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清热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3378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清热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四章清热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四章清热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四章清热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四章清热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清热剂.docx

《第四章清热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清热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清热剂.docx

第四章清热剂

第四章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

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

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

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

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

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

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

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

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

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麦门冬一升,去心(20g)   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

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

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

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

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

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

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

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

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

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

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

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证。

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

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

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

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

   [临床报道]

   郭氏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幼儿频频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为1疗程。

均常规用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发热期用物理降温、药物处理,随证加减。

疗效标准:

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肿及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降至10%以下;有效:

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减少,但未降至10%以下;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型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好转。

结果:

本组2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

结论:

竹叶石膏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满意。

[郭萍,等.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

(2):

143]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五钱(15g)   元参三钱(9g)   竹叶心一钱(3g)麦冬三钱(9g)   丹参二钱(6g)   黄连一钱五分(5g)   银花三钱(9g)   连翘二钱,连心用(6g)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

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日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

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热扰心营,故神烦少寐、时有谵语;邪热深入营分,则蒸腾营阴,使血中津液上潮于口,故本应口渴而反不渴;若邪热初入营分,气分热邪未尽,灼伤肺胃阴津,则必见身热口渴、苔黄燥;目喜开、闭不一,是为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所致;斑疹隐隐,乃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之征;舌绛而干,脉数,亦为热伤营阴之象。

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

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

热伤营阴,又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

君臣相配,咸寒与甘寒并用,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

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

上述五味均为佐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

“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

“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生地黄半斤(24g) 芍药三分(12g) 牡丹皮一两(9g)

   [用法]上药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

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

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

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

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

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

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

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

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宜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   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疽;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

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

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

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

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

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

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   山栀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各300g) 连翘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

得利下,住服(现代用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

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由脏腑积热,聚于胸膈所致,故以上、中二焦见证为主。

热伤津液,则口渴、咽燥、唇焦;火性上炎,而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火热内扰心神,则见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燥热内结,故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

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此时单清上则中焦燥结不得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得解,惟有清泻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

方中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重用以为君。

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共为臣药。

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

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本方虽有通腑之功,但治疗目标在于胸膈烦热,而不在于热结便秘。

因此,对于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而无便秘者亦可使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火热炽盛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热毒壅阻上焦,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强清热凉膈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

 “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

“若火之散漫者,或在里,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

如夹有形之物,结而不散者,非去其结,则病终不痊。

故以大黄、芒硝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

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

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临床报道]

   于氏用凉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34例。

本组病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1个月,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结果:

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治疗后血压(舒张压)、血脂(TC、TG)、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

 [于春光,等.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信息 2000;17(3):

44]

   [实验研究]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家兔温病模型,观察凉膈散对该模型动物的解毒作用。

结果表明:

凉膈散可减少模型动物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害。

提示凉膈散可通过多途径发挥解毒作用。

[余林中,等.凉膈散对家兔内毒素温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6;12(5):

4]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掀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

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

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

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

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

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

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

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

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

临床应用似头面红肿掀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东垣试效方》卷9:

“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

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

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临床报道]

   王氏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剂水煎服,结合耳针,点刺睾丸穴(对耳屏内侧前下方),夜间将药渣捣烂、醋调,湿敷患处,卧床休息。

疗效标准:

治愈:

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肿痛消散,实验室检查正常。

结果:

本组68例均治愈。

退热时间1-2日,睾丸、附睾、阴囊等红肿疼痛消退时间3-7日,未发现睾丸萎缩,疗效满意。

[王明义.下病上取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中国中医急症 2000;9 

(2) :

87]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六分(3g)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9g)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而属阳证者。

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

《灵枢·痈疡篇》说: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

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

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

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

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

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

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

   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

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

   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方剂。

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本方则通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前人云:

“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痈肿初起属于阳证者均可运用。

临床应用以局部红肿xian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血热盛者加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不善饮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

此外,还可以根据疮疡肿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适当加入引经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

本方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

 

第四节 清脏脏热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