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 湘教版最新整理.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 湘教版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 湘教版最新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湘教版最新整理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湘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
考点规范练第52页
爪哇岛上的M地被誉为“世界雷都”,位于熔岩高原北麓的山间盆地,海拔266米,一年约有322天打雷(雷电天气与地形、气象及所处纬度有关),200天下雨,生物资源丰富.下图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M地比该岛其他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
A.地处低纬度B.位于岛屿内部
C。
空气湿度大D。
位于山间盆地
2。
M地房屋建筑( )
A.多为矮层B。
多高低错落
C。
多吊脚楼D.多茅草屋
3。
M地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B。
气候优越C。
土壤肥沃D。
雷雨天多
答案:
1。
D 2.A 3。
B
解析:
第1题,雷雨是空气对流运动形成的,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爪哇岛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空气对流强烈,易形成雷雨;M地是山间盆地,白天四周山坡升温快,但是中午过后,盆地内部水汽蒸发旺盛,对流强烈,对流雨多是午后出现。
D项正确。
第2题,M地多大风暴雨,房屋应具有防风、防雷雨功能.A项正确。
第3题,M地纬度低,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丰富,也为动物资源提供丰富的食物。
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示区域(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5。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
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答案:
4.D 5。
B
解析:
第4题,受纬度位置影响,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A处为分水岭,7月平均气温低于28℃;由图可知,A处位于山地,气温年较差小,B处为平原,气温年较差大。
故选D项。
第5题,区域内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植被垂直分异不太明显,无法欣赏“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岭地区,春季进入雨季,河流随之进入汛期。
该地位于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因此作物熟制由北部一年两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三熟;天然橡胶是热带的经济作物,图示地区热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
目前我国尚未脱贫的人口有7000万,其中3518万分布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
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任务艰巨。
读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我国贫困地区绝大部分( )
A。
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B。
地处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C.耕地资源缺乏,质量不高
D。
能源资源短缺,供应紧张
7.秦巴山区跨秦岭、大巴山,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其扶贫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③将部分贫困人口外迁 ④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 ⑤扩大粮食种植,建成商品粮基地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
6。
C 7。
B
解析:
第6题,据图可知,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和内陆高原地区,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易发生自然灾害,耕地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导致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C项对.由图可知,贫困地区在内陆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地区也有分布,A项错;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属于季风区,B项错;图示中西南等地区都是资源较丰富的地区,D项错.第7题,秦巴山区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需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地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可以将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一些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程度,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故①③④对。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扶贫的具体措施;该地为山区,扩大粮食种植,建成商品粮基地不可取。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第8~9题。
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
8.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
9.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根据概念可知,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2009年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为0。
3,第二产业约为3,第三产业约为1。
结合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推断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最小。
第9题,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
图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值最大的是第一、第二产业,故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完成第10~12题.
10.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
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12。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A—B-C
B。
B—C—A
C.C—A-B
D。
B—A-C
答案:
10.B 11.D 12。
C
解析:
第10题,设问是“初期阶段”,从图中找到初期阶段,观察三条曲线变化,运用排除法即可判断第三产业下降;工业化起步多为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初期阶段,环境问题及人地矛盾不突出。
第11题,成长阶段初期,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但是其产值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最终趋势,并不是导致区域走向衰落的原因;在成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了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第12题,结合三角坐标图,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图中C点),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图中A点),衰落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图中B点).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藏毯以毛绒、青稞秆、干草等为原料,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西宁(位置如下图)是我国最大的藏毯生产基地,近年来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机织藏毯企业有所增加。
(1)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据此分析藏毯的编织起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近年来西宁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的原因。
(3)相对于昂贵的手工藏毯,机织藏毯价格低廉。
有人提出西宁应大力发展机织藏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草地面积大,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为主,羊绒、青稞秆等藏毯原料丰富;藏毯具有御寒保暖的作用。
(2)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手工藏毯的市场需求扩大;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提高,导致藏毯编织成本上升;手工藏毯品质优、产量少。
(3)赞同。
理由:
藏毯市场需求量大,但手工藏毯产量有限,而机织藏毯价格低廉、产量大,经济效益高;机织藏毯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或:
不赞同。
理由:
机织藏毯的大力发展会挤占手工藏毯的市场,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快速发展易导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解析:
第
(1)题,从藏毯原料毛绒、青稞秆、干草等的来源和功能两方面分析藏毯的编织起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原因。
第
(2)题,从旅游发展、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品质、产量等角度分析近年来西宁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的原因。
第(3)题,若赞同,可从市场需求量、机织藏毯的优势及发展机织藏毯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来论证。
如不赞同,可从机织藏毯对手工藏毯的冲击及发展机织藏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来阐释.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
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
(1)变化:
由水稻、桑蚕生产转向以蔬菜生产为主。
原因:
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减少;②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③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流失)。
(2)①外来人口大量增加;②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等。
(3)①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②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各城镇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行错位发展。
解析:
第
(1)题,据图描述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从农业用地、市场需求、土地劳动力价格等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第
(2)题,根据图示信息,从人口、城镇、产业、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第(3)题,针对文字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城镇间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5。
(2012海南卷,23)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答案:
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注意将苗族男子着装的功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结合起来考虑。
由图中等高线形态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
材料中“对襟短衣”“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可以散热;“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并且冬季可以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