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602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阳五中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行车链条上镀铬,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B.用水基型灭火器来扑灭汽油着火

C.当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节进风口,使进风量增大

D.为防止大米霉变,应将大米保存在干燥通风处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3.【最新】5月26日,AlphaGo人机配对赛开战,AlphaGo的芯片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

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6+2X。

已知硅元素显+4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H2SiF6中氟元素显-1价D.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仅次于氧元素

4.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D.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5.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6.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加入过量稀硫酸,使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

D

证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7.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

8.由乙炔(C2H2)、乙烯(C2H4)、乙烷(C2H6)组成的混合物28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36gH2O和一定质量的CO2,混合物中C2H2、C2H4、C2H6的分子个数比可能为()

A.3:

2:

3B.3:

2:

1C.1:

2:

3D.6:

3:

2

二、流程题

9.含氯消毒剂可有效消灭新冠肺炎病毒,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生产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补全化学方程式:

2NaClO3+SO2+H2SO4=_________+2NaHSO4。

(2)精制食盐水时,用NaOH溶液将杂质MgCl2转化为沉淀除去,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中多余的ClO2,请写出“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流程中得到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10.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

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操作②时,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即可停止加热。

(2)写出固体A与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溶液b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三、推断题

1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条件已略去)。

其中B、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H、I为气体单质,其中H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M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E、F为固体,F呈红棕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反应③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任写一种)。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化合反应⑥是工业上的重要反应,为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反应时应提供H和I的最佳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2.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

某大理石中因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指出并加以改正装置A~D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3)用多功能瓶(“E”或“F”)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b”、“c”或“d”)端导管口通入。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H2S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欲除去CO2中混有H2S气体,B装置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3.向60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B

【详解】

A、自行车链条可涂油防锈,而不镀铬,故A不正确;

B、汽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水不能使汽油隔绝空气,油随水流动甚至还能扩大着火面积,汽油燃烧造成火灾时,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来灭火,故B不正确;

C、当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应调节进风口,使进风量增大,故C正确;

D、为防止大米霉变,应将大米保存在干燥通风处,故D正确。

故选AB。

2.D

【解析】

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是化学常用的有效方法。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容易锈蚀,故A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均为稳定结构,例如氖氩原子等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故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D正确。

点睛∶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易生锈。

3.B

【详解】

A、由SiO2+6HF═H2SiF6+2X可知,反应前后硅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有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氟原子都是6个,因此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不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H2SiF6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硅元素化合价是+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元素显-1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仅次于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睛】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4.D

【分析】

由价类图,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B点所表示的物质,是+2价氮的氧化物;F点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5价氮的氧化物,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由价类图,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则A点可表示为氮的单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B点所表示的物质,是+2价氮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O,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它代表的点是F,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5价氮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N2O5,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价类图的含义、单质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详解】

A、由图可知,图中P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下方,即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溶液的最大浓度为其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

×100%≈16.7%,不可能存在20%的溶液,故B错误;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即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低于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当降温至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氢氧化钙溶液是过量的,过滤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且不能再得到碳酸钠,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得到的是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不能证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B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

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乙炔(C2H2)、乙烯(C2H4)、乙烷(C2H6)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故:

36gH2O中氢元素质量为:

36g×2/18×100%=4g;28g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28g﹣4g=24g;故混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4g/12:

4g/1=1:

2;乙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已经是1:

2,所以与之无关,只要乙炔和乙烷的分子个数比相同就可以了。

固选A。

9.2ClO22NaOH+MgCl2=Mg(OH)2↓+2NaCl

NaHSO4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故填2ClO2;

(2)用NaOH溶液将杂质MgCl2转化为沉淀除去,该复分解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3)根据图示,“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二氧化氯和氯化钠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亚氯酸钠和氯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图示可知,本工艺一共得到两种物质,一种是所需的NaClO2,另一种则是副产品NaHSO4。

10.过滤出现较多固体

NaCl、Na2SO4

【详解】

(1)由图可知,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故操作①是过滤;

溶液c经过操作②变为硫酸镁固体,故操作②是蒸发,蒸发过程中,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

(2)由图可知,固体A加酸变成溶液c,溶液c蒸发得到硫酸镁固体,故溶液c是硫酸镁溶液,故固体A为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的酸为硫酸,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可知,固体B为加入氢氧化钠后形成,且固体B加热可得氧化铁,故固体B为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和另一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铁、氢、氧,故生成的另一氧化物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图及以上分析可知,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故溶液a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镁,再加入氢氧化钠,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故溶液b中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Na2SO4。

11.催化作用刷漆3CO+Fe2O3

2Fe+3CO2Fe+2HCl=FeCl2+H2↑1:

3

【分析】

B、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为气体,因此B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D是氧气,A是二氧化锰;H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所以H是氮气;E、F为固体,F呈红棕色,所以E是铁,铁、氧气、水在一定条件下生锈,所以F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E和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溶液和I,所以G是二氧化碳,E是铁,I是氢气;氢气和氮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M,因此M是氨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详解】

(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到催化作用;故填:

催化作用;

(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铁的腐蚀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刷漆;

(3)反应④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4)反应⑤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5)反应⑥是氮气和氢气反应产生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N2+3H2=2NH3,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故填:

1:

3。

【点睛】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12.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长颈漏斗未液封,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c硫酸铜(或CuSO4)H2S+CuSO4=CuS↓+H2SO4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A~D中的一处错误:

A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未液封;改正:

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

(3)用多功能瓶收集CO2的装置,不能用E装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应选用F,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c端导管口通入。

(4)欲除去CO2中混有H2S气体,B装置中所盛试剂应选用硫酸铜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uSO4=CuS↓+H2SO4。

13.

(1)10克;

(2)10%

【分析】

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

解:

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11.7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