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079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docx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

窗体顶端

一)导入揭题

1.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导入。

观看FLASH动画

2.揭题。

从中你了解到哪些关于矛和盾的信息?

预设:

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

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

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

教师随机板书:

矛-进攻。

盾-自卫。

3.学写生字“矛、盾、集”。

板书课题。

矛:

不要少一撇;盾:

外侧有两笔;集:

共有五横,长短有变化字形才好看。

(2)在插图合适的位置写一写“矛”和“盾”。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

这场比赛,让发明家想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词语。

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你会读吗?

教学方法:

同桌互读-指名读-释义-齐读。

课件出示词语:

集合招架紧张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páng)然大物释义词语预设:

集合:

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所知道的意思,再回归到课文内容上来说,最后提示学生可以用课本中的一个词来定义,即合二为一。

招架:

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请学生自己读一读,能否换个词来说?

即抵挡的意思。

大显神威:

找到课文中的段落读一读,理解什么是大显神威。

炮口、坦克:

学习了课文之后你一定就能想像出样子来。

先不出示图片。

希望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从文字的描述中感知。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默读思考后同桌互相说-指名说,教师随机归纳概括板书:

矛-进攻-枪或炮口;盾-自卫-铁屋子;

(2)概括成一句话,提供词语:

自卫进攻坦克战场合二为一大显神威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体会思维过程

1.指名读1-4段。

课文哪几段写了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势集合,发明了坦克?

(1-4段)指名读,其他同学在心里跟着读,边读边思考,思考发明家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给出提纲: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

_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指名读段落的时候,随机学习第一段中的词语――“手持”,就是手拿的意思。

2.学习第二段。

(1)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问:

这句话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矛进攻的威力很大,为什么?

预设:

雨点般:

你能想像那是怎样的雨点吗,如春雨般温柔吗?

是疾风骤雨啊,雨点又大又密集。

请学生好好读一读

左抵右挡:

通过师生接读来理解。

师: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左方刺来,生:

发明家的盾向左边抵挡,还是难以招架。

师:

右方;左上方;左下放;右上方;右下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边说边加快语速,以此感觉激烈的争斗场面。

用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

(2)比较句子,学习比喻的修辞方法。

如果我把句子改一改,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何?

课文中用上了比喻,更能感觉到矛进攻非常激烈。

再次读句。

(3)在这紧张危机关头,发明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学生接读:

盾太小了!

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于是他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想法,学生接读。

问:

这里用几句话写出了发明家的想法,用了什么标点?

感叹号表达着强烈的感情,你能把它的情感读出来吗?

3.学习第三段。

(1)过渡:

盾大得像个铁屋子,的确刀枪不入,可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2)读了句子,你知道固然安全是什么意思。

固然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4.学习第四段。

(1)自读段落,是否有不懂的词儿或标点?

预设:

“矛”打上了引号,因为不是真正的矛。

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安上”就是装上的意思。

“履带”:

查词语手册去。

(2)出示坦克图片,对照图片找一找矛和盾的影子,形象感知什么是履带。

5.小结。

(1)坦克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读课题:

矛和盾的集合。

(四)对比冲突,引发思考。

1.对比。

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很早就在战场上使用了,而坦克,直到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发明。

它们前后相距一千多年。

在这一千多年中,有千百万人使用过矛和盾,却直到近代,课文中的发明家才发明了坦克,这是为什么?

2、出示单元导语。

学习了课文之后,再来读一读P100单元导语,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启发。

TOP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说说成语故事。

2.观看FLASH动画《自相矛盾》

【这一课前谈话的设计作用有三:

其一,了解成语《自相矛盾》;其二,了解矛和盾的相关信息;其三,作为铺垫,使得教学设计首尾呼应,更有整体性。

(二)导入揭题

1.了解矛和盾。

从中你了解到哪些关于矛和盾的信息?

