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3034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学

PathogenicBiology

课程编码:

00412018

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18)

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方向):

中医七年制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有关临床学科打下基础。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学(11学时)

医学微生物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⑴正常菌群的概念。

⑵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⑶微生态失调的原因及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的概念。

【熟悉】⑴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⑵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的分类。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

2.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3.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

4.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目的要求

【掌握】⑴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

⑵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熟悉】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与形态。

熟悉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意义(实验课内容)。

【了解】⑴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

⑵细菌胞膜及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不规则形态(衰退型);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

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的组成与功能。

2.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致病性。

鞭毛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其功能。

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种类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

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熟悉】⑴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生长方式与速度及生长曲线。

⑵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及分解代谢产物的意义。

⑶专性厌氧菌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理。

【了解】⑴细菌的理化性状。

了解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课内容)。

⑵细菌的属、种、型、株的概念。

教学内容

1.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新陈代谢。

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及营养机理。

2.细菌生长繁殖与生长繁殖:

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

细菌的培养(实验课内容)。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目的要求

【掌握】⑴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基本概念。

⑵高压蒸气灭菌的用途与机理,掌握紫外线杀菌法、滤过除菌法的特点及机理。

【熟悉】热力灭菌的种类、原理及应用范围。

【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理及应用。

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教学内容

1.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基本概念。

2.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

机理、湿热法较干热法的优越性。

干热灭菌法:

焚烧和热空气。

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气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及其应用范围。

日光与紫外光的杀菌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滤过除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3.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杀菌机理及其应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四章 噬菌体;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目的要求

【掌握】⑴质粒的概念;掌握细菌变异的机制。

⑵突变、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及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及机理。

【熟悉】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的概念。

【了解】⑴细菌的变异现象。

⑵细菌染色体的主要性质。

⑶微生物遗传变异在病原性诊断、特异性防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

2.细菌的遗传物质基础:

细菌的染色体,质粒。

细菌变异的机理:

突变的概念。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的概念与实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  

第一节细菌的感染  

目的要求

【掌握】⑴微生物的致病性、毒力的概念。

⑵细菌侵袭力的构成因素(荚膜、菌毛、侵袭性酶等)。

⑶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性质及其作用,外毒素的种类,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熟悉】⑴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概念。

⑵感染的传播途径。

⑶以下概念: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内毒素血症。

【了解】感染的类型。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毒力。

细菌的致病机制:

侵袭力:

荚膜、菌毛、侵袭性酶等。

毒素:

外毒素的性质、种类及其作用;内毒素的性质、作用;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细菌感染的传播:

感染来源、传播途径。

3.细菌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节机体抗细菌感染免疫  

目的要求

【熟悉】⑴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

⑵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杀伤机制。

⑶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了解】⑴吞噬细胞的吞噬后果。

⑵抗胞外菌感染免疫及抗胞内菌感染免疫的特点。

教学内容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屏障结构、吞噬作用、NK细胞、体液因素。

2.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掌握】⑴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⑵疫苗(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的概念。

【熟悉】各种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合成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的概念。

【了解】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细菌学诊断:

标本采集,检验程序和方法。

血清学诊断的常用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2.人工主动免疫:

概念、疫苗、类毒素、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

概念、抗毒素、两种球

蛋白等制剂。

3.细菌感染的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八章球菌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⑴各种化脓性细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⑵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

【熟悉】各种化脓性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

【了解】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了解其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葡萄球菌:

分布,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分类、抵抗力。

致病性:

致病物质(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所致疾病。

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脓、血等标本的分离鉴定,食物中毒检查,防治原则。

2.链球菌属:

链球菌分类与溶血现象。

A族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分类。

致病性:

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肺炎球菌:

形态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4.柰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

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抵抗力、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淋病奈瑟菌:

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抵抗力、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九章肠杆菌科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⑴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⑵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熟悉】肠道感染细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了解】肠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内容

1.肠道杆菌共性:

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变异。

2.埃希菌: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查标准、防

治原则。

3.志贺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4.沙门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伤寒的病程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十章 弧菌属  (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特点、致病性(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

【熟悉】其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

【了解】其免疫性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霍乱弧菌:

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

2.霍乱弧菌致病性:

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  (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⑴厌氧芽胞杆菌的致病性(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防治原则。

⑵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机体条件及所致疾病。

【熟悉】厌氧菌的种类、分布及感染特点。

【了解】厌氧芽胞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教学内容

1.厌氧芽胞杆菌:

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人工自动免疫、人

工被动免疫。

产气荚膜梭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肉毒梭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十二章放线菌与诺卡菌  (自学)

目的要求

【了解】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的形态特点及致病性。

教学内容

1.放线菌的主要特性、分布及对人致病的种类。

2.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的形态特点及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硫磺样颗粒。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十三章棒状杆菌属,分枝杆菌属  (1.5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熟悉】⑴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⑵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性预防。

