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实用教案.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实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实用教案.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实用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一
章
《声现象》教案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
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
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
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
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
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至2×104Hz。
超声波:
音调高于2×104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波:
音调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有些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2、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课本P21的探究说明: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 :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五)、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例如;远处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利用声纳测海深,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情,利用超声波对孕妇作常规检查等。
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如:
医生利用超声波洁牙,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等。
启迪课------科学之旅
教材
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也是关系到学生一生能否对本学科立志学好的关键。
教材从自然和科学家发现自然的角度来启迪、激发学生的对神密大自然的探究思想和献身精神。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物理学、怎样学好这门学科
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知道学好物理的基础工业本方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什么是物理学?
2.有趣的物理:
(现象奇妙)有用的物理:
(生产、生活、国防、科技)
3.怎样学习物理?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
观察现象——》产生疑问——》提出猜想——》设计证实——》总结交流
作业:
1、什么是物理学?
2、谈谈物理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3、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课题名称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从日常的声现象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是怎样传播的,声速的大小,并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声现象非常熟悉,但极少的同学知道它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速的大小。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的条件与传播条件,
初步知道声音在各介质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
方法
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现象,能简单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通过观察能对声现象提出一些问题。
情价观
在探究声的传播中培养起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的条件与传播条件
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现象,能简单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亲身体验上述重点,并用探究式教学。
教学媒体
教学程序
板书
设计
声音的产生:
声音靠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一般传声速度:
固体》液体》气体
课题名称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型
习题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1、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v=340米/秒).()
A.1025米,175米 B.600米,600米C.1000米,200米 D.850米,350米
2、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 B.最多声 C.3声 D.4声
3、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4、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A.快 B.慢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7、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C.0.01秒 D.0.001秒
8、(10·绵阳)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
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9、(10·南允)声音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10、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_发生___.
11、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秒以上.
12、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秒.
13、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14、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15、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____m.(
m/s)
16、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
17、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1、A2、C3、A.4、C5、B6、A7、B8、D9、C10、空气,振动.11、0.1.12、9.13、快.14、填“振动”,“空气”.15、
16、液体(水)也能传声.17、振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课题名称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本节是在上节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基础上学习,主要介绍人耳的构造,,声音可以通过耳朵骨骼等传递。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通过耳朵听到是已经熟悉的如何传递在自然课也已经学过,但对骨骼传声却不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可以通过耳朵和骨骼传播。
方法与过程
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及听到声音的过程,能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贝多芬的事迹,建立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放弃和修整自己的错误观点。
重点难点
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及听到声音的过程,能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步认识声音可以通过耳朵和骨骼传播。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亲身体验上述重点,并用探究式教学。
教学媒体
教学程序
板书
设计
人耳的构造:
振动-----耳朵-----鼓膜振动------听小骨等组织-----听神经-------大脑
骨传导:
立体声:
双耳效应:
课题名称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型
习题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1.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人失去听觉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发生了障碍.
3.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4.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________
5.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____耳聋和____耳聋两种;前者____治愈,后者____治愈.
6.实验表明骨____(填“能”或“不能”)传导声音.
二、选择题
7.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8.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
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
(1.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大脑
2.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3.头骨,颌骨4.人的双耳效应5.神经性、非神经性;不可以、可以6.能7.D8.C)
活动与探究
1、观察与思考
仔细观察别人的耳廓或对着自己的耳廓,从其形状和朝向上来分析这对人听声音的好处?
提示:
人的耳廓与面部朝向一致,都是向前方,其形状像半个漏斗。
这样的形状和生长方向一方面可以使来自前方的声音集中进入耳道,听起声音来更清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辨别声音的方向。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
拿一本书(或练习本)卷成漏斗状放在耳边听教室里下课(或上课)期间的声音,再把书拿开听,比较声音的效果。
实验二:
用手指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再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感受音叉的声音。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的卷成漏斗状的书可以使声音加强,由此你想到人和动物的耳廓有什么作用?
b.通过实验二的对比实验,你认为人耳听声的途径有几个?
