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9520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docx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

高三病句分类专项资料

一、“不合逻辑”

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不合逻辑主要包括:

1.自相矛盾,说话得照顾前后。

说滑了嘴,不顾前后,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

6月9日晚,长沙市政府在沿江大道杜甫江阁举行盛大的焰火晚会,欢庆泛珠盛会的召开,湘江两岸的夜空漆黑一片。

解析:

前面说在“沿江大道杜甫江阁”举行“盛大的焰火晚会”,后面说“湘江两岸的夜空”“漆黑一片”。

前后自相矛盾。

应将“漆黑一片”改为“被火树银花映红了”。

2.概念不清,互相并列的概念,应按同一标准划分,不能存在包容关系,否则就会因概念不清造成并列不当的错误。

概念不清的主要表现有种属关系并列不当、交叉关系并列不当、非同一范畴的概念并用不当。

例: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湖南常德市警方集中销毁了10公斤毒品海洛因和100公斤冰毒、K粉、摇头丸、麻古、新型毒品。

解析:

“新型毒品”是种概念,包含“冰毒、K粉、摇头丸、麻古”4个属概念,故不能并列,可将“麻古”后的顿号改为“等”。

3.否定不当,由于句中使用否定词次数较多,或误用否定词“杜绝”“防止”“忌”等,导致语意与说话人的原意相违背。

双重否定表肯定,反问相当于一次否定。

例:

谁也不能否认袁隆平他身上没有集中体现出我国当代知识分子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解析:

三次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这与说话人的原意相违背。

4.照应不周,是指句子的前后部分缺少正确的对应,主要表现为:

句中前面使用了“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后面却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形成前后不照应(即一面与两面的不对应)、句中使用两组并列短语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因偷换主语而使前后不照应。

例: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和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

前面的“能否”是表示两面,后面只有一面,不能照应。

5.关系不当,句子之间不能构成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强加因果、递进、条件等关联词或错用关联词,造成句子之间的关系不当。

例:

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6.不合事理,即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等,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

例:

因舞蹈作品邰丽华《千手观音》而走红的和其他几名残疾演员一起,推出舞蹈新作《化蝶》,绝美的舞蹈表演、优美的歌声博得长沙观众阵阵喝彩。

解析:

邰丽华与其他几名残疾演员都是聋哑人,故“优美的歌声”不合事实。

7.主客颠倒,句子陈述的对象有主体与客体之分,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即施动者),客体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受动者)。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

例:

美国师生在长郡中学学习制作中国结,一根简简单单的红绳竟能盘绕出美丽的中国结,一个个中国结对美国朋友啧啧称奇,爱不释手。

解析:

“中国结”是受动者,即行为的客体,“美国朋友”才是施动者,即行为的主体,应为“美国朋友对中国结啧啧称奇,爱不释手”。

【方法点拨】

针对不合逻辑类病句,可以尝试这样操作。

1.注意句子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

查概念不清。

2.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判断、程度的词语:

查自相矛盾型的不合逻辑。

3.多重否定,负负得正(反问句也算负):

查肯定否定是否弄错。

4.注意抓住因果关系关联词,主有要“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查强拉因果。

5.注意抓介入对象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

查主客颠倒。

二、成分残缺

句子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凡是应该有的成分没有,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的就是句子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介词残缺、关联词残缺

1.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

误例1:

(江苏卷)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解析:

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失。

误例2:

(浙江卷)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解析:

成分残缺,介词滥用造成主语缺失,去掉“在”和“中”。

(2)滥省略致使主语残缺:

不能把前一分句的宾语当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误例1:

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解析:

后一小分句因滥省略而缺失主语,在“具有”之前加上“这颗珍珠”,使结构完整。

2.谓语残缺

(1)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误例1: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

应在“建立”前加“完成”作为后面宾语中心语“工作”的谓语动词。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

误例1:

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解析:

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

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

在“突然”之后补“发现”或“看见”即可。

3.宾语残缺

(1)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

(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抓紧、进行”等)

误例1: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解析:

“发扬”是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

(2)所缺宾语前的修饰语较长,后面的宾语中心词往往被丢掉。

误例1:

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2004·青海卷)

解析:

缺宾语中心语,应该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作为“给予”的宾语中心语。

4.介词残缺

误例1: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同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解析:

“和自己”构成介宾结构,而“朋友”对应的介词缺失,“和”字后再补加一个“与”字。

5.关联词残缺

误例1: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解析:

关联词语残缺。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方法点拨】1.望见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2.望见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中心

三、搭配不当

【规律总结】

1、(2012四川卷)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解析】“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不搭配。

规律小结①:

