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小故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0223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总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彭总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彭总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彭总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彭总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总小故事.docx

《彭总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总小故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彭总小故事.docx

彭总小故事

彭总小故事

故事一《指挥所里》

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同志是志愿军的司令员。

当时,彭总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大山沟里。

雨季到来,霪雨连绵。

彭总住的那间小板棚,头顶漏水,四壁淌水,地上也是流水。

正在这时,来了祖国人民的慰问团,同来的还有朝鲜人民军战友和当地的乡亲。

他们一来,就朝彭总的小板棚走去。

彭总的办公台是用几个木箱垒起来的。

上边那张遮漏的雨布上发出嘀嗒嘀嗒的水滴声。

一位老同志发现行军床上的被子被淋湿了,惊讶地问警卫员:

“小同志,我们的彭总就住在这儿?

”警卫员点点头。

那位老同志摸摸湿漉漉的板墙,激动得热泪盈眶,拉长声音说:

“这里呀!

住着百万英雄大军的统帅,这里就是他的指挥台。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军队为什么无往而不胜!

不久,朝鲜人民军派来了一个工兵连,要给彭总把小板棚重新修过,但彭总只叫了他们修理好通讯人员和警卫排的房子。

上面又给彭总送来一只大电炉。

每到晚上,电动机一响,屋子里立刻热烘烘的。

半夜,等警卫战士们睡着了,他就把电炉移放到门口,炉嘴对着战士们的铺位,让战士们暖暖和和地睡得舒服些。

战士们发觉后,就把它掉过去。

可第二天早晨起来,电炉又转过脸来了。

有时,彭总夜里办公,电炉不便搬动,他就把自己的被子、军毯、大衣,悄悄地盖到战士们的身上。

彭总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的战士。

故事二《守好大门》

朝鲜停战以后,彭总回到北京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一九五四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被任命为国防部长。

从此,他不辞辛劳,经常深入部队检查工作。

一次,彭总来到东海前哨一个炮兵阵地。

他对这里的战备和训练情况问得很仔细。

开初,负责守护这段地带的一个团长,对彭总提出一些问题,还能一一回答。

后来,当彭总问到这些大炮是哪年制造的?

现在国外最新式常规大炮的性能怎样?

他们守护的海面前方有哪些国家的定期航线?

那个团长都回答不出来。

彭总心里很不愉快。

当彭总又看到这个阵地的弹药库竟然修在前沿,而且结构也不符合要求时,他生气了,问跟随他来视察的几位部队负责干部:

“你们谁到过这个地方?

看出问题没有?

部队负责人回答说来过,对这个弹药库也看出了问题,因为其他事耽误了,没有来得及改建。

彭总批评说:

“什么其它事?

还有比敌人只需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事来得更重要吗?

乱弹琴!

彭总觉得这决不是件小事,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教育干部,于是他说:

“你们几个都留在这儿,现在就着手,把这库房拆了重修。

我一个月后再来检查!

你这个团长,撤职!

送军法处!

这天彭总在这个团部吃晚饭,当大家坐好后,他发现团长没有来,就对警卫参谋说:

“你去把团长请来!

警卫参谋把团长叫来后,彭总就把他拉在自己身边坐下,说:

“我今天说了错话,向你道个歉吧!

但只错了一句,不该说把你撤职,送军法处,其余的都对。

当然,你认为不对的,可以批评我,可不能赌气不吃饭呵!

团长的眼圈红了,连忙说:

“首长,是我错了,你批评得对。

”彭总笑笑说:

“都对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对就可以了。

年轻人呵!

想想吧,人民把一扇大门交给你来看,你就得千方百计把它看好啊!

那个团长拿筷子的手激动地发着抖。

彭总说:

“你已经认错了,我就不说了。

吃吧!

吃吧!

