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012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全省环保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富民强省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污染减排为主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综合施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污染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以“双三十”为龙头,着力推进了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各项减排目标任务,经环保部核定,我省2010年及“十一五”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

二是全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以落实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为推动,力促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以主要河流断面生态补偿机制为抓手,强力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以落实国家和省“以奖促治”政策为助力,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加强了重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集中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问题,加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深化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危险废物和辐射环境管理。

四是积极推进了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认真执行国家环境准入政策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规定,严把了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

五是环保自身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升,环保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环保基础能力得到了提升,环保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

2010年,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省监测河流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断面达47.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8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18.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1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12.7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好转。

水环境

状况

2010年,我省地表水状况有所好转,但污染仍较重。

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

其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7.2%,比上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33.6%,比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

与2005年相比,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升高18.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12.7个百分点。

湖泊(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富营养化。

近岸海域水质为一般。

河流

七大水系中,滦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为轻度污染,大清河水系为中度污染,北三河水系、漳卫南运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滦河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度呈下降趋势,氨氮2005年至2007年呈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浓度下降较大。

2010年滦河水系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均值均达到地表水水质Ⅲ类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48.0%,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14.7%;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78.6%,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20.7%。

永定河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2010年永定河水系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均值均达到地表水水质Ⅲ类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68.4%,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12.7%;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90.1%,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56.8%。

大清河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氨氮浓度总体持平,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33.2%,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4.1%;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升高了11.6%,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4.6%。

北三河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25.7%,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2.9%;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40.3%,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7.2%。

漳卫南运河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49.3%,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19.2%;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41.2%,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30.7%。

子牙河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氨氮浓度基本持平,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50.0%,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16.9%;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3.0%,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10.2%。

黑龙港运东水系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度波动较大,2007年出现了较大升幅;氨氮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化学需氧量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76.8%,与2009年相比升高了26.8%;氨氮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59.3%,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12.6%。

 

省界断面水质

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和河南相邻,共有37个省界断面,其中包括19个入境断面和18个出境断面,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

18个出境断面中入北京、天津的水质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功能区要求。

19个入境断面中山西来水水质较好,河南、北京、山东来水较差,污染物浓度较高。

湖库淀水质

2010年我省对13座水库和白洋淀、衡水湖进行了监测。

不计总氮、总磷两项富营养化指标,11座水库水质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衡水湖水质为Ⅲ类;白洋淀水质在Ⅲ类-劣Ⅴ类之间,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对水库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陡河水库、邱庄水库、石河水库、洋河水库、临城水库、朱庄水库、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岳城水库、安格庄水库为中营养,衡水湖及东武仕水库为轻度富营养,白洋淀为中度富营养。

2010年河北省湖库淀水质状况表

所属城市

湖库名称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富营养化程度

唐山

陡河水库

中营养

唐山

邱庄水库

中营养

秦皇岛

石河水库

中营养

秦皇岛

洋河水库

中营养

保定

王快水库

中营养

保定

西大洋水库

中营养

保定

安格庄水库

中营养

邢台

临城水库

中营养

邢台

朱庄水库

中营养

邯郸

岳城水库

中营养

邯郸

东武仕水库

轻度富营养

衡水

衡水湖

良好

轻度富营养

石家庄

岗南水库

轻度污染

中营养

石家庄

黄壁庄水库

轻度污染

中营养

保定

白洋淀

轻度污染

中度富营养

近岸海域水质

 

全省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一般。

其中:

唐山市近岸海域水质为一般;

秦皇岛市近岸海域水质为良;

沧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为良。

地下水水质

保定、邢台、唐山、廊坊、秦皇岛、衡水六个城市地下水水质良好,石家庄、承德、沧州、张家口和邯郸五个城市水质较差,其中石家庄、邯郸、沧州水质较差是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

