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8666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之单选题

1.(A)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

2.(A)的存在,是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的前提。

A区域贸易

3.(A)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A.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

4.(B)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B.利益驱动

5.(C)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工业赶超

6.(C)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C.要素密集度

7.(D)不属于新产业区。

D.经济特区

8.(D)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D.顺序-规模分布型

9.(D)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D.熊彼特

10.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柏出版的《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书中,首次系统阐述了(A)A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11.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A)A规模经济

1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A)的约束。

A布局目标

13.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B)B  利益驱动机制

14.成熟的城市社会中,城镇人口比重(C)C  大于65%

1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A)AS形

1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A)A关联性

17.传统工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B)B  运输因素

18.从(B)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B.空间角度

19.地区差异贸易的理论基础是(A)A绝对成本论

20.对地区的国有企业进行(A),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具体行动。

A  信息化改造

21.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D)。

D市场因素

22.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且多布局在科研单位附近区域的属于(B)产业布局指向。

B  高科技

23.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A)A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24.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B)。

B.要素禀赋理论

25.恩格尔系数是(C)的比值。

 C.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支出

26.发展模式中最好但并不多见的模式是(D)D  综合型

27.防止区域经济的区位性衰退的关键是(A)A区域产业多样化发展

28.各产业(A)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A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29.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两个区域进行贸易的基础是(C)的地区差异。

C.相对劳动生产率

30.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A)在城镇体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A市场原则

31.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的提出。

C.市场区位论

3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的标志是(A)A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

33.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是(A)。

A城市化水平

34.后工业化社会阶段,(C)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C技术密集型产业

35.胡佛在(B)中最早构建了区域经济学体系。

B 《区域经济学导论》

36.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A)A递减的

37.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是(A)A资源

38.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A)来体现的。

A技术进步

39.那克斯认为:

经济增长中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A)A资本的不足

40.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B)B  创造需求

4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D)D.能源生产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42.前、后时期增长率双高的部门是(B)B 成熟部门

43.区域规划的主体是指(A)A政府

44.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C)C70%-80%

45.区域经济发展中进行智力型资源开发的条件是信息经济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A)A50%

46.区域经济基本运营模式是(A)。

A人力资本运营

47.区域经济实现非均衡增长的前提是(B)B 区域贸易的存在

48.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概括而言,包括(A)A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

49.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是(B)B  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50.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的(A)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A   经济

51.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A)活动的总称。

A商品交货

52.人力资源主动地与物质资源相结合的过程表现在(B)B  选择职业

53.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区域。

  D.资源缺乏型

54.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首先提出来的。

B.科林·克拉克

55.实现地域合理规模,就是要处理好(A)的关系。

A聚集与分散

56.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A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57.市场因素是对(C)影响最大的因素。

C  第三产业

58.索洛认为:

因要素水平提高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是(C)。

C水平效应

59.下列不属于区域科技合作内容的是(D)D科技发展贷款

60.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D)。

D.电力

61.下面关于贸易条件的论述错误的是(D)。

D如果一个地区的贸易条件减少,说明该地区可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62.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C)C  20世纪50年代

6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B)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B人力资本

64.熊彼特认为:

(C)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C创新

65.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了(C)。

C.创新理论

66.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一般要经过(B)个阶段。

B三

67.一业兴百业旺的经济发展效应属于(C)C  旁侧关联效应

68.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的发展模式为(A)A纯自然资源型

69.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D)D小城市

70.在工业化后期阶段,(C)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C  第三产业  

71.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城市化呈现出(B)增长的态势。

B  快速

72.在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中,(A)通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A最大的城市

73.在下列概念中属于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的是(D)D  河北省

74.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A)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

75.在整个工业化时期,(B)处于决定性的地位,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

B  第二产业

76.在知识经济时代,(B)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B 智力资源

77.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是(A)A产权理论

78.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A)A科技进步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之多选题

1.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C)。

A决策 B责任  C利益

2.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包括(AB)A企业的合理规模  B 地域的合理规模

3.城市化水平衡量的指标主要包括(ABC)A城市成长力指数  B城市化水平  C城市化速度

4.城市社会化新秩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ABCD)A社会化  B商品化  C规范化  D法制化

5.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划分为(BCD)B.顺序-规模分布型城 C.双中心型 D.网络型

