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2192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I)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9分)(共4题;共22分)

1.(4分)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桥粱 文盲 弧烟 苟安 旷远 盯着 怒吼

清明 振耳 海鸥 歌谣 鉴赏 海啸 白蒙蒙

得意扬扬 泛着白沫 怅然凝望 不声不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8分)根据提示填空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

(赵翼《论诗》)

(2)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鸟向檐上飞,_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5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歌都是艾青的代表作品。

B.“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礁石》

C.《我爱这土地》中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讲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D.《鱼化石》一诗表达了艾青对生命的热爱和赞颂。

4.(5分)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他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

(2)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

他慢慢地掬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B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

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材料中B处人物是________,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的严峻________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

二、现代文阅读(22分)(共2题;共22分)

5.(10.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

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

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

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这么闲啊?

”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作业做完了,再做其他的练习题巩固啊!

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

”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

”我小心翼翼地说。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

“文笔很不错嘛!

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

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

”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

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

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喝杯茶吧。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

“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

”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

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

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

”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

镜子运到的时候,被工人不小心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这太神奇了!

”找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

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

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将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

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有删改)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说说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碑与帖

蒋勋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

“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

魏晋以后,书法界普遍认为“碑”与“帖”分别代表重拙朴厚和潇洒飘逸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魏晋之后南北朝形成了对峙局面,书法论述也一般习惯把“碑”与北朝连在一起,称为“北碑”。

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主的“帖”,自然就被认为是流行于南朝文人间的“南帖”。

比如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有径庭。

“碑”还原到原始意义,是指石碑上用刀刻出来的文字。

这些石碑文字,最初虽然也用毛笔书写,但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技法的介入,这就改变了原来毛笔书写的线条美感。

《张猛龙碑》字体端方,笔画厚重,许多线条的风格就不是毛笔容易表现的,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

因此,“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

一九六五年在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王闽之墓志》石刻,刻于东晋咸康到永和年间,永和九年正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那年。

王兴之、王闽之也是王氏家族中的精英文人,但是从墓志石碑的字体来看,却与王羲之书风完全不同。

碑文字体方正,拙朴刚健,点捺用笔都明显看出了刻工的刀法,不像“南帖”,却更接近“北碑”。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如果在汉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代始终以竹简书写为主,纸的使用微乎其微。

魏晋则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纸帛书写到了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

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力。

汉字在以纸帛书写的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婉转,或“行”或“草”,潇洒飘逸,创造了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充分体现了“帖”潇洒俊逸的书法风格。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从另一个角度看,书法史上“碑”与“帖”的书风问题,或许可以有新的理解新的理解。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1)从全文来看,作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解”指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第二段划线词语“大有径庭”的含义是什么?

②第四段的作用有哪些?

(3)如图两幅书法作品,你更欣赏哪一幅?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笔画的角度说说原因。

三、文诗文阅读(17分)(共2题;共17分)

7.(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8.(13.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士谦家富于财,躬处①节俭,每以振施②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________。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③,士谦闻而出财,________,令与多者相埒④。

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________。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⑤之曰:

“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⑥令放之。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

“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

”会葬者万余人。

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注】①躬处:

对待自己。

②振施:

救济施舍。

③阋讼:

诉讼。

④相埒:

相等。

⑤慰谕:

安慰。

⑥遽:

立刻,马上。

(1)将下面的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使文意贯通,合理的顺序是()

①默而避之

②随乏供济

③补其少者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下面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士谦虽然家境富有,自己却非常节俭,常常救济施舍,体现了他重义轻利。

B.选段中“节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一样,“终于”是两个词,意思是“最终死在……

C.选段列举了李士谦“乐善好施”的四件事:

给办丧事的人家提供帮助、为分财不均者补上少的那部分、为夫妻解决矛盾、善待闯到自家地里的牛。

D.选文第二段通过写李士谦去世后赵郡男女的表现,侧面表现了李士谦救济施舍的美好品德。

四、写作(40分)(共1题;共40分)

9.(40分)按要求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

请以“被遗忘的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在下笔前,请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请注意把握修饰语“被遗忘的”的含义,可选取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景物人事等进行写作。

无论是写景记人叙事,都须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并写出真情实感。

③写景,要突出景物的特点;记人,要突出人物的形象;叙事,要写清事件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9分)(共4题;共22分)

1-1、

2-1、

2-2、

2-3、

2-4、

2-5、

2-6、

3-1、

4-1、

4-2、

二、现代文阅读(22分)(共2题;共22分)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三、文诗文阅读(17分)(共2题;共17分)

7-1、

7-2、

8-1、

8-2、

四、写作(40分)(共1题;共40分)

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