石家庄总硬度超标,超标率为81.3%;邯郸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超标,超标率分别为83.3%和58.3%;沧州氟化物超标,超标率为100%;承德氨氮、总硬度和总大肠菌群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5.0%、87.5%和25.0%;张家口氨氮超标,超标率为13.3%,主要是由宣化区泥河子一个点位氨氮浓度高造成的。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0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88万吨,比上年增加了7.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4.61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了4.2%;氨氮排放量为5.46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9%。

“十一五”期间全省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废水排放量

(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氨氮排放量

(万吨)

2006

.23

68.79

6.79

2007

.35

66.74

6.05

2008

.31

60.48

5.59

2009

.52

57.01

5.51

2010

.88

54.61

5.46

措施与行动

【重点排河企业整治】按照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强化重点排河企业的整治。

海河流域17个跨省界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要求,实现了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控制在56.2万吨以下的目标;列入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158个项目中,完成151项、关停3项、正在调试2项、在建1项、前期1项,项目完成率为97.5%。

【生态补偿机制】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以七大水系跨界断面考核生态补偿金制度,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河北省生态补偿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生态补偿金收缴与管理,提高了生态补偿金使用效益。

按照“一规、两控、三建、四严”的水污染治理总体思路:

“一规”即坚持环保规划计划先行;“两控”即狠抓河流断面水质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三建”即加强污水处理厂、水质自动连测站和执法机构建设;“四严”即严密监控重点企业、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严肃追究环境违法责任,进一步显示了经济约束手段促进水质改善取得的成效。

这项政策的实施,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有效地遏制了上游向下游排污,七大水系污染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水质正在逐渐改善。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共扣缴生态补偿金8950万元。

大气环境

状况

空气质量

全省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全省设区市平均达到或优于Ⅱ级的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达到或好于二级的优良天数2010年全省设区市平均达到或优于Ⅱ级的优良天数为337天;比2005(十五末)年提高了42天,与2009年相比,优良天数提高了3天。

 

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全省设区市平均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2010年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22.2%,与2009年相比降低4.94%;全省11个设区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增加了石家庄和邯郸两个城市;

二氧化硫浓度(SO2),2010年与2005年(十五末)相比降低43.8%,与2009年相比降低2.17%;全省11个设区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增加了唐山市;

二氧化氮(NO2),与2005年相比浓度持平,11个设区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酸雨

2010年全省共获得410个降水样本,pH范围在4.04-8.61之间,最低值出现在秦皇岛市。

全省酸雨发生频率为5.85%,比上年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秦皇岛、保定和石家庄3个市共出现24次酸性降水,其他城市未出现酸雨。

与2009年相比,出现酸雨的城市数量、酸雨频率以及酸雨的强度均有所下降。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3.3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49.97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32.0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5%、3.6%、24.8%。

“十一五”期间全省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SO2排放量(万吨)

烟尘排放量(万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

(万吨)

总计

工业

生活

总计

工业

生活

2006

154.55

132.57

21.98

72.32

17.01

55.31

64.58

2007

149.25

129.44

19.81

62.31

15.89

46.42

53.21

2008

134.51

115.87

18.64

56.82

17.18

39.64

50.74

2009

125.35

104.27

21.08

51.86

18.88

32.98

42.70

2010

123.38

99.42

23.96

49.97

32.26

17.71

32.09

措施与行动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动】出台了《河北省落实〈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开展我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以“三年大变样”为契机,按照“四调整五治理”的思路,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功能调整,下力量治理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污染,在全省组织开展“拔除烟囱、净化蓝天”活动。

通过深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烟气旁路挡板铅封行动】实施了全省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烟气旁路挡板铅封行动,开展了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年活动。

派出11个督导调研组赴各设区市进行督导调研,对未落实环保要求的22家企业实施减排预警或挂牌督办。

【环保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2010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据统计,专项行动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8万人次,检查企业8.2万家,取缔违法企业600多家,停产治理68家,限期治理96家,对1.2万件各类群众举报信访案件进行了查处,对191起典型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其中,省环保厅直接挂牌督办19起。

声环境

2010年与上年相比,全省声环境质量基本持平,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2010年全省区域噪声面积加权平均值是51.9dB(A),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布在49.0-54.3dB(A)之间,其中10个设区市为较好,邯郸市区域噪声环境为好。

