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468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最新考纲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思维导图

考纲解读

1.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2.认识并掌握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微专题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地形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水源

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影响

1.自然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位置

本土大部分位于北纬25°~49°之间,属于温带、亚热带

热量充足

地形

本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2,地势平坦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土壤肥沃

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壤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气候

大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水源充足,有利于灌溉

水系

密西西比河贯穿其中,五大淡水湖附近

地广人稀

国土面积约93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亿多

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经营

2.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交通运输条件好→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

(3)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促进农业发展。

考向一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

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

2.该地区河流四、五月也会出现汛期的原因是(  )

A.雨带推移到此地

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

C.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

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纬度上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从等高线和比例尺看该地坡度很小,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第2题,该地四、五月出现汛期的原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考向二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014·重庆文综)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

据此完成3~4题。

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

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

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A项正确;城市化率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人均耕地无直接联系,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有关,而与土壤质量及粮食单产关系不大,C、D项错误。

第4题,人均耕地增加,即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均粮食产量会增加,A项正确;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粮食大量出口,C项错误;农业生产投入、亩均农业产值与人均耕地面积无直接联系,B、D项错误。

(2013·江苏地理)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6.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注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图例,结合四个选项很容易得出答案。

第6题,由题干“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从而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微专题二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含义:

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

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

①乳畜带;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⑤水果和灌溉农业带;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带;⑦混合农业带;⑧亚热带作物带。

4.目的:

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

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农业带(区)

位置

生产条件

乳畜带

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各州

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利于多汁牧草生长;接近消费市场(近东北部工业区)

小麦带

美国中部(冬小麦)和北部地区(春小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玉米带

美国中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以东,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的交汇处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长,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大,气候适宜

混合农业带

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

以平原地形为主,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棉花带

美国东南部,35°N以南的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长,热量充足,光照丰富,夏季降水少,宜于棉花种植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美国西部山区和高原盆地区

多高山高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广人稀,草类茂盛

亚热带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地势平坦,亚热带湿润气候,沿海降水多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美国西南太平洋沿岸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地势平坦

考向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分析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畜牧和灌溉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市场

C.海陆位置D.地形

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市场

C.交通D.科技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畜牧和灌溉农业带分布在美国西部高山地区,由于这里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只能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第2题,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主要受到地形、气候(气温、降水)、土壤、人口(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主导因素是自然条件。

3.(2013·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等

解析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位于冲积扇上的绿洲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的棉花带位于密西西比平原的亚热带地区,光照、地形和生长期三方面具有相似性。

新疆的交通运输和技术条件较美国差。

微专题三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背景

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2.目的

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对策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制定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政策

核心内容

限耕政策

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

休耕政策

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

补贴政策

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通过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2.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措施

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免耕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考向 区域农业发展

(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答案 1.AC 2.CD

解析 第1题,绿洲在沙漠戈壁中,河流水量小,故在此处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一定不是开发水能资源和进行水产养殖,而是保障城镇用水与农田灌溉。

第2题,该地为沙漠中的绿洲,气候干旱,且山区地形崎岖,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影响环境;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营造防护林网等措施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3.(2012·北京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 制约因素:

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解析 本题综合性强,考查面广,正确读图是解题的主要切入点。

旱涝、盐碱、风沙是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应对措施即可。

微专题四 我国区域农业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类型

问题

原因

对策

耕地

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等

林地、草地

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

沼泽地

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

其他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农业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①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③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

②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考向 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