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2181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docx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概要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

——谈谈我对两处古迹的理解和感悟

什么是乡土文化?

说得通俗些,乡土文化就是本乡本土的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创造而出、积淀而成的文化。

这种文化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

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所有乡土文化都是无价之宝,值得我们精心保护,深入研究,薪火相传。

与其他地域的乡土文化相比,玉田县的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集中反映在两处古迹之中,一处是麻山顶上的古人种玉处,另一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觉寺。

在我看来,这两处古迹凝聚着太多的历史信息,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折射着玉田先民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是玉田县区域文化的鲜明标志。

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这两处古迹的理解和感悟,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处古迹:

麻山顶上的“古人种玉处”

先请大家看几张照片演示。

这几张照片,特别是3张古碑照片,传递给我们的是苍桑感,凝重感,多少还有一点神秘感。

照片上这座低矮的山头叫作麻山,它的海拔只有105米。

但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说得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麻山的“仙”在哪里?

就在这统老态龙钟、疮痍满目的古碑上。

这统古碑的正面铭刻着五个大字:

“古人种玉处”。

几百年来,它像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风雨不误、孜孜不倦地讲述着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这段传说就是阳伯雍种石得玉的传说。

下面,按照我的理解,把这段传说讲给在座的各位。

1、阳伯雍种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洛阳有个名叫阳伯雍的小伙子,他原来的职业是在集市贸易中充当中介,也就是“侩卖”。

他是个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

父母亲死后,他把父母的遗体埋葬在无终山上,又在墓旁搭了间屋子,为父母守墓。

无终山下有条崎岖不平的道路,来往行人往往口渴难耐。

阳伯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不辞辛苦,每天提来清水,做成稀饭菜汤之类——统称义浆,供过路人饮用,一分钱也不收取。

过路人喝了他的义浆,就像喝下雨露甘霖一样,解除了痛苦,振奋了精神,说了不少感谢话,然后继续赶路。

就这样,阳伯雍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三年之后的一天,一位过路人喝了阳伯雍的义浆,送给他一斗石子,并且嘱咐他:

“你寻找一块既高且平又杂有石块的好地,把这些石子种上,可以生出白玉来。

”听说阳伯雍还没娶媳妇,他又说:

“你不必着急,将来一定能娶上漂亮而又贤慧的媳妇!

”说完这些话,那人就飘然而去,踪迹全无。

阳伯雍按照那人的嘱咐,选了块好地把石子种下去。

这块好地在哪儿?

就在麻山顶上。

那里比较高,比较平,又有石块裸露。

此后几年内,阳伯雍经常到种下石子的地方察看。

一天清晨,他又一次登上麻山。

哇噻!

种下石子的地方长出了一对对美丽的白玉!

看到这一奇迹,阳伯雍又惊又喜。

但他心里想,这些玉石圣洁无比,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轻易触动它们。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过路人向阳伯雍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

城里有位姓徐的人家,是个豪门大户,他家有位小姐,品行特别好,又很俊俏,很多官宦人家的子弟都去求婚,结果怎么样呢?

进去时挺胸抬头,出来后蔫头搭脑,一个个都以失败告终。

阳伯雍听了这一信息怦然心动,他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过路人说过的一句话:

“你一定能娶一位既漂亮又贤慧的媳妇”,难道这位徐小姐就是我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得到徐家试一试。

第二天上午,阳伯雍就来到徐家。

徐家的当家人——姑且称他为徐员外吧,见到阳伯雍,问他来干什么,阳伯雍郑重其事地回答:

“我是来求婚的”。

徐员外把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通,又好气又好笑,心想,求婚的人我见得多了,不够一个连也够一个加强排,哪有像你这样寒酸的?

你没有骑着高头大马,没有穿着绫罗绸缎,没有长着细皮嫩肉,就想娶走我闺女?

你是不是有点变态呀!

于是故意耍笑他:

“小伙子,你要娶我女儿并不难,只要献上一对白玉,这事儿就可以搞定!

”各位要问,徐员外为什么跟阳伯雍要一对白玉?

因为那个时代,白玉价值连城,比金子贵重得多。

他琢磨着,像阳伯雍这样的穷小子,怎么可能有白玉可献?