预设:

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

矛尖锐无比,用来进攻。

盾就是盾牌,用来抵挡。

2.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25课。

齐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3.学写生字“矛、盾、集”。

(1)板书课题。

矛:

不要少一撇;盾:

外侧有两笔,重点指导写好两撇,一撇是横撇,一撇是竖撇,特别是竖撇写得太斜就不好看了。

集:

上边部分的笔顺。

(2)在插图合适的位置写一写“矛”和“盾”。

4.理解生活中的“集合”。

集合是什么意思,你们在时候会集合?

反馈:

我们看过体育课闹哄哄的集合,也看过解放军叔叔威武迅速的集合,可是矛和盾这两种武器,怎么会集合呢?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注意做好以下几件事。

(课件出示:

1.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请多读几遍;2.遇到读不明白的句子,想一想,划出句中不明白的词语。

)【培养边读边动笔思考的习惯】

2.检查生字认读。

(1)课件出示词语:

集合 招架 紧张 乌龟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战场 合二为一大显神威 庞(páng)然大物

先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然后指名朗读,要求声音响亮,流畅准确。

3.长文短读。

(1)读过词语和课文之后,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课文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就是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你会读吗?

提供词语,读成一句话。

(课件出示词语)

【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本领……长文短读,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是中段教学目标之一。

同时,设计这一环节的另一作用是:

再次巩固、运用生词,疏通课文,为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打好基础。

(四)潜心会文,品读词句,突出“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思维过程

1.默读课文,找一找遇到的问题。

同学们,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许多问题,你能找出来吗?

请再次默读课文1-4段,拿出笔用横线划一划发明家遇到的问题。

2.交流反馈,随机板书,品读词句。

3.默读课文,找一找解决问题的想法。

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

是的,遇到问题就要多想想,把问题一一解决。

再次默读,用波浪线划出发明家解决问题的想法。

4.交流反馈,随机板书,品读词句。

板书结构图:

25.矛和盾的集合

随文品读词句:

(1)盾太小。

盾太小,所以发明家难以招架住矛强大的进攻。

找到相关句子: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招架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儿来说吗?

雨点般:

你能想像那是怎样的雨点吗,如春雨般温柔吗?

是疾风骤雨啊,雨点又大又密集。

好好读一读

左抵右挡:

师生接读。

师: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左方刺来,生:

发明家的盾向左边抵挡,还是难以招架。

师:

右方;左上方;左下放;右上方;右下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边说边加快语速,以此感觉激烈的争斗场面。

用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感受到“盾太小啦!

(2)要进攻。

找到第三自然段: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

“固然”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3)变铁屋。

找到相关句子:

盾太小了!

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读出“!

”强烈的感情。

(4)开小洞。

找到相关句子: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这句话中,是否有不懂的词儿或标点?

预设:

“矛”打上了引号,因为不是真正的矛。

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5.小结。

同学们,发明家就是这样,遇到问题想办法,再遇到问题,再想办法,一步一步想下去,最终发明了坦克。

(边说边画箭头,完成结构图)

【了解发明过程,领悟思维方法是本课是重点目标。

达成目标的方法是:

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要求阅读课文,读懂发明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想,在层层深入的思考中发明坦克的过程。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语言学习,提高品悟积累的能力。

6.回顾思维过程,内化语言。

学生尝试着自己说一说整个思考、发明的过程。

给出提纲: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他遇到了第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安排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整体回顾思维过程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突出“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主题;并在这样一个练习说话的过程中,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和吸收。

7.理解课文中的“集合”。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能说一说,课文中的集合与生活中的集合一样吗?

预设:

生活中的集合只是指数量集中在一起,而在课文中,是指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

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读课题:

矛和盾的集合。

(五)对比冲突,引发思考。

1.对比冲突,引发思考。

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很早就在战场上使用了,而坦克,直到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发明。

它们前后相距一千多年。

在这一千多年中,有千百万人使用过矛和盾,却直到近代,课文中的发明家才发明了坦克,这是为什么?

