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951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PID的控制器.docx

基于PID的控制器

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光电信息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申请书

 

项目名称基于PID的控制器

项目负责人李海军

所在教学部门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年级、专业11级电子信息工程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黄顺

填表日期2014-4-24

 

衡阳师范学院制

二0一四年四月

 

一、本表要按顺序逐项填写,内容要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

空缺项要填“无”。

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申请参加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团队人数不得超过5人(1人为项目负责人,参与合作研究者1--4人),个人申报项目只需填写“负责人”相关信息,项目运行周期一般为1-3年。

三、表中第一至第八项可依据内容多少适当调整高度。

四、如填表有不明事宜,请致电咨询。

(联系电话:

(备注:

此表双面打印)

项目名称

电锅炉温度控制器

拟申请经费

3000元

起止时间

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

负责人

姓名

年级

所在系、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签字

李海军

11级

电子信息工程

@

参加成员

王鑫

11级

电子信息工程

@

聂细梅

11级

电子信息工程

@

欧阳旭

12

电子信息工程

@qq.com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

黄顺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硕士

讲授课程

单片机C程序设计,VC++6.0

主要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2010.1-2012.1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2010.1-2012.12

多路辐射强度连续测量装置的研制

所在院(系)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E-mail

@

电话

一、申请理由(包括项目前期基础及项目成员具备的知识、兴趣、已取得的成绩及相关科研经历等)

前期基础:

项目组跟着老师学习PID控制技术,对它们已有熟悉的了解,掌握了MATLAB仿真技术,在自已的电脑上安装了研发过程中需要用到了MATLAB软件并能够熟练操作。

成员情况:

项目负责人学习刻苦认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具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实践设计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自学能力比较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MATLAB和PID控制技术。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且平时阅读了大量关于电子方面的书籍与杂志,对电子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了解电子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

本项目组成员在大学学习课余期间进了老师的自主创新实验室,参加了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已经掌握了MATLAB仿真,PID模型分析等技术基础;并具备了利用MATLAB建立模型仿真达到PID所要的控制要求的能力。

本项目成员的基本情况如下:

1)此项目的负责人:

李海军,具备较强的电路调试能力,参加了大量的电路制作,熟悉先进PID控制与MATLAB仿真等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书籍,对MATLAB,C语言等多款软件能够灵活应用。

在此项目主要负责单片机的程序编写。

此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对电子方面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与钻研精神。

2)此项目基本成员:

王鑫,掌握了MATLAB仿真的编程语言,对建模比较熟练,并参加了各方面有关电子制作的活动,对电子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耐心与较强的责任心。

在此项目主要负责和MATLAB建模。

3)此项目基本成员:

聂细梅,熟悉各种报告的格式书写,具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对MATLAB程序具有很强的编写能力,并参加了各方面有关电子制作的活动,对电子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耐心与较强的责任心。

在此项目主要负责PID控制设计。

4)此项目的基本成员:

欧阳旭,该成员学习刻苦认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MATLAB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自学能力比较强。

参加2013年6月份院里举办的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天桥杯”三校联盟电子制作大赛,在此项目中主要负责MATLAB程序编写。

 

科研经历:

此项目组成员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曾多次参加电子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加过衡阳师范学院第十三届及第十四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了佳绩;设计制作了单片机实验板;做出了直流稳压电源及数电设计课程八路抢答器等。

此项目指导老师,黄顺,副教授,就读于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承担衡阳师范学院物电系单片机和微机课程的理论及FPGA实验教学工作,2010年获得学院第四届“十佳授课教师”称号;每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和参赛中,一直是指导老师中的主力,学院自2001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二等奖(1个)、湖南省赛区二等奖(5个)和三等奖(6个);参与《51/98单片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汇编语言》教材的编写;目前从事电子学、探测技术和单片机技术方向的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母子体衰变特性的氡同位素数字符合分辨测量”、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液位检测仪表的研制”、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中子注量率分布测量装置的研制”,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路辐射强度连续测量装置的研制”等。

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EI收录1篇,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篇。

“基于FPGA的多路定标器的研制”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二、选题依据(包括项目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及应用价值:

PID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控制设备,在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生产中的阀门控制和温度控制等都用到了PID的反馈控制。