让他献上两个白玉米棒子还差不多。

听徐员外说只要一双白玉,阳伯雍心里偷着乐,他想:

你老跟我要轿车、要别墅我没钱给你老买;你老跟我要白玉,那可撞到我的枪口上了,我们家多着呢。

他什么话也不说,出门就一溜小跑,到麻山顶上抱起五对白玉,一口气送到徐家。

徐员外看了,惊讶万分,那神态就跟《追捕》里的横录净二差不多。

他怎么也没曾想到,这位衣着寒酸、长相一般的小伙子竟能一下子捧来这么多白玉!

他没话可说,当即答应了阳伯雍的求婚。

阳伯雍听了,那心情可以用一个最古老、最深奥的词汇来概括:

给力!

此后不久,他就跟徐小姐喜结良缘。

后来呢?

后来这段故事传到天子的耳朵里,他也觉得挺新奇,就封阳伯雍为大夫。

于是,阳伯雍在种玉处四角竖起大石柱,石柱高达一丈,中间那块地就叫“玉田”。

大家都知道,阳伯雍种玉的故事最早出自晋代干宝编著的《搜神记》。

我讲的这段故事是不是跟原文相符,是原版还是山寨版,让我们来对照一下。

请看原文演示:

阳公伯雍,洛阳人也,本以侩卖为业。

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

山高八十里,上无水。

公汲水,做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

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

“玉当生其中”。

阳公未娶,又语云:

“汝后当得好妇。

”语毕不见。

乃种其石。

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

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

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

“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

”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

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

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

乃于种玉处四角做大石柱,各一丈,当中一顷地名曰“玉田”。

大家知道,古人写文章惜墨如金,《搜神记》的作者干宝也是如此。

阳伯雍种石得玉的传说总共271个字,简洁得没法再简洁。

要真正读懂原文,要想生动形象地讲述这段故事,一定要发掘出每句话、每个词汇的含意。

比如,读到“饮毕不见”这四个字,你应该窥测到神仙的身影。

说完话就不见踪影,你办不到,我办不到,只有神仙才能办到。

神仙为什么要饮用阳伯雍的义浆?

难道他也跟凡人一样口喝难耐、嗓子冒烟吗?

当然不是,神仙不但来无踪去无影,而且不食人间烟火。

他之所以来饮用阳伯雍的义浆,一定是听到人们对阳伯雍的称赞后似信非信,特意到阳伯雍的义务供水站进行实地考查——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嘛。

经过这番考查,神仙确信阳伯雍真是位充满爱心、助人为乐的好人,所以奖给他一斗石子——那石子当然不是普普通通的石子,而是能够生出白玉的奇特的石子!

又如,阳伯雍到徐家去求婚,徐员外问清他的来意后“笑以为狂”,这是为什么?

人家好好的一个大小伙子,你怎么竟把人家当成精神病患者?

原因肯定是:

阳伯雍的穿戴土得掉渣儿,一看就知道他是个穷小子,穷小子到豪门大户去求婚,也就难怪徐员外“笑以为狂”了。

2、阳伯雍的原型——“爱仁博施”的阳翁伯

讲到这里,有的同志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阳伯雍的事迹的确动人,但是,历史上真有阳伯雍这个人物吗?

你不能老是拿一个不着边际的传说忽悠我们啊。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进行缜密的考证,得到了准确无误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

阳哥,不仅仅是个传说,阳哥有其原型的。

大家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演示:

“翁伯是周景王之孙,食采阳樊。

春秋之末,爰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焉。

爱仁博施,天祚玉田。

”这段话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用的《阳氏谱叙》(即阳氏家谱)中的一段话。

我来解释一下这段话的含意:

翁伯是周景王的孙子,食采于阳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于春秋末期迁徙到无终,因为封地在阳樊而改姓阳——周朝的天子都姓姬,比如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武王的弟弟,一个著名历史人物俗称周公,实际上姓姬名旦,阳翁伯的爷爷姓姬名贵,如此等等。

后来从姬姓中繁衍出很多姓,阳姓乃是其中之一。

这段话的核心是“爱仁博施”四个字,爱,是指充满慈爱之心的人,仁,是指具有大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人;博施是指时时处处做好事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

祚是赏赐的意思。

因为阳翁伯时时处处做好事,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所以上天赏赐给他种玉之田。

从《水经注》引用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阳伯雍确有原型,这个原型就是春秋末期的阳翁伯;而阳翁伯乃是玉田县有名有姓又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人。

讲到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

其一,既然阳翁伯是周景王的孙子,那么他为什么不在洛阳享受荣华富贵,反而跑到人烟稀少偏僻荒凉的无终安家落户呢?

