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594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docx

船舶修建项目建议书

 

 

附表:

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建筑工程费用投资估算表

3、总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6、财务现金流量表

 

1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船舶修造建造项目(二期)

1.1.2建设单位

a项目承办单位:

云阳河牛复兴船务有限责任公司

b法定地址: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建民村2组

c法定代表:

谭人伟

1.1.3项目建设地点: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建民村2组

1.2项目提出的依据

a)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b)国家发改委《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政策》

c)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d)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

e)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重庆船舶出口与船舶工业振兴战略研究》

f)业主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1.3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4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3000万元,配套流动资金1100万元。

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资金1600万元,占总投资的39.02%;申请银行贷款2500万元,占总投资的60.98%。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据及指标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100

 

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3000

 

1.2

流动资金

万元

1100

 

2

厂区总用面积

m2

42560

合63.84亩

2.1

建筑占地面积

m2

25500

2.2

道路广场占地面积

m2

22453

2.3

绿化占地面积

m2

8427

3

总建筑面积

m2

30500

3.1

厂房及仓库建筑面积

m2

28650

3.2

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

m2

1850

4

容积率

1:

0.717

5

建筑密度

%

59.9

6

绿化率

%

19.8

7

人员总数

750

新增

8

工艺设备总数

台(套)

362

新增

9

产能

万吨/年

16.6

2

折旧及摊销

万元

1116.5

 

3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万元

95.0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7610.9

 

5

经营成本

万元

16399.4

 

6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1740.0

7

增值税

万元

1521.80

 

8

城乡维护建设税

万元

76.09

 

9

教育费附加

万元

45.65

 

10

利润总额

万元

5553.96

 

11

所得税

万元

833.09

 

12

税后利润

万元

4720.86

 

13

盈余公积金

万元

472.09

 

14

可供分配的利润

万元

4248.78

 

15

所得税前的财务内部收益率

%

33.71

 

16

所得税前的财务净现值

万元

20151.39

 

17

所得税前的投资回收期

3.62

 

21

投资利润率

%

27.16

 

22

投资利税率

%

31.95

 

23

借款偿还期

4.04

 

24

盈亏平衡点

%

28.41

 

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船舶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5年的20%。

到2015年我国的船舶产量将达2400万载重吨,达到“世界第一”。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06年至2010年,中国对船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约620万载重吨。

2010年至202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4200万载重吨。

三峡工程成功蓄水,不仅带来“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库区航道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

去年,三峡枢纽货物通过量达7425万吨,通过各类船舶近5.2万艘次,优越的水运条件,为造船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较沿海地区而言,重庆有相对低廉的电力和人力成本,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等优惠政策,造船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更重要的是,重庆有完备的船舶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

在船舶零部件配套方面,重钢、西南铝在大型钢材、铝材结构件加工上有独特的技术和装备优势;重庆重型铸锻厂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模具生产能力;江津增压器、重庆齿轮箱等在船用柴油机、增压器、齿轮箱、液压件等动力装备及配套产品上也颇具优势;加之华渝电气等在仪器仪表方面的先天实力,重庆在内河船舶工业中能拥有一席之地。

重庆市河牛滚装船运输有限公司,依托重庆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为积极配合国家和重庆市船舶工业的发展规划,本着延伸行业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开拓新市场的经营理念,特提出修建造复兴船厂,本项目的实施对促进重庆市及云阳县船舶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缓解库区移民就业压力,推动库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投资人是本县长江航运中的资深企业家,每年自用船舶打造超过7万吨。

以该需求为原始动力,以航运产业为中心,开设自有船厂,上下游产业开始互动发展,符合投资人自身的战略设计。

该设计将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a)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延续产业链的需要。

本船厂主要投资人为重庆市河牛滚装船运输有限公司的法人。

河牛公司经过八年的迅速健康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固定资产逾亿元的航运明星企业。

公司组织机构健全,技术实力雄厚,自身在各类钢质船舶的设计,修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当地延伸企业在行业中的产业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符合公司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增加企业利润。

b)今年国务院通过了船舶工业振兴计划。

充分利用本县滨临长江的地理优势和劳动力密集优势,将我县打造为船舶制造业强县符合国家政策趋势。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例如:

大规模船厂的修建会带动周边供应商的活跃,浓厚我县商业氛围和完善船舶制造业的供应链。

这会进一步吸引其他投资者的加入。

从而形成完整的造船产业集群,拥有完整的生态体系,就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c)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贸易意义重大。

