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867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docx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地球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综合性野外基础教学过程。

认识实习是学习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专业基础教育和基础地质旅行的一个过程。

 

目的:

 

1、我们以地质工作者的身份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认识大自然:

 

2、从大自然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巩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

 

3、体验地质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陶冶热爱科学情操。

 

任务:

 

1、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2、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断。

 

3、观察区内向斜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弄清柳江向斜、柳江盆地及柳江向斜盆地的内涵。

 

4、沿大石河和山海关——北戴河海滨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河流和海洋的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5、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要求:

 

1、初步学会野外地质工作方法,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掌握岩石、矿物的肉眼坚定方法,达到能够识别常见的岩石、矿物; 

3、基本达到地质技能训练——识图、绘图、使用罗盘、编写报告等; 

4、了解野外地质工作全过程——准备阶段、踏勘阶段、报告编写阶段; 

5、全面接触实践提高整体素质力求达到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本次秦皇岛实习共用10天,五次区域地质考察(288高地、潮水峪、鸡冠山、亮甲山、吴庄);两次现代地质考察(长寿山、山海关、老龙头;北戴河);21个点位,为了使这次实习内容有一更直观的印象,特一一详细对每个点位进行叙述如下:

 

时间:

2008年7月16日       晴 

地点:

288高地 

人物:

资堪3班和资环 

带队:

徐老师   宋老师  田老师 

路线:

基地——半壁店——石岭——小刘庄——揣庄——288高地 

点位1:

揣庄半山腰   N:

40°9'26"E:

119°36'52"H:

168.48m。

 

如图:

 

   风化侵入火成岩——煌斑岩,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按照矿物颗粒的大小,火成岩的结构可分为粗粒(粒径>5mm),中粒(粒径5--1mm),细粒(1--0.1mm)。

这些结构用肉眼均可加以识别,统称为显晶质结构,煌斑岩由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东北地区较多。

 

点位2:

断层泉(隔水层和含水层)N:

40?

9'46"E:

119?

36'47"H:

249.27m 

    徐庄组下部,鲕状灰岩。

如果岩石空隙细微,其孔隙数量虽多,水却难于或者根本无法透过,这种岩石称为隔水层或不透水层,如果岩石空隙粗大并相互连通水能自由通过,这种岩层称为透水层,透水层中如饱含地下水则称为含水层。

 

点位3:

288高地N:

40?

9'46"E:

119?

36'47"H:

249.27m 

重点介绍了华北寒武系地层的三统八组 

 

 

寒 

     

 武 

 

 系 下     

 

统 风山组 92 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条带灰岩 

  长山组 18 砾屑灰岩,粉砂岩及页岩互层 

  崮山组 102 上下部为紫色砾屑灰岩及粉砂岩,中部为灰色灰岩 

 中 

 

统 张夏组 130 下部鲕粒灰岩夹黄色页岩,上部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 

  徐庄组 101 黄绿色、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夹少量鲕粒灰岩 

  毛庄组 112 紫红色页岩,含白云母碎片 

 上统 馒头组 71 砖红色泥岩、页岩、底部角砾岩 

  俯君 

山组 146 暗红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 

竹叶状灰岩如图 

时间:

2008年7月17日     晴 

地点:

潮水峪 

人物:

资勘3班和资环 

带队:

宋老师  白老师 

路线:

基地——沙锅店——潮水峪 

点位1:

侵入火成岩——花岗斑岩  N:

40°7'33" E:

119°35'56" H:

136.46m   如图:

 

    岩石大约宽9~10m,长约90~100m,走向南偏东323°,岩石凸出地表最高约2.5m,平均高约0.5m,该岩石主要由钾长石,其次为石英组成,新鲜面为灰白色。

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相等)及不等粒结构(矿物颗粒大小不等),根据火成岩的SiO2含量,可以将火成岩分成超基性岩<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3%~65%,酸性岩>65%。

 

点位2:

石灰岩——沉积岩岩溶地貌 N:

40°7'34" E:

119°35'57" H:

135.53m。

如图:

 

    岩溶又称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主要以地下水(兼有部分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一带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石灰岩地形。

 

点位3:

潮水峪大树旁断层 N:

40°8 '027.7" E:

119°36'29.83" H:

99.36m。

 

  

     奥陶系灰岩和寒武系灰岩 

点位4:

潮水峪小河 N:

40°8'05" E:

119°36'30" H:

114.7m。

 

  

    三种岩石冶里组两种深色岩石被一种浅色岩石侵入,从现场地形看,是先发生侵入后由于地壳运动而发生断裂错位。

 

点位5:

风暴岩 N:

40°8'13" E:

119°37'15" H:

210.32m. 