6.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ACD)A.关联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7.从产业组成的分类上看,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ABC)A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新工业区  C现代农业园区

8.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考察产业布局的机制,可以揭示产业布局变化的规律,一般而言,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ABCD)。

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C宏观调控机制  D市场调控机制

9.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A工贸合作   B资金合作    C劳务合作   D科学技术合作

10.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资金的来源包括(AD)A内部积累资金D 外部投入资金

11.反映区域产业间经济技术联系的指标是(BC)B 影响力系数  C  感应度系数

12.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在现代化社会的特征表现在(ABC)。

A第三产业开始分化B智能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C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追求个性

13.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ABCD)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1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AC)。

A.水平合作 C.垂直合作

15.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者是(AB)A杜能    B 韦伯

16.判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的指标有(AB)。

A.影响力系数  B.感应度系数

17.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的标准是(ABC)A成本最低的选择   B 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 C  获得聚集效应的选择

18.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ACD)。

A.成本最低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益

19.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BCD)。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20.区域合作三要素是指(ABC)。

A合作主体   B合作对象  C合作的利益

2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ABCD)。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22.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B.独资 D.合资

23.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可分为(ABD)。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D产业布局政策

24.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包括(ABC)A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B  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C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ABCD)。

A.区域性 B.预见性 C.综合性 D.可操作性

26.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目前研究的重点是(ABCD)A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B区域分工协作问题  C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     D区域贸易问题

27.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工业贸易合作  B资金合作   C劳务合作  D科学技术合作

28.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BCD)。

B.区域发展理论C.区域关系理论 D.区域政策理论

29.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ACD)。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30.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包括(AC)。

A.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C.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31.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AB)A 产权安排  B  交易成本

32.区域科技合作的内容包括(ABCD)A科技研发合作 B技术贸易  C技术转让     D技术援助

33.通常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包括(ABC)A城市化水平      B城市化速度     C  城市成长力系数

34.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BCD)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5.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E)。

A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B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C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D区域经济政策E区域开发模式

36.狭义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B)A区域经济发展   B   区际关系

37.下面对于城市化五阶段论中描述正确的是(ABC)A城市化过程最直接表现为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人口增长的对比关系是城市化过程中最基本的比例关系B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是城镇化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C城镇人口总规模超过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发展的第二转折点

38.下面关于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贸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A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贸易内涵的不同B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比区域贸易更为长期、更为复杂的区域经济行为C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贸易是行为方式和效果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行为D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一般是政府,而区域贸易的主体一般是企业

39.下面关于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A  区域开发始终有明确的主体存在,不管该主体是否为发始者B  区域发展是在区域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活动的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

40.下面关于主导产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D)A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只有主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C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D主要产业一般是具有高收入弹性的产业

41.下面关于资金合作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

A资金合作包括直接投资合作和间接投资合作两种形式B股权合资企业是直接投资合作中最重要的形式C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股票是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证券D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及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42.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BC)。

A.新经济地理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区域管理学派

43.新工业园区包括(ABC) A工业园区  B出口加工区 C专业性产业聚集区

44.新经济地理学派的理论基石主要包括(ABC)A收益递增   B 不完全竞争模型   C  运输成本

45.新要素学说主要包括(ABC)。

A人力资本学说  B研究与开发学说C创新学说

46.影响和决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主要因素是(ABC)。

A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B产业技术进步   C技术结构特征

47.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48.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呈现出(AC)的趋势。

A多样化C复杂化

49.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包括(ABCD)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  C市场调控机制  D宏观调控机制

50.与农业社会相比,城市社会新秩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ABCD)A社会化    B商品化   C规范化    D法制化

51.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合作三要素是指(ABC)A合作主体   B合作对象  C合作的效益

52.在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构成中,不属于的(CD)。

C工业园     D现代农业园区

5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BC)B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C南南合作

54.在下列理论体系中,不属于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ABC)A区域发展理论    B区域关系理论  C区域政策理论

55.在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区域经济发展含义的是(DE)。

D人文素质的提高E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56.在下列情形中,属于地区差异引起的贸易是(ABC)A海南的椰子与湖南的橘子之间的贸易B山西的煤与河北的粮食之间的贸易C美国的计算机软件与日本的家电之间的贸易