2、学习单元导语。

学习了课文之后,再来读一读P100单元导语,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启发。

TOP

计算出你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准的邪门了!

男女通吃.

计算的方法很简单,将你们姓名笔划的总数作比较,以大的数字减小的

例如:

大雄想知道自己和叮当的关系是什么,要将自己名字的笔划(共15划)和叮当名

字的笔划(共21划)相减(即21-15),得出的数字是6,「帮你的人」。

十分准确啊!

快来试试吧!

差值对照表:

0亲密无间

1永远和你在一起

2水火不相容

3知心朋友

4心上人

5帮你做事的人

6帮你的人

7面和心不合

8男女关系不正常

9情投意合

10关系马虎

11尊敬你的人

12爱你的人

13适合你的

14说你坏话的人

15克星

16救星

17忠心的人

18狼心狗肺的人

19单相思

20山盟海誓

21情敌

22服从你的人

23永远在一起

24伴终生

25恨你又爱你

(注:

语文和数学一定要好啊,算错了 一、 导入,激趣。

 

1、 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有谁认识图中武士手上的兵器?

你说对了。

请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字“矛”“盾”。

(指导书写“矛”“盾”) 

2、 再看图,说说哪个字是“矛”,哪个字是“盾”?

你怎么猜出来的?

是啊,矛盾两字,都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它们的样子造出来的,我们叫它“象形字”。

另外,文字也跟食品,武器一样,有进口的,比如“坦克”,这类都叫“音译外来词” 

3、 那么,矛、盾、坦克这三种武器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让我们学习课文《矛和 

盾的集合》(指导写“集”) 

4、 板书,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用3分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划下你认为好的词语。

 

2、 反馈,你读了几遍课文。

读读你划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哪些词大家都喜欢。

指生读3-4人 

3、 老师也找出了我喜欢的,你愿意读读吗?

(课件出示)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固然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善于 

如雨点般   乱成一团   蜗牛 

哇哇直叫   履带   戳        (齐读或男女生读) 

4、 谁能从这些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来介绍一下你从课文中了解的矛、盾或坦克呢?

 

5、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再看看矛、盾、坦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快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 

① 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能用“谁怎么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 

② 坦克为什么能大显神威?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 

请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个句子。

谁还能换种说法?

 

师引读:

坦克之所以能……是因为…… 

③ 板书:

合二为一。

“一”指什么?

“二”又指什么?

(如果一学生答不完整,可让学生再读句子或其他学生补充说) 

④ 这篇课文就是讲发明家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集合在一起,想出了发明坦克的主意 

过渡语:

发明家为什么会有这样想法呢?

他遇到什么困难,危险了吗?

请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三、 研读课文,探寻理由。

 

1、 指生反馈 

句1: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对方的矛厉害?

你能把这份紧张,危险读出来吗?

(指生读) 

句2:

盾太小啦!

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一起读) 

①把感叹号圈起来,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

或出示图2(一个哀叹,一个高兴) 

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②师引读:

这下子安全了!

啊,不行,不行。

我还能进攻吗?

我自己却变成了…… 

你会这样担心吗?

指说会的读(齐读第3自然段) 

句3:

出示第三自然段 

①师引:

别慌!

发明家又有办法了,请自由读第4自然段。

 

坦克造好了吗?

哪位发明家来介绍你的坦克发明的过程?

(课件出示) 

我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对方的矛厉害极了,我难以招架。

忽然,我产生一个想法:

如果(                  )。

可是(                )。

对了,(                     )。

这就是坦克了。

 

指生按课文和用自己的话说2次。

 

②两辆坦克造起来了,我们来看看(出示坦克图)师简单介绍。

 

2、 坦克是怎样大显神威的?

(指生读句子,再用自己语言简单说) 

3、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

 

是啊,矛和盾在一起,就产生了战场上能大显神威的坦克。

你能联系这句话,把理由讲的更明白吗?