”说着,随手夹了菜送到他碗里。

团长再也忍不住了,悄悄转过脸去,擦着眼里的泪水。

故事三《要多为战士们想想》

一年冬天,彭总到祖国南海岸视察。

进入一个军营的时候,从一座亮着彩灯的礼堂里传来悠扬的乐曲声。

原来,那儿正在举行舞会。

彭总下了车,径直朝营房后面的连队驻地走去。

有个班正在讨论时事。

彭总进门后自我介绍说:

“我是彭德怀,来参加你们的学习,好吗?

战士们一听说来了彭总,大家忙乎开了,又端水又倒茶。

班干部端来一把椅子,有个战士怕椅子硬,又垫上了一床被子请他坐。

彭总摆摆手,随手端个矮凳,同战士坐在一起。

彭总问大家:

“你们讨论什么问题?

”一个战士递给他一张报纸,他看了看,和大家讨论起报上的消息:

为什么一些新独立的国家老是闹政变?

战士们热烈地发表意见。

大家说,帝国主义的干涉和颠覆,新兴的独立国家没有马列主义政党和正确领导,民族民主革命不彻底,等等,这就造成了这些国家长期的不稳定。

彭总举手说:

“报告班长,我发个言。

接着,他讲开了:

“同志们分析的原因都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

可能原先他们是坐矮板凳的,后来他们只能坐高板凳了,比你们叫我坐的那板凳还高得多!

这时,舞会上的几个领导干部赶来了。

彭总接住刚才的话头说:

“那些坐高板凳的人,看不到士兵了,不知道士兵在干什么、想什么了。

士兵们在学习,干部们在跳舞。

”几个干部一听,脸都红了。

彭总说:

“我不跳舞,也不反对别人跳。

但你们在娱乐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和士兵在一起。

战士们喜爱打球、唱歌、下棋,你们应该去组织适合战士特点的文体活动,要多为战士们想想。

”彭总的话,使大家深受教育。

故事四《高山兵站》

西北的格尔木地区,是个高寒地带。

彭总到一个兵站视察时,仔细看了战士们的食堂、住房,还摸着战士们盖的棉被,伸手接着板棚上不断撒落下的尘土,问干部们:

“战士住这样的房子冷不冷?

干部回答说:

“是冷呀!

这样的板房,既不挡风又不挡沙;早晨起来,被面上一层白霜。

不过大家没意见,因为都知道,当前任务紧急,腾不出手来整这些,干部也和大家一样的吃住,所以大家情绪很高。

彭总点了点头:

“很好很好!

一条,大家明白了道理;二条,干部和战士共甘苦。

我们靠这两条,就能把天大的困难战胜一大半!

不过,还得给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入冬前一定要作好防寒准备。

半夜,彭总起来检查哨位。

他问哨兵:

“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不穿皮大衣?

”哨兵说:

“上级规定以河为界,河西算高寒地带,发皮大衣、毛皮鞋,我们河东没过线,所以不算。

第二天,彭总作了实地调查,发现这个兵站地势高,比河西有的地方还冷些。

他当即给有关部门作了指示:

“按实际情况发给御寒物品。

这次彭总检查工作以后,这一带高山兵站不但领到了皮大衣、毛皮鞋等御寒物资,上级还发一些烤火的铁炉,又给每个连队发了一架当时很稀罕的铁壳收音机。

故事五《照像的故事》

抗美援朝结束后,彭总的家里经常有一些记者和作家来访问,都是要他谈情况,准备给他写书。

彭总却老是一句话:

“我有什么好谈的?

你们另出个题目吧!

有个跟彭总熟悉的摄影家,缠住彭总不放,一定要给他照张像。

彭总说:

“你这个同志,成天卡嚓卡嚓!

要照,你照群众,照那些流血流汗的英雄嘛!

照我干什么?

我这个人长得丑。

”说什么也不让照。

一次,这个摄影家同警卫参谋讲定,趁彭总散步的时候,给他照一张。

可是当彭总和警卫参谋一起走出时,他老远就看见了那个摄影家,扭头就走:

“快走快走!