如图:

 

时间:

2008年7月18日     晴间多云 

地点:

长寿山  山海关  老龙头 

人物:

地球科学系全体人员 

路线:

基地——长寿山——山海关——老龙头 

点位1:

长寿山悬阳洞   如图:

 

    悬阳洞由称玄阳洞,这里奇峰突出、怪石峥嵘、古木蔽日、流水慢走,洞上北有“人石”,南有“钟石”,洞高14米,宽13米,深37米,穹然中空,其纵深处有一岩穴,洞内有石磴数十级可通,日光自石隙直照穴内,只见阳光不见天日,犹如悬日洞内,奇情异趣,引人入胜。

 

点位2:

山海关     如图:

 

    山海关位于中国东北部渤海湾内,N:

119°24'~119°51',E:

8°48'~40°07',是隶属于秦皇岛市的一个城区,在市之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自然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阁楼、牧营楼、威远楼、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点位3:

老龙头   如图:

  

    老龙头坐落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由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

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

 

由于海水对岩石的冲刷形成的台阶形态的海岸,所以海岸微向大海倾斜,最宽处100米左右,窄处也有5米左右。

 

沙滩上的主要成分有细砂含砾石、生物碎屑、石英、贝壳、长石、角闪石。

 

近陆为海,,远陆为洋,它们的水系相互沟通,均称为海水。

海水含有盐分,1kg海水中一般含盐33~38g,以33‰~38‰。

海水是运动的,运动的海水是重要的地质作用动力。

“无风三起浪”便是对大海的描述,波浪主要由风磨檫海水而引起,也可因潮汐,海底地震以及大气压的剧烈变化而产生,波浪的大小依风速和传播的久暂而定,波浪外形有高低 起伏。

 

时间:

2008年7月19日   晴 

地点:

鸡冠山 

人物:

资勘3班和资环 

带队:

唐老师   徐老师  田老师 

路线:

基地——鸡冠山——汤河谷 

点位1:

绥中花岗岩 N:

40°2'29" E:

119°31'16"  H:

89.31m。

 

  

点位2:

鸡冠山安部 N:

40°02'40" E:

119°30'58" H:

196.77m。

 

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接触,相临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与上覆地层的产状一致,与下伏地层的产状不一致,该地层形成以后因受强烈的构造运动而褶皱隆起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点位3:

鸡冠山头东部小松树下 N:

40°02'44" E:

119°31'0" H:

220.33m。

 

波痕出露大范围的层面构造,它是沉积介质动荡的标志,见于具有碎屑结构岩层的顶面。

该波高10cm,波长0.5m。

见于石英砂岩层面上,风化面黄褐色,解理发育。

 

点位4:

汤河谷地堑 N:

40°2'46" E:

119°30'51" H:

193m。

 

  

地堑是两大断层的共同俯侧,常为谷地。

 

时间:

2008年7月20日   晴 

地点:

石门寨 

人物:

资勘3班和资环 

带队:

唐老师  徐老师  刘老师 

路线:

基地——亮甲山——欢喜岭——石门寨 

点位1:

亮甲山脚下 N:

40°06'3.127" E:

119°35'55.533" H:

91.6m。

 

形成于距今5~4.86亿年的亮甲山组地层命名地,1919年我国地质学家叶良辅、刘季辰在此建立了“亮甲山灰岩”以中厚蹭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形成于浅海环境,厚度118米,与下伏冶里组,上覆马家沟组均为整合接触,亮甲山组化石丰富,有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三叶虫等。

 

点位2:

石灰岩  N:

40°06'2.212" E:

119°35'44.476" H:

115.83m。

 

如图:

 

解理发育,岩床平行围岩为成层的岩石,侵入体为层状 或板状。

其延伸方向与围岩层理平行,它是岩浆沿围岩的层间空隙挤入后冷凝形成的,灰绿石岩床侵入大约厚1.5~2米。

 

点位3:

虫孔灰岩构造  如图:

 

微晶结构,有结核,平行不整合,历时1.5亿年没有东西。

 

点位4:

欢喜岭 N:

40°05'28.051" E:

119°34'52.591" H:

145.24m。

 

石千峰组河流相,河漫滩二元结构是丘陵及平原地区河流堆积物的普遍特征。

河漫滩沉积物和下面的河床沉积物一起构成了河漫滩二元结构。

 

点位5:

