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4146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

区域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

一、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它性和竞争性。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形成

一、经济区位:

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二、根据埃德加·M·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1).地区性投入:

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

它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它处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矿藏、基础设施)

(2).地区性需求:

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取决于人口数量、收入水平等)

(3).输入的投入:

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

(资本、技术、劳动力、原料供应)

(4).外部需求:

可以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人情况。

(优越的区位,产品外销费用低,可利用发达的流通渠道输出产品,反之,有生产,没销量)

在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

(大城市,1大,2大,3多,4多)

三、个体单位的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一)、区位选择与生产者均衡。

1、假定:

该经济系统中各个区位上的要素价格(包括工资和地租)和产品价格相同,从而厂商的要素投入成本不因区位改变而不同。

2、分析:

由于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居民的消费、就业和生活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

u0为既定收入下无优势区位利益的居民效用水平。

U1为既定收入下优势区位居民的效用水平

(区位利益与消费者均衡)

3、结论:

区位经济利益从支出、消费、就业三个方面提高了居民的真实收入水平。

首先,优势区位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节约毫无疑问提高了居民的支付能力。

其次,区位利益作为外部性经济效果直接为居民带来了额外的效用满足。

最后,区位利益也可能导致居民货币收入的提高。

(三)小结:

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

从整个经济系统来看,居民、厂商的空间集中将呈现出两种倾向:

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和聚集数目最大化的倾向。

分析:

前者是厂商、居民区位选择的根本动机,后者则是前者所导致的市场竞争的结果。

例:

厂商不同,选择区位不同

四、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利润、效用、福利最大化)

(2)市场调控机制(由企业抉择)

(3)宏观调控机制(国家投资手段、财税、转移支付)

(4)目标驱动机制(建立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目标体系)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

1、内涵: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向某一类地域集中的倾向,成为布局指向。

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运费指向。

(2)燃料、动力指向。

(3)原料地指向。

(4)市场指向。

(5)劳动力指向。

(6)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7)环境指向。

(8)高科技指向。

六、区位选择趋势为:

企业在某一区域空间上的聚集,联系成本越高,聚集程度也越高。

七、集聚经济:

指因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深化了社会分工,增强了企业联系,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约(称为外部经济),以及为区域带来的资源节约。

例:

联系成本大的企业倾向于集聚

八、指向性集聚:

这是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企业)群体。

(1)同指向同产业部门集聚。

(2)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3)多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九、影响集聚规模的因素

(1)自然地理位置

(2)居民的素质(3)资源要素(4)基础设施要素

(5)管理要素(6)生态环境

十、高技术产业布局的要求(了解)

1、靠近市场。

2、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提供智力资源)

3、有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

4、优良的基础设施。

5、具备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

6、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靠近投资机构。

8、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氛围。

9、要求有集聚性。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一、区域经济增长:

是指一个区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加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1、包容关系,即经济发展包容着经济增长。

(1)一方面,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实力就不可能得到增强,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调整与变革便成为空中楼阁;

(2)另一方面,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发展。

2、互动关系。

增长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同属于历史范畴,都需要动态考察。

一个区域由落后经济走向发达经济要经过经济增长为主----经济发展为主-----经济增长为主----经济发展为主的多层次循环。

三、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影响因素

一、内因分析

(一)需求:

需求因素又可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两类。

1:

外部需求:

是指某个区域空间范围以外的市场对该区域所生产的某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

内部需求:

是指某个区域自身市场对本区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

需求能力:

取决于投资和消费水平。

(二)供给:

1:

区内供给:

区域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方式等生产要素由本区提供。

2:

区外供给:

区域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方式等生产要素由区外提供。

二、外在因素

(一)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1.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2.就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3.组织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二)产业布局的影响

(三)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

四、区域供给能力的决定因素

1、可获得生产要素投入量及其生产过程

2、可生产要素相关的生产技术

3、生产过程中经济规模的合理性

4、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五、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机制

1.需求拉动机制:

强调最终需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后向联系和产业的产出定位,将市场视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供给驱动机制:

强调最初供给、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前向联系和产业的投入定位,将有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视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3、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4、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5、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六、输出基础理论的理论要点:

1、区外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因此,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

2、外部需求的扩大,会带动区内的输出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区域的输出基础使得到相应增强,这将引起区域经济成倍增长。

3、增长的倍数是区域输出产业与非输出产业收入之比或就业人口之比。

七、区域非均衡增长中的两种效应:

(1)极化效应(polarizedeffect)的产生是由于发达区域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吸引落后区域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其经济趋于萎缩,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2)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的产生,则主要通过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移民而提高落后区域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缩小了其间的差距。

八、循环累积因果论理论要点:

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异,由于聚集经济效应,发达地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会处于持续、累积的加速增长之中,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存在,扩散效应比回流效应要小得多。

在扩散和回流这两种力量悬殊的运动过程中,发达地区因其发达而愈加发达,欠发达地区因其欠发达而愈加落后。

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活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活动,它有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回流效应是指劳动力和资本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回流运动,它将引发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九、一般区域的增长阶段

1.待开发阶段。

(1)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

(2)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充裕,生产条件日趋恶化

(3)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居绝对地位,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缓慢。

2.成长阶段

(1)区域工业化开始发展,带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2)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其他产业转移,区域内劳动力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3)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4)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

3、成熟阶段

(1)区域经济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2)农业已全面实现机械化。

(3)工业基本实现自动化。

(4)区域经济增长较快。

4、高级化阶段

(1)经济完全实现现代化。

(2)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是推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4),区外联系更为密切

十、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第二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第三阶段:

“起飞”阶段,它标志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开始。

第四阶段:

向成熟推进阶段。

第五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指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

第六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指工业化后社会。

十一、区域经济实现“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生产性投资率有较大提高,它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约为10%。

(2)建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主导专业化部门。

(3)缔造能确保经济“起飞”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环境。

十二、钱纳里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阶段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

一、主导产业:

是指以优势商品和服务产品为基础,具有较大的规模,较强供给力与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后劲的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

特点:

1、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

2、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强

3、科技进步潜力大,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4、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和辐射能力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三、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

工业化过程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总体趋向。

四、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某一产业的产品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的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GDP的增加率

(1)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阶段。

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最高。

(2)基本解决温饱之后。

普通消费品工业需求收入弹性上升。

(3)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阶段。

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迅速上升。

重工业化趋势。

(4)追求时尚与个性的阶段。

加工组装业需求收入弹性上升。

导致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

(5)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从物质消费转向各种形式的服务第三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持续提高。

后工业社会到来。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农业:

1、农业经济受自然力的作用大,农业技术进步比工业要难得多。

2、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存在着“报酬递减”规律,农产品成本下降是困难。

3、农业占GDP的比重趋于下降。

4、农业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

工业:

1、技术进步导致工业产品成本不断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使第二产业成为工业化过程中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

2、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状况分析:

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工业行业不断增加,各行业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其吸收劳动力比重趋于上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转换。

工业所需劳动力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增长极慢,甚至会出现下降的现象。

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它始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因此,工业化进程中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如第二产业

2.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

3、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

结论:

1、三次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技术进步过程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状况不同,以及它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比关系的变化。

2、只要技术进步过程不断进行,那么三次产业之间的演变规律就会客观地起作用。

(三)国际贸易的促动

 

五、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

 

 

六、区位商计算

jl和j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

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高层次区域就业总人数;

Q代表研究区域某一产业部门的区位商。

Q>1,该部门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

Q值越大,则研究区域在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高。

Q<1,则该产业部门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

区位商:

也可用净产值或总产值计算

八、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条件(了解)

(1)有较高的区位商,一般Q值在2以上。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区域发展的初期,以大农业、矿产采掘业、手工业等为主;

进入聚集发展阶段后,主导产业演变为矿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等一般技术的产业,并开始产生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工业;

进入扩散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以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工业等产业为主;进入成熟期后,主导产业以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九、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了解)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十、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3种基本导向(了解)

1、技术导向:

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产业方向转变,逐步提高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至占主导地位(高科技化)

2、结构导向:

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直至加工制造业出主导。

(工业化)

3、资源导向:

建立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经济落后待开发)

十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了解)

1、区域产业结构的自组织机制就是市场机制,2、产业结构的宏观调节机制

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特征分析

一、经济发展梯度:

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梯度推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2)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

(3)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三、梯度发展的动态效应: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回程效应

四、增长极:

是围绕主导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组产业综合体,以及该产业综合体所在的地理位置

增长及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中首先选择条件较好的产业和区域作为增长极并优先发展,然后带动其余地区发展。

思考:

增长极发展模式与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

1、寻找有优势的小城镇扶持。

2、根据资源产业状况,扶持优势产业,逐步带动人口集中,不能空间中广泛铺开。

3、形成有利的城市,主导产业。

五、点轴开发模式:

点:

即增长极(核)、生长点。

轴,即生长轴。

点轴开发主要内容(了解):

(1)确定生产、位置、资源好的重要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

(2)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

(3)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六、有可能转化为区位优势的区位因素

1、能够降低地区特定部门产品的成本或提高其质量,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区位因素,可形成某种定向性的区位优势

2、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越大,优势越突出

3、难移动的区位因素,有可能转化为区位优势。

第六章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一、区域空间的三元结构:

城市——城乡边缘区——外围。

二、日本山鹿诚次的阶段论:

(1)产品的商品化阶段

(2)劳动的商品化阶段(3)土地商品化阶段

三、埃里克森动态模拟理论

(1)外溢--专业化阶段

(2)分散--多样化阶段(3)填充--多核化阶段

四、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的四个阶段

1.低水平平衡阶段

2.聚集、二元结构形成阶段

3.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

4.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

五、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

1、定义: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用地非农化的过程。

2、城市化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的测度:

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六、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1、鼓励更多人参与

2.规模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3.产业结构的第次演进

4、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八、城市化的三阶段规律:

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3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

(1)起步阶段:

当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前期时,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2)发展阶段: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随着工业化过程的迅速推进,城市化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3)成熟阶段: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开始减缓,城市人口比重最终大体稳定在70%~80%。

 

九、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的特征:

(1)关联性。

(2)整体性。

(3)层次性。

城市首位度:

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人口总量/第二位城市人口总量;

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差距的指标。

第七章区域分工与合作

一、区际劳动分工的客观基础

1.必要条件:

要素赋存的空间不平衡要素的空间不平衡性大体可包括两方面:

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

2.直接动力:

经济利益直接的经济性和间接的经济性

二、在我国常见的分工模式

垂直型:

发展差距大

水平型

混合型

三、“出口剩余理论”:

由于需求结构的不同产生贸易的理论又叫“出口剩余理论”

即一个区域在参加贸易之前,就有剩余产品,如果能够通过贸易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该区域就会因此而获得利益。

1、什么是动态贸易利益?

通过规模经济为区域带来的贸易利益称为动态贸易利益。

2、分析:

伴随着大规模生产,从而必然要求实现地区分工,并且使参加分工的各个地区共同分享专业化和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1)合作是指为了完成某共同的任务而实行的联合。

(2)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2、区域合作三要素

合作主体企业事业单位、自然人、地方政府、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

合作的对象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

合作的效益企业的合作活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政府的合作活动则同时追求社会效益

3、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1工业贸易合作

2资金合作

3劳务合作

4科学技术合作

4、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二)新要素学说

1、人力资本学说

2.研究与开发学说

3.创新理论

第八章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策略

一、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1.稳定发展经济

2.高效配置资源

3.公平分配收入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市场机制失灵是指市场对某些问题无能为力。

主要包括:

1能反映区域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与收益。

2能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严衡。

③不能自动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保证充分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

2.区域经济要素分布的空间上不平等性,导致区域间贫富差距加大。

四、产业结构政策的特征:

(了解,5点)

(1)产业结构政策有明确的目标,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3)产业结构政策既具有强制执行性,又具有间接引导性的双重特性。

(4)产业结构政策中主要突出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

(5)产业结构政策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特点。

五、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

(1)确定区域某一时期产业发展方向,并采取措施使区域产业结构沿这个方向发展。

(2)保护和扶植幼小的战略产业。

(3)淘汰或援助衰退产业。

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3、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4、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5、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总目标—具体目标—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2、社会发展战略

3、资源环境发展战略

八、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地位

1.地方政府拥有资源的所有权

2.地方政府拥有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3.地方政府是地区经济运行的主体之一

4.地方政府是地区经济调控的主体

第九章区域国土开发与经济规划

一、经济区:

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

二、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三、区域国土资源评价的原则

1、分析的客观性。

注重国土资源的优劣两个方面。

2、善于比较。

资源的优势、劣势都是相比较而存在。

3、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

4、重视原区内外资源的相互作用,善于把握区域发展的外部条件。

四、制定总目标的指导思想

1关于“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以人的发展为主体、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进而取得社会总体上的协调发展”。

2关于“效益目标”与“公平目标”的关系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