不走,那人又要给我照像了。

摄影家知道彭总特别喜欢孩子。

过年的时候,他动员了一群孩子把彭总接到院子里。

彭总看到那个摄影家背着照相机走过来,立刻警惕起来,怎么也不面对照相机。

后来,他对警卫参谋说:

“差点上了当。

”警卫参谋说:

“人家也是好意,照一张就照一张呗。

”彭总正色道:

“你小孩子不懂!

干点工作要人家宣扬什么?

就因为彭总不愿照像,解放军报社交给警卫参谋一架照相机,要他随彭总出差时照几张。

彭总看后生气地问:

“哪来这个?

”警卫参谋说是报社给的任务,照回去作资料的。

彭总说:

“作资料可以,不要拿出去登报,登报也不要登我。

故事六《警卫员的父亲来了》

一九五四年,彭总住在中南海。

一次,警卫参谋的父亲从农村来看他的儿子。

警卫参谋为了不打扰彭总,就把父亲安顿在招待所住。

彭总知道了这件事,问警卫参谋:

“怎么不接你父亲进来?

”警卫参谋说:

“接他进来干啥?

”彭总一听火了:

“干啥?

他不是来看儿子的吗?

他儿子不是在这儿工作吗?

为什么不能进来?

谁规定的?

警卫参谋说:

“我想,他是农村来的……”彭总厉声责问:

“我们不都是农村来的?

过去不都是种田人?

我们是农民养大的,是农民把我们送到这从前皇帝老倌住的地方来的!

难道我们不能在这儿见见农民?

何况他是你老子!

彭总叫警卫参谋把他父亲叫来。

当天晚上,彭总和他的夫人一起陪警卫参谋的父亲吃饭,连连给老人敬酒。

彭总和警卫参谋的父亲边吃边谈,问老人土改时分了多少田?

现在的收成怎样?

老人几杯酒下肚以后,话也就多了,扳起指头算起家里的收成账来,两人乐得哈哈大笑。

警卫参谋怕父亲在彭总面前有失体统,就扯扯父亲的衣服,意思叫他少说几句。

老人对儿子摆摆手说:

“不怕的,我看得出,这位同志过去也是庄户人,摸得透我们的心思。

饭后,他把身子凑近彭总,继续讲起家中栏里的猪,屋后的柿子树……彭总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纠正老人不精确的计算。

警卫参谋送老人回招待所的时候,老人问这位首长叫什么?

那时上级有规定,警卫参谋对外不说自己跟哪个首长,因此,警卫参谋回答说:

“知道是首长就得了,你管他叫什么!

老人住了几天,终于从其他人口中打听到首长是谁。

一天晚上,他兴奋地对儿子说:

“嗨!

我只看出他是个大官,没想到他就是我们的彭老总!

小子,你放心,我不会到处乱说的!

老人临走的时候,还去告别彭老总,说:

“我不敢打扰你啦!

”彭总一直把老人送到门口。

到了车站,老人附在警卫参谋的耳边说:

“小子,尽心尽意保护着他,千万出不得差错呵!

故事七《不要脱离群众》

一九五六年夏天,警卫参谋告诉彭总,北海公园一到晚上,游人很多,湖心亭里演戏,岸上也可以看,划着小船也可以欣赏。

彭总听了很高兴:

“好!

今天我们也看看去。

警卫参谋小景就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这件事报告给有关部门。

傍晚,彭总穿了便衣,叫汽车在离公园很远的地方停下,然后慢慢地向公园走去。

到门口一看,一块大牌子上写着“休息”,几个公安人员早就等在那儿,一见彭总,连忙迎了上来。

彭总进门看不到游园的人,就问警卫参谋:

“你搞的什么鬼?

”警卫参谋连忙解释道:

“牌子上不是写着休息吗?

”彭总不高兴地说:

“休息?

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

彭总不但冲着警卫参谋,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

“你们就是叫我们脱离群众!

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公安人员回说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

彭总说:

“为什么要这样?

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

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决不能有!

”他返身走出了公园,边走边说:

“我以后再也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的娘!