【了解】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教学内容

1.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染色特点,致病物质及特异性防治。

2.结核分枝杆菌:

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变异性、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致病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十四章动物源性细菌,其他细菌  (0.5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

【了解】⑴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氏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⑵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教学内容

1.炭疽芽胞杆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鼠疫耶氏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3.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十五章其他原核细胞微生物  (1学时)

第一节支原体; 第二节 立克次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四节 螺旋体

目的要求

【掌握】⑴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的致病性。

⑵立克次体的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熟悉】⑴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原则。

⑵衣原体的主要种类及主要特性,熟悉肺炎衣原体致病性。

【了解】4类原核细胞微生物的形态、培养特点及分布。

教学内容

1.支原体:

主要种类及主要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作用和微生物学检查。

2.立克次体:

普氏及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与致病特点、血清学试验(外斐氏试验)。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

3.衣原体:

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培养特征、抗原构造、抵抗力。

沙眼衣原体:

生物学特征,亚种,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的致病性。

肺炎衣原体:

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4.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与分类。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梅毒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篇真菌学(2学时)

第十八章真菌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了解】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2.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十九章常见病原性及与中药有关的真菌

目的要求

【掌握】皮肤感染真菌,真菌与中药,深部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

【了解】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教学内容

1.皮肤感染真菌,真菌与中药,深部感染真菌。

2.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三篇病毒学(11学时)

第二十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的化学组成,增殖和培养。

【熟悉】病毒的形态,分类。

【了解】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教学内容

1.病毒的形态与化学组成。

2.病毒的增殖和培养。

3.病毒的遗传与变异,分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一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的致病作用,干扰素的概念,种类,抗病毒机制,诱生机制。

【了解】抗病毒免疫。

教学内容

1.病毒的致病作用。

2.抗病毒免疫。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二章呼吸道感染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流感病毒,SARS病毒。

【熟悉】麻疹病毒。

【了解】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教学内容

1.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2.腮腺炎病毒,SARS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三章肠道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

【熟悉】柯萨奇病毒。

【了解】ECHO病毒等。

教学内容

1.脊髓灰质炎病毒。

2.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四章急性胃肠炎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轮状病毒。

教学内容

轮状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十五章肝炎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五种肝炎病毒的比较。

【熟悉】丙型肝炎病毒。

【了解】其他肝炎病毒等。

教学内容

1.甲型肝炎病毒。

2.乙型肝炎病毒。

3.丙型肝炎病毒。

4.其他肝炎病毒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六章黄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乙型脑炎病毒。

【熟悉】登革病毒。

【了解】森林脑炎病毒。

教学内容

1.乙型脑炎病毒。

2.登革病毒。

3.森林脑炎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七章出血热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了解】新疆出血热病毒。

教学内容

1.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2.新疆出血热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八章疱疹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单纯疱疹病毒(HSV-1与HSV-2的区别)。

【熟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教学内容

1.单纯疱疹病毒。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十九反转录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教学内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三十章其他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狂犬病病毒。

教学内容

狂犬病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下编医学寄生虫学

绪论(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作用关系。

【熟悉】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了解】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教学内容

1.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3.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4.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一篇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线虫的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熟悉】常见线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了解】常见线虫的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似蚓蛔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2.钩虫的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3.蠕形住肠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4.丝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章吸虫(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吸虫的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熟悉】常见吸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了解】常见吸虫的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2.布氏姜片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3.卫氏并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4.日本裂体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三章绦虫(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绦虫的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熟悉】常见绦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了解】常见绦虫的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链状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2.肥胖带绦虫与链状带绦虫在在形态、生活史、致病上的比较。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篇医学原虫

第四章概论(0.2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结构、生殖及分类。

教学内容

医学原虫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及分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五章根足虫(0.8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根足虫的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熟悉】常见根足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了解】常见根足虫的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六章鞭毛虫(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鞭毛虫的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熟悉】常见鞭毛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了解】常见鞭毛虫的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2.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七章孢子虫(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孢子虫的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熟悉】常见孢子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了解】常见孢子虫的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情况与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三篇医学节肢动物

第八章概论(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熟悉】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常见医学节肢动物及其传播或所致疾病。

【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教学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

2.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3.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4.常见医学节肢动物及其传播或所致疾病。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三、教学时间安排表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见习等

指导性自学

第一部分微生物总论

11

4

第二部分细菌各论及其他微生物

9

4

第三部分真菌

2

2

第四部分病毒

11

2

第五部分寄生虫学

21

6

小计

54

18

合计

72

四、考核方式

考试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占10%。

作业1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邱全瑛,《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主要参考书:

贾文详,《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8版

 

(执笔:

李建婷,王宏敏审核:

邝枣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