原因是,周朝到了周景王的时代,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眼看就要呜呼哀哉了。

各路诸侯争强斗胜,连年征战。

周天子自顾不暇,对其子孙也便爱莫能助。

伯翁一家的封地阳樊被兵强马壮的诸侯占领了,夺走了,不然,他也不会以“侩卖为业”,到集市上去当个体户。

但到后来,连个体户也干不下去了,因为到处都在打仗,天天都在打仗,这日子怎么过?

没办法,他只好扶持着父母跑到无终山,这里虽然偏僻荒凉,但毕竟可以过几天安定日子。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阳伯雍确有原型,那么应该怎样理解“种石得玉”这个情节?

种下石子怎么可能生出白玉?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由于阳翁伯做了许多好事,许多人都在传颂他的事迹,而在口头传说的过程中,人们加入了对阳伯雍的良好祝愿,祝愿阳哥过上最最幸福的生活,于是就有了神仙相助,就有了麻山种玉。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类似的良好祝愿仍然存在。

比如我们常常祝愿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心想事成”,可是真的能够“心想事成”吗?

想当美国总统的都可以当美国总统?

那还不天下大乱!

想当亿万富翁的都可以当亿万富翁?

那堵车的问题怎么解决?

还有,想在家里当一把手的哥们儿爷们儿都可以当一把手?

那女同胞的位置怎么摆?

总而言之,“种石得玉”这个情节,不过是广大群众对好人阳伯雍的良好的祝愿,咱们就跟它叫真了。

第三个问题:

既然阳翁伯是有名有姓又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人,那么,他的后裔是否还在玉田繁衍?

答案是肯定的,我还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直到现在,玉田境内至今仍有阳翁伯的后裔,他们或者经商,或者打工,或者务农,为创造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但是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恐怕今天深夜十二点之前谁也回不了家了。

没办法,咱们就“省略一万字”吧。

3、“麻山种玉”的文化内涵

阳伯雍种玉的故事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的内涵相当丰富,下面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其一,种石得玉的传说是对中华传统玉文化的一种演绎。

古代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人们把玉看成神与人勾通的媒介,天与地灵气的结晶,把人类所具备的最美好的道德品加在玉的身上,对玉充满了喜爱与崇敬。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许多汉语成语里也可也窥见一斑。

比如演示;夸奖一个人品德高尚,往往用“玉洁冰清”;赞美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沾染污七八糟的东西,常常用“守身如玉”;形容一个人道德完美、很难找到缺点,常常用“白璧无瑕”,或者“白璧微瑕”——璧是玉的同义词;描写美丽的少女,常常用“亭亭玉立”、“玉树临风”;形容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常常用“珠圆玉润”;讲出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常常用“抛砖引玉”;宁可为坚持真理而牺牲,也不屈从邪恶而苟活,称之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些成语典故全都表达了对玉的敬仰和爱戴。

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男女主角贾宝玉、林黛玉,都以玉字为名,那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极为纯净,真正是白璧无瑕。

另一位美女薛宝钗就差了点,她头脑里总是装着升官发财之类的世俗观念,所以曹雪芹在她的名字上加入了金字旁。

《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没让品德高尚的阳伯雍种石得金,也没让他种石得银,而是让他种石得玉,原因在于,阳伯雍所做的普普通通的好事就像石子,可是他处处做好事,时时做好事,积累起来也就产生了质变,使他的心灵就像白玉铸成一样。

其二,种石得玉的传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阳伯雍为躲避战乱,扶持着父母千里迢迢来到无终,父母死后,他不是远走高飞,去寻觅自己的幸福,而是在父母的墓旁搭建小屋,为父母守墓,说明他是个大大的孝子。

需要说明一下,古人把为父母守墓当作孝心的最高境界。

阳伯雍看到过往行人口渴难耐,就不辞辛苦地为行人提供“义浆”,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的古书,比如武则天命他的大臣编写的《孝子传》,在阳公种玉的故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情节,阳伯雍不但为行人提供义浆,而且备有针线,免费为行人补鞋,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他的美德高风。

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阳伯雍所做的好事,很普通,

很平常,值得把他捧得这么高吗?