57.在现代区位论中,主要包括(ACD)。

A市场区位论 C中心地理论   D区位经济学

58.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BCD)。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59.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主要有(ABC)。

A综合平衡法 B区域分析法 C定量分析法

60.中国地区贸易格局的重要特点表现在(ABC)A经济发展的自我循环性  B 区域市场的封锁性  C地区贸易的冲突性

6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BCD)A规范政府职能   B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62.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ABCD)A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63.自然资源的特点包括(AB)A稀缺性 B   区域性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之判断题

1.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先与消费的增长而增长,先于消费的下降而下降,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能源生产健康发展的机制已经成熟。

()

2.艾萨德研究的主要是在人口分布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

3.北京市提出首都意识的概念,体现了地区形象的继承性。

()

4.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

(×)

5.布局指向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

()

6.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表现。

()

7.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关于“产业内”与“产业外”的结构问题,即产业内与产业外企业如何实现资源的分配。

()

8.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

(×)

9.城市化对工业的促进和推动包括促进工业化进程和高工业化质量。

()

10.充分就业、稳定增长和均衡过程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中心论点。

()

1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同属于外向型经济。

()

12.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债券是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证券。

()

13.从总体上看,1978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

()

14.当企业作为区域合作主体时,通常把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

()

15.地区产业的聚集形成的个别企业平均成本下降属于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

16.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功能与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

()

17.第二产业具有无限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

18.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一次能源。

(×)

19.对于资源型的区域经济地区,应在资源开发的中后期阶段进行支柱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

20.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

21.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说明在世界范围内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下降。

()

22.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23.根据赫希曼非均衡增长理论,政府投资的重点应是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劲的制造业。

()

24.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新开发的地区,行政原则起着主要作用。

()

25.根据两个地区的内部的相同性和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域的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形成的区域是系统区。

()

26.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

27.股权式合资企业是按照合资各方的投资比例确定风险与收益的享有与承担。

()

28.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是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比重。

()

29.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相比较,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更强。

()

30.基础设施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充分条件。

()

31.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同属于第三产业。

()

32.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总量,还与基础设施结构密切相关。

()

33.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

(×)

34.极化效应导致经济增长极自身的增长与发展。

()

35.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是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

()

36.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共同之处在于加工方都不择市场开拓和盈亏。

()

37.聚集效应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效应。

()

38.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指出了两个地区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

39.均衡增长强调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即所有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和速度增长。

()

40.可操作性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否能落实的试金石。

()

41.劳动力的数量是产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必要条件,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

42.劳务合作的形式包括纯粹的劳务贸易、加工贸易合作等。

()

43.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是实现最大收益和成本最低。

()

44.贸易条件不断下降,反映区域贸易条件改善。

()

45.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

(×)

46.目前,我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工业赶超战略。

(×)

47.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

48.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

49.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重工业的转移形成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的第一次转移浪潮。

()

50.评价一国以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均衡,不能只看在地理分布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看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是否相适应。

()

51.企业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

52.企业家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

53.企业在进行跨区域投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投资收益的高低。

()

54.企业作为区位布局的主体,其驱动机制表现为成本最低,收入最大。

()

55.区位理论通常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

56.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是动态技术差异的产生。

()

57.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

58.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

59.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

(√)

60.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

61.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6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影响是长期性和全局性的,因此,指导思想一经确立就必须保证其稳定性,保证其固定不变。

()

63.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非物质商品贸易,纯粹的物质商品贸易不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

64.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物质商品贸易和无形精神商品贸易的统一。

()

65.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贸易的内涵尽管不同,但二者的行为方式和效果是相同的。

()

66.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趋势是综合与分化。

(√)

67.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

68.区域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规模的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质的提高。

()

69.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是同质的,因此其增长机制和宏观经济增长的机制也是一致的。

()

70.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发展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和公平分配收入。

(√)

71.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

()

72.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靠地方政府的主动行为。

()

73.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和区位资源,一般而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经济资源越丰富。

()

74.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

()

75.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是有明确的主体实现,因此两者是一回事。

()

76.区域开发就是区域经济发展。

()

77.区域开发主要是工业开发。

()

78.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

79.区域性是自然资源最根本的特点。

()

80.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

81.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

8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83.三次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

84.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