联合并列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不全搭配

2、(2012安徽卷)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解析】“能否……是”改为“……是”,删去“能否”。

(2011江西卷)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解析】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去掉。

规律小结②: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2012江西卷)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解析】可改为“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2011湖北卷)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解析】“发生”改为“产生”。

规律小结③:

动宾搭配不当

4、(2011天津卷)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解析】将“市场”改为“因素”。

(2011山东卷)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解析】迎接“成为”舞台,显然错误,去掉“迎接”。

规律小结④:

主宾搭配不当

5、(2011大纲卷)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失眠者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解析】“感觉”改为“症状”。

(2011山东卷)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解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的主语是“观众”,而不是“《红楼梦》”。

规律小结⑤:

主谓搭配不当

6、(2012北京卷)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解析】“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可改为“特点”

规律小结⑥:

定中搭配不当

7、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解析】“在大家的信赖的关怀中”有语病,“在……中”常用来表示时间和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

汉语中要表示事物来源或由来,可用“在……中”这样的格式,因此,改为“从……中”。

规律小结⑦:

介宾搭配不当

8、(2011辽宁卷)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师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解析】无论与还是搭配,补充“还是”。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特别是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规律小结⑧:

关联词搭配不当

9、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解析】“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后面的“规定和说明”不对应。

应该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对换位置。

当句子前后部分出场互相呼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对应关系成分时,要注意相互搭配呼应。

规律小结⑨:

对应关系搭配不当

常用关联词分类

1、表示并列关系的

常用“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等关联词语;

2、表示递进关系的

常用“不但(不只、不光)……而且……”,“不仅……还……”等关联词语;

3、表示选择关系的

常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等关联词语;

4、表示转折关系的

常用“虽然……但是(可是、却)……”等关联词语;

5、表示假使关系的

常用“如果……就……”,“即使……也……”等关联词语;

6、表示条件关系的

常用“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也)……”,“不管……都(总)……”等关联词语;

7、表示因果关系的

常用“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等关联词语;

8、表示取舍关系的

常用“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

【方法指引】

一、看主干成分

点拨:

句子的主干成分是指主语、谓语、宾语。

拿到一个句子,首先迅速划出它的主干,然后看主、谓、宾三者之间能否两两搭配,有一对不能搭配,都叫做“搭配不当”。

小结:

主谓搭配不当,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语义不匹配,其中一部分为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的一项不能搭配)

例如:

今年,该市的棉花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长势良好”说的是“棉花”,不是“生产”,主谓不能搭配,应将“生产”删去。

二、看枝叶(附加)成分

点拨:

句子的附加成分是指定语、状语和补语,主要看这些成分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

例如:

自己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事都能做好。

“手”可以是“能干的”,但“聪明”的“手”使人无法理解。

三、看介宾短语

介词的运用极容易出现毛病,尤其是介宾短语的搭配。

例如:

身为教师,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同学们负责。

“对于同学们”应是作“负责”的状语,表示介引“负责”的对象,“对于”和“同学们”不能搭配,应改为“对”。

这里的“对”是“向”的意思,不能用“对于”。

四、看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的运用常常顾此失彼,犯有前后不能全面搭配的毛病。

例如:

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挽救和培养”是联合短语,“挽救”“失足青年”讲得通,“培养”“失足青年”则讲不通。

五、看两面词

当语句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如: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够”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两面”的毛病。

六、看关联词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特别是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例如: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关系的短语,只能带选择性的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

以上介绍的六个着眼点是我们用以指导学生做辨析病句中搭配不当毛病一类题目的基本思考点,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希望大家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四、表意不明

1.“一词多义”歧义

(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看不上”有歧义,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看不到”)

(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3)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

“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划线句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2.停顿歧义

(1)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2)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

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3)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划线句可作两种不同理解:

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3.指代不明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4.修饰两可歧义

(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一个”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2)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6米深的井里。

(“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这不明确)

(3)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

“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

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

【方法指引】

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1.利用重音法。

如“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物送祝福”重音落在“别”上面是说礼品、祝福都别送;落在“祝福”上面是说只送祝福。

2.停顿切分法。

停顿位置不同句意便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

如“我写不好。

”停顿在“写”后,表示不赞成自己写;停顿在“我”后,表示没有把握。

3.结构划分法。

结构划分不同,句意不同,这样就会有歧义。

如“我要炒肉丝““炒肉丝”划成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意为怎样的肉丝。

4.增换词语法。

增、改个别词语,句意就不同,必有歧义。

如“我看见老张很高兴。

”“很”前加“后”意为“我”很高兴;句末加“的样子”指“老张”高兴。

5.解释词意法。

对词义理解不同句意就不同,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句中“和”作连词是说他把两人都瞒了,作介词是说只瞒总经理。

