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2137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docx

精选人教版历史必修2经济史5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经济史5开辟新航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根据下图,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开辟的航线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历史学家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古罗马帝国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B、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C、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D、资本主义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

“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

而1500—1600年,小麦在英格兰价格上涨了425%,在法国涨了650%,在波兰则是400%。

这种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地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亚当·斯密说:

“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这一事件是()

A、丝绸之路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富尔敦汽船试航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首次发现美洲大陆的航行是在哪一个国家的支持下实现的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

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

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

与上述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

C、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恶果

D、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哥伦布首航美洲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以来,由欧美国家主导

世界市场形成,一体化进程加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自巴勒克拉夫的《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

……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

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

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摘自德尼兹·加亚尔等著的《欧洲史》

材料三:

1866年,一位见证了人类以电报为基础的“连接时代”降临的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

“跨过浩瀚渊深的海洋,两个强国握紧了宽大的手掌。

人类还会出现更好的时光,世界正朝着新的希望。

高山再也不能像往昔一样,把彼此分隔在两旁;人类的心已经连在一起,再也不用隔海眺望。

……”自此,世界性的通信网络将人类居住的地球、所有的人口和生态系统连为一体。

电缆使得帝国的建立和掌控变得更加容易。

……1914年一战爆发时,德国发现自己的小型海底电缆网络被切断,于是不得不通过缆线传送信息,而英国的电码译员却荻悉了这些信息。

这就是德国试图在占领墨西哥后进而向美国发动进攻的计划被英国察觉的原因,同时也正是美国决心加入一战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的这一决策决定了一战的结局。

——据(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等改编

阅读材料一指出“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迈入大洋”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史的角度分析其行为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初“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同时发生革命”的事例。

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材料三诗人描写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哪项科技成果,简析此类科技创新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意义。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争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蒸汽机车和轮船大量出现,英国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收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富大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蒸汽机产生的影响?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源于明代中期的钱铺、钱庄、银号等金融机构,即对城乡居民及工商业经营者发放货款。

到明末清初以后,由单纯的从事银钱兑换的货币经营资本,开始向高利货资本转化。

其业务由银钱兑换发展到兑换、放款、存款、开发钱票、开展汇兑等多种业务。

形成一个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金融机构。

其资本规模也得到相当的扩张,合伙制也在钱铺钱庄银号经营盛行。

尤其是到了乾嘉以后,这种发展之势更加明显。

清末,银行逐渐兴起,替代了钱庄。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早在13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一些富有的家庭为方便经商,纷纷设立了私人银行,如佛罗伦萨的巴尔迪银行、佩香贾银行、麦迪西银行和热那亚的圣乔治银行。

在16世纪下半叶,由政府担保的公共银行开始大规模地兴建起来,1552年的帕勒莫和那不勒斯银行、1586年的热那亚银行、1587年的威尼斯银行、1593年米兰圣安布罗焦银行、1597年的米兰银行、1605年的罗马银行、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以及1619年的汉堡银行等相继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的金融制度发展。

所有这些公共银行,都是储蓄或转账银行。

一般而言,他们接受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货款,但都禁止向私人个体发放货款。

1694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一个资本主义股份银行,它是现代银行的标志。

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120万镑,向社会幕集。

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

——摘编自【美国】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的金融机构与13~17世纪西欧银行的共同之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清时期的金融机构与西欧银行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其实这是一场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

结果,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乌得勒支条约》条约规定:

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并获得在西属殖民地贩卖非洲奴隶的特权,为期30年。

之后,英国的黑奴贸易进入高潮时期,独霸一个世纪之久,成为黑奴贸易的罪魁。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

因此,资本家渐渐地对奴隶贸易失去兴趣。

19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欧文考查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

“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

——葛会伟《试论英国黑人奴隶贸易的状况和废除》

材料三:

一小群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

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

……1807年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

……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它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别国国旗的贩奴船。

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为英国发展带来了哪些利益?

指出西欧各国冲突的实质。

材料二中英国对待黑奴贸易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据材料三,概述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哪些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英国黑奴贸易政策的变化。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