城市交通噪声

2010年全省道路交通噪声长度加权平均等效声级为65.7dB(A),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全省11个设区市平均等效声级分布在62.9-68.1dB(A)之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邯郸市交通噪声环境为较好,其余10个设区市为好。

城市环境噪声源构成

2010年影响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源主要分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其它噪声五类,分别占45.0%、32.9%、12.7%、5.1%和4.3%。

影响面广的噪声源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两者之和占了77.9%,污染强度大的噪声源是交通噪声。

固体废物

状况

2010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688.21万吨,排放量为4.45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7.28万吨,排放量为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6.56%。

措施与行动

规范固废、危废、危险化学品和国际履约管理,印发了《河北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程序》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的通知》,建立铬渣污染治理督办检查机制,编写《河北省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区域污染调查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报告》。

全年审核发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4个,年检37个。

完成《河北省加强地方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2009年工作进展报告》,印发了《河北省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地方预审及年度备案实施方案》,开展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点行业更新调查。

对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进行了检查,查清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底数。

办理进口废物省级审核29批次。

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拆解工作,省政府批准3家拆解企业,截止2010年底回收19.6万台,拆解16.6万台。

辐射环境

状况

2010年全省辐射环境常规监测表明,全省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为44.3~87.6nGy/h,平均值为60.4nGy/h,环境γ辐射水平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监测值相比,无显著升高,维持本底水平;土壤放射性核素和空气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表明,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

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源数量增长较快,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满足国家相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规定。

措施与行动

【辐射安全实现了零事故】一是狠抓执法检查。

全省出动辐射安全监管人员1200余人次,对820家放射源销售、使用单位全面开展拉网式的检查。

二是狠抓环评、验收、转让、审批等环节的管理,三是狠抓高危险放射源使用单位的退役工作。

四是狠抓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行政许可实现了高效能】按照“制度落实年”活动的要求,狠抓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不断的扩大委托审批范围,目前已有设区市环保局开始接受省厅委托开展审批工作。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网国控点位建设工作安排,我省共优化布设了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点26个,其中:

自动监测站1个,陆地辐射监测点位12个,土壤监测点7个,水体监测点2个,电磁监测点4个。

监测对象涉及空气、气溶胶、沉降物、土壤、水体以及移动基站和高压输变电工程,监测项目包括瞬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γ辐射累积剂量、电磁场强度、总α、总β以及核素分析等。

全年共报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10万多个。

为规范全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2010年10月19日-21日,在唐山遵化市举办了全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比对及技术培训会议,组织对各市配备的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进行了刻度比对,对各市辐射监测负责人及技术人员50多人进行了业务培训。

通过开展比对培训,统一了监测规范,提高了市级辐射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组织完成了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建设工作。

2010年8月31日-9月3日,省辐射环境管理站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国家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在湖北武汉举办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工频电磁场项目测量比对活动,比对监测数据全部合格,充分展示了我省电磁辐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废物库扩建工程是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一项重点工作,厅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与省社会公益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废物库扩建工程取得较大进展。

截止2010年12月底,放射性废物库异地扩建工程基本完工。

放射性废物库和配套实验室两个单体工程已通过鹿泉市质检站验收,配套附属设施(消防水池、污水处理池、泵房、变配电室等)工程建设内容已经完工。

放射性废物库通风、监控、防火及报警系统、变配电室动力电缆已经安装完成。

【圆满完成闲置废弃放射源和库存多年的多氯联苯清运工作】

为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加强了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闲置废弃放射源的收贮,有效消除辐射安全事故隐患。

自2008年4月至2010年年底,二年半时间共收贮闲置废弃放射源1913枚。

2010年11月17日,配合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存贮的废源逐一清点核实、整备和包装,清运到国家西北废源库。

