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8696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docx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货物贸易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陈宝盈陈曼娜陈秋敏林美娟

刘康梁晴洪萍苏华

谢蓓俪张灿兰邹栩易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号

 

图表目录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内地、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中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改革开放让中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走上了快速经济发展之路。

而外贸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走在了经济改革的前列,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成功地从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成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一.中国进口贸易数据图表分析

图表11990年至2010年中国进口额及增长比例

图表1列出了1990年至2010年中国进口额在进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及其逐年增长比例。

20世纪最后十年中,前5年受国内宏观经济影响,出现短期繁荣,而后5年,中国的进口贸易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1999年以后,收到入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进口贸易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阶段。

2003年的增长比率一度达到39.9%。

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进口贸易出现回落,但在2010年又以38.7%的增长率迅速复苏。

 

 

图表2中国贸易结构

图表2列举了1995年以来按贸易方式分类的中国进口商品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进口中包含大量的加工贸易商品,真正用于中国国内消费的进口量远小于名义进口量。

中国进口在1995年-1998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反应中国国内需求的一般贸易进口只增加了2亿美元。

但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进口增长速度大幅提升,进口贸易方式也发生重大改变。

当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口从436.8亿美元增加到670.4亿美元,增长了53.7%,占进口的比重从31.15%上升到40.46%。

此后,一般贸易在中国进口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加工贸易的比重同步下降。

截止至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口的比重下降到总进口额的33.39%,一般贸易进口额所占比例上升至50.49%,两者相差足有17.1%。

这意味着,在中国的进口中,更多反映国内需求的一般贸易已经占主导地位,中国市场对全球进口贸易有了实质贡献。

 

 

图表3世界进口额前十国家

据图表3可知,中国进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持续稳定的攀升。

自1999年首次进入世界进口贸易额前十到2003年,其所占比率翻了一番,并于03至08年一直稳坐世界进口总额第三的位置。

2009年,由于中国进口总额持续累积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普遍疲软,中国进口贸易总额首次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但与世界进口额第一的美国的差距依然巨大。

2.影响中国进口贸易变化的原因

(一)国内生产总值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GDP的增长率都保持在9%的水平。

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会引起居民对国外商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推动进口的增长。

(二)中国入世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将履行承诺,逐步降低关税水平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至2010年,我国的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进口额从2001年的2436.1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10年的13948.3亿美元,增幅之大与我国的关税减免有极大的联系。

关税削减后,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降低,贸易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支持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支持了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加大国外的对华投资。

(3)体制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蕴含在民间的巨大发展潜力,市场机制取代计划体制在配置生产要素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令我国抓住了全球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将我国在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方面的优势与跨国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技术、设备、管理和国际营销网络优势相结合,成为跨国公司面向全球的最重要的低成本制造基地之一,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进口贸易额也不断上升。

(4)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国抓住了国外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之初,在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占较大比重,以满足国内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

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在劳动力禀赋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廉价的土地价格,以及逐步显现市场潜力吸引大量外资投入中国市场,大量的跨国公司选择在我国建立加工基地,以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主,导致原材料的进口在我国的进口贸易额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

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进口贸易的增长,同时也使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从过去以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进口资源类产品、工业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经加工后的制成品直接出口到国外,虽然对我国的内需拉动不大,却拉动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5)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从2005年开始,我国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

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突破6.5关口。

虽然在出口贸易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而在进口贸易方面,人民币不断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大大提高,相同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

同时,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我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有利于我国的进口贸易。

3.成为进口大国的内在原因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基本体现了我国的国际比较优势,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较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要素价格,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与产业集群、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纪律。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提供了国际背景,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将境外资本、技术、管理与国际营销网络与我国的比较优势相结合,较充分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

第一,要素优势得到发挥。

发达国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企业不断寻求通过跨国产业转移来降低成本,这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来吸引短缺要素,提升本国分工地位带来新的机遇。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占全部人口比重高达70%,基础教育覆盖面较为宽广,劳动力识字率高(90.8%),平均受教育7.73年。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更高的第二、三产业,尽管近几年劳动工资水平上升较多,但劳动生产率提高抵消工资上涨的影响,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人均产出增长了63.4%,超过了印度的26.9%和东盟的15.5%。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工资水平。

与东亚小经济体不同,我国可以在较长的时期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

其次,工业化所要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铁路、高速公司、机场、港口码头等均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再次,工业化所需的土地成本低廉。

土地制度改革之前,土地实行划拨制度,土地基本收费。

土地制度改革后,土地价格快速上升,但制造业用地价格依然较为低廉。

最后,我国基础产品的价格、环境成本在相当长的时期一直较低。

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在我国外贸中占有半壁江山的地位,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等生产要素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选择在我国建立加工基地,从而导致原材料的进口在我国的进口贸易额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后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出口,对我国的内需拉动不大,但却拉动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第二,产业基础优势得到发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运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机制与手段有所变化,即从计划手段逐步改变为更多地信赖市场机制,但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因素则更为增强。

