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186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docx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XXXX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

体系文件

TXWJ/03-02-2010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试行)

 

制定:

杨英朝、杨伟雄

审定:

赵东军

批准:

任银光

 

发布日期2010-12-15实施日期2011-1-1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酒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酒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管辖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

3术语及定义

3.1项目管理单位:

指酒钢公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民建和年修等工程项目的临时性项目管理机构。

3.2施工单位:

指承担相关工程项目施工的总承包或施工承包单位。

3.3基本危险源辨识:

也称为静态危险源辨识。

是指在项目建设开工前,针对建设现场环境条件、设备设施、能源介质、动力管网、道路交通、危化品等方面因素对建设系统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

主要依据是工艺作业活动或工作系统过去发生过的事故情况以及系统分析及研究的结果。

3.4施工危险源辨识:

也称为动态危险源辨识。

是指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针对作业活动必须的防护用品、使用的工器具、全员作业行为、接触或使用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相关方(人员)、作业环境、材料性质、施工工艺特点、施工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因素对建设系统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可能引发事故潜在问题的详细分析。

4职责与分工

4.1依据部门管理职责,安全办公室参与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与完善;负责审核、办理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条件的备案;负责监督检查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门、项目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组织机构的建立与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情况;负责监督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

4.2依据酒机编[2010]207号文件,工程建设管理部负责组织建立、完善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负责监督评价各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项目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情况的监督;负责监督检查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考核、评价的落实。

4.3项目管理单位

4.3.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企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在项目实施前,明确界定项目的范围,提出项目范围说明文件,作为进行项目设计的依据。

4.3.2负责组织建立、完善和落实所管项目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建设工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3.3负责明确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基本危险源(点)辨识工作(现场环境、设备设施、能源介质、动力管网、道路交通、危化品)。

4.3.4负责对监理单位进行基本危险源点辨识的交底。

4.3.5负责分管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4.3.6负责建设项目场地规划及动力能源接引点的确认,为项目的顺利开工做好前期保障。

4.3.7负责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4.3.8负责定期召开项目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安全管理问题。

4.3.9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与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生产移交等事宜,及时解决监理、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

4.3.10负责向工程建设管理部提报包括安全施工文明在内的对监理单位月考核建议、对施工单位的月考核。

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评价。

4.3.11项目管理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4.3.12负责明确甲乙方安全责任及同区域多单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安全协议的签订。

4.4监理单位

4.4.1负责建立和完善具体的项目监理管理制度,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监理委托合同实施监理。

4.4.2全面负责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4.4.3负责审查施工单位安全备案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施工单位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4.4负责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基本危险源(点)辨识工作(现场环境、设备设施、能源介质、动力管网、道路交通、危化品)的交底。

4.4.5负责对施工单位提报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危险源(点)辨识的审核、补充、汇总,监督落实施工单位的全员安全交底。

4.4.6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和酒钢公司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负责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与监督完善。

4.4.7负责组织施工现场的安全综合检查和阶段性安全评价,有权要求存在隐患的施工单位实施整改或下达暂时停工令。

4.4.8负责对施工单位之间安全协议的审核;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其他安全生产活动。

4.4.9负责向工程建设管理部提报对项目管理单位月考核的建议和对施工单位的月考核结果。

按照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评价。

4.5施工单位

4.5.1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行项目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4.5.2负责承包项目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并建立健全及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5.3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等级的施工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4.5.4负责编制与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具体工作,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专家论证审查。

4.5.5负责按照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标准、规范和卫生要求的作业环境、安全设施以及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4.5.6负责本单位员工施工资质保证,并为员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承担日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交底工作。

4.5.7负责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条件备案资料的准备。

4.5.8负责组织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并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其他安全生产活动。

4.5.9负责建设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的不断更新、补充、完善,并组织学习。

4.5.10负责承包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的建立。

4.5.11项目开工前,负责编制完整的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方案和安措费使用预算。

负责落实安全专项措施费的专款专用。

4.5.12施工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吊机等)进场报验制度和吊索具的进场验证及日常检查、保养、使用管理制度。