6.改变词序法。

主要是对“方位词+动词+名词”的句子通过改变词序并结合“增换词语法”来诊断。

五、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1:

大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时期的任长霞同志生前用的衣物、书籍与批阅过的文件,睹物思人,悲从中来,大家早已热泪盈眶。

(领属性定语“任长霞同志生前用的”应放在最前面,接着应是时间定语“不同时期的”,最后是“各式各样的”,否则“各式各样”、“不同时期”有修饰“任长霞”之嫌,造成歧义。

一般顺序:

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有“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1)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花园里那几朵盛开的美丽的红玫瑰花

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详见《步步高》)

例2:

1999年5月发生的驻南使馆事件,对我们这些海外学子当时震动很大。

(动词“震动”前两个修饰语“对我们这些海外学子”和“当时”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才符合次序。

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3.定语和状语错位

例3

(1):

考古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两千多年前”用来说明“文物”的时间,是定语,而不是“新出土”的状语,把本来应作定语的词放到了状语的位置。

应将“两千多年前”放在“文物”前。

例3

(2):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状语“首次”移到“抵达”之前,错放于定语位置。

4.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4: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5.并列词语或短语排列顺序不当

例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和重视”应调整为“重视和发展”)

6.主客体颠倒

例6:

姚明这个名字,对中国球迷谁不熟悉。

(主体对客体=客体对<于>主体来说/而言)

7.虚词位置不当

例7

(1):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两个分句所共的主语不是“质量”,应改为“这些产品不是质量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句7

(2):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应为“摄影家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把字句”中否定副词“不”“没有”应该放在“把”字之前)

8.复句中分句位置颠倒(递进变为递退)

例8:

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

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六、重复赘余

【重复赘余例析一】

1.报刊杂志。

“刊”即“杂志”。

2.互相厮打。

“厮”已含有“互相”之意。

3.这其中.这其间。

“其”即“这”。

4.见诸于.付诸于。

兼词“诸”即“之于”。

5.否则不这样。

“否则”即“不这样”之意。

6.大好良机。

“良”即“很好”。

7.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

8.亲眼目睹。

“目睹”即“亲眼看到”。

9.共同协商。

“协”意即“共同合作”。

10.非常嗜好.非常酷爱。

“嗜、酷”即“非常”。

11.十分炎热。

“炎热”即“十分热”。

12.过度酗酒。

“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

13.一致公认。

“公”即“共同的”,“一致”意思为“相同无分歧”,重复,删“一致”。

14.前来光顾。

“顾”就是“到来”。

15.到此光临。

“临”也是“到来”。

16.开始启动。

“启动”指“开始工作”。

17.这个中原因。

“个中”即“这其中”。

18.第一次破天荒。

“破天荒”指“从来未曾有过或是第一次”。

19.无故旷课。

“旷课”即“无故缺课”。

20.热切渴望。

“渴望”即“迫切地希望”。

21.悬殊很大。

“悬殊”即“相差很大”。

22.国际间。

“际”就是“彼此之间”。

23.无用/多余的废话。

“废”即“无用多余的”。

24.多年的夙愿。

“夙”即“一向有的,旧有的”。

25.突然恍然大悟。

“恍然”即“突然清醒状”。

26.过高的奢望。

“奢”即“过分的”。

27.无数莘莘学子。

“莘莘”即“众多”。

28.俩个。

“俩”就是“两个”的意思。

29.值得可歌可泣。

“可”即意为“值得”。

30.胜利凯旋归来。

“凯”即“胜利”;“旋”即“归来”。

31.可堪称完美。

“堪”有“可以,能够”之意。

32.致信给。

“致”已有“给”之意。

33.更加至关重要。

“更加”与“至关”重复。

34.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即“使百姓陷入泥沼”。

35.留下的遗毒。

“遗”已有“留下”之意。

36.至少……以上。

“至少”含“最低”的意思,应搭配确数。

37.万一若。

“万一”与“若”重复。

38.切忌不要贪睡。

“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删去其一。

39.先进楷模。

“楷模”本身就是“先进的”,删去“先进”。

“好表率”同此。

40.涉及到.波及到.截至到。

“及”即“到”。

41.被……所接受。

“为……所”即“被”,已用“被”字,再用“所”则多余。

42.年轻的小伙子。

“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

43.并非是.实属是。

“非”即“不是”,“属”即“是”。

44.从心里由衷感谢。

“由衷”就是“从心里”。

45.您的令尊。

“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父亲,“您的”多余。

46.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不虞”即“没想到”。

47.全身被打的遍体鳞伤。

“遍体”即“全身”。

48.将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