一是国民储蓄率较高导致高投资率;二是通过对外开放吸引了巨额外商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管理经验和国际营销网络。

工业化快速推进导

第三,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得到发挥。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进口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有利于产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作为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市场受到全球主要跨国公司日益重视,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从而整体上提升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致我国产业配套能力十分强大,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在低成本制造领域优势十分明显。

第四,后发优势得到发挥。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差距明显,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设备、技术和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制造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引进技术是以往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渠道。

但是,我国科技人员数量巨大,企业学习能力十分强大,从而在中低端制造技术上形成了较强国际竞争力。

第五,体制创新优势得到发挥。

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蕴含在民间的巨大发展潜力,市场机制取代计划体制在配置生产要素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令我国抓住了全球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将我国在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方面的优势与跨国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技术、设备、管理和国际营销网络优势相结合,成为跨国公司面向全球的最重要的低成本制造基地之一。

 

四.中国出口贸易数据图表分析

图表4世界贸易大国1999~2009十年来的出口占世界的比重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美国

12.36%

12.27%

11.8%

10,75%

9,65%

8.95%

8.67%

8.59%

8.33%

8.01%

8.45%

德国

9.63%

8.67%

9.27%

9.50%

9.97%

9.97%

9.30%

9.20%

9.51%

9.10%

9.02%

日本

7.46%

7.53%

6.56%

6.46%

6.23%

6.12%

5.70%

5.38%

5.11%

4.87%

4.65%

中国

3.47%

3.92%

4.33%

5.05%

5.84%

6.48%

7.31%

8.02%

8.73%

8.89%

9.62%

根据图表4可知,整个九十年代出口总额的世界排名前五位都是美,德,日,法,英,这个局面直到2002年中国上升到第四位才被打破.所以我们选取了美,德,日三个一直名列前茅的出口大国跟中国在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量方面做比较,横向地看几个贸易大国的出口走势..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二十世纪末美德日的出口总量差不多占了世界的30%,但是三个国家所占的比重都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到了2009年,美国占全球的份额下降了3.91%,日本下降了2.81%,,德国就维持在9%的水平上..相比之下,中国从1999年的3.47%上升到2009年的9.62%,十年间上升的幅度高达6.15个百分点,成为世界第一的出口大国.

图表51990——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额排名

图表61990——2010每年中国出口贸易额增长率

从统计趋势上看,中国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在对外贸易的名次排名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从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全球前三甲的位置,至2009年,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出口额最大的国家。

其中,2004年的出口额为593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4%,2009年的出口额为12020亿美元,虽然为负增长,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仍然处于非常明显的优势。

从1990年,在出口额占世界的第十五位,到1997年挤进世界前十,再到近些年来,稳居不下的前三甲,中国出口贸易大国的地位非常突出的表现了出来。

再看增长率,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正增长的,甚至多数年份是两位数的增长率。

从折线图来看,这二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波动也很明显。

可以看到,在2001年之后,即中国加入世贸的后面几年,中国出口额的增长率都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尤其是2003,2004年。

而在2008年和2009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不景气,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增长率有所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大。

图表71990-2005年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由图表7可知,出口商品共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第二类是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几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从图表7显示,商品出口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2年至2005年3年间,商品出口总额增长了4159.04亿美元,增长相当迅猛,呈现良好势头。

在商品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最大,从1990年的74.4%到2005年的93.6%,增长的绝对数为6667.55亿美元,工业制成品无疑成为商品出口总额的主力军。

相形之下,初级产品则增长缓慢,增长的绝对数仅为331.54亿美元。

可见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上的相对优势明显强于初级产品。

5.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原因

(1)有利因素

1、国际大环境促进我国的出口

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这为我国发展经济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大环境。

特别是随着西方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我扩大出口提供了机遇。

同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也为我国扩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提供了机会。

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我国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

我国出口贸易的80%在亚太地区,其中亚洲就占60%,因此,亚太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利益所在。

亚太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对我扩大与该地区国家,地区−的贸易有利。

2、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结构发生了三次大的调整,我国及时地抓住了国外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1)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功地承接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主导产品,替代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我国实现了外贸出口的第一次飞跃。

1989年我国出口贸易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2)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效地承接了国际资金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并将发达国家转移的生产能力和自身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外贸出口的第二次飞跃。

兼具劳动力密集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特性的机电产品成为出口最大类产品,199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93.9亿美元,首次超过纺织产品出口。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90年代末,我国出口接近2000亿美元。

(3)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国积极接收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能力的转移,实现了外贸出口的第三次飞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3、中央与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推动贸易发展的政策――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

(1)1988-1993年,补贴政策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举,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

国务院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即各级政府和全国性外贸(工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

当时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实施承包制的同时仍然保留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贴。

1991年国家取消出口补贴,实施国内补贴,以税收减免、优惠信贷、出口收汇奖励制度,低价公共设施等措施支持进出口贸易发展。

1988-1993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4%;同期,国家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速度为44.4%。

1993年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11.99亿美元,较1988年的33.72亿美元增长了528.68%。

