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docx
《五年级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阅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阅读
怪老师
我的老师姓周不姓怪,可是同学们背后都管他叫怪老师,不错,周老师的确很怪。
去年的一天,周老师把我们几个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叫到办公室,扑闪闪眨着神秘的眼睛,不知他葫芦中装的啥药。
周老师说:
“我想让你们这班小家伙干点事。
”葫芦里的药倒出来了,原来是让我们每人出一份试题。
“唰唰唰”,不几天,便差不多交齐了。
可是他很懒,又叫我们去把大家出的题“公布于众”。
于是大家拼命地翻书,商量,讨论,争吵……
考试了,大家一拍腿,“糟了,上当了。
好个老师。
”起初人人埋怨,渐渐地都“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不要绕着他的指挥棒转。
过了一个星期,便有打油诗在班里传开了:
自己出题自己考,这个办法可真好。
老师同学出主意,改革浪潮潮涌潮。
老师的怪事别以为没了,多着呢!
上学期周老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批名单,我们好奇地探过小脑袋,搞什么鬼,我们简直摸不着头脑。
经周老师一说,才知道纸上的名字都是历届在本校毕业的学生,有在各岗位上工作的,还有在“学府”里深造的。
他发下信纸信封,让同学们和这些老大哥通信。
不久,信便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内容大多是谈学习,谈理想,谈人生。
周老师爱喝酒,这下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暑假里,周老师让我们完成一个怪作业——“一物一文。
”解释后,我们才晓得是拣一物或做一样东西,然后写一篇文章,体裁不定。
天哪,这算什么作文?
害得我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连走路都伸头探脑的,人家还以为我行为不正呢!
“一物一文”汇报课上,真是琳琅满目:
物者,或树根造型,或石块造型,或动物残骸……文者,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同学们浮想联翩,海阔天空,纵横驰骋,简直是“天比海阔,心比天阔”。
事后我们理解了——美的心灵才有美的发现,美的发现才有美的想象,通过美的启发,才培养我们美的观点、美的愿望、美的个性……
周老师不断的想出奇怪的主意,不断的让我们办一些奇怪的事情。
我想,他这个怪人一定还会做许多奇怪的事情。
我又觉得他所做的事不是怪而是新。
周老师永远是个开拓的老师!
我的脑子豁然开朗。
阅读练习
1.为加点的字注音
失魂落魄()浮想联翩()
2.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
3.这篇文章写了周老师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
第二件事是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
第三件事是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
4.结合第六段内容,展开想象,把周老师布置作业的情节写出来,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
1.pòpiān
2.周老师
3.让我们自己出题考自己,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我们和历届毕业生通信,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让我们完成一个怪作业——一物一文,培养我们美的观点、美的愿望、美的个性。
藏羚羊跪拜
①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
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
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
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到达的角落。
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
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的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
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
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
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
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
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
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
“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
”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
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
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
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
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
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
⑦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⑧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⑨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
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本文主题的一句话。
2.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凤毛麟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
(2)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
4.第④段中“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在全文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第④段中藏羚羊“跪了下来”,并且流出了“长泪”,是为了_____________
6.第⑨段中,老猎人在掩埋了藏羚羊的同时,也埋掉了杈子枪,这是因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展开合理想像,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交代老猎人的去向。
(9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练习
请根据你读完短文的感受,写出一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读后感。
读后感的文体知识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六、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
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
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概: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藏羚羊的跪拜》读后感
人和动物都有母爱,其实所有的母爱,表达的方式其实都是那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
那是一节自习课,我翻开自己的《课外扩展延伸阅读》,接着以前的往下看。
当我读到《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时,我不禁被母羚羊所体现的那深沉的爱震惊。
藏羚羊为了保全腹中的胎儿,四条腿跪在地上,双眼流着泪水,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猎人时,我感动不已,同时也惊讶不已,我的血液开始凝固,眼中也早已热泪盈眶。
一个藏羚羊居然会下跪,居然会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不可思议的事。
这种母爱是多么伟大呀!