(先自由读,再联系说) 

出示: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4、 你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先来看老师的趣味数学题(课件出示) 

矛+盾=          橡皮+铅笔= 

轮子+椅子= 

(还有时间就说几样) 

引:

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所以,就像课文说的: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如果每节课,你把好的词句积累下来了,在语文学习中,你也会是个胜利者。

请打开课堂作业本,完成第   和第   题。

 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矛和盾的集合》,上节课大家已经认识了矛,出示图片(矛)和盾出示图片(盾)。

当发明家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时,便发明了什么?

出示图片(坦克)。

随机板书:

矛  盾   坦克

过渡:

矛和盾是古代两件普通的兵器,那集合后发明的坦克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见识见识。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5自然段,理解“大显神威”,激发探究兴趣。

1.课件展示坦克的威力。

2.能说说对坦克的认识吗?

3.我们课文是怎么展现坦克的风采?

请同学们朗读第5自然段。

1)学生朗读。

2)用“~~~”划出坦克厉害,神威的句子。

3)让学生读。

(评:

A.句子是找出来了,但坦

克的神威在你的口中没有展现。

B.你不光找得好,

还把我们带到了坦克的威猛中。

4)你觉得哪几个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坦克的神威。

预设:

(庞然大物  哇哇直叫 怎样叫,叫什么?

 乱成一团 德国士兵乱成一团有的有的有的一下子 十公里 )你能把德国兵这种恐惧、害怕、混乱的局面展现出来吗?

A、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战场上,让大家看到了坦克的神威!

5)适当点评并进行多种方式进行课文朗读。

A、指名读B、男女比赛C、齐读。

4、为什么这两件自相矛盾的兵器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能大显神威呢?

出示: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原来发明家集合的二就是(矛自卫的优点,盾进攻的优点),发明的一就是(大显神威的坦克)。

(板书:

自卫 进攻  大显神威)

在感性了解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紧接着在学生对大显神威的坦克读得威猛无比之时,抛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过渡: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善于进攻和盾善于自卫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二)学习1¬4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用“——”画出写发明家先想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最后想到了什么?

3、交流讨论。

(1)  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什么想法?

紧张危急的关头具体指怎样的情况?

谁能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情况紧张危急的句子来读一读。

出示: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从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矛进攻的厉害?

(如雨点般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感情朗读。

师:

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什么想法?

指导读好两个感叹号。

你读读书,把这个办法好的地方读出来.

(2) 接着,发明家又产生了什么困惑?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是啊,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于是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引导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说说,那么现在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呢?

(既可自卫,又可进攻)

现在,发明家把既能自卫,又能进攻的坦克发明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从他身上你还能发现矛和盾的影子吗?

(3) 发明家先想到了自卫,又想到了进攻,把矛与盾的优点集合起来使得坦克威猛无比。

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位发明家说吗?

他就是这样善于思考,勤于实践,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发明出坦克的。

我们再把他思考的过程完整地读读吧。

分组合作读。

(再次体会科学家思考的严密性,这里设计的目的是突出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4)老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读书,我们知道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坦克的。

现在再让我们来观察坦克,你现在发现坦克身上矛和盾的影子了吗?

是呀,发明家就是这样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把不同事物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了战场上的胜利者坦克。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大道理,那就是……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出示:

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在这里安排了齐读的目的是烘托出气氛)

3.是啊,由于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自己优势倍增。

坦克的发明,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威力。

  三、总结全文课外拓展

其实像这种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自己优势倍增的例子随处可见。

老师这里就给大家带了一个。

出示:

《鲁班造锯》的故事。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

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

”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

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

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

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

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指名优秀生读。

出示:

锯把茅草的(  )、铁片的(  )合二为一,在锯木头时就(    )。

这说明了(              

        )。

2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和以上这些例子的阅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学得的道理并把他铭记与心吧!

3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4.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事例,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变成新的事物。

让人耳目一新,同学们能想到吗?

四.深情小结,跃于实践。

     同学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敢于实践,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