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809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docx

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

  2014年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有很多家长考生很家长觉得民俗就是要考对联,其实民俗的范围很广,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相关的体现形式也多样,高考增加对考生民俗知识的考查,主要出发点是增强考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借用这个平台,把《国学》中的民俗给大家做一个汇编,希望给2014年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民  俗

日、气、朔

    日、气、朔是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

中国最早的纪日法是干支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甲子,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轮流循环使用。

    “气”是中国古历的阳历成分。

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

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

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

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

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

小寒,立春,惊蛰等都叫节气。

    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

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叫朔。

月亮绕地球转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它的速度变化的周期叫一个近点月。

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速度也是不均匀的,它的变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认为就是一个回归年。

由于日、月运动都不均匀,所以每连续两次朔之间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

不过,经过长期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称为一个朔望月。

根据朔望月推算出来的朔,叫平朔。

对平朔进行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改正,得到真实的朔,称为定朔。

中国古代的民用历法根据气、朔的变化,可分三个时期:

1.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气、平朔时期。

2.从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气、定期时期。

3.清代以后,是使用定气、定朔时期。

古时的计时

    古时一般用时、刻、更、点来计时。

古代计时法基本上为十二时辰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西周时就已开始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呋、晡时、日人、黄昏、人定。

后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取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所以又叫做地支计时法。

以二七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换算成现在的计时就是:

一天十二个时辰即一个时辰是2小时;每个时辰八刻,即每刻15分钟。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

戌时为一更,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亥时为二更,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子时为三更,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为四更,就是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寅时为五更,为凌晨三点到五点。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合现在的24分钟。

如“三更两点”就是指23:

48;“五更三焦”就是指04:

12。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星空划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大天官。

各个天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少不一,少则一个,多则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中官分为太微垣(上垣)、紫微垣(中垣)和天市垣(下垣),共三垣。

东西南北四官又叫四象,分别与四种颜色、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分别称作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

每一象中又分为七个星宿,东方苍龙之象中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北方玄武之象中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西方白虎之象中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南方朱雀之象中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一共是二十八星宿。

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垣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中星宿,多以其形象来命名。

如翼宿八星很像鸟儿张开的双翼,故名为翼。

    紫微垣所在的天区是北天极周围的天区,大致相当于拱极星区。

太微垣和天市垣在二十八宿与紫微垣天区之间空隙的区域,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的天区为太微垣,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以北的天区为天市垣。

    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为方便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用二十八宿作为“坐标”,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星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身体位置,以此来确定岁时季节。

如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时便是春季正月。

    另外,划分了星宿以后,很多星星就用星宿的名字来命名了,像参宿四、毕宿五、心宿二、角宿一、昴星团等等。

直到如今,我国的天文学家仍然这样称呼它们。

二十四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夏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冬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

后来把“节气”和“中气”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期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相差不超过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农  历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

它用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因为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所以被称为农历。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

农历每月的长度以朔望月为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小月相互弥补,使每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确定,不机械地安排。

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

为了使每个月中任何一日都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今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加以协调。

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定农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

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闺月。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指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

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天干地支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时法。

    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时法了。

黄历

    “黄历”即黄帝历。

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歼始有了房法,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

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其中以传说是由轩辕黄帝创建的“黄历”最为古老。

由于古时我国使用“黄历”的区域广阔,影响很深,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民间在使用“黄历”的过程中,给其添加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民间又俗称为“通书”。

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

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黄道吉日

    黄道是一周年中太阳在各恒星之间的运行轨迹,黑道是一周年中月亮在各恒星之间的运行轨迹。

这本来是天文学家以地球为中心观察日月的不同运行轨迹,后被星占家们附上吉凶祸福等种种学说。

星占家把日辰的十二地支,配上十二个不同名称的值日天神,十二日中,十二天神各依序轮值一次,周而复始:

子日青龙;辰日金匮;申日天牢;丑日明堂;巳日天德;酉日玄武;寅日天刑;午日白虎;戌日司命;卯日朱雀;未日玉堂;亥日勾陈。

    其中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神所值的属于黄道吉日。

此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

其他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六神所值的属于黑道凶日,不宜做事。

    当然,黄道吉日未必尽吉,黑道凶日也未必尽凶,这完全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

子鲺、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至于为什么选取这十二种动物作为代表?

有很多种说法。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

日:

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

鼠,耗虫也。

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

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

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卯者,日出之候。

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

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

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还有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

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人  日

    人日为农历正月初七。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

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

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

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

时至今日,也右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

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

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

“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此外,人日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

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

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春  节

    春节古指立春,现在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按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

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

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元  宵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或“灯夕”。

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在这一天要赏花灯、猜灯谜、放馅火、舞龙灯、吃元宵、合家团聚等。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被猎人当做凶禽给射死了。

’天帝十分震怒,要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天帝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就放过了人类。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还有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落到了吕后手中。

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刘氏宗室齐王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起兵讨伐吕氏,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一一“闹元宵”。

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岁时八节之一,或称作“百花生日”。

其时间在各朝代地区不同,早期以农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为花朝节,清代以后则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这与南北气候不同有关,大致在㈠康蛰”到“春分”节气期间。

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生,定其中一天为花的节日是十分恰当的。

花朝节的风俗各地也有所不同,有种花、赏花等等。

    相传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善于种花养花,于是被人们尊为花神,设节日纪念,节日是夏历(今农历)二月十五。

花朝节名起源于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

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名日花朝。

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开花朝节活动。

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古时花朝节日里,各地都以传统风俗来欢庆“百花生日”:

或用红绸布条悬挂在花枝上,祝花“生日快乐”;或在花树上张挂“花神灯”,夜间灯火通明,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或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或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至于各地花匠或花卉爱好者,更是他们一展手艺的好时节。

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的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

可以说,仲春时节的第一个大节日就是寒食节,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意为在夏历冬至后105日)。

寒食节最初作为节日时,要禁烟禁火,无论民间官府,只吃冷食,后又透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鸡、放风筝等风俗。

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后来逐渐为清明节所代替。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晋文公),要封赏介子推。

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不受封赏。

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

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

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

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

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

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

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

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

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驭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

上古时期,A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

当新火未到之时,须得禁止人们生火。

《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

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又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所以又叫踏春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为不吉之日。

所以,在这一天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后来就成为传统习俗流传下来,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所,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泪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泪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七夕节

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晚上要坐看牵半织女星。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的鹊桥相会的时间。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向她乞求美满的姻缘,所以七月七日也被称为乞巧节。

中秋节

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在唐朝以后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官,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

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蒙古人)”的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