5管理内容及要求

5.1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环保、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5.2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要严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酒钢集团公司其它相关安全制度。

5.3项目建设策划及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

5.3.1项目管理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工程建设策划书》内容和要求,成立项目安委会,安委会成员由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单位专职安全员等主要人员构成,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项目开工前七日内必须召开第一次安委会会议,以后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

5.3.1.1安委会内容

1)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集团公司最新工作精神。

2)讨论、决定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

3)分析研究建设项目出现的重大问题,研究新情况,并作出决策。

4)定期对监理单位作出安全管理评价。

5.3.1.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1)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

2)项目管理单位(指挥部)安全管理机构及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到人)

3)事故应急预案

4)安全管理重点控制目标

(1)基本危险源辨识

(2)项目建设的安全要点

5.3.2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审查时,工程建设管理部、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对初步设计审查阶段涉及的重大施工安全措施问题,要督促设计单位统筹考虑、优化设计,对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高的项目要落实安全施工专项投资。

5.3.3项目管理单位对监理单位招标之前,要从业绩、能力、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等方面对监理单位进行审查。

5.3.3.1监理单位的公共资质和专业资质。

5.3.3.2总监、安全监理人员的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5.3.3.3监理单位是否具有参与设计优化的能力。

5.3.3.4与建设项目规模相当及以上的工程业绩。

5.3.4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文件承诺的专业和人员数量及时配置到位,并建立本工程的监理安全管理机构,确定专职安全监理人员。

5.3.4.1监理规划的编制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目标,确定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并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3.4.2监理单位编制的安全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应对监理项目有针对性,并明

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检查制度,制订检查计划,编制相应的检查表,对施工单位安全检查结果编制检查报告。

5.3.4.3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监理实施细则除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含:

1)施工阶段安全管理要点

2)关键(重点)工序(设备安装)施工要点

5.3.4.4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5.3.4.5根据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督促施工单位实现工程无工亡事故、无火灾的建设目标,并开展有效管理。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理安全管理目标。

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单位应当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安全监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

5.4项目建设实施及控制阶段的安全管理

5.4.1每月24日前由总监主持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参加单位:

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5.4.1.1安全例会内容

1)检查分析施工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2)针对安全生产及其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及其管理的改进措施,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3)坚持分析和研究文明施工的现状,提出下一阶段文明施工的改进措施。

4)通过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经验,讲评、批评违规施工作业和放松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落实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

5)贯彻、落实安委会会议精神及决议。

6)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可控、基本可控、不可控的评价。

并按照受控方式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

5.4.2施工单位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

5.4.2.1一级安全教育由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施工单位现场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基本危险源(点)辨识工作。

2)国家及酒钢(集团)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

5.4.2.2二级安全教育由监理单位总监监督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对施工方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基本危险源(点)辨识工作

2)国家及酒钢(集团)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详见支持文件9.1、9.2)

3)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施工要点及施工方案

5.4.2.3三级安全教育由专业监理或专职安全监理监督施工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长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基本危险源(点)辨识工作;

2)国家及酒钢(集团)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详见支持文件9.1、9.2)

3)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施工要点及施工方案。

4)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

5.4.3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施工危险源辨识,须每周提报监理单位审核、完善、更新,并由监理单位汇总、下发;施工单位进行全员危险源辨识的交底和学习,并做好记录。

5.4.4监理单位在收到项目管理单位安全告知二日内,必须完成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告知交底;施工单位必须在二日内完成施工班组长的安全告知交底;施工人员的安全交底必须在当日的班前会议上完成,并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

5.4.5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人人受教育、人人有合同、人人有保险。

5.4.6施工单位必须成立标准化工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标准化工地建设日常管理和检查、考评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层层管理、层层落实。

5.4.6.1施工单位应在各项目经理部设置安全机构,配置项目安全主管,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建设部颁发的安全资质证书,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天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保卫、文明施工、劳动保护等情况开展全面的检查。