由此你能设计一种帮助耳
聋的人恢复听力的助听器吗?
谈谈你的设想。
实验题
把铅笔放在嘴里(不要碰到牙齿),轻轻的敲击一下,听一下声音,然后再用牙咬住铅笔,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一下,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并说明为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骨骼、肌肉的传声性能比空气的好
课题名称
§1-3声音的特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授声音的3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并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和响度,通过示波器演示各乐器的音色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特别容易将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混淆。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出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的过程时,注意观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尝试概括,具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声音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的情感。
对声音的探究过程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其中的奥妙。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出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得出问题的结论,并用探究式教学。
教学媒体
教学程序
板书
设计
音调:
与震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
物体1秒内震动的次数。
超声波
次声波
响度:
与震动的幅度有关。
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
与结构,材料有关。
课题名称
§1-3声音的特征
课型
习题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1.“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盲人仅凭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演奏方式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
1.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当声源的_____越小时,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____.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5.音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产生的现象是_____,这是由于_______.
7.张平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
(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
(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8.乐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________和音色.
9.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_.
10.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_不同.
(1.振幅,振幅,越小2.响度,音调,音色3.音调,响度4.高,振动频率5.振动频率,频率;振幅,振幅,远近.6.解:
“听到的声音不同”,“振动快慢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7.解:
(1)“音调”,
(2)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即越紧,振动越快.8.答案:
响度.9.答案:
高,大.10.答案:
音调,声带.)
一、填空题
1.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_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2.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4.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月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5.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大象是靠_________进行交流的.
6.乐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所有的乐器发声的物理原理都是通过_________发出声音.
7.吉他上有六根粗细不同但长度相等的琴弦,分别拨动细琴弦和粗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二、选择题
8.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9.声音的音调决定于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发声物体不同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10.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Hz~20000HzB.60Hz~65000HzC.15Hz~50000HzD.10Hz~150000Hz
11.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B.改变弦的长短C.改变弦的松紧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12.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三、计算题
13.蝙蝠飞行时,不断从喉部发出一种高频率的声波,当声波遇到前方的昆虫或障碍物时,则产生不同的回声反射回来,它的双耳听到回声,再经大脑的分析,就能辨别出前方的目标是食物还是障碍物,从而采取行动,或捕食或躲避,反应灵敏而准确.人们为了利用这种特性,对蝙蝠进行了研究,发现蝙蝠喉部的发声体在4s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在400000次~560000次之间,请你计算出蝙蝠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这样频率范围的声波人们能听到吗?
14.根据对蝙蝠的研究,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超声眼镜,在眼镜上装有一个超声波发射器,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信号,经接收并转化成人耳可辨的声音信号,通过耳机传至两耳,从而可判断出障碍物的方位及具体情况.若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11000Hz,那么该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声体每分钟振动多少次?
1.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
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9.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
10.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你观察过演奏家们调弦的过程吗?
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二胡等.调节琴上部的旋钮时,弦的调子就会变化.最终,弦上的张力恰好使琴弦发出音调正确的声音.可见,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跟弦张紧的程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弦音音调的高低与弦的张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定性关系).
要求:
写出所用器材,简述实验方法.
(1.频率2.频率频率越高频率越低3.振幅振幅越大振幅越小声源到听者的距离等
4.A5.蚊子牛6.20Hz~20000Hz2000020
7.D8.D9.利用了音色这一特性.如果瓷器破了,它的音色就会改变.
10.提示:
到乐器商店买一根弦(或用钓鱼线、风筝线等),按图1所示的方法装配起来,当你往吊桶中加沙子时,吊桶的重增加了,使弦上的张力增加,此时弹拨弦,听它发出的声音,多做几次,比较张力增加时,弦发声音调的变化情况.
课题名称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从日常的声现象,包括:
优美的音乐,杂乱的声音引入,依次介绍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控制噪声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噪声现象非常熟悉,但极少的同学会考虑它的产生来源传播,及噪声的控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难点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并用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