你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要弄清这个问题,大家得弄清楚春秋末期的社会背景。

那是战乱时代,人间充斥着尔虞我诈,逞凶斗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缺少的是关爱,是真情。

在这样的氛围中,阳伯雍毫无利己之心,持续不断地奉献爱心,实在是难能可贵。

再说,那个时代物质极度贫乏,阳伯雍又是个逃难之人,他已经献出了自己所能献出的一切。

总而言之,两千五百年前的阳伯雍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是感动了全中国的普普通通的玉田人。

其三,种玉的传说孕育了玉田县这个美丽的县名。

大家知道,春秋时期玉田县属无终国,无终国的领土包括现在的蓟县、玉田、遵化、丰润、三河、兴隆等等,国都在今天津市蓟县。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jùn)县制,在原无终国的领土上建无终县,玉田县成为无终县的一部分,因为这个无终县地域辽阔,所以称之为“大无终”,县城仍在天津市蓟县。

隋炀帝时期,无终县改名为渔阳县,所管辖的地域不变。

唐朝建立后,从渔阳县东部划出一个新县,这个新县名叫无终县,轄境包括现在的玉田县、丰润区、遵化市,县治就在今天的玉田境内。

因为这个无终县比原来的无终县小多了,所以俗称“小无终”。

到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也就是公元696年,将无终县更名为玉田县。

不言而喻,这个县名就是由阳伯雍种石得玉的传说而来。

在唐山市所属各县中,玉田县是定为今名最早的一个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其四,种玉的传说对玉田人的精神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往今来,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人登临麻山,瞻仰麻山顶上的古碑,追忆阳伯雍的事迹,写诗作文讴歌阳伯雍的精神。

仅《玉田县志》收录的歌咏麻山种玉的诗歌就有十多首。

麻山西南大约500米处有个村庄名叫刘典屯,据《玉田县地名志》记载,这个村名原来写作“留典屯”,其含意是:

要把阳伯雍种玉这个典故永远保留在人们的心里。

明清两代,玉田县教谕署内大门口刻写着一幅楹联,上联是演示“阳伯雍种玉而来,士多怀瑾握瑜”,下联是“薛文清毓秀之后,地可比邹望鲁”。

古代,士是一个阶层,主要指知识分子;瑾和瑜都是美玉的代称,这里比喻美好的道德。

上联的大意是:

自从阳伯雍种玉以来,玉田县的知识分子大多具备美好的道德。

从这句楹联中也可以看出,阳伯雍种石得玉的传说对玉田人、特别是对玉田县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了上联,不能不说说下联。

下联说的是发生在玉田县的另一个典故。

薛文清姓薛名瑄,河南人。

明朝初期,他父亲薛贞被任命为玉田教谕——也就是玉田县教育局长,一家人居住在教谕署——也就是教育局的公署,这一公署的原址在城内西北角。

第二年,薛贞的夫人齐氏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据说,这个大胖小子与众不同,生下来后他的身体就跟水晶一样,连五脏六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他爷爷知道了这种情况,又惊又喜地喊出一句话为:

“此儿非常儿也!

”意思是说,我这孙子不是一般男孩可以相比的,将来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出类拔萃!

”然后这位老人给他孙子起了个名字,叫薛瑄。

这薛瑄确实很懂事,很聪明,很用功,七八岁时就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十六岁成为秀才,然后过五关斩六将,很快就登上了科举制度的宝塔尖——进士及第,金榜题名。

为官期间,他勤政廉政,官声极好,更重要的是,紧张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一生写出了二十多部著作,对孔孟之道的继承发扬做出了重大贡献。

死后,官方给他拟了个谥号:

文清。

后来,他的在天之灵还享受到一项殊荣:

陪祀孔子庙庭。

楹联中的“毓秀”二字,原意是指杰出人物的降生,后来引申为培育有用之才。

邹,是指孟子的老家——山东邹县;鲁,是指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

下联的大意是:

自从薛文清降生于教谕署,玉田县简直可以跟培育出孔子、孟子的邹地鲁地相提并论了。

下面请各位看一张照片演示。

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而是从玉田网站上下载的。

但是,这位老人我确实见过。

那是2006年春天,我协助玉田县电视台《无终万象》栏目摄制了一个专题:

《走近麻山》。

摄制过程中,我跟这位老农不期而遇,当时他背着粪箕子。

他在古碑前神采飞扬地朗诵了一首诗:

“雍正五年(1727)毁古碑,乾隆三年(1738)又重垂。

世人景仰阳公德,时至今日人皆愧。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古碑发生的一次变故,毁坏后又重新竖立起来。

第三句画龙点睛,点明了阳伯雍故事的灵魂与核心,那就是一个“德”字,他的美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第四句以古比今,激励人们对照阳伯雍从道德修养上找一找差距,进而向阳伯雍看齐。

这首诗引起我的强烈兴趣。

我问这位老农:

“这首诗是不是您写的?

”老农摇了摇头说:

“我哪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来?

这是小时候我爷爷教给我的。

”我本来想刨根问底,但是话到嘴边却又燕到肚子里,因为我突然想到,这首诗的作者肯定不是大名远扬的作家诗人,而是位精通文墨的普通百姓。

他的诗作虽然没能登上《玉田县志》之类的大雅之堂,却在平民百姓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深深的根子!

第二处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觉寺

净觉寺享有“京东第一寺”的美誉。

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这座寺庙的外观,我不想多讲,请大家欣赏几张照片演示。

2004年,著名军旅作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峭岩先生曾到净觉寺一游,回去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散说净觉寺”。

请大家欣赏一下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演示:

净觉寺位于河北玉田县东南二十公里的杨家套乡,坐落在还乡河畔。

它始建于唐代,千余年来岁月沧桑,几经修缮,展现在今人面前的仍保留了它的宽敞、豁达、庄严和肃穆的风貌。

有人说:

“净觉寺是一首诗,它用凝重而含蓄的语言,陈述着既古朴又玄妙的哲理,诉说着既美好又虚幻的企盼;净觉寺是一本书,它的魅力不仅在于那华丽典雅的装帧,更重要的是它那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

峭岩先生所引述的“有人说”,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2001年,我奉命编写了《京东第一寺——净觉寺》这本小册子,在小册子的后记中我写下了这段话。

让我十分高兴的是,我对净觉寺的理解与感悟得到了峭岩先生的赞同。

观赏或研究净觉寺,有好多角度可供选择。

比如,你可以从佛教角度来研究——净觉寺是座佛寺,佛教色彩相当浓厚,至今还有很多人到那里烧香拜佛;你可以从古建角度来研究——净觉寺的建筑物布局严谨,结构新奇,工艺高超,足够你研究几年的;你还可以从工艺美术角度来研究——净觉寺好像一座民间艺术的殿堂,里面到处都有彩绘精雕,要写论文可以写出几万字;你还可以从历史角度来研究——净觉寺始建于唐,鼎盛于清,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隧道,研究起来奥妙无穷。

可是今天,我把这几个角度全都抛开了,我选择的是另一个角度,这个角度是:

净觉寺是玉田先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净觉寺是玉田乡土文化的DNA。

我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题呢?

主要原因是:

修建净觉寺的古人不是帝王将相,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远道而来的高僧、名匠,而是土生土长的玉田人,其中有两个代表性人物,关键性人物,他们身上凝聚了玉田先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他们由穷变富、从弱到强的事迹非常生动,非常感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1、智然——一位勤奋而又精明的住持僧

智然,俗姓张,法名理慧,智然是他的字。

它的老家就在寺东一里地的小田庄。

智然九岁入寺为僧,二十岁成为净觉寺的一把手——住持,或称方丈。

按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你能按时撞钟,那你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就是一位合格的和尚。

可是,智然却不满足于撞钟。

他每天不辞辛苦地奔走劳碌,千方百计地积累财富。

有人劝他:

庙里有二百亩香火地呢,够你吃的,够你花的。

没事时,你打开电脑上网聊聊天,或者找几个人搓搓麻将,日子过得多滋润!

何必这样自讨苦吃?

可是,不管这种劝告出自何人之口,智然听后总是付之一笑。

这是为什么?