故事八《“小气”和大方》

彭总当国防部长后,经常带代表团出国访问。

每到一个国家,大使馆就按规定给每个成员发一些钱,供他们在商店里买一点东西。

彭总是团长,发给的钱更多些。

可他连看都不看一眼,说:

“退给人家,我不买什么。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警卫参谋在把发给彭总的马克送回大使馆前,提出给他的一个已参加工作的侄女买块表,他想了想说:

“好吧,买个最便宜的,能看个时辰就行了。

警卫参谋想:

反正这些钱要上交,还是买块好看的手表,贵些也罢。

买回来给他看,他还满意;一看发票眉头皱起来了,连说:

“太贵了,小孩子戴这个,用不着。

他要警卫参谋去调换。

警卫参谋一口咬定这是一块最便宜的手表。

因为很快就要离开,警卫参谋没去调换,彭总为此嘟哝了好几次:

“这肯定不是最便宜的手表!

你捣了鬼!

”其实这块表钱还不到送还大使馆钱的百分之一。

彭总穿在里头的衬衣好多是打补钉的。

有些衣服、袜子实在不能再补了,他还舍不得扔掉。

有一次,警卫参谋准备把一双穿了十几年的破皮鞋扔掉。

他说:

“那双皮鞋扔掉很可惜,我穿着最合适。

这类“小气”的例子很多。

可是,有些地方他又非常大方。

每当他了解到服务员、修房子的工人或回家探亲的战士,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他就送钱给他们。

彭总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有关部门打算把他的旧汽车换上一辆最新式的,他拒绝了。

别人向他解释新汽车的优点,他说:

“世界上好东西多得很,总不能见到好就搞过来嘛!

彭总屋里用的家具,好多是陈旧老式的。

有人看到窗帘布旧了,提出换一块新的。

他说:

“旧了?

老百姓用这样的布做衣服,还不知穿多少年哩!

”——彭总的“小气”,只对自己;对别人,他是大方的。

故事九《一分试验地》

庐山会议后,彭总从中南海搬到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居住。

彭总真是个勤勤恳恳的农民,他在院子里开了许多块“荒”,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

这里原来有条小水沟,彭总带领警卫人员把它挖深挖宽,种上藕,养上鱼。

他还买了小猪、小鸡和小鸭,分给大家饲养。

这些开支,都是他自己掏钱,收获却是归大家所有。

水塘边有一分地,彭总把它整平了,准备种小麦,作为“试验地”。

整地时,他亲自丈量土地面积。

警卫参谋问他:

“干嘛刚好开一分地?

”他说:

“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好算账。

他把这块地翻了一遍,把土疙瘩敲得粉碎,又用手捏过。

警卫参谋说:

“种庄稼都象你这样,一个人怕就只能种二三分地罗!

”彭总说:

“这一分地可神啦,少说能产千把斤、几千斤,我和你够吃几年咧!

警卫参谋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他是在做梦。

彭总一本正经地指指警卫参谋的鼻子说:

“不相信?

好!

你也是个右倾机会主义者!

”说完,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彭总劳动之余,坐在地边休息时,对别人说:

“人家说多下肥,我就多下肥;人家说密植、水浇,我都照着做。

看一亩地到底产多少斤?

”大家这才明白,他种试验地是冲着当时的浮夸风来的。

彭总对报纸、电台说的这里那里粮食亩产上万斤,甚至十几万斤,根本就不相信。

他要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右倾了,保守了,给群众头上泼冷水?

为了积肥,一天早晨,彭总踏着浓霜下塘挖泥去了。

警卫参谋可急坏了,因为彭总的脚在西北战场上冻伤过的,这些年来天气突然变化时,脚就酸涩胀痛。

警卫参谋立即招来秘书、司机和警卫员下塘挖泥,并“强迫”彭总洗了脚在岸上接泥,一直干到太阳露脸、霜冻消融才歇工。

彭总指着一大堆塘泥高兴地说:

“池塘挖深了,肥料也有了,把它上到麦地里,肥得很哩!

