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金论文.docx
《刘树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树金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树金论文
精心设计,多面开花,打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刘树金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
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会令人精神振奋,热情百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环境形象魅力导入语教学方法激励评价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下面几点做起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教师的形象魅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的形象是人格与价值的象征,是教师智慧与才能的升华。
教师的形象是一种最具有影响力的无声教学语言,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能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的吸引力,这是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一个前提保障。
一位教师满脸微笑、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用亲切温和的话语上课,学生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起来,就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课堂的教学环境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激活。
反之,教师脸带怒气,话语严厉,学生的心情就紧张,课堂教学环境也就随之紧张起来,那还何谈教学质量?
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时刻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用自我形象去影响学生。
二、设计精彩的导入语,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每节课的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都不够集中,这就需要教师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吸引住,让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
因此,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一些导入语来创设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故事引入。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故事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平均分”这一课的时候,我就用一个小动物的故事吸引住学生:
有一天,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到森林里采蘑菇,它们采了8只蘑菇,后来就要回家了。
它们决定把这8只大蘑菇分成两份,每人带一份回家。
可是它们不会分,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我们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帮忙,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
帮助别人是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那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
就这样,孩子的心一下被我抓住了,在我的引导下走进学习的环境中。
2、问题引入。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导入:
(1)小红今年12岁,她过了12个生日。
小明今年也12岁,可总共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
(2)你能猜出小明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
通过这些问题,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3、猜谜语引入。
钟表对于小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因为孩子在生活常见;说它陌生,因为它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设计一条谜语让学生猜,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圆溜溜,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一根长,一根短,滴答滴答转圈圈。
我的话一说完,小朋友就有的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想回答。
待明确了谜底后,我话锋一转,你们知道怎样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吗?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看谁学的最快,从而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入语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因课而异。
只要能创设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时地使用。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1、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舞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过程,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舞台”,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有所创造。
所以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课始,就以“小小商店”为基本活动情境,让学生上台买东西,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分工及要求:
扮演顾客者的学生必须根据自己买的物品口头编应用题,而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必须根据买的物品利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在口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不仅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上,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2、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做数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
实验表明:
动眼不动手,只会使人“视而不见”;动耳不动脑,只会使人充耳不闻;动手不动脑,只会盲动;动口不动脑,只会瞎说。
可见只动脑不动手或只动手不动脑都会使一个人片面发展。
只有手脑并用,多感官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活动,使思维活动效率提高,学习效果好。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动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从中体验数学。
在学习《认识时间》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认识钟表》,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于是我在上课时没有直接讲学习内容,而是先布置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钟面。
学生在画钟面的过程中,一会看书中插图,一会看实物,把钟面分成12个刻度并写上1——12的数字,这个过程学生就体验到钟面有12个大格。
接着,又在每个小格分出5个小格,数一数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又在钟面上添上时针、分针。
由于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了钟面,有了亲身的经历,所以在教学“1时=60分”,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比教师的直接讲解效果好很多。
四、运用激励评价,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评价是教学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他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教学教育的趋向,调节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教学课堂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有着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
为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激励功能,把握评价的契机,审时度势地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放手让学生分组探索,讨论中有同学提出“长方形的面积用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
有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学生没有作出正确的猜测而评价学生—“错了”,“没有好好动脑筋”。
我们认为,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类比到当前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情境,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所作的大胆猜测。
于是我把握契机,评价学生“你能作出大胆的猜测真好,挺有探索精神的!
小组里再对你的猜测验证一下,看看有没有道理?
”教学中这样及时地激励评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我们认为教学中的激励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等都要恰当地进行评价。
五、留有发展的空间,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养成创造的倾向和意识;同时,更要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地思索,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有位教师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做的非常好,让我深受启发.课一开始,教师先出示一个手提包,问;“我想请大家分这个手提包内的东西,你有什么想法?
”提问结束,留下内容与形式的空白,教师里静悄悄的,学生此时产生“发散”思维,搜索所需的资料:
提包内是什么东西?
有多少?
分给哪些人?
几个人?
怎么分?
是分光,还是剩下一些……。
这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处于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再通过讨论,“收敛”到分配的实质上:
要分配,必须知道所分东西与对象的数量以及何种方式分配。
通过“空白”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充分主动参与的空间,彼此触发,积极推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
《浅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宋亚平
《新课导入语设计》
追求“本真”的数学课堂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刘树金222122
【内容摘要】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快乐地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数学的本质,创设真实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本质原生态好玩的数学
数学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两个轮回,从最初的数学教学生活化到追求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一路走来,课改的热潮逐渐趋于平静。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得不冷静地思考:
现在的孩子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数学?
