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2010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docx

教科版六下科学实验活动手册范本

六年级下册实验一: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课时)

【教材位置】

“微小世界”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载玻片盖玻片

【过程和记录】

1.将洋葱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表皮。

用小刀轻轻在表皮上划“#”子,用镊子撕取“#”中的表皮;

2.在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把洋葱表皮放到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4.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5.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再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掉多余的水。

【问题与讨论】

1.如果没有按照规则盖盖玻片,视野中容易出现一些边缘是黑色的圆圈,这些是什么?

 

2.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是怎样的,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巩固与反馈】

把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染色

烧杯吸去多余的水分

碘酒放置切片标本

吸水纸盛放液体

六年级下册实验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二课时)

【教材位置】

“微小世界”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实验目的】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

【过程与记录】

1.安放

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桌上。

2.对光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呈一个明亮的光圈。

3.上片

将做好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玻

片夹夹住。

4.调焦

缓慢转动调节旋钮,直到看到比较清晰

的图像为止。

5.观察

 

【问题与讨论】

如果你观察到的洋葱表皮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把它调整到视野中央,你该如何调节?

 

【巩固与反馈】

1.一台光学显微镜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40倍B.140倍C.400倍D.10倍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碰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找到错误,并纠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

错误: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准通光孔中央,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表皮细胞。

错误:

改正:

 

六年级下册实验三: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材位置】

“物质变化”单元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目的】

1.知道淀粉和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

2.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器材】

米饭、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面包、馒头、饼干、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等几种常见的食物

碘酒滴管

【过程与记录】

1.滴一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米饭的变化,并记录。

2.滴一滴碘酒在淀粉上,观察淀粉的变化,并记录。

3.用碘酒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预测在含有淀粉的食物后打“√”

面包()、馒头()、饼干()、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

(2)滴一滴碘酒在食物上,根据实验现象对食品进行分类。

由于有些食物中淀粉含量不高,反应不太明显,因此在操作时要适当等待一段时间,或者把食物切开,在切口上滴碘酒。

(3)记录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问题与讨论】

碘酒和淀粉的变化属于哪种变化?

为什么?

 

【巩固与反馈】

1.利用哪条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请举例说出身边常见的含有淀粉的食品。

(4例)

 

六年级下册实验四:

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材位置】

“物质的变化”单元第4课《小打和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

小打、白醋、细木棒、火柴

短蜡烛集气瓶毛玻璃片

【过程与记录】

1.取一只集气瓶,以3:

1的比例倒入白醋和小打。

之后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

我看到,还听到了,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到温度稍微比原来(“高”或“低”)。

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

3

3.像倒水一样,把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燃烧的蜡烛火焰。

【问题与讨论】

1.根据这节课的实验,能不能证明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巩固与反馈】

1.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马上伸进玻璃杯中,观察到()

A.继续燃烧,没什么变化B.木条马上熄灭

C.火焰变小,但没有熄灭

2.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A.全部是白醋B.全部是水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六年级下册实验五:

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教材位置】

“环境和我们”单元第2课《垃圾的处理》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观察到现象,从而得出简单填埋垃圾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实验器材】

烧杯、大米、吸水纸(餐巾纸)、墨水、饮料瓶、清水

【过程和记录】

1.在烧杯中放入大米,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大米的一半。

2.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大米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

3.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问题与讨论】

1.在方框填出实验的各部分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2.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实验拓展:

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巩固与反馈】

1.做这个模拟实验前,为了避免干扰实验现象,我们把沙和石子()

A.直接放进去B.洗干净放进去C.染色后放进去

2.慢慢的往上喷水后,瓶子里底部的水变色了,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直接填埋的垃圾场虽然处理了垃圾,但会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现在人们采用了新型的垃圾填埋场,请把新型垃圾填埋场的作用和结构用线连起来。

避免了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过滤液收集、过滤液处理池

了解附近的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衬垫

垃圾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井

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气体排放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