示)两方面。

68.反映水泥砼质量的主要指标有:

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

69.反映水泥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有:

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

坍落度的大小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70.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等。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

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养护条件及龄期等。

71.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约为相应抗压强度的10%左右。

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有劈裂抗拉试验法及轴心抗拉试验法两种。

72.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冲磨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等。

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因素有水灰比、骨料最大粒径、养护方法、水泥品种、外加剂、掺合料和龄期。

73.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饱和状态下,经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严重降低强度(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的性能。

决定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构造和数量、孔隙的充水程度。

74.a.上、下游最高水位以上坝体表层混凝土。

主要考虑抗冻因素,在寒冷地区多采用厚2~3m的抗冻混凝土。

b.上、下游水位变化区的坝体表层混凝土。

主要考虑抗冻、抗裂因素,多采用厚3~5m的抗渗、抗冻并具有抗侵蚀性的混凝土。

C.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表层混凝土。

主要考虑强度、抗渗、抗裂因素,多采用厚2~3m的抗渗混凝土。

D.坝体内部混凝土。

主要考虑低热、抗裂因素。

E.溢流坝、泄水孔、导墙和闸墩等抗冲刷部位的混凝土。

主要考虑强度、抗冻、抗冲刷、抗侵蚀因素。

75.混凝土配合比常采用的方法有:

单位用量表示法、相对用量表示法。

76.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四种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对比关系:

水灰比、砂率、浆骨比。

77.混凝土的细骨料是指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按形成条件分为天然砂、人工砂。

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5mm的骨料,普通混凝土常用卵石和碎石作粗骨料。

78.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速凝剂、早强剂、缓凝剂);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养护剂);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膨胀剂、防冻剂、防水剂、泵送剂)。

79.水工建筑物的荷载按作用随时间的变异性,可分为永久作用荷载、可变作用荷载和偶然作用荷载。

80.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浪压力和冰压力是水工建筑物上所承受的主要水力荷载。

81.当坝面倾斜时,除水平压力外,还应计入垂直水压力(即水重或上浮力)。

设计计算时,应区分水工建筑物不同的设计状况,分别按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偶然设计状况下的计算水位确定相应的静水压力代表值。

82.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时的水库计算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对于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

83.动水压力是指水流流速和方向改变时,对建筑物过流面所产生的压力,包括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

84.因波浪对水工建筑物临水面形成的浪压力与波浪的几何要素直接相关。

波浪的几何要素包括波高、波长、波速等。

85.冰压力包括静并压力和动并压力。

86.土石坝渗流分析的内容包括:

确定浸润线的位置;确定渗流的主要参数(渗流流速与坡降);确定渗流量。

87.进行土石坝渗流分析的方法较简单的有水力学法和流网法。

88.水力学法可以用来近似确定浸润线,计算渗流量,平均流速和坡降。

水力学方法假定坝体内土质是均质的,各方向的渗透系数相同;渗流是层流,符合达西定律,任一铅直线上的流速和水头是常数。

89.流网法是一种图解法,渗流场内由流线和等势线构成的网格称为流网。

90.闸基渗流计算的目的是计算水闸闸基地下轮廓线各点的渗透压力、渗透坡降、渗透流速及渗流量。

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直线比例法、流网法和改进阻力系数法。

91.直线比例法:

是工程中对堰底板所承受的扬压力作粗略估算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计算简捷;但其结果的精度较低,而且不能据此计算其他的水利要素,一般只在工程规划和可研阶段使用。

流网法:

是一种图解法,是在渗流区域内由流线和等势线组成的具有曲线正方形网格的图形。

改进阻力系数法:

是在独立函数法、分段法和阻力系数法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度较高的近似计算方法,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92.渗流系数是反映土的渗流特性的一种综合指标。

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的颗粒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及水温,一般采用经验法、室内测定法、野外测定法确定。

93.渗透变形又称为渗透破坏,是指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体遭受变形或破坏的现象。

一般可分为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四种基本形式。

94.管涌一般发生在无粘性砂土、沙砾土的下游坡面和地基渗流的逸出处。

对于黏性土,由于颗粒间存在黏聚力,渗流不容易把土壤颗粒带走,因此较少发生管涌。

95.管涌和流土主要发生在单一结构的土体中,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主要发生在多层结构的土体中。

一般来讲,黏性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流土。

96.坝的反滤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使被保护的土不发生渗透变形;b.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除渗透水流;c.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

97.修建闸、坝等泄水建筑物后,下泄的水流往往具有很高的流速。

动能比较大,为了减小对下游河道的冲刷,采取的消能方式有:

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消力戽消能。

98.底流消能:

高流速的主流在底部。

该法具有流态稳定、消能效果好,对地质条件和尾水变幅适应性强以及水流雾化很小等优点,多用于低水头、大流量、地质条件较差的泄水建筑物。

但护坦较长,土石方开挖量和混凝土方量较大,工程造价高。

该法对地质条件的要求较低,即适用于坚硬岩基。

也适用于较软弱或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的岩基。

99.挑流消能:

适用于坚硬岩基上的高、中坝。

面流消能:

适用于中、低水头工程尾水较深,流量变化范围较小,水位变幅较小,或有排冰、漂木要求的情况。

一般不需要作护坦。

100.水利工程设计阶段一般可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对于重大项目和技术复杂项目,可根据需要增加设计阶段。

