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3581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2期中考试卷

高二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句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

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

,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

“巍巍乎!

、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

”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

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

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

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

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

正是“关河万里秋”!

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

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

1.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B.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C.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D.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不仅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而且是为了一展胸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

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C.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缘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为了某个节日也会登高、观景、旅游,但缺失了古人登高时的胸襟、怀抱、远志和精神。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完全相同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

少好学,仕郡奏曹史。

会郡守与州牧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

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

慈年二十一

,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

慈以计败州牧诬章,而郡守得清。

由是知名,而为州牧所疾。

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

后孔融在北海为贼所围,慈为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单骑突围直出,到平原,说备曰:

今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

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

”备敛容答曰:

“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

”即遣精兵

三千人随慈。

贼闻兵至,解围散走。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

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

“我若用子义,许子将①不当笑我邪?

”但使慈侦视轻重。

时独与一骑卒遇策。

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

慈便前斗,正与策对。

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

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

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

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

策即解缚,捉其手曰:

“宁识神亭时邪?

若卿尔时得我云何?

”慈曰:

“未可量也。

”策大笑曰:

“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

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

左右皆曰:

“慈必北去不还。

”策曰:

“子义舍我,当复与谁?

”饯送昌门,把腕别曰:

“何时能还?

”答曰:

“不过六十日。

”果如期而反。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②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其妙如此。

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

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孙权统事,以慈能制(刘)磐,遂委南方之事。

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慈临亡,叹息曰: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权甚悼惜之。

评曰:

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四·卷四十九》)

【注】①许子将:

许劭,字子将,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刘繇的谋士。

②楼棼:

城楼上的柱子。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B.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C.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D.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郡守”和“州牧”都是官职名,“州牧”也叫作“刺史”,“郡守”即“太守”。

B.太史慈临终前说“……以升天子之阶”。

天子之阶,意思是登上天子之位,这句话表明太史慈抱负远大。

C.“署”“拜”都是任命官职的意思,但“署”是暂时代理,“拜”是正式任命。

D.《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分《魏书》、《蜀书》、《吴书》,因尊魏为正统,所以魏书有本纪、列传,而蜀、吴二书只有列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史慈聪颖机智,为人豪侠仗义。

他年轻时担任本军的属吏,用计破坏了州官对郡守诬告的奏章,澄清了郡守的冤屈。

B.太史慈知恩图报。

他为了报答恩情,单骑突围,到平原搬来了刘备的救兵,解了北海相孔融的围。

C.太史慈笃守信义,大有名士风范。

刘繇死后孙策派他去安抚旧主刘繇的部下,大家都认为他不会回来了,结果他如期回到军营。

D.太史慈勇猛过人,是个孤胆英雄。

曾孤身一人遭遇带着十三个人的孙策,但他毫无惧色,主动上前与孙策打斗。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

(2)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10分)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简析。

(5分)

9.“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首诗收语尤令人叫绝,请简析诗人是如何将情与物融合在一起?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1)《雨铃霖》中离别时依依不舍情态描写的句子: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感叹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庆幸未来还来得及补救的两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

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说,获得诺贝尔奖是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多年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呦呦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

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

“苹”指的是篙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

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因疟原虫对氯喹类药物已产生抗药牲,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物,防治疟疾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

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

要在设备简陋和信息渠道不通的冬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方)验访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在失败了190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青蒿素。

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

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

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这是2011年度在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

当颁奖词的声音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有删改)

11、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试验的条件艰苦,屠呦呦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B.氯喹类药物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因疟原虫对氯喹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氯喹类药物完全丧失了已有的“抗疟”效果。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是,抗疟药物青蒿素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E.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这个大奖,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题目“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的意蕴及作用。

(6分)

(3)根据全文内容,简要

概括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发上获得突破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6分)

(4)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利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________,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②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利当做捞钱的工具,在调整使用干部时________,大搞权钱交易的做法,国家应从体制机制上予以遏制。

③雅虎体育专家批评K教练利用国家队权力________,牺牲球员们的时间和身体为自己博取利益。

A.假公济私营私舞弊徇私舞弊B.营私舞弊徇私舞弊假公济私

C.徇私舞弊假公济私营私舞弊D.徇私舞弊营私舞弊假公济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新华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6日电:

“好奇”号火星车定于8月6日在火星着陆,对火星进行为期两年的探测,确定这颗红色星球上是否存在微生物。

B.面对众多的稿件,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要精心选择、善于取舍、分清主次,将多条新闻进行搭配、重组,让新闻编排发挥最大作用。

C.冠军教头“银狐”里皮的执教经验丰富,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便把广州恒大队由“中超新军”打造成为“亚洲豪门”,赢得了中国球迷的广泛追捧。

D.在北京的怀柔县有一个篱苑书屋,这个书屋可以随意进出,书可以随意翻阅,但不能带走。

书屋目前只在周六周日开放,人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两三百位游客的阅览。

1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15、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5分)

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含褒扬或鼓励意志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

(1)“”,表达。

也有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

(2)“”,表达了。

16(6分)、对联是一种传统的语言形式,它凝炼集中地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它还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琅琅上口的特点。

我国的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拟写的对联,比如杭州净慈寺对联: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近几年咱们永昌也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打造了几处有特色的风景点,请你选择永昌有名的两处景点各拟写一幅对联,宣传永昌旅游景点。