怎样的数学课堂才能使学生想学、乐学又学得好呢?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一试。
留住数学的“根”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魂。
离开了思考谈数学教学,就会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而在当前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出现了很多淡化、忽略学生思考的倾向的现象,背离了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
一、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意图。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两条主线。
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写在教材里;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一般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一位数学教育家曾说:
数学如果仅仅作为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唯有那些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作用。
1、读懂教材。
现行课改教材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示范性,教学时,要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一般基础知识目标都能准确把握,而数学思考目标往往把握不够准确。
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如:
集合、归纳猜想、建模、化归等等,这些教材并没有写出来,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只有教师准确把握好每种数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弄清教材中应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时才能自由地、有意识地去渗透。
如: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上中的“找规律”,出示主题图:
“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让学生找出图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再数一数两种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发现规律;最后用小棒和圆片摆一摆,进一步认识规律。
学生从摆小棒和圆片的活动中建立了数学模型,发现了规律,但学生这时的发现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是不完全归纳。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规律,利用课件出示:
…
摆的和中有这样的规律吗?
这里就引入了一一对应思想,让学生的思维从有限走向无限,在推理、判断的思考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又如:
“24时记时法”一课,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有困难,在研读教材之后,教学生认识一天有24小时的时候是这样安排的:
1、课件演示,配有生活事例。
师:
(钟面上时针、分针都指向12)现在是夜里12时,小朋友们都在睡觉。
师: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现在是中午12时,时针走了一圈,一天才过一半。
再走一圈又到夜里12时了,时针走了两圈,这才是一天师: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在直线上认识24时,并揭示“24时记时法”的意义。
24时记时法
0123456789101112
0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
(中午)(夜里)
普通记时法
这里将时针运行两圈的情况与线段计时同步延伸运动,化曲为直,形象地演示出难以理解的内容。
通过曲变直形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1日=24时的数学模型。
体会1日包括白天和黑夜,知道夜里12时是上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体会时针在钟面上走两圈才是1天,走第二圈时钟面上的数要加12才是24时记时法。
向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真是“润物细无声”!
2、读透教材。
课程标准叙述的目标只是保底目标,不是封顶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为学生发展而教的高度,“不唯书、只唯实”,跨越教材,确定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其实,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如: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上“分数的意义”一课,教材分别从把几个整体通过平均分得到几个分数,然后直接介绍单位“1”,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而“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教学这节内容时,做到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意义”的关键——对单位“1”的理解。
张老师从自然数1表示一个个体,到一个整体,再到一个抽象的“1”,又到2个“1”是2,4个“1”是4.此时的“1”已变成一个计量单位,引出单位“1”,自然、直观、水到渠成。
接着由整数过渡到分数,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分数的由来。
最后出示:
让学生观察、思考:
不同的图形,为什么都用
来表示?
经过讨论、交流,“分数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了。
当学生汇报出:
平均分成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相同,教师顺势画出一条分数线,使学生对分数概念认识一目了然,真是妙哉!
把单位“1”
表示的份数
平均分成的份数
教材是教学之源,教学之本,当我们读透教材时,便可以抓住数学教学的本质,适当的超越教材,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学习平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构思,引发学生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而课堂中学生的思考程度取决与教师对一节课的设计与构思,好的教学构思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一次次地推向思维的波峰浪尖上,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有质的飞跃。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思考的前提,学生心中有疑问就必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从而进行思考。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必须立足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进行设计。
如:
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单元中,教学完“2、5的倍数特征”之后,教学“3的倍数特征”,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同学们,你们说一个数,我马上能判断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于是学生说出很多数,都被老师正确判断出来,这时学生心中是满腹悬疑:
老师一定知道3的倍数特征,那么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呢?
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激发学生思考:
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没有什么特殊,3的倍数特征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学生围绕问题引出一连串的思考活动的。
2、巧设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的生命力是探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拓展探究空间,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并解决问题。
如:
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材料:
四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一张表格
第一根小棒的
长度(厘米)
第二根小棒的长度(厘米)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厘米)
能否围成三角形
初步探究:
分小组完成,填写表格。
结果学生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进一步探究与思考:
(1)为什么选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6厘米、5厘米、4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2)为什么选10厘米、6厘米、4厘米和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发现:
(1)6+5﹥104+5﹥6能围成三角形
(2)6+4=104+5﹤10不能围成三角形
验证:
再另外找三根小棒围一围,验证自己的发现。
得出:
较短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引申:
反过来,对于围成的三角形来说,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
三角形较短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上述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被老师精心设计的操作活动诱导着,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思维一次次被激发起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
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学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住学生的“原”
“原”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原生态理解”,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公开课或观摩课中,老师费尽心机地创设问题情境,想让学生说出老师预想的答案,可是学生往往与老师的预想背道而驰,于是老师再另想办法,给以提示或暗示,最后老师如获至宝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似乎达到了教学目的。
殊不知,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的一种变相的“灌输”。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原生态理解”,没有铺设好学生认知基础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道路。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张白纸,任由教师涂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方式,对教师也不是唯一的崇拜,甚至对教师的讲解有所怀疑。
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与时具进,读懂学生,揣摩他们在想什么,然后再研究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教学“年、月、日”一课,师:
同学们,你对“年月日”都有哪些了解?
