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模拟安徽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全国卷高考模拟安徽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高考模拟安徽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高考模拟安徽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20安徽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生物试题
满分9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H、0、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2.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3.自体吞噬是细胞中降解和再生细胞组分的一个基本过程。
有科学家观察到细胞能够通过将自身内容物裹入到膜结构中来破坏内容物,从而形成袋状的囊泡结构,这种囊泡结构能够被运输到再循环小泡结构中进行降解,这种小泡结构称之为溶酶体。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噬作用
A.促进新生细胞的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的降解
B.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即细胞结构的再循环
C.衰老的细胞进入编程死亡过程中的细胞内的吞噬
D.清除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
4.图示某植物体内一些激素的合成过程,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A.春季,①→②过程增加,赤霉素增多,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细胞伸长
B.夏季,①→③→④过程增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高,促进植物生长
C.秋季,①→③→⑤过程增强,胡萝卜素含量增多,促进果实成熟脱落
D.各激素的合成,是在内外因作用下,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
C.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
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
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距离的增大,蝗虫的种群密度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
7.硅藻对蓝光和绿光具有出色的捕获能力,这与其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有关。
回答下列问题:
(1)硅藻与蓝藻在结构方面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硅藻大多偏红色,因而其大量繁殖容易形成“赤潮”,试用所学知识分析,硅藻偏红色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制备了三组含有不同18O百分比的碳酸氢盐(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条件下,并供给光照射的硅藻培养物,分析氧产生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同位素标记法另外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仅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8.某科研人员通过在南方鲇基础饲料(含有充足的蛋自质、脂肪等物质)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平均体重为57.6g的南方鲇幼鱼900尾,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
第二步:
将900尾南方鲇幼鱼均分为9组,编号为1-9,其中1-3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基础饲料,4-6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7-9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3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
第三步: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60天后,对南方鲇进行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检测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分泌方式与Na+运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择南方鲇幼鱼要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贴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
回答下列问题:
(1)长时间空腹时,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2)II型糖尿病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推测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运动能预防和控制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6周后,体内胰岛素浓度会有所下降,请推测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种鱼性别决定的方式属于ZW型,其腹鳍颜色红(A)与黄(a),尾鳍颜色黑(B)与白(b)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
不考虑w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纯合的该种鱼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的F2中腹鳍颜色红与黄的个体数之比为3:
1,尾鳍颜色黑与白的个体数之比为3:
1。
据此,并不能判断A与a,B与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a、B与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四种情况:
①A(a)、B(b)基因位于_____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②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③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④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
现有各种基因纯合的该种鱼若干,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四种情况,则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雌性腹鳍、尾鳍的颜色。
请依次写出上述四种情况的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
某同学尝试用蓝莓来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
(1)制酒中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取样后可用____________观察该微生物。
发酵时一般要先通气,通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制酒过程中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检验后颜色变成___________。
(2)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糖源______________(填“充足”或“缺少”)。
(3)酿制蓝莓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4)为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
38.[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通过基因工程研制的某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抑癌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
人的P53蛋白可对癌变前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
该药物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致病力很弱,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会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药物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在“能自我复制”“有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保存”中选答)。
检测P53基因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和人工方法合成。
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需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
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C、H、0、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和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A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有氧存在时发生在线粒体中,在无氧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相应的细胞回收,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同一种酶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ATP合成酶,D错误。
2.【答案】D
【解析】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精子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丙细胞中发生的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丁细胞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C错误;一个丙细胞,因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而导致其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联会出现异常,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HAa、hBb或HhAB、ab),D正确。
3.【答案】A
【解析】
自噬作用是指细胞将自身内容物裹入到囊泡结构中来破坏内容物,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不会进入囊泡结构中,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的降解不属于自噬作用;通过自噬作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以将囊泡内容物分解,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衰老的细胞凋亡时,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通过自噬作用被分解;通过自噬作用,可以清除、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和衰老的细胞器。
选A。
4.【答案】C
【解析】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
【详解】春季,①→②过程增加,赤霉素增多,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细胞伸长的生理作用,A正确;夏季,①→③→④过程增强,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秋初,①→③→⑤过程增强,胡萝卜素增加,促进果实成熟,而秋末,⑥过程使胡萝卜素大量形成脱落酸,使果实脱落,C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是在内外因作用下各激素的合成,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结合图解信息合理解释植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5.【答案】C