101.在预定的河段上选择良好的坝址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决策步骤之一。

102.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良好,适应修建拱坝;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可以选用重力坝或支墩坝;河谷宽阔、河床覆盖层深厚或地质条件较差,且土石、沙砾等当地材料储量丰富,适于修建土石坝。

103.重力坝坝址,首先要求岩石有足够的强度及完整性、均匀性;混凝土拱坝坝址,对岩体的强度及完整性比重力坝要求更高,同时把肩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土石坝坝址应查清坝基覆盖层厚度,并注意坝基是否存在可能液化的土层。

104.水利水电工程坝址选择要素:

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建筑材料条件。

105.枢纽布置的原则:

a.应满足各个建筑物在布置上的要求,保证其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b.枢纽中各建筑物应尽可能紧凑布置,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减少工程投资,方便运行管理;c.尽量使一个建筑物发挥多种用途或临时建筑物和永久建筑物相结合布置,充分发挥综合效益;d.在满足建筑物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枢纽布置应考虑降低枢纽总造价和年运行费用;e.枢纽布置要做到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f.尽可能使枢纽中的部分建筑物早期投产,提前发挥效益;g.枢纽的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106.安全系数是考虑设计中有关因素的微小变动,为保证水工建筑物、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引入的大于1的系数,它是水工建筑物、结构或构件的抗破坏强度与设计荷载效应组合的比值,是建筑物、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储备的指标。

107.水工建筑物的荷载按作用随时间的变异性,可分为永久作用荷载、可变作用荷载和偶然作用荷载。

108.目前水工建筑物的稳定分析采用整体宏观的半经验法。

109.强度和稳定性是表示建筑物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

应力分析是校核强度和稳定的前提。

110.重力坝应力分析的方法可归纳为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两大类。

目前常用的模型试验方法有偏光弹性试验、激光全息试验和脆性材料试验。

对于中、小型工程,一般可只进行理论计算,而对于十分重要的工程或在情况比较复杂时才进行模型试验。

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有材料力学法、有限单元法。

111.导致大坝灾难性破坏的原因及基本模式有五种:

a.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不足,洪水漫过原来按不过坝设计的坝顶,溢流而下;b.坝体连同部分地基沿软弱面发生滑移破坏;c.坝体因扬压力过大而沿坝基面滑动;d.坝体或坝基因管涌或流土而破坏;e.坝的上、下边坡发生滑移破坏。

112.渗流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确定渗透压力、确定渗透坡降、确定渗流量。

对于土石坝,还应确定浸润线的位置。

113.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然而随震中距离的远近,却可以有不同的烈度。

114.导流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所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

导流挡水建筑物主要是围堰。

导流泄水建筑物包括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底孔等临时建筑物和部分利用的永久泄水建筑物。

115.确定导流设计洪水标准的方法有三种:

实测资料分析法、常规频率法、经济流量分析法。

116.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分段围堰法导流和全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工期长的工程,尤其适用通航和冰凌严重的河床,这种导流方法费用低。

分段围堰法导流中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建筑物导流。

束窄河床导流用于分期导流的前期阶段;通过建筑物导流多用于分期导流的后期阶段。

117.全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枯水期流量不大,河道狭窄的河流,按导流泄水建筑物的类型可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洞导流等。

118.截流方式可归纳为戗堤法截流和无戗堤法截流两种。

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平堵、立堵及混合截流。

无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建闸截流、水力冲填法、定向爆破截流、浮运结构截流等。

119.减少截流难度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加大分流量,改善分流条件,改善龙口水力条件,增大抛投料的稳定性,减少块料流失,加大截流施工强度。

120.围堰按导流期间基坑过水与否,可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围堰。

过水围堰除需要满足一般围堰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满足堰顶过水要求。

121.混凝土围堰是用常态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建筑而成。

混凝土围堰结构形式有重力式、拱形等形式。

草土围堰不能承受较大的水头,一般适用于水深不大于6~8m,流速小于3~5m/s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木笼围堰可在10~15m的深水中建筑,但消耗木材量较大,目前很少使用。

竹笼围堰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最大高度约为15m。

钢板桩格形围堰一般适用于挡水高度小于15~18m,可以建在岩基或非岩基上,也可作过水围堰。

122.对于土质围堰或覆盖层边坡,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开始排水降速以0.5~0.8m/d为宜,接近排干时可允许达1~1.5m/d。

其他形式围堰,基坑水位降速一般不是控制因素。

123.排水时间的确定,应考虑基坑工期的紧迫程度、基坑水位允许下降的速度、各期抽水设备及相应用电负荷的均匀性等因素,进行比较后选定。

一般情况下,大型基坑可采用5~7d,中型基坑可采用3~5d。

124.经常性排水有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形式。

125.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按其排水原理分为管井排水法、真空井点排水法、喷射井点法、电渗井点排水法等。

126.按浆液材料主要分为水泥灌浆、黏土灌浆和化学灌浆等。

127.按灌浆目的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接缝灌浆和回填灌浆。

128.钻孔机械主要有回转式、回转冲击式、冲击式三大类。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回转式钻机,其次是回转冲击式钻机,纯冲击式钻机用的很少。

129.灌浆机械主要有灌浆泵、浆液搅拌机及灌浆记录仪等。

130.灌浆记录仪用来记录每个孔段灌浆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灌浆压力、注浆率、浆液相对密度等重要数据。

131.灌浆方式有纯压式和循环式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