1)各施工单位的专职安全员按每二百人配备一名,分包外协单位按每一百人(含不足一百人的)配备一名。

各总包单位还应派驻管理人员(或安全员)到各个分包外协单位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2)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1000万元),至少配1个专职;

3)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1000万元~1亿元),至少配2个专职;

4)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3亿元),至少配3个专职。

5.4.6.2施工单位在开工前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和特点,工程施工部署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编制依据。

2)工程建安量和主要实物量。

3)施工组织形式,任务分工,劳动力平衡。

4)工程施工总体网络进度计划。

5)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采取的主要施工程序和措施,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

6)施工机械、特殊工器具的需要量及准备;物资、材料的需用量及供应。

7)无负荷联动试车前,试车阶段的能源介质需求。

8)在线技改项目对施工现场、现场设备、生产配合、能源介质接口、控制系统接口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尤其是保证正常生产的措施。

9)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用水、电、道路,场地排水和场地规划,临时设施规划。

10)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消防保卫措施,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度汛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地下管线和地上设施的保护措施等。

11)现场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和记录表。

12)危险源辨识及分析,应急救援预案。

13)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14)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主要施工方案的目录清单及提交日期。

15)涉及到施工措施的方案必须附有措施费用预算。

16)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有关单位协调的问题。

5.4.6.3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详见:

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监理以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讨论评审,评审结果由业主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备案。

5.4.7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要对各相关施工单位的以下内容进行审核:

5.4.7.1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记录,特种作业证及复审记录;

5.4.7.2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网络;

5.4.7.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4.7.4各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4.7.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等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条件等。

5.4.7.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能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监理单位对特种作业操作证进行审核并登记。

5.4.8各施工单位定期组织对各类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完善各类安全管理人员评价考核制度,建立管理违章的责任追究处理制度。

5.4.8.1施工人员必须提前一天进场,完成8小时安全教育。

施工前必须确保安全教育覆盖到每名作业人员,施工单位将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记入“安全教育记录卡”(含入场三级教育情况),并由考核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本人签名,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准进场。

5.4.8.2施工单位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组周安全例会,全员参加,做好记录。

内容主要是周(月)施工重点的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危险源(点)的辨识。

确保对施工人员每周不少于2学时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危险源辨识的培训。

5.4.8.3施工单位作业前开好“班前会”,认真做好“班前会”记录,对当天作业的危险源预知即相应的安全措施记录完整,并由与会的作业者亲自签名,严禁弄虚作假。

总包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还应实时检查确认。

5.4.9工程项目办理开工前,施工单位须向项目管理单位提交下列备案资料,由项目管理单位协同施工单位到安全监督部门办理安全条件备案手续。

备案表一式四份,施工、监理、建设、备案单位各存一份。

下列资料

(1)-(12)按顺序装订成1册,(13)、(14)各装订成1册,报安全监督部门。

5.4.9.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文件;

5.4.9.2经批准的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5.4.9.3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需查验原件);

5.4.9.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复印件(需查验原件);

5.4.9.5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使用计划书及项目明细表;

5.4.9.6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支付安全措施费用的凭证复印件(需加盖施工单位公章);

5.4.9.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需查验原件);

5.4.9.8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单复印件(需查验原件);

5.4.9.9应急预案;

5.4.9.10中标通知书复印件(需查验原件);

5.4.9.11施工合同复印件;

5.4.9.12工程安全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5.4.9.13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含审批页原件);

5.4.9.14审批后的列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含审批页原件)。

5.4.10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各种介质管道严格按告知内容采取保护措施,若发生损坏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汇报,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发生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施工单位同时接受酒钢集团公司相关管理部门的考核。

5.4.11.施工前安全确认

5.4.11.1作业人员的劳保品穿戴是否齐全并符合标准。

5.4.11.2施工单位作业人员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是否得到了现场施工安全及施工区域的安全交底。

5.4.11.3是否制定了有针对性、具体性的安全措施:

作业人员的工种、技术等级、身体状况是否符合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特种作业是否持证上岗。

5.4.11.4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是否与相关方进行了联系、确认。

特别是对各种动力能源介质的管道(管线)、不同单位、不同工种之间进行安全确认。

5.4.11.5施工所需的工器具、施工机具、起重机械、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并取得使用证书,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人员伤害。

5.4.11.6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5.4.11.7对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新危险因素,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

5.4.11.8对施工单位物料的采购、运输、存放、使用是否符合标准。

5.4.11.9施工单位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是否有效。

是否具有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其落实情况。

施工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4.11.10施工现场和生产现场的自然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5.4.11.11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要点,提前制定切实有效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提报监理和项目管理单位审核。

5.4.11.12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每月不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交底进行抽查;确认其教育、培训、交底的效果。

5.4.11.13监理单位必须会同项目管理单位(指挥部)对上述内容逐一进行检查确认,检查要形成书面记录,并要求被检查单位在记录上签字。

同时,要在监理月报中反映当月的安全生产形势、安全检查内容。

5.4.12对需要占用场地,中断公路、铁路施工的,项目管理单位必须按公司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5.4.13在同一作业现场出现多个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情况下,监理单位应组织召开协调会,确定交叉作业安全措施,并要求各个施工单位签订相关安全协议,确保施工安全。

5.4.14夜间施工管理

5.4.14.1实行施工单位夜间施工申报制度,纳入申报范围为:

本单位施工与其它施工单位有影响的作业、交叉(或立体)作业、有特种施工设备参与的作业、有机械设备参与的作业、高处作业、电气作业、其它有风险的作业。

5.4.14.2施工单位夜间作业需提前24小时将施工内容、施工时间等相关内容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单位审批,报项目管理单位备案,经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业,监理人员需加强夜间施工的监护,同时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夜间作业内容,对重大危险作业禁止夜间施工。

5.5现场检查及隐患整改

5.5.1检查要求

5.5.1.1依据谁检查谁制订检查计划、确定重点检查内容执行;

5.5.1.2按照检查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整改方案、有评价机制,系统地开展检查工作,如有必要,可进行记录拍照和录像;

5.5.1.3根据检查的情况,分析、整理和编写检查报告文件;

5.5.1.4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职业危害以及工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要根据检查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5.5.1.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凡是能立即改正的,应及时指出,令其改正;凡是不能立即改正的,应填写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通知单,通知相关单位在要求的期限内整改,并提交整改反馈单;

5.5.1.6根据检查情况对相应单位进行评价。

5.5.2检查制度

5.5.2.1工程建设管理部每月对工程建设项目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5.5.2.2工程建设管理部组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每季度进行联合检查。

5.5.2.3项目管理单位每15天定期进行现场抽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分析及危险源辨识,每周依据检查结果出具安全周报,并在周例会通报。

5.5.2.4监理单位每周定期由总监和安全监理对施工单位的制度执行、教育培训、会议记录、告知交底、施工现场进行综合检查,并做好查验记录。

5.5.2.5施工单位应每天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辨识,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形成检查整改记录。

5.5.2.6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定时间、定措施、定整改计划,定整改反馈标准等。

5.5.2.7各检查部门依据《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将检查结果纳入月评价。

5.5.3检查内容

5.5.3.1工程建设管理部每月对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制度建立、体系运行、施工现场、各类记录及检查问题的整改、反馈、落实等几方面进行检查;并对国家及酒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执行进行抽查。

5.5.3.2工程建设管理部组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每季度对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的制度建立、体系运行、施工现场、各类记录进行检查;对国家及酒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执行进行检查。

5.5.3.3项目管理单位要经常检查监理、施工单位管理、技术人员日常、节假日、双休日到场监管情况,并根据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要点,安排监理单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跟踪监管。

当施工单位发生变化后,项目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更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的组成和人员配置,并留存项目管理单位备案。

5.5.3.4项目管理单位对监理单位的安全履职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并做好查验记录;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建议每月汇总上报工程建设管理部。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