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园艺植物生物技术》.docx
《0805《园艺植物生物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5《园艺植物生物技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05《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05 学年学季:
20182
窗体顶端
判断题
1、RAPD标记是指简单重复序列标记,主要检测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着二核苷酸、三核苷酸或四核苷酸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尤其是(CA)重复序列
1.A.√
2.B.×
2、RFLP分子标记多态性出现只能由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改变所导致
1.A.√
2.B.×
3、基因枪介导的基因遗传转化属于物理转化
1.A.√
2.B.×
4、pUC质粒载体可以容忍插入比λ噬菌体载体更长的外源DNA片段
1.A.√
2.B.×
5、White首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培养基
1.A.√
2.B.×
6、Western杂交是针对转基因生物外源目的基因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1.A.√
2.B.×
7、“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哈布兰特)于1902年提出的
1.A.√
2.B.×
8、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概念是等同的
1.A.√
2.B.×
9、花粉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植株
1.A.√
2.B.×
10、分子标记是遗传标记的一种形式
1.A.√
2.B.×
11、胞质杂种属于非对称杂种的一种形式
1.A.√
2.B.×
主观题
12、最早记载的植物病毒是 。
参考答案:
郁金香杂色病
13、植物原生质体是指不含 的植物细胞。
参考答案:
细胞壁
14、
原生质体诱发融合包括NaNO3法、高pH-高钙法、PEG法、 及微融合。
参考答案:
电击法
15、与pBR322等环状质粒不同,λ噬菌体为 双链DNA分子。
参考答案:
线状
16、
原生质体主要的培养方法有三种:
液体浅层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 。
参考答案:
固液双层培养法
17、由免疫动物的单细胞系所产生的抗体称为 。
参考答案:
单克隆抗体
18、用农杆菌转化植物时,需要在植物再生培养基中添加 ,防止细菌过度生长而产生污染。
参考答案:
抑菌性抗生素
19、血清学检测病毒的原理是 。
参考答案:
抗原-抗体反应
20、我国首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园艺植物是 。
参考答案:
番茄-百日鲜
2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与转基因植物有关的条例是 。
参考答案:
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22、图位克隆法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定位,定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技术。
参考答案:
分子标记
23、通过花粉培养可以获得 植株,在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
单倍体
24、
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参考答案:
美国
25、
体细胞杂种中叶绿体的遗传行为主要有三种:
单亲传递、共存及重组,其中较为常见的遗传方式是 。
参考答案:
单亲传递
26、世界上首例转座子是在玉米中发现的 。
参考答案:
AC/DS
27、
世界上第一例通过植物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是由印度科学家培养 植物花药得以实现。
参考答案:
曼佗罗
28、
人生物体外进行DNA的复制采用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
PCR
29、
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称为 。
参考答案:
愈伤组织
30、热处理脱毒的原理是利用病毒类病原与植物的 不同。
参考答案:
耐热性
31、
配子-体细胞融合可以获得无籽的 植株。
参考答案:
三倍体
32、
农杆菌用于植物遗传转化时,适合用于 类型的植物的转化。
参考答案:
双子叶
33、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主要使用来源于 和发根农杆菌的工程载体。
参考答案:
根癌农杆菌
34、 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参考答案:
1983
35、
目前植物离体培养中最常用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培养基是 。
参考答案:
MS
36、连锁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是 。
参考答案:
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
37、离体培养的植物材料常用的碳源是 。
参考答案:
蔗糖
38、
净化工作台无菌风送风方式主要有垂直送风和 。
参考答案:
水平送风
39、
发根农杆菌侵染植物后,会诱使植物细胞产生许多 。
参考答案:
发状根
40、
对维生素、蛋白质、多肽、生长因子等无法用高温高压灭菌的物质,一般用过滤的方式灭菌,过滤器所使用滤膜的孔径为 的滤膜可以除去细菌和霉菌。
参考答案:
0.22μm
41、对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湿热高温高压灭菌法,灭菌的温度为 。
参考答案:
121℃
42、
RNA提取过程中的关键是抑制 的活性。
参考答案:
RNA酶
43、理想的遗传标记应具备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多态性高,标记数目多,提供的信息量大。
(2)共显性遗传,能区分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
(3)呈现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连锁。
(4)表现稳定,不受植株内外环境的影响。
(5)经济方便,易于观察记载。
44、简述原生质体分离酶液的组成及作用。
参考答案:
(1)纤维素酶。
从绿色木霉中提取的一种复合酶制剂,主要含有纤维素酶C1,作用于天然的和结晶的纤维素,具有分解天然纤维素的作用,还含纤维素酶CX,作用于定形的纤维素,可分解短链纤维素。
(2)半纤维素酶。
可以降解半纤维素为单糖或单糖衍生物。
(3)果胶酶。
降解联结细胞的中胶层,使细胞从组织中分开,以及细胞与细胞分开。
(4)离析酶。
离析形成单细胞。
45、简述影响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原生质体来源。
分离原生质体所用外植体的生理状态与原生质体的质量对其后的分裂频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基因型。
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脱分化与再分化所要求的条件不一样,造成不同品种在相同条件下的再生能力也会不同。
(3)培养基。
来源于同一种基因型的原生质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再生能力也不一样。
(4)培养基附加成分。
包括培养基中的内源、外源激素以及其他添加成分也会对培养产生影响。
(5)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
主要是培养环境的光质会影响到原生质体细胞壁再生。
(6)渗透压调节剂。
(7)外界微电流处理。
46、简述AFLP标记优缺点?