1988-1993年,国家对外贸企业的补贴为930.85亿元人民币,合215.33亿美元。

(2)1994至今,国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汇率并轨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实现双重汇率并轨(即从当时的$1=¥5.7调整到$1=¥8.7)。

伴随汇率并轨的人民币贬值与取消外汇留成,取消出口企业外汇上缴和额度管理,实行银行结售汇制以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改革措施,有效地发挥了汇率作为经济杠杆对外贸的调节功能。

为各类出口企业创造了平等竞争的环境,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1994年当年,出口贸易较上年激增31.9%,实现顺差54亿美元,并自此扭转了对外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1994-2003年我国出口贸易年均增速达16.7%。

关税削减从1991年开始,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关税削减行动,关税减免支持了进口贸易的发展;也支持了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外商在华投资和刺激了外资出口扩张。

1991年到2003年,我国进口贸易年均增速为20.5%,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25.0%。

加工贸易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由1991年的45.2%,上升至2003年的55.2%。

(3)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发展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有效政策选择。

出口低价竞销,开拓了国际市场,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对促进我国外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4年税制改革后,建立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的增值税制,正式引进了出口零税率,在《增值税暂行条例》中作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

为了缓解世界经济动荡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和1996年两次降低出口退税率,{1995年7月1日和1996年1月1日降低出口退税率,分别调为农产品3%,农业加工品10%,农业加工品14%,和3%(农产品),6%(农业加工品),9%(工业产品)。

}使出口企业要负担征退税的差额部分,增加了出口成本,影响了外贸出1996年外贸出口增长比1995年降低了21.4∃个百分点。

1998国家先后调高了部分货物出口退税率,1999年一月和七月又两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退税率。

特别是1998年以来陆续提高部分货物出口退税率,这种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是降低出口成本。

1999年两次较大幅度提高退税率使每1美元出口增加退税额0.40.元左右,大大增强了出口货物的价格竞争力,有效地减轻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同时对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出口退税为扩大对外开放做出了贡献。

出口退税在提升我国出口国际地位的同时,还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犷增强了外商的投资信心,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007年对部分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的产品、贸易顺差过大的产品、低技术和增值含量的产品、国内市场供给相对紧张的产品出口分别实施了出口许可证管理,征收出口税,取消或不同幅度地降低出口退税;对部分技术含量高、国内暂不能生产、研发和创新需要、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支持三农等产品的进口实行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或更优惠进口政策。

4、许可证管理制度

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对保证国内生产建设和消费需要,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的、资源性的、国际市场垄断的和某些特殊商品的出口做到了合理安排;对维持出口秩序、减少贸易摩擦、配合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扭转了出口单位多头对外,各自定价的局面,避免低价竞销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提高了出口经营中的经济效益;加强了国际市场的协调,减少了出口商品的不合理流向。

(2)不利因素

我国出口支持体系不够完善,政策模式单一,对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尤其缺乏对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支持。

有效需求有限,竞争激烈,我国面临外贸出口结构的相对弱势与发达国家相对强势之间的竞争矛盾;市场不规范,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企业体制机制规模等原因,国际竞争力较弱,在经营行为上追求短期效益;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商品机构定位低,质量和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缺少品牌商品;国家贸易促进机构效率低,缺乏大量高效的贸易中介组织,信息渠道不畅,手段有限,不能提供高质有效服务。

而且我国现行的汇价高估、物价不顺都对提高外贸出口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商品质量不高、售价较低、品种和市场结构欠佳、库存积压较多、资金占用额大、亏损额增加。

工业产品合格率仅为百分之七十,发达国家一般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八。

高低价市场结构不合理。

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指导思想和考核指标上重速度、轻效益;外贸企业和职工的素质不高;宏观管理调控不力;有关方面对企业的支持、服务不够,管理不当

六.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低技术低成本及土地资源等优势,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这种方式使我国的货物贸易出现了飞速的发展,从1978-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约105倍,其中,出口增长了,进口增长了。

但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出现了明显了变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正逐步取代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因此,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经过课题组的调研及分析,当前我国货物贸易潜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1)贸易增长仍表现为粗放型

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很大比例。

这种模式一方面导致出口商品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资源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控制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的发展,如限制“两高一资”类产品的出口等,但从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出口增长越多,资源消耗就越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会越严重。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矿产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3/5。

许多资源如铁矿石、铬、钴、铂、钾盐和金刚石等严重短缺。

如若这种外贸增长方式继续发展下去,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谈。

(2)贸易方式过于依赖加工贸易

近1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壮大,这给大量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很多外商看准了中国,作为其加工基地,大量开展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一种贸易方式,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事的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国内采购率较低,利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产后出口,它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紧密且面临诸多问题,如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档次偏低,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产品,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国内加工企业营销能力弱,对特定市场依存度过高,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等。

应大力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加工企业增大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提高国际市场经营开拓能力,变中国的加工地位为生产经营地位,以提高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

(3)贸易条件未获得明显改善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下跌,使得2008年以来,我国大宗产品进口数量大幅增长,但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