一分试验地麦子,收割上来打净,一过秤,九十来斤。

他说:

“一亩地,八、九百斤,算我们功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二千斤,顶天了!

故事十《他爱孩子》

彭总住在吴家花园时,心情终究比不得从前,读书、劳动、散步的时候,常常发一阵呆。

但只要见到孩子,他顿时眉开眼笑,好象一切烦恼都飞到九天云外去了。

秘书老綦的小女孩芳芳,两岁时得了肺炎。

经过治疗,肺炎好了,却留下了后遗症——聋哑病。

彭总焦急起来,他请来名医给芳芳看病,有时还自己掏钱给她买药。

这样持续了好几年,芳芳的聋哑病虽未消除,但在孩子的心灵里,却铭刻着彭总的恩情。

后来芳芳长大了,识字了,文化大革命中,只要她在什么地方看到批判彭德怀,她的眼泪就簌簌地往下掉。

彭总还教孩子们爱劳动。

有一年,彭总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一人种一窝南瓜,还给他们讲种南瓜的知识。

不久,真的结出了好多大南瓜。

于是,每天去看瓜,就成了这一老数小最开心的事。

有一次,彭总在路上看到居民潘家的小女儿,用一块布包着书去上学,就问:

“你的书包呢?

”孩子回答说:

“妈妈说,过了年才给我买。

彭总知道潘家孩子多,生活困难,很想送给孩子一个书包。

但孩子总是说:

“妈妈说,好孩子不要别人的东西。

”彭总听了,十分尊敬这位妈妈,也更喜欢这个孩子了。

彭总经常接触这个小孩,小姑娘信任他了,对他十分亲近。

彭总这才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去商店,给她买了书包、钢笔,还买了一条鲜艳的头巾。

陈家的孩子到院里来挑水,人比水桶高不了多少,走起路来,桶底挨地。

彭总知道陈家的大人病了,便和孩子相约:

“你每天按时来,彭伯伯给你挑水。

孩子见彭伯伯年纪大了,说什么也不肯让他挑水。

彭总就在孩子挑水的时候,悄悄地站在她身后,用两手托着扁担。

这样一来,孩子只好把扁担交给彭伯伯。

从此,彭总多次把水挑进陈家。

彭总自己没有儿女,在中南海时,他把黄公略同志的女儿,左权同志的女儿收养在身边。

他对孩子一向严格要求,从不用自己的小汽车接送他们,也从不叫工作人员为他们办什么事。

彭总的一个侄女从部队复员回来,安排工作的地点远了点。

他要求侄女按时上班。

为了赶早饭,又不让炊事员受累,他就提早起床,为她生火做饭。

后来,彭总曾对他扶养过的孩子们说:

“你们长大成人了,各自为人民干一点事去吧!

我这里不要来了;有困难的话,写封信来。

”其实,彭总心里老是惦念着他们。

故事十一《坐公共汽车》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彭总的情绪也开始好转。

一天,警卫参谋陪他散步,走到一个公共汽车站,他对警卫参谋说:

“我们坐一趟公共汽车好不好?

”警卫参谋就请彭总戴上口罩,把他的帽沿往下拉了拉,挤进了排队的行列。

彭总来到一个集市贸易地点。

集市上甚是热闹,彭总这里看看,那里问问,不外乎鸡蛋怎么卖?

红薯多少钱一斤?

有个卖东西的要彭总出个价钱,彭总说:

“我不买,只问问。

”那个人白了彭总一眼,彭总忙扭头问警卫参谋:

“带钱了吗?

”警卫参谋摆了摆手。

他说:

“可惜!

可惜!

彭总找到一个卖鸡蛋的老太太,就和她攀谈起来。

当知道老太太卖了鸡蛋是为了买个猪娃喂时,就详细地问起来:

“拿什么喂猪?

村里多少户?

养多少猪?

……”

老太太笑咪咪地向他夸奖起“新”政策来,说:

“他大哥,只要我们喂猪,肉管吃。

”彭总连连点头说:

“对!

