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5820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第2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

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

读表及图,完成3~4题。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3.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其河流补给主要是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故水源最充沛的季节应在夏季。

第4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1957年到2000年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导致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原因应主要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加。

“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回答5~6题。

5.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6.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该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该地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1949年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答案 5.A 6.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荒漠化及其成因。

第5题,根据当地的谚语可以判断出该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第6题,人为原因是造成吉林省西部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8.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答案 7.D 8.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影响。

第7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地表受到侵蚀后,变得高低不平,起伏增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

第8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读下图,完成9~10题。

9.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防风固沙B.吸烟除尘

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

10.造纸产业链条(  )

A.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

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答案 9.A 10.D

解析 第9题,沙柳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点,种植沙柳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第10题,造纸产业链条的发展,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11~12题。

1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1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在水土流失成因上有共同之处:

植被的破坏、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第12题,土壤次生盐渍化多与气候及不合理的耕地灌溉方式有关。

北方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滞留于地表,出现盐渍化现象。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14.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B.dC.eD.f

答案 13.D 14.C

解析 第13题,由图可知,a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气候的大陆性强,温差大,降水少,草原较少;b生态功能区位于河西走廊,地表并不崎岖;f生态功能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ce生态功能区的晴天多,光照充足,但c地区多风沙;d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北北部山区,g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区气候都较湿润,且都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

第14题,根据图中的相对位置可知,e生态功能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地势高,蒸发、下渗量较小,地表多湿地,将此地规划为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15.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

D.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答案 D

解析 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荒漠,水源比较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A、B、C错;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的次生荒漠,治理难度小,D对。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

17.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答案 16.C 17.A

解析 第16题,根据图1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图2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

第17题,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图1,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地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1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2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答案 18.D 19.B 20.C

解析 第18题,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且本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

第19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推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

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第20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

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故A错,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B错,丙、丁地位于下游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退化,产生荒漠化,故C正确、D错误。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16分)

截至2014年3月18日,大范围强沙尘天气已经在内蒙古境内肆虐了3日,影响范围也由中西部地区蔓延至东部,并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1)近年来,像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__________、陕西、山西等省,其根源是这些省区位于强劲的__________风的下风向。

(2)按干湿地区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3)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气温要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地的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区的外围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____牧区;我国纬度最低的沙漠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

(6)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河北 西北

(2)干旱 半干旱

(3)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低 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其影响大

(4)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 腾格里沙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5)标注略。

(自右向左)

(6)营造防护林 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 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

解析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1)题,判断受沙尘暴影响地区的依据是:

一是看与沙源地的位置关系,二是依据风向,即必须是邻近沙源地且位于下风向。

(2)题,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

第(3)题,气候的特征要紧紧围绕大陆性强这一点思考。

第(4)题,腾格里沙漠位于半干旱地区,自然景观应是荒漠草原,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使植被遭到破坏。

第(6)题,固沙的措施一般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通过读图可一一解答。

22.201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并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

(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说明热带雨林地区受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3)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

答案 

(1)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将失去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失衡,甚至物种灭绝;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人们将自食恶果。

(2)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3)①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③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护,使之免受病虫害的侵袭;④结合森林破坏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解析 第

(1)题,由两幅漫画可以看出,由滥伐森林导致鸟类无处安家,破坏了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物种灭绝;人们砍伐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题,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大,森林一旦破坏就会受到严重的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第(3)题,森林的保护不仅要加强教育,健全法律法规。

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根据下表左栏提供的素材,完成表格。

森林的功能

森林的环境作用

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kgCO2,放出703kgO2

每年每公顷森林能滞留粉尘34t

一片5万公顷的森林所涵蓄的水量相

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

夏天,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t的水化为水汽

(2)图甲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应如何改正?

(3)用图乙解释森林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其生态功效。

若暴雨发生时,该河流域的森林早已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

答案 

(1)自上而下:

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2)潜水位之上的地下径流箭头错误,改成向下的下渗箭头。

 (3)①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

森林贮水使雨季洪峰减小,旱季地下水补给增加,枯水期的水量增加;②森林延长水的下渗时间,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及对地表的冲刷,使河流的含沙量较低。

如图: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

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答案 

(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

(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

(3)工程措施:

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解析 第

(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

(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

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