西门外小断层 N:

40°65'32.625" E:

119°35'38.846" H:

97.1m。

 

  

时间:

2008年7月21日   晴 

地点:

吴庄 

人物:

资勘3班和资环 

带队:

唐老师  宋老师  刘老师 

路线:

基地——小傍水——大傍水——吴庄 

点位1:

大石河地貌 N:

40°07'20.494" E:

119°34'40.302" H:

88.45m。

 

青龙县,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在山海关老龙头流入渤海,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平方公里在山区,所以大石河是山区河,河床总高差400米,平均坡降6‰,河床组成为砾石,其次为粗砂和中砂,火成岩性,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1.68亿立方米,以降水为主,7~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0~80%,以往发生过水患,也是一燕塞湖,旅游景点,库容7000万立方米左右。

 

  

    河漫滩在洪水泛滥时被淹没,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在丘陵和平原区谷底开阔,可以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其宽度由数米到数公里以上,可以大大超过河流本身的宽度。

 

     侵蚀凹岸,堆积凸岸,以鞍山岩和花岗岩为主,砾石直径10~20cm,最大70cm,最小1~2cm。

砾石分选性比较差,磨圆度中等,以刺纹角状和刺圆状为主,砾石的定向性不明显。

 

点位2:

小傍水离堆山 N:

40°07'28.968" E:

119°33'40.946" H:

95.44m。

  如图:

 

  

河流曲流的发育过程中,河床改道,所遗弃的河间高地。

 

河谷干地壳运动和河流地质作用有关,如果地壳处于抬升状态,那么河流以垂直侵蚀作用为主,下蚀作用结果是河谷加深经常形成“V”型谷,当地壳比较稳定时,河流以侧蚀为主,发生侧向的侵蚀和堆积,由于河流的侧向和摆动形成“U”型谷,河流阶地就是地壳升降运动和稳定交替出现的产物。

 

蓝旗组地形,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厚层,根据岩性组成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偏酸性,以灰绿、浅黄绿色安山岩、流纹质积块岩加凝灰岩和火山熔岩为主,厚度100米以上,中部以中性为主,为灰绿色安山岩,角闪安山岩,积块岩及火山砾岩厚层400米,上部以中基性岩为主,黑绿色、紫红色及青灰色玄武质安山质火山熔岩积块岩石而成,厚度600米以上。

 

安山岩性,一般呈灰绿色,斑状结构,具有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或板块构造,斑晶主要为绿色和斜长石,隐晶质成分有斜长石和灰色角闪石。

 

    水流有深有浅,河流是最活跃的地质外应力,河流的地质作用塑造陆地形态,改变着地球的外貌。

 

点位3:

大傍水村公路旁 如图:

 

 点位4:

 N:

40°07'24.327" E:

119°32'51.525" H:

116.41m。

 

    北漂组地层分上下两段,下段以砾石和含砾的粗砂岩为主,加少量的粉砂岩厚278米,上段以粉砂岩黑色的碳质岩为主,含煤线厚215米,底部为砾石。

 

中性喷出,角度不整合,有时代缺失。

 

点位5:

吴庄小山头  N:

40°07'46.606" E:

119°32'7.215" H:

125.42m。

 

灰岩产状:

115°<60°

奥陶纪岩层向东南倾。

 

点位6:

吴庄崖口、背斜 

如图:

  

时间:

2008年7月22日   晴 

地点:

鸽子窝 

人物:

地球科学系全体人员 

带队:

唐老师、徐老师等 

路线:

基地——鸽子窝——原地放假 

点位1:

鹰角厅——海蚀崖   如图:

 

    伟晶岩脉——花岗岩。

肉红色、灰白色。

伟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少量角闪石和云母组成,从岩脉产出,抗风化能力强,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因受海蚀而崩塌,形成了陡峭的海蚀崖,海蚀崖的下部因受激浪及其夹带的石块撞击形成海蚀洞穴,海蚀洞穴可以发展为平行海崖的凹槽倾向北东,倾角75°,由于岩石解理发育,条件适宜,鸽子筑巢。

 

    以上是我在这次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中的总结和和经验。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懂得了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更加贴近大自然。

学会了:

 

1、怎样用肉眼去鉴定和识别常见矿物的基本要领,自然界中三大岩石的鉴定和识别,新老地层的踏勘和正常层序的建立,地质构造的观察和判断。

 

2、初步训练了自己野外地质基础工作技能,地质罗盘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野外地质路线选择和地质记录,基本地质图件的阅读能力。

 

3、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4、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