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docx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3篇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3篇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范文1:
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紧抓中心工作不放,才能使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1X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年,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当前乃至今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开局之年。
抓好三基工程建设,对我们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十分关键。
我认为,要抓好三基工程建设,就得苦练基本功。
苦练基本功,就必须做到坚持一个根本,两个提高,三个完善,四个转变。
一个根本:
紧紧抓住政治素质这个根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进一步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基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忠诚的本质,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两个提高:
一是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就是要组织民警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同时将公安互联网延伸至每一个科、所、队,让民警在公安网络上学习法律法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二是提高民警体能、技能素质。
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体能、技能练兵,切实解决民警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民警具备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本领,从而使民警在体能、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三个完善:
一是完善学习培训机制。
就是要按照做学习型领导,带学习型队伍的要求,认真拟定学习培训计划,使学习培训有方案、有师资、有经费,努力解决工学矛盾,确保民警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日常工作机制。
主要是完善人口管理、情报信息、群众工作和创新警务工作机制。
因为这四个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
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最基础的工作,只有管好了人,才能管好治安。
情报信息是现代警务工作的主导,情报信息不灵就无法做到科学决策。
做好群众工作,不仅可以缓解警力不足等问题,还可以解决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等诸多问题。
创新警务机制就是要建立与发案规律特点和治安状况相适应的基层勤务制度,实现打击准确、防范严密、管控有力的目标。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首先,认真推行个人绩效考核机制,让平庸的人有危机感,让搅浑水的人有失落感,让不干事的人有淘汰感,从而使每个民警都树立起爱岗敬业意识。
其次,积极推行激励轮岗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展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从而影响一片、带动一批,推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四个转变: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就是各级公安机关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上来。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紧紧抓住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中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眼睛向内,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扎扎实实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好,树立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用全局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转变执法理念,就是要改进和解决执法执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规范执勤、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等方面建章立制,落实向社会承诺的事项,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真正把执法为民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增强亲民意识,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四是转变工作模式,主要是从集中性严打工作转变为做好经常性日常防范工作,加强对民警日常工作的引导和帮助,使民警明确基层基础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
总之,苦练基本功就是要以三个基本为重点,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努力提高四个素质。
具备了四个素质和三个基本,基层民警体现在工作中就应该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范文2: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
很好地了解三基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三基本身的关系,对于完成三基教学任务,甚至对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教学时,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关于人体解剖、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
体育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时,教师还应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等知识。
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合理的、基本的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懂得和掌握怎样才是正确的跑,怎样才是正确的跳跃等等,这就是基本技术教学。
学生掌握了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动作,并不就等于他们能完成锻炼身体的任务,要想达到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得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去锻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外还要着重使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技能。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不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在学习基本技术时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掌握基本技术和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运动动作,就直接影响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效。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范文3:
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
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
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xx老师在教学
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
二,引出学习问题。
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第
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
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
第
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
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
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
我相信: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看过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
附送:
教师三新一德心得体会3篇
教师三新一德心得体会3篇
教师三新一德心得体会范文1:
我校教师队伍年青化,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数是才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
这支教师队伍虽说教学经验不足,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比较熟练,教学质量好,这要归功于学校注重了对教师的培养,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参加一德三新人才培训学习活动,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做一名名副其实教师的重要性。
