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中惊和露是什么意思.docx
《二十四节气歌中惊和露是什么意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歌中惊和露是什么意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四节气歌中惊和露是什么意思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歌中惊和露是什么意思
篇一:
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
立春:
2月4日-5日,
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2月18日—20日,
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谷雨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诗句是写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调,谁还不知道,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
在诗句之中其实反映了地理的一个基本知识:
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
这里的春风当指我国的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
篇二:
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
立春:
2月4日-5日,
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2月18日—20日,
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谷雨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
“小雪”节气。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诗句是写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调,谁还不知道,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
在诗句之中其实反映了地理的一个基本知识:
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
这里的春风当指我国的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
篇三:
二十四节气歌及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及传统含义20XX-5-1713:
57:
00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
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
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
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
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冬至:
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小暑:
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处暑:
"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小寒:
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
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
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白露:
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
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
开始降霜。
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小满:
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
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
清明:
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雨水:
降雨开始。
谷雨:
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小雪:
开始降雪。
大雪:
降雪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