下聂庄废物库建成运行初期,收贮了20多吨多氯联苯,由于贮存时间长达20年,其包装已老化断裂,极易发生环境污染,对社会造成危害。

经多方论证,省环保厅及时制定了清运、运输、处置方案,办理了相关运输转移手续,省财政拨付了专项经费。

2011年12月9日,由沈阳环境科学院将22吨多氯联苯全部清运处置。

闲置废弃放射源和多氯联苯清运,有效消除了环境安全事故的隐患。

自然生态

状况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评价为一般。

承德和秦皇岛两个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良。

其余九个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一般。

水资源201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19.3mm,比上年增加56.7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4mm,属平水年份。

全省各河天然年产水量多属偏枯或枯水,部分河道为平水和偏丰。

2010年河北省地表水资源量约为59.89亿m³,水资源总量约为134.87亿m³。

2010年底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深埋16.38m,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39m,地下水蓄存量减少9.59亿m³。

深层地下水位平均深埋:

邢台中东部平原56.89m,衡水60.59m,沧州58.41m。

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47m、8.98m和3.15m。

2010年末,省辖大、中型水库蓄水27.75亿m³,比2010年初增加2.77亿m³。

海委管辖的潘家口、大黑汀和岳城三座大型水库2010年末蓄水量之和为11.65亿m³,比2010年初增加0.35亿m³;2010年末白洋淀蓄水量为0.60亿m³,比2010年初减少0.64亿m³。

森林资源到2010年底,全省郁闭度达到0.20以上的有林地面积为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面积22141公顷,一般灌木林面积公顷;郁闭度为0.10~0.19的疏林地面积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公顷;苗圃地面积45330公顷。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25%。

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0226万立方米。

湿地建设2010年,建立了河北丰宁滦河源、河北京北第一草原、河北康巴诺尔、河北洋河河谷等4处省级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4077.09公顷,其中,北戴河省级湿地公园(350公顷)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退耕还林2010年,全省完成匹配荒山荒地人工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涉及11个设区市87个县(市、区)。

完成国家投资11.89亿元,其中,种苗和造林补助资金0.73亿元,兑现历年工程钱粮补助资金11.16亿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2010年完成造林16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9万亩,飞播造林59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

“十一五”期间合计完成527.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2.3万亩,飞播造林208.6万亩,封山育林193.3万亩。

森林火灾预防2010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34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32起,较大森林火灾2起,过火面积221.1公顷,受害森林面积5.96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017‰。

与去年相比,火灾次数减少了29起,过火面积减少221.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减少98.9公顷,分别下降了46.8%、50.1%和94.3%,全省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没有危及首都北京火灾,没有群死群伤事故,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三个确保”目标。

气候特征与灾害特点2010年(1月~12月)河北省天气气候特点:

全年气温起伏大,冬春气温持续偏低,春季出现罕见低温,夏、秋季气温偏高,部分地区极端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全省年气温较常年总体偏高0.1℃;年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主汛期降水推迟,夏季降水偏少。

春、秋二季降水略偏多,秋末开始干旱持续,全省年降水量较常年整体偏少27.2mm(5.2%),属正常年份;各季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偏少,全省整体年日照较常年偏少260.4h,属异常偏少年份。

2010年河北省先后经历了多种气象灾害影响,低温、干旱、高温、寒潮灾害较常年偏重;大雾、连阴雨、大风灾害接近常年;沙尘、暴雨、雷暴、风雹等灾害与常年相比较轻,但局部受灾较重。

总体而言,2010年灾情属于“中等偏轻”年份。

措施与行动

【开展了河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2010年我省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基本上掌握了河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进一步了解了全省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因素和重要生物物种资源动态变化,为今后明确河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建立生物物种资源监测预警体系提出了具体对策和意见。

截止到2010年,全省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39个,基本覆盖了全省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及重要自然遗迹,初步形成了环绕京津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屏障。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了全省“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生态乡镇、环境优美城镇等环保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激励和引导农村地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保护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截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和136个县(市),全部编制完成了“生态县(市)建设规划”,800多个建制镇中有一半多编制了环境规划。

全省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19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5个,国家级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