正如文中所说,“天下所有的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
”
神圣的母爱此时此刻如此清晰的刻入我的脑海,驱走了我脑海中存留的对母亲的一切不解。
那些不解不正是母亲深深地爱吗?
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工人。
但是她从小就教育我做事该如何认真,脚踏实地。
可是我一直认为她太罗嗦,按照她说的做事,不仅麻烦而且繁琐。
但我现在明白了,他对我的每一次严谨的教育,都寄托了她无限的爱意和期望。
每周日下午是回校的时间,每当我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她总是站在门口伫立很久,我回头叫她回去,可母亲还是静静的站着,只是挥手叫我向前看。
我知道母亲是在默默地为我祈祷,希望我一路平安,勇敢地踏上探索的道路。
藏羚羊那神圣的跪拜使我豁然开朗,浓浓的母爱开始萦绕在我的周围,挥之不去。
母亲和藏羚羊一样有着伟大的母爱和一颗炽热的心。
是的,人和动物都有母爱,让我们赞颂所有的母亲吧!
松鼠第三讲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
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数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
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她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坐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
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塞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
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画笔,皮可以做衣服。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小动物 ( )的小眼睛
( )的积雪 ( )的小面孔
( )的日光 ( )的夏夜
2、用直线划出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松鼠动作的词语。
3、按文章的内容填空。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 ),再( ),然后( )。
这句话写的是小松鼠( )。
4、这篇短文介绍了小松鼠的( )( )和( )。
5、读句子,用加点的词造句。
(1)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
们就躲在树枝底下。
(2)它们带着儿女住在搭好的窝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6、说说怎样把本文修改的富有感情?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
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
“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
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
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
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
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
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2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2、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2分)
3、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2分)
A、
B、
4、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3分)
5、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3分)
2角5分的奖励
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
她微笑着对我说:
“七块两毛五。
”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
“给七块钱吧!
两毛五就算了。
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
”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
并且我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
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
可是我却很激动。
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
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我又向别人讲了又讲。
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
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
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是:
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
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
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
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
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
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带着塑料盒的原因。
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
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
她要保护环境!
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是最宝贵的一次!
1.按要求写词语。
(2分)
写近义词:
赞许——( ) 写反义词:
增强——( )
夸耀——( ) 保护——( )
2.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4分)
(1)算:
A 作罢,不再计较 B计算数目 C当做、认做,值
给7块钱吧!
2角5分就算了。
( )
你可能会说:
2角5分算得了什么?
( )
(2)腾:
A奔跑或跳跃 B空出来,挪移 C升到空中
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 )
万马奔腾。
(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完成填空或画线题。
(8分)
(1)这“2角5分”是对“我” 这样做的奖赏,是对“我”具有 意识的肯定。
(2)“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
”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环境的罪过还有 、 等。
(3)“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不同啊!
”“过去用的包装物”在短文中指的是 、 等。
使用它们的好处是 。
作者至今还记得并在文中引用余光中的诗,表达了她对过去那些包装物 的感情。
4.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愿?
请用“ ”画出原文中的语句。
(2分)
5.环境保护其实是容易做到的,但我们身边的人常常做不到,请你写一句警示语告诫大家注意保护环境。
(4分)
《生之喜悦》答案
1、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2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①)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①)
2、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只有活着,才是最宝贵的(2分)
3、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2分)
A.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B. 马修说:
“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4、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3分)
因为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
5、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3分)
只要你活着,比什么都珍贵,一定要好好珍惜时光,不要浪费时间。
《2角5分的奖励》参考答案
1.赞扬 炫耀 减弱 破坏(这是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情况)
2.
(1)AC
(2)BA(这是对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的考查)
3.
(1)拿方塑料盒买食品,不用塑料袋 保护环境
(2)排放污水 乱排工业废气
(3)手工编制的竹篓 绿色的荷叶 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怀念(这是培养学生准确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4.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这是培养学生寻找课文中心句的能力)
5.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这是考查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表达的能力)
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
“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
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
“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
⑤“什么?
”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
”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
“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和。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
(2)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