没想到学生一下说出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老师不再讲了,学生还不明白的问题,给予启发、引导、点拨,最终所有学生都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深入理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倾听学生原生态的心声。
在一些成功的公开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令听课老师们耳目一新,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更多的是对学生充满智慧心声的鼓励与赞赏。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选择短、平、快的教学策略,直奔教学主题,没有时间去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丧失许多的生成资源。
上公开课时,上课教师要兼顾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师生互动的关系,耐心倾听,于是学生便把自己原生态的理解呈现与课堂。
如:
教学“年月日”,师:
你认为一年有多长?
生1:
今年我过生日到下一个生日就是一年;生2:
从我上二年级的第一天到上三年级的第一天是一年。
师:
你认为一个月有多长?
生:
爸爸这次发工资到下一次发工资是一个月。
师:
你认为一天有多长?
生1:
今天早上我到学校上学,明天早上我还来上学是一天;生2:
太阳今天从东方升起到明天又升起来是一天……听听,多么稚嫩的童音、原汁原味,他们无法用准确的、抽象的语言来描述一年、一个月、一天的概念,而是利用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表达自己对概念的理解。
如果老师能够因势利导,将学生不够规范的直白的表达进行提炼,那么一定会创造出无限的精彩课堂。
烹调美味的“数学大餐”
如果把前面提到的留住数学的“根”、把住学生的“原”作为“数学大餐”的主食的话,那么教师如何去教就是烹调的方法问题了。
我们老师很多时候在感慨:
书越来越难教、学生对数学学习持有厌倦的情绪。
教师要怎样才能烹调出学生想吃又爱吃的“数学大餐”?
这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烹调出好玩的数学。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特别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单调乏味,没兴趣学。
俗语说:
“乐学之下才无负担”,所以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好玩。
只有让他们觉得数学好玩,才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知识的趣味性,在玩耍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学会数学地思维。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重复》一课。
徐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以一个“玩”字贯穿始终,缔造出一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
徐老师组织学生玩了两个游戏:
抢椅子和猜拳(石头、剪刀、布)。
先是抢椅子:
两把椅子,叫了两个学生。
学生发现不好玩,还需增加一个人,于是老师故意叫上来4个人,学生又发现叫多了,怎么办?
徐老师说:
为了公平,让他们4个人猜拳决定谁留下,然后3个学生玩“抢椅子”的游戏。
游戏结束,学生回到座位,老师让刚才参加两个游戏的学生站起来,数了数一共6个人。
徐老师故意惊讶地说:
怎么少了1个?
玩抢椅子的3个人,猜拳的4个人,一共是7个,怎么少了一个,是谁?
快站出来!
学生也在纳闷,不一会,有个学生说:
老师你算错了,徐老师说:
老师还会错吗?
争执了一会,学生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出来。
徐老师说:
我有好办法,(拿出准备好的呼啦圈)我们用呼啦圈将参加游戏的同学圈起来就不会错了。
一个圈套住玩抢椅子的3个人,另一个圈套住玩猜拳的3个人,徐老师:
这不还是少一个人吗?
学生急了,于是那个已站在抢椅子圈内的同学又跑出来,钻进猜拳圈内。
学生以为:
这下老师你该明白了吧。
谁知徐老师又去数抢椅子圈内的同学,发现:
这边又少了一个。
圈内的同学与老师开始争论,徐老师耍起了赖皮说:
我不玩了。
把学生凉在了一边,这时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退场而放弃游戏,他们依然积极地思考着、争执着,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将呼啦圈交叉在一起,那个既参加抢椅子又参加猜拳的同学站在了交叉的圈内。
此时,全场听课教师们给以热烈的掌声,不再需要老师过多的语言,学生对“重复”的含义已经明白与心了。
我们看到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在积极地观察着、思考着,可以说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根神经都在思索着。
徐老师巧妙地构思,用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时不时伴有一点孩子气的“赖皮”,熬制出一节好玩的数学课。
你说,这样好玩的数学,学生会不爱玩吗?
学生会觉得不好吃、没有营养吗?
二、烹调出简单的数学。
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等非常抽象,晦涩难懂,如果教师不去研读教材,把握不住数学的本质,照本宣科,学生是听不懂的,听不懂导致厌倦学习,最后放弃学习数学。
这不该怪罪孩子们,是教师将数学知识调制成了“夹生饭”,学生当然不爱吃了。
数学课程的内容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抽象、难懂的数学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数学变得简单、易学。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只要教师能够抓住数学的本质,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烹制成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暴露出学生真实的认知过程,这样的数学课一定具有浓浓的数学味,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参考文献:
1、《学会数学地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教育杂志
用生活创设情境,用情境再现生活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刘树金
摘要:
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打破教学常规,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要善于适时布置超前任务,让学生将问题带入生活。
课堂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可以适当处理教材,重组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关键词:
数学生活情境处理、重组教材应用数学
“数学我怎么抓不住你?
”“数学爱你还真不容易!
”我们的学生时常会有如此的疑问和感叹,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