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6819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真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真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真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题答案.docx

《真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题答案.docx

真题答案

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诗歌鉴赏

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

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15.【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15.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诗歌翻译: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三、【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王建

15.观点一:

同意。

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

不同意。

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15.【精准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

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可以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

这里介绍两种观点:

观点一:

同意。

原因有:

(1)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精神的一种自我抒发;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继承遗志,生命不息,填海不止。

观点二:

不同意。

原因有:

(1)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自我之身,成全精卫之志。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本题是一道探究题,既考查诗歌中的形象、又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考生可答同意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也可答不同意。

如答“同意”,就要结合诗句鉴赏精卫这一形象,分析诗句突出了精卫的哪些特点,表达了精卫怎样的愿望。

如答“不同意”,就要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答出诗句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精卫什么样的态度等。

四、【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辛弃疾

21.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21.【精准分析】题干是“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

‘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词的艺术特色。

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龙吟虎啸”和“和缓”这两个关键的提示词。

结合诗句先回答“龙吟虎啸”的表现,再回答词中“和缓”的表现。

“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

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

一“惊”字,有三层意思:

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

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

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

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

下笔非常生动而有力。

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

以此寄人,委宛而深厚,见情见志。

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此题要求考生根据名人对该诗词的评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谈自己的理解。

考生首先要把握名人的评价的含义。

如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该词的艺术特色“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是考生首先要弄清楚的。

其次,考生再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分析词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龙吟虎啸”,哪些地方表现得很“和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