一、对教师实行分层次培养
我校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学历和教育能力,实行分层次培养:
一是对教龄不满3年的新教师进行入格培养,多数新上岗的教师不缺乏学科知识,而是缺乏工作经验;不缺乏成功欲望,而是缺乏专业化体验。
他们可塑性强,接受新事物快。
为缩短新教师做好角色转变,我校采取三种
措施:
一是搭建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树立以学生、教师共同发展为本的思想;二是充分发挥月常规检查的指导与督导作用,通过填写回执单对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在骨干教师带领下,让每一位新教师都能交一份合格的教学设计、上一堂研讨展示课,写一份教学反思,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班团队活动,写一份全面工作总结,激励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入格。
二是对教龄在3至5年的青年教师进行升格培养。
青年教师年青、充满活力,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已经完成入格培养,但需要升格,成为本校的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我校通过教研组活动、优质课竞赛、邀请名师示范、外出培训学习、承担送教下乡任务等方式促进这些教师成长。
三是对教龄在5至15年的骨干教师进行风格培养。
我校本着干着今天、准备明天、想着后天的指导思想,不断培养具有风格的教师。
具体做法:
一是挑选年轻有为、有培养潜力的苗子,夯实他们的教学基本功;二是实施以师德建设为基础的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一德三新人才培养工作;三是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平台;四是压担子,例如给新教师上示范课、承担课题研究等。
二、组织教师观看课堂实录,撰写观后感,交流观后感,整体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对待任何新事物,都有入格和出格的过程,只有先照猫画虎,进而分析鉴别,才能融会贯通。
新课程改革也是新事物,在我们面对课改迷茫、不知所措时看课堂实录,写观后感,能起到照猫画虎的作用。
这样简便易行,还能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能力。
我校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全国名师的课堂实录,效果十分明显。
第一步,悉心组织教师观看课堂实录
观看课堂实录之前,先由教师写出当前教学中的困惑或急于解决的问题,再由教研组长和主管教学领导精心选择那些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过程便于借鉴、辅助教具符合校情,能解决教师困惑的课堂实录,分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观看。
一节课堂实录45分钟,要教师静下心来认真观看并不简单。
因此,我校建立了相关制度予以保障,并在组织观看前强调说明观看的目的、重点及要求,让教师明白确实需要这么做。
第二步,不拘一格写感受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看课堂实录的目的是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但只看不写,得到的只是感性认识,不深刻也易淡忘。
只有要求教师写观后感,教师才能认真看,反复看,才能有所想、有所动、才会有所得。
所以,我校明确要求教师看课堂实录之后必须写观后感。
写观后感是借鉴学生写读后感的做法,但与学生写读后感的目的完全不同。
因此,没有现成的模式,教师完全是根据自己观后所得,写自己的启发、课堂的得失、独到的感受等,形式和内容不拘一格。
但是,无论内容和形式如何灵活,都必须是以完整、规范的文本模式呈现,不得写成发言提纲或草稿。
这样,看课堂实录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第三步,畅所欲言谈感受
交流观后感也是放在教研会上进行。
教师将自己撰写的观后感讲出来本身是对教师的一种锻练。
许多教师走上讲台多年了,但在正式场合讲话并不很多。
所以交流观后感不仅是教师智慧的交流,也是教师才能、人格魅力的展示。
教师要让自己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认真地看实录,精心写感受。
这样,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也创造了一个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
教师观后感中有很多精彩之作,我校的做法是让教师将精彩之作上升为论文;对有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师,鼓励教师设想:
假如我来教学,提出设想,供大家讨论。
还将优秀的观后感整理成册在全校交流,或将优秀观后感在校园网发表,或对优秀观后感进行评奖,增强教师看课堂实录、写观后感的主动性。
教师的分层培养能够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和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观看课堂实录,撰写观后感,交流观后感能使我校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三新一德心得体会范文2:
这次参加了暑期三新一德培训,受到很大的启迪。
三新一德是
1、新理念:
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加强对广大教师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新课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
使每位拟进入新课程教学的教师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岗前培训,并进一步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
3、新技术:
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
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使全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3、师德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改革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培训后,我个人体会到,三新的核心是新解放,就是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而要解放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开拓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不能守旧,不能一成不变,要求我们开动脑筋,适应新的发展,开启新的思维,形成新的理念,提出新的观点,敢于走前人、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近年来,我进行了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探讨,得出的结论就是: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一、创新理念,振作精神思发展
只有更新观念、树立信心,才能正视问题,思考发展。
只有敢于面对现实,不等不靠,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创新发展思路,才能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发展理念。
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自我加压,不断增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为干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载体,营造亮点促发展
我们要注重学习,不断进取,转变观念。
新课程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改变原来的旧的,不适用的教学理念。
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每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该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乐于接受新知识。
三德育智育并抓
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教育所培育出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因此,培养德智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很重要的。
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培养了与他人相处,并肩作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课堂。
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有注重了知识的积累。
学习了这么多,了解了新课改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新方法,改变旧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教师三新一德心得体会范文3:
自从教学以来,我一直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这次参加了一德三新的学习培训,又使我学到不少知识,使我更加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要积极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多学多说,在用中学,在玩中学,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将大大增加。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教、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失去了解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
看过教师三新一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