大养其猪对!

大养其猪对!

当彭总往回返的时候,正赶上散集,等公共汽车的人排了很长的队,他为大家着急,人家告诉他,到了星期六下午,队排得更长。

彭总对警卫参谋说:

“难怪他们星期六回来得晚,等上一趟车不容易啊!

这天,彭总在回家的路上十分高兴,对警卫参谋说:

“今天坐了趟公共汽车,增加见识不少呢!

故事十二《会见老船工》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彭总任三线建设的副总指挥。

这天,他乘直快车去成都。

出发前,他兴奋地对别人说:

“到了大西南,一定去走走长征路,看看旧战场。

不久,报纸上发表了批判“三家村”的文章,还指名道姓地批了彭总。

林彪、江青等一伙人挥舞的大棒,已逼近彭总头上了。

可是这时的彭总却更加镇静。

他依旧日夜奔跑在纵横几千里的建设工地上。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争取时间,尽可能多地为人民做些事情。

一天,彭总来到红军抢渡大渡河的渡口——安顺场。

那时正值春潮泛滥,大渡河水流湍急,吼声动地。

彭总站在河岸上,激动地向大家讲述当年红军抢渡大渡河的情景。

讲完以后,他向河滩走去,捧起大捧大捧的水闻着、吮着,洗了洗脸。

洗了一阵,便坐在河岸上,两眼饱含泪水,久久凝视着波涛翻滚的河面。

彭总向当地干部打听当年为红军摆渡的老船工。

正好,还有一个人健在。

彭总和这位老人见面时,高兴极了,竟然还记得当年和他一道摆渡的是三个人,另外还有一老一少。

老船工一边听,一边仔细打量起彭总来,问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彭总说:

“我是当年的红军战士,今天我代表乘过你们船的所有红军战士来看你,感谢你!

”他捧起老船工的手,行了个鞠躬礼。

老船工连声问彭总尊姓大名。

彭总说:

“我叫彭德怀。

”老船工激动地搂住他:

“呵哟!

你就是彭德怀呵,好些年没有听到你的大名了,你还好吧!

彭总大声回答:

“好呵!

好得很罗!

你怎么样,吃穿不愁吧?

”“托福,托福。

那年你们从这儿过,多险啊!

对岸枪子儿泼水似的,不是你们,谁敢过呀。

后来十几万追兵到这里,要抓摆渡人,我们都跑了。

彭总拱拱手说:

“让你们吃苦了。

”临别时,彭总摸出一点钱,送给老船工说:

“我代表当年的红军战士,表示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把这件事作为彭德怀在四川收买人心的突出例子进行批判。

彭总知道后勃然大怒:

“混账话!

我们给了人家什么?

当年人家拼着命把我们送过去,我们给什么也酬谢不了人家啊!

故事十三《彭德怀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次,彭德怀和小伙伴上山砍柴,到半路的时候,小伙伴累了,他们解释说:

“有一个财主,他很有势力,也很有钱,他把我们砍柴的那座山买了下来,让我们不准上山去砍柴。

”彭德怀听了后,说:

“既然他们不给我们砍柴,我们就去找他评理,他只买山,山上的树木又不是他的,山上的树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种的。

只要用柴,大家都可以上山去砍。

”伙伴们听了觉得有道理,而这时那财主手下的人正在山上乱砍树木。

有个手下看到了彭德怀他们一群人,就说:

“你们几个小孩来这里干嘛,还不快走开!

”彭德怀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说:

“你们也太霸道了,把我们的山和树都抢走了,让我们到哪里去砍柴去。

”那个人很毒的说:

“我们才不管你到哪里去砍柴去。

”说着就拿着扁担去砸他们,彭德怀抓住了扁担,那个手下的人便从山上滚到了地上,彭德怀和小伙伴们看了哈哈大笑。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彭德怀从小就不怕黑恶势力,敢于承担责任。

彭德怀少年时就是一名小英雄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