【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过程、实验现象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因大肠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A正确;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检测到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说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A进入到了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因此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该DNA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B、D正确;由题意“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可知:
在实验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大肠杆菌裂解的发生,所以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不是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而是有一部分32P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C错误。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
识记和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方法、过程,据此,以图示信息“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为切入点,推知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源与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6.【答案】A
【解析】由柱形图和曲线图可知,以石头为中心,距离石头的距离远近不同,蜥蜴数量、蝗虫数量、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植物的数量不同,距石头的远近引起的不同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由曲线可知,距离石头越远,蝗虫数量越多,禾本科植物减少,非禾本科植物大量减少,种群密度下降,植物之间的竞争降低。
【详解】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加大,蜥蜴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而非禾草植物明显降低,故说明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A正确;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插食的风险就越大,B错误;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错误;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不是各种生物之间的物质都是循环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图示分析出得到“距离石头的距离远近不同,蜥蜴数量、蝗虫数量、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植物的数量的变化”。
其中分析选项时应注意一些易错点:
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别;物质循环的范围等等。
7.【答案】
(1).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成型的细胞核),后者没有
(2).硅藻中光合色素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吸收较少(3).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4).取硅藻培养物均分为两组,一组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提供H218O和CO2;其他条件都相同,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分析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是否为18O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三组实验均用含有不同18O百分比的碳酸氢盐(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条件下,并供给光照射的硅藻培养物,分析题图可知,在不同实验组中,最终测得产生的氧中18O百分比与碳酸氢盐中18O百分比无关,而与水中18O百分比相同,说明氧气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详解】
(1)硅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方面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后者没有;根据题意,硅藻对蓝光和绿光具有出色的捕获能力,这与其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有关,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硅藻大多偏红色,推测硅藻偏红色的可能原因是硅藻中光合色素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吸收较少,导致红光反射多,故呈红色。
(2)①据分析可知,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②欲探究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可设计实验如下:
取硅藻培养物均分为两组,一组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提供H218O和CO2;其他条件都相同,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分析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是否为18O2。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涉及光合素色的功能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本题实验探究是教材中实验的变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实验目的,难度一般。
8.【答案】
(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不需要载体(4).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规格、体重等属于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5).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6).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7).脂肪酶添加量不足(8).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提高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摄取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
【解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研究基础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故实验自变量是添加脂肪酶的量,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属于因变量;据表分析可知,实验组中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均比对照组高,且都与脂肪酶的添加量呈正相关,据此分析。
【详解】
(1)脂肪酶是蛋白质,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故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N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胞吐与Na+运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需要载体。
(2)实验中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规格、体重等属于无关变量,故该实验需选择各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南方贴幼鱼;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使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
(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贴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可能是脂肪酶添加量不足,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在量上的差异不够大。
(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幼鱼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能提高了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摄取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
【点睛】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图表识别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9.【答案】
(1).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2).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增多,使原尿的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从而使尿量增加(3).增加(4).Ⅱ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5).运动使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提高,胰岛素分泌量随之下降
【解析】
【分析】
机体内血糖来源有:
食物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
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根据题意,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说明患者体内胰岛素可以正常分泌,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
(1)长时间空腹时,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2)根据题意,II型糖尿病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增多,进而使原尿的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从而使尿量增加。
由于II型糖尿病患者原尿中渗透压增大,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比正常人高。
(3)研究表明,运动能预防和控制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6周后,体内胰岛素浓度会有所下降,可能是运动使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提高,胰岛素分泌量随之下降。
【点睛】本题以糖尿病为背景,考查机体的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10.【答案】
(1).未统计腹鳍颜色和尾鳍颜色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
(2).一对或两(3).纯合黄腹鳍白尾鳍雄性×纯合红腹鳍黑尾鳍雌性(4).红腹鳍黑尾鳍、黄腹鳍黑尾鳍、红腹鳍白尾鳍、黄腹鳍白尾鳍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