但是一般的PID控制器必须由工程人员根据经验手动调节PID参数,这对于需要经常对PID参数进行调整的用户十分不方便,限制了控制器的使用。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所使用的控制器在成本及程度扩展性,控制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设计出一个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控制的高性价比,高灵活性,高集成度并具有较强扩展性的控制器,为中小型企业控制器的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和控制效果,并具有较小的体积,较高的集成度,具备较强的扩展性和较低成本等特点。

由于PID控制算法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在控制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由于PID调节器模型中考虑了系统的误差,误差变化及误差积累三个因素,因此,其控制性能大大地优越于定值开关控制法。

其具体电路可以采用模拟电路或计算机软件方法来实现PID调节功能。

前者称为模拟PID调节器,后者称为数字PID调节器。

其中数字PID节器的参数可以在现场实现在线整定,因此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实现的控制器,其控制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个PID参数(即比例值、积分值、微分值)。

只要PID参数选取的正确,对于一个确定的受控系统来说,其控制精度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它对大多数工业控制对象都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且出现了许多新的控制方法。

比如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智能控制、鲁棒控制、满意控制等,这些控制策略引入到PID控制系统的设计当中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其中,智能PID控制近几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将智能控制方法和常规PID控制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许多形式的智能PID控制器。

它吸收了智能控制与常规PID控制两者的优点。

首先,它具备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辨识被控过程参数、自动整定控制参数、能够适应被控过程参数的变化;其次,它又具有常规PID控制器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可靠性高、为现场工程设计人员所熟悉等特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PID控制技术按照控制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动态目标跟踪与恒值目标控制。

动态目标跟踪实现的是使被控对象的目标值按预先设定好的曲线进行变化。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场合需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如在发酵过程控制,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温度控制,冶金工厂中燃烧炉中的温度控制,水厂和加油站的阀门控制等。

恒值目标控制的目的是使被控对象恒定在某一数值上,且要求其波动幅度(即稳态误差)不能超过某一给定值。

1922年美国的Minorsky在对船舶自动导航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输出反馈的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器的设计方法[1],标志了PID控制的诞生。

随后,PID控制器就以其结构简单、对模型误差具有鲁棒性以及易于操作等特点,在大多数控制过程中能够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到了20世纪40年代就已在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30~40年代,经典的频域设计法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较为重要的是Nyquist和Bode在稳定性理论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这种经典设计方法是设计一种反馈补偿器,以获得一定量的稳定裕度,重点考虑了模型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反馈来减少系统对干扰和模型误差的灵敏度。

补偿器的设计主要是采用由Nyquist稳定准则引申出来的图解法。

进入5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的是解析法,并且定义了一些瞬态性能指标。

借助于模拟计算机的帮助,能较为方便的检测时域响应指标。

然而,与此同时对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灵敏度的关注有所降低。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出现,用差分方程来描述控制系统模型的方法得到了应用。

对人造地球卫星的控制促进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最优控制被用于去寻找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最优轨迹。

20世纪60年代,基于最优化技术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在解决各种不同设计问题上显示出了其优势。

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控制,但这需要对过程对象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实际上往往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

因此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鲁棒性问题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单回路PID控制器中引入了参数整定和自适应控制理论,PID控制理论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由于PID控制算法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在控制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由于PID调节器模型中考虑了系统的误差,误差变化及误差积累三个因素,因此,其控制性能大大地优越于定值开关控温法。

其具体电路可以采用模拟电路或计算机软件方法来实现PID调节功能。

前者称为模拟PID调节器,后者称为数字PID调节器。

其中数字PID节器的参数可以在现场实现在线整定,因此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实现的温度控制器,其控制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个PID参数(即比例值、积分值、微分值)。

只要PID参数选取的正确,对于一个确定的受控系统来说,其控制精度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它对大多数工业控制对象都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它有明显的缺点,比如依赖于对象模型,对于非线性、大滞后、时变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等。

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对控制的实时性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被控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单纯采用常规PID控制器己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控制方法。

比如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智能控制、鲁棒控制、满意控制等,这些控制策略引入到PID控制系统的设计当中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其中,智能PID控制近几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将智能控制方法和常规PID控制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许多形式的智能PID控制器。

它吸收了智能控制与常规PID控制两者的优点。

首先,它具备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辨识被控过程参数、自动整定控制参数、能够适应被控过程参数的变化;其次,它又具有常规PID控制器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可靠性高、为现场工程设计人员所熟悉等特点。

中国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董志学等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的热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