本项目从土建到生产,需要不同的工种,大部分将以当地人员优先。

船舶制造厂正式营运后,还会直接提供约800个工作岗位。

企业人员的增加,也拉动地方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

企业发展还将带动周边服务业的发展,大大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

此项目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约2000名。

d)通过制造数字化、自动化的高投入和现代化管理,缩短平均出坞周期,错位发展形成竞争互补优势。

注重技术和管理的风格将会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近几年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优胜劣汰提速。

重庆虽然在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业技术基础雄厚,但是重庆的船舶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且布局分散,无形中加大了船舶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同时,企业规模过小,还会造成材料和工时的浪费。

据统计,日本各船厂平均钢材利用率92%,而重庆主要船厂平均约为87%;在造船周期方面,对15万吨以下的各类常规船舶,日本和欧洲主要造船国家的平均周期均在10个月以内,而在重庆则需要12-20个月。

因此,重庆的船舶生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充分利用重庆独特的市场地位、创新能力与出口潜力等领域的优势的同时,适时合理地建造一流的船厂是非常必要的。

e)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船舶工业发展政策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重庆市将船舶工业的发展放在了突出发展的位置。

通过新产品开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重庆船舶产品在“高、精、尖”上,即:

技术含量高、加工制造精良、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船舶工业发展政策,促进重庆船舶工业的发展和新型化进程。

2.3项目优劣条件分析

2.3.1有利条件分析

2.3.1.1定单稳定

重庆河牛滚装船有限公司实力雄厚,每年新造船舶的需求超过70000吨,并逐年稳定上升。

该公司所有定单将由外省船厂转入本项目新建船厂承建。

因此,重庆河牛复兴船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复兴船舶修造厂的经营风险非常低。

2.3.1.2长江黄金水道的支撑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作为内河航线,对贯通东西、连接江湖,起着极大的作用。

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水系发达,河流纵横。

水运货运量近年来节节攀升,二零零六年达到了本市总货运量的百分之六十二,成为本市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四川省泸州市和宜宾市的水路货运量也呈跳跃式增长,川江迎来又一轮繁荣。

长江航道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长江航道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投入100多亿元,推动黄金水道向现代化迈进。

货运方面,航行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水路已经成为沿江地区物流的主通道。

二零零六年长江干线水运货运量已经达到九点九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客运方面,船舶运输一直是重庆重要的交通方式。

我市去年长江客运量在20万余人次,2020年长江客运量有望达200万到300万人次。

去年,中江实力投资逾亿元打造的超万吨豪华游轮下水,拉开了重庆市打造大型国际品质豪华游轮的序幕。

目前,重庆市另几家航运公司也开始同类游轮的打造,其中长航本月已开工建造的船身就长约140米。

此外,一批接近2万吨级的大型豪华游轮的设计也近尾声,年内有望开建。

这就给船舶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3.1.3管理与人才优势

公司投资人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设计、修造船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司已经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的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一批高效的管理人员,有一个追求卓越核心理念的团队。

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团结一致,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改革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决策水平。

2.3.2劣势分析

2.3.2.1出口劣势

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承接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船舶制造市场是世界性市场,因此,各造船国均十分重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

例如中国造船第一大省––江苏省的造船总量中约90%是出口船舶,且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

据海关统计,2009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到156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50.6亿美元,同比增长41.19%。

2.3.2.2地域和水域劣势

重庆不靠海不沿边,没有长三角、珠三角的地域优势,对外开放的客观条件受到限制。

2.3.2.3产业规模劣势

目前,重庆的内河造船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同时,重庆的船舶企业相互之间在布局上距离太远,产业链战线太长、结构松散,力量单薄,协作配合能力难以发挥。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集群化、规范化、程序化不造成材料和工时的浪费,从而提高了企业产品成本。

2.4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4.1投资人概况

此船舶修造厂的主要投资人为重庆河牛滚装船有限公司法人。

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和生产管理网络。

经过八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集长江上中下游干线和支流省际普货、集装箱、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船运输为一体的经济实体。

注册资本为4658万元,总资产为3.6亿元。

拥有船舶34艘,其中川江汽车滚装船7艘,367车位、904客位;货船27艘,载重量18万余吨。

现有员工500余人,云集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