因为智然不是那种过一天少两半晌的懒人,不是那种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的庸人。

他心中装着一个梦,这个梦就是改变净觉寺的贫困面貌,要把净觉寺建成京东第一寺。

用现代语言表述:

他要把蛋糕做大,他要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一句歌词来表述:

“我的希望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为了圆梦,或者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智然极力反对懒惰和铺张,大力提倡勤奋和节俭。

而且,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从来不搞特殊风。

他在僧事活动之余勤奋地督促种地收秋之事,攒下钱来全部用来置买耕地。

原来寺内只有二百亩香火地,经他的努力,猛增至二千多亩。

这样一来,净觉寺实现了华丽转身,由一座座小小的穷庙变成了大大的富庙。

有了资金上的保障,智然开始圆梦。

从道光七年(1827)开始施工,至道光三十年(1850)圆寂,他主持了净觉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木工程,净觉寺真的由一座普普通通的寺庙一跃而为京东第一寺。

他死后,他的徒子徒孙在该寺西北角给他修造了一座墓,墓前建有碑亭,碑亭中竖立着《智然禅师墓碑。

碑文对他的生平业绩作出了高度评价演示,请看原文:

“身入法门,不忘所生,心性之仁也;经翻贝叶,了悟禅机,心源之净也;遗二十余顷之田畴,充千百年之香火,不穷之筹计也;极庀材鸠工之智力,成有基勿坏之禅林,无量之功德也。

智然墓完全是石料建筑的,原来颇为可观。

可是在土改期间和文大期间,由于一些人受到歪心邪念的驱使,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两次将其拆除。

但是,结果都是大失所望,连一个铜子都没有找到。

智然生时从不铺张浪费,死后也没有带走任何财物,真正是富庙里的穷和尚。

而那些毁坏智然墓的人们,面对这位毫不利己的和尚,不知道该作如何感想!

在净觉寺东配房内曾有三间祖宗堂,里面供奉着自清朝初期至民国期间各代僧人的木主,当中一间专门供奉智然的塑像。

在这一间的墙壁上,绘有智然的三幅画像,一是入寺之前的画像,一是成为出家僧人的画像,一是圆寂成佛的画像。

我这里着重说说第二幅,也就是智然成为正式僧人的画像。

这幅画像的智然只有一只眼,用句不敬的话来说,他是个独眼龙。

那么,他为什么会成为独眼龙呢?

据说,有一次他在禅堂给弟子讲说佛法,突然窗外出现一个身影,那身影亭亭玉立,肯定是位美眉。

智然不由自主地向那身影看去,眼神在那身影上停留了一小会儿。

事后,智然非常羞愧,非常懊悔,觉得这是心源不净、六欲未除的表现。

一气之下,他抬起自己的左臂,伸出自己的中指,用尽全身力气,硬是抠出了自己的左眼。

这里郑重说明,如有类似情况发生,诸位男士千万不要模仿,那是很恐怖的。

但是,如果在150多年前,如果从一位僧人忠于自己的信仰这一角度来观察,智然这种严于自责的精神确有可敬之处。

智然死后,他的徒子徒孙继承他的遗志,按照智然的规划,继续修建净觉寺,一直到同治三年才告一段落。

峻工后立碑纪事。

碑文的结尾意味深长演示:

“所可虑者,慈航虽阔,不能渡顽钝之痴迷。

自兹以往,倘有败类沙弥,荒废田园,摧残殿宇,仰祈四乡善士训之诫之,痛以惩之,严以责之,务使之自新而后已。

此亡师之夙志也,亦兹寺之深幸也。

清末民初,净觉寺险遭一劫,帮它躲过这场劫难的不是别人,而是死了多年的智然和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在那段时间,我国各地兴起了大办学校之风。

要办学校并不是容易事,最大的困难是,学校的教室、办公室怎样解决?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根本没有可能为创办学校筹措巨额资金。

于是,人们把眼光盯在庵观寺庙上。

旧时,我县大部分村庄都有寺庙,有的村庄建有好几座寺庙。

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这些寺庙大多改为学校,其中包括一些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很有保护价值的寺庙。

1925年前后,净觉寺附近前黄坨村的一位绅士提出一项动议,要把净觉寺改建为一所高级小学。

寺内僧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坚决进行抵制,僧民两方曾经因此而对簿公堂。

后来经过调解,达成这样一项协议:

蛮子营高小一定要建,但校址改在蛮子营村西,不再占用净觉寺;建校资金从哪里来?

全部由净觉寺提供。

这个主意高,实在是高,即没有毁坏净觉寺这座很有保护价值的古寺,又没有影响创办学校、培育人材的治国大计,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