参考答案:
(1)AFLP标记优点:
A、具有RFLP技术的可靠性与PCR技术的高效性。
B、与RFLP相比,AFLP不需要Southern转移、分子杂交等步骤,故只需少量DNA,实验结果稳定可靠,信息量大。
(2)AFLP主要的缺点:
A、对基因组DNA和限制酶的质量要求高,酶切不完全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B、操作步骤较多,对实验技能要求高,成本也较高。
C、大多数为显性标记,难于鉴别等位基因。
D、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只能用于非盈利性的科学研究。
47、转基因食品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有毒物质。
转基因食品不应比其他同种可食食物含有更多的毒素,必须确保转入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毒。
(2)、过敏源。
主要分析基因的来源、目标蛋白与已知过敏源的序列同源性、目标蛋白与已知过敏患者血清中IgE能否发生免疫反应,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3)营养问题。
外源基因可能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产生无法预期的改变,其中有些营养降低而另一些营养增加。
(4)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
遗传工程体中引入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是否有可能转移到胃肠道的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中,并成功地结合和表达,从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影响到人或动物的安全。
48、转基因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参考答案:
转基因在受体植物中往往不能稳定表达,有时甚至完全不表达,出现转基因沉默现象。
转基因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外源基因失活或沉默的分子机制,可将其分为三类:
位置效应、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TGS)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TGS)。
防止基因沉默的对策主要从以下方面实现:
(1)转化载体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相同的启动子及重复序列并保证载体上的构建序列在同一个方向阅读以免产生异常或反义RNA,尽量使用植物偏爱密码子。
(2)使用去甲基化试剂。
(3)转基因的侧翼接上核基质结合序列(MAR)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位置效应,提高基因表达。
(4)将外源DNA整合到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上。
49、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主要用于哪些领域?
参考答案:
(1)、种质资源保存。
主要用于超低温保存。
(2)、原生质体融合。
通过不同类型的原生质体融合克服传统育种方法所面临的生殖障碍,创造新的种质材料。
(3)、筛选突变体。
由于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产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可以从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体,因此可成为农作物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
(4)、遗传转化。
(5)、基础研究。
原生质体为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病毒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想的实验体系。
50、在植物病毒检测中将涉及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简述制备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
(1)免疫注射。
用病毒抗原免疫注射实验用小白鼠。
(2)细胞融合。
取免疫小白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共培养,使两者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3)克隆化。
采用稀释法,取单细胞在培养板中进行培养。
(4)、筛选。
采用血清学方法,用已知的抗原病毒对单细胞培养液中的抗体进行检测,保留抗体分泌阳性的单细胞系。
(5)抗体生产。
可用一定浓度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小白鼠腹腔,使其产生腹水,取腹水离心后获得含抗体的腹水。
或将所获的杂交瘤细胞株在盛有培养液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获得含单克隆抗体的培养液。
51、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快速繁殖。
离体培养方法已成为一些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的一种有力手段,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脱毒种苗培养。
(3)、提高育种效率,改良品种。
A、培育单倍体;B、胚与胚乳培养;C、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成效。
(4)、种质资源保存。
(5)、进行生理生化,细胞学,遗传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
52、用于构建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