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619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docx

四川省或绵阳市教师招考严格课标整理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

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4.三者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

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四、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外部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内部关系)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农业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工业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信息社会的教育:

学校将出现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七、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

教育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5.教育手段和技术多元化

八、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

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

中国: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师说》等;西方:

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

影响:

1、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他们的教育活动。

2、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教育学的创立(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主客观条件:

有三个,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创立标志:

五个,对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体系);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教育家和他们的一些专门的教育学箸作);组织机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英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书中,1、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2、提出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思想3、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为教育措施寻找理论依据。

德康德《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德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哲学。

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此外,还有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3.教育学的发展(19世纪末以来)

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以上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总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4.当代教育学的状况(20世纪末)

第二章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

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社会功能:

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二者的关系:

辩证统一,既要看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也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的制约作用。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

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

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蔽性的功能。

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三、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吗,促使个体价值的实现。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指通过教育,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表现:

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等;现存学校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个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措施(关键是进行教育改革):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四、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人口: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文化:

保存、选择、融合、创造。

经济:

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治: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创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五、教育功能的限制

1.对个体的限制:

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使学生压力越来越大;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2.对社会发展的限制:

正向和负向都存在,

六、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一)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个体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2政治经济制度;3科学技术;4文化;5人口(数量影响规模。

质量影响发展,结构影响结构)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概念:

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通过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个;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三、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依据:

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需要。

四、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一)概念: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型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缺点:

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

激进的对立的人本位价值取向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人的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对立,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因此带有片面性。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缺点:

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割裂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易造成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正确观点:

把二者结合起来,可避免上述缺点。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适应于超越问题(即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和超出性);功利价值(和物质、经济有关的作用)和人文价值(和精神、文化有关)相结合;

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二者并重);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二者不能对立);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问题(协调发展)。

五、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是社会主义;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七、全面发展教育

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互相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其基本构成包括德智体美劳等。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

三、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热爱教育工作;2热爱学生;3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要求

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三)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

1要有课程开发能力;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四、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及途径

(一)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具体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的拓展。

量的拓展、质的深化、知识结果的优化

3、专业能力的发展。

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有八种能力(最好能记住)。

4、专业自我的形成。

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二)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特征。

1、从教师关注角度:

从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叶澜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三)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五、学生的定义:

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工作的对象。

六、学生的本质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七、学生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中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生理成熟期提前;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八、师生关系

1.概念: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2.在教育中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式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3.类型: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师生间的社会关系指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等);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活动中位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题间的关系);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指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

4.师生关系的调节:

社会调节、学校调节和教师调节。

5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尊师爱生,互相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斯宾塞)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

(三)课程既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二、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评价

经验主义课程论

杜威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和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应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优点:

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缺点:

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要素主义(巴格莱)

永恒主义(赫钦斯)

1、要素主义(巴格莱)

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风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2、永恒主义(赫钦斯)

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他推移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首要的。

首先是古典书籍。

优点:

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缺点:

容易使各门知识发生断裂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布拉梅尔德

课程不应该帮住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1、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2、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优点:

重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缺点:

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存在主义课程论

奈勒

课程最终要由学生需要来决定。

人文学科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优点:

注重学生的情感,责任和人生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缺点:

缺乏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流于主观。

现代主义课程论

多尔

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

1、丰富性richness体现了开放性。

2、循环性recursion旨在发展能力

3、关联性relation教育上的关联;文化方面的联系。

4、严密性rigor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企图。

优点:

将课程当作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丰富了知识的内涵,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缺点:

多元化发展趋势,且批判远多于建设,在实践中较难操作。

三、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级课程4显性与隐性课程

四、课程的组织

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4课程评价

五、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管理涉及到课程的编排、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

六、课程改革—附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2.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的整合3.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4.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5.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而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6.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课改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课程设置上,由强调课程的工具性,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而转为强调人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由强调知识能力转为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编制上,由以学科系统为依据,而转为以社会实际为依据;在知识内容上,由强调学生学科的系统知识,转向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由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转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七、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革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1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

(1)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转变;

(2)教师把学生看做事自主的学习者;(3)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转变

2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1)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

(2)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3)教师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1)自主学习2)探究学习2)合作学习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1)评价功能上强调促进与提供作用;2)评价主题上助长教师的互动参与3)评价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学生评价的转变

1.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2)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方法3)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忆,反应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4)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5)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的并制定改进计划

2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2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3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4参与主体多元化原则5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6评价的激动原则

(五),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

1课程施行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2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

3教材选择自主化4课程评价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项目多种化、

5研究型学习的管理密切关注人与人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六),新课程结构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5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第六章课堂教学

一、教学

1.概念:

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认知到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

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三、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流派

哲学取向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道德

本位

预期行为结果

理智的发展

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教学过程

知识接受

相倚组织

非指导性

教学内容

科目本位

学科知识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程序教学

发现教学法

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教学原则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

师生关系的品质

四、课堂教学设计含义

1.概念: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

2.特征:

指导性、统合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易控性、创造性。

5.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五、.基本程序: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度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六、.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

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

加涅和布里格斯提出十个步骤。

2、目标模式(系统方法模式)迪克和科瑞提出

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显示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

该模式设计过程系统性强,易于操作。

3、过程模式(肯普模式)

它的设计是非线形的,设计者可从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

基本特点:

灵活、实用,可根据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

七、.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

概念——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