五、写作(60分)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是啊,每个人都需要思考,需要时时反思自己,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使人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使人更加清醒,实践证明,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

请全面审读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

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解析D 项,因果关系不当,古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一展胸襟。

2.B(解析 B项,以偏概全。

原文中这两句话是例证,而不是结论。

3.D(解析 D项,“相同的”有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与历代文人不尽相同。

4.C

5.B(升天子之阶,指的是做天子的臣子。

6.D(不是孤身一人,是只带着一名骑兵。

7.(10)

(1)北海相孔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探访他的母亲,并送给她丰厚的礼物。

(关键词:

奇、数、遗)

(2)后来刘繇在豫章死了,兵士有一万多人,不知道归附谁,孙策命令太史慈前往安抚他。

(关键词:

亡、附、焉)

【参考译文】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

(他)从小好学,在郡里担任奏曹史。

正巧当时郡守和州牧发生嫌隙,(双方各执一说,)谁对谁错难以分辨,于是朝廷下令奏章先到的一方算是有理。

那时候,州牧的奏章已经发出,郡守担心落后,寻求可以派遣的人。

太史慈当时二十一岁,被郡守选中,、于是日夜兼程赶路,到了洛阳。

太史慈用计破坏了州牧诬告的奏章,郡守的冤屈才获得澄清。

太史慈也因这事出名,却又因此被州牧怨恨。

(太史慈)担心被州牧报复,便躲避到辽东去了。

北海相孔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探访他的母亲,并送给她丰厚的礼物。

后来孔融在北海郡被贼寇包围,太史慈为孔融到平原相刘备那里求救兵,他单枪匹马冲出包围,到了平原,对刘备说:

“如今孔融被围,孤军困窘无援,危在旦夕。

考虑到您有仁义之名,能够救人于急难之中,故此孔北海极为慕仰,延颈以望,仰仗于您,才让我冒着枪林刀丛,突破重围,从万死之中将自己托付给您,只有您才能救他活命。

”刘备严肃地回答说:

“孔北海知道这人间还有我刘备在啊!

”当即派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前去救助。

起义军听说救兵已到,撤围逃散而去。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郡,太史慈从辽东回来,没有和别人见面,只是渡江到曲阿去见刘繇。

还没有去之前,恰巧孙策打来了。

有人劝刘繇可以派太史慈担任大将军,刘繇说:

“我如果用太史慈,许劭不就要取笑我了吗?

”只是让太史慈侦察(孙策)军队的真伪虚实。

当时,太史慈只带一名骑兵,在路上遇到孙策。

孙策随从的骑兵有十三人,都是韩当、宋谦、黄盖一类的勇士。

太史慈便向前挑战,和孙策正面相对。

孙策刺太史慈的马,夺走太史慈插在身背后的手戟,太史慈也拿住了孙策的头盔。

正好两家的兵骑赶来相助,双方这才解散。

太史慈本来要和刘繇一起逃到豫章,可是他却逃到了芜湖,躲在山中,自称是丹阳太守。

那时候,孙策已经平定了宣城以东,只有泾县以西六个县没有归附。

太史慈于是住到泛县,建屯立府,山越之民有许多来归附的。

后来,孙策亲自来征讨,太史慈才被俘虏。

孙策见到太史慈,立刻替他松绑,拉着他的手,说:

“还记得在神亭那个时候的事吗?

如果你在那个时候捉到了我,会如何呢?

”太史慈回答:

“很难说我会怎么处置。

”孙策于是大笑说:

“今日天下之事,我要和你一起来商讨。

”(孙策)立刻派他担任门下督,回到吴郡,授兵给他,封他为折冲中郎将。

后来刘繇在豫章死了,兵士有一万多人,不知道归附谁,孙策命令太史慈前往安抚。

(孙策)左右的人都说:

“太史慈此番北去一定不再回来。

”孙策说:

“太史子义除了我,还会依附谁呢?

”(孙策)于是在昌门为他送行,握着他的手腕道别,向他说:

“几时回来?

”太史慈回答:

“不超过六十天。

”太史慈果然按期回来。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有很长的须髯,长长的手臂,很会射箭,箭不虚发。

他曾经跟随孙策讨伐麻保的

贼兵,贼兵在屯区里,攀爬到楼上叫骂,两手扶着楼的梁柱,太史慈一箭射去,贯穿贼人的手掌而射入梁柱,围外一万多人看了个个叫好。

他射箭的功夫就是如此神妙。

曹操听到他的名声,派人送信给太史慈,用小箱子装着。

太史慈打开一看,里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是放了(一种药材)当归。

孙权掌权后,因为太史慈能制住刘磐,就把南方的事都托付给他。

太史慈四十一岁,在建安十一年去世。

太史慈临死时,叹息道:

“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来登上天子殿堂的台阶。

如今我的志向没有实现,怎么就要死啊!

”孙权(知道太史慈死了,)非常悲痛惋惜。

评论说:

太史慈十分守信义,诚厚刚正,大有古人的风范。

8.首句起兴(或写景1分),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或融情于景,触景生情2分),表达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分)。

9.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2分)。

泪、墨、红笺,都融进了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2分)用夸张的修辞,逐步托出感情的深化过程,怀人之情跃然纸上(2分)

(2分)

10.

(1)执手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