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5968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docx

4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

《国际企业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第一章总论

一、国际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1.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2.规模庞大;

  3.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4.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5.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二、国际企业的类型与经营方式

  1.从经营的角度看,国际企业可分为以下类型:

  

(1)资源型。

即直接投资于资源所在国以获取本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

 

(2)制造型。

即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开始是以加工装配为主,随着当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投资转向资本货物部门和中间产品部门。

(3)服务型。

即提供技术、管理、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的国际企业。

  2.国际企业的经营方式:

  

(1)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贸易。

商品的进出口,即商品的国际贸易,是最基本的国际经营活动。

劳务的国际贸易发展很快,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己占据重要的地位。

其中技术授权又称许可证贸易,指授权使用工业产权或技术。

许可证贸易涉及的工业产权或技术包括专利、商标、技术诀窍或专门知识等。

(2)合同性安排:

是国际企业通过签定合同或协议,从事工程承包、管理及技术咨询等经营活动。

(3)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

是指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进行的对外间接投资活动。

这种投资方式的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没有管埋权,只能享有获得相应的股息和红利的权利。

间接投资主要是购买被投资国发行的中长期政府债券或企业债券、各种公司股票以及各种票据、可交换的公司债券、定期贷款等所进行的长期资本的跨国界流动(4)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资金、技术、设备、劳务等投资方式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动。

这种投资形式的投资者不仅拥有对所投资的国外企业的所有权,而且拥有对国外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权,能够直接参加国外企业的管理。

这是国际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三、国际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1.对母国的影响

  正面:

(1)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

(2)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

(3)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凋整。

  负面:

引起资本外流,使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增强,改变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

  2.对输入国(东道国)

  正面:

(1)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

(2)向东道国输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促进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负面:

(1)加剧东道国资金短缺的矛盾。

(2)不适宜技术的输入,不合理的条款、价格。

(3)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局限。

(4)造成东道国对国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依赖。

第二章国际企业的基本理论

一、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

  1.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理论

  对输出国而言,输出富余资本而使国内资本收益率提高,从而使国内资本的实际收入增加,加上国外投资的收入,资本总收入显著增加。

  对于输入国来说,资本收益率降低,资本的实际收入也相应降低;但由于国内劳动、土地和其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其收入明显增加。

  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资本输出和输入双方的国家利益,世界的总财富也因此而增加。

因此,尽管这种移动会使有关国家付出一定代价,国际投资仍广泛地发生。

  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扩展分析

国际资本移动还存在另一个动因,这就是有关国家为改变实际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而借款或贷款。

  3.两缺口理论

  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钱纳里(H·Chenery)和以色列经济学家迈克尔·布鲁诺。

  理论要点:

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是制约这类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

  4.国际投资周期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J·H·Duning)对自己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了动态的发展,提出了国际投资周期论。

 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直接投资具有随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而对外净直接投资呈现出比较规律的变化。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和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提出。

  海默总结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

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金德尔伯格进一步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

(1)产品市场不完全;

(2)要素市场不完全;(3)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

  2.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mon)提出。

其核心是产品生命周期应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

  3.寡占反应论一一防御性投资动因

  由尼克博克(F·Knickboker)提出。

  寡占反应就是在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构成的行业中,由于每一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个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动。

  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和减少风险的动机。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邓宁提出。

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三、跨国公司理论

  1.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一一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是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提出的。

  所谓内部化,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

  2.跨国公司的界定

  跨国公司可以按不同的标准界定:

如按分支机构数量、按所有权标准、按业绩、按行为标准进行界定。

  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弗农教授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

  

(1)以共同的所有权为纽带而互相联结。

(2)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如货币和信用、信息和系统,以及商标和专利。

  (3)受控于某个共同的战略。

  联合国的定义:

跨国公司就是在它的基地所在国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和服务设施的企业。

  3.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

  厂商增长最大化是指厂商经理偏好扩大规模(以销售额和资产额衡量)而不是增加净利润

第三章、第四章

一、国际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

  1.经济发展阶段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不同的阶段:

即传统社会、起飞前夕、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

  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从而进入该地区或国家可能给国际企业带来的成功机会也是不一样的。

  2.产业结构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则选择某些领域加大投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国家对外转移地产业。

  3.通货膨胀

  进入某个国际市场之前,企业应详细了解该地的通货膨胀的速度和水平,并分析能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那些通货膨胀速率达到惊人数字的地区,企业仍应避免介入。

  4.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5.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决定了市场机会的大小。

二、国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

其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经营控制权。

  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新建、兼并和收购。

其中兼并和收购是非常流行的方式,原因有:

  

(1)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

(2)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3)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承。

 (4)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三、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1.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条件 比较优势、相近的战略目标、独立的法人资格

  2.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 研究开发型、制造生产型、销售联合型、合资企业。

  3.战略联盟的好处 提升竞争力、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经济、防止过度竞争、挑战"大企业病"。

  4.国际战略联盟的难处 合作难度大、利益难平衡、对合作开发技术的滥用。

第五章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

一、国际营销的产品组合

  1.有关概念

  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产品项目的组合方式。

  产品线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但其型号规格由不同的产品项目集合而成的产品。

  产品项目是指一个产品线的内在规格、标准、价格、式样及其他属性。

也可称之为品种。

  

  产品组合实际上就是研究产品组合的广度、深度和关联性。

  2.产品组合策略

  扩张型、有限型、加深型、专业型、多种经营型、差异性型、特殊型。

二、国际营销的价格策略

  1.定价方法 成本导向法、需求导向法、竞争导向法

  2.定价策略 判别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价格调整策略

三、国际营销的渠道策略

  1.分销渠道的概念

  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买者的所有活动(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

  2.影响国际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1)产品因素:

价格、重量与体积、产品式样、是否标准件等。

 

(2)市场因素:

包括市场的分布、顾客的特性、竞争情况等。

  (3)企业本身的因素:

包括企业的规模、资金能力、企业提供的服务等。

  3.分销渠道调整策略

  

(1)直接分销与间接分销 直接销售主要适合生产资料的销售。

  间接分销渠道主要为缺乏出口经验能力、没有海外分销渠道和信息网络的中小生产企业采用。

间接分销渠道一般适用于消费品。

  

(2)宽分销与窄分销渠道

  广泛性分销渠道适用于购买频率高但每次购买量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及工艺品中的标准件、通用小工具,及需要经常补充和替换或用于维修的产品、替代性强的产品等。

1、 信息沟通的三要素为信息沟通的三要素为____编码___、___解码___和 ___渠道与传输方式的选择___。

2、个体的道德素质分为___组织道德_____、____社会道德___方面。

3、国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__直接投资____、____间接投资____、贸易。

4、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包括新建企业___兼并______、____收购_____。

5、国际营销中的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广告、人员促销、营业推广_______和公共关系。

6、国际企业的类型有:

资源型、制造型和服务型

7、控产品销售增长率的高低,人们把产品寿命周期划分为成熟期、衰退期、投入期和_成长期_

8、全球性组织结构矩阵包括___职能型_____、____产品型____、____区域型_____、___混合型____、____全球性____。

9、依照产品的整体概念,可将产品分为___核心产品_______、____形式产品______和延伸产品方面。

10、价值链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企业的辅助性增殖活动,下部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连接上下部的是企业经营决策

11、工作丰富化的主要方式有以团体装配代替装配线、__弹性工作制_工作轮换和成立质量小组。

12、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有:

成本、需求和竞争。

13、按照产品整体概念,可以把产品分为全新产品、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

14、外汇风险的形式有:

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其中交易风险是最重要的

15、价值链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上部是企业的辅助性增殖活动,下部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连接上下部的是企业经营决策。

 

第六章国际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一、投资区位的选择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际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的突出特点是投资的区位选择范围更广,影响面更大。

  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劳动力的价格和素质。

 

(2)预投资的区位的环境保护政策。

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许多企业正是因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强化而不得不到海外投资。

(3)税收政策。

(4)运输成本。

(5)政府的政策和干预。

二、国际技术转移

  1.转移的类型 垂直方向转移、水平方向转移

  2.转移的方式

  

(1)许可证。

要注意许可证的权限、许可的地域和范围、有效期限及纠纷的解决方式。

 

(2)依附于贸易或投资进行转移。

  3.技术引进和输出决策

  在技术引进时要考虑引进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

  在技术输出时要注意技术输出的投资环境、投资风险和技术秘密的泄露、对技术的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技术生命周期、政府对技术输出的干预程度。

第七章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1.传统的人力本理论

  代表人物:

西奥多·舒尔茨。

理论要点: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受教育程度高低,对一个国家人均GNP多少有直接的联系。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它能有效地节约市场主体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组织费用。

国民的道德水平越低,交易费用越高。

员工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员工的忠诚度不够,二是员工的奉献度不够。

  个体的道德素质分为两部分:

组织道德和社会道德。

  如果制度是有效的,败德行

 为的个人成本会超过个人收益,人们将选择讲道德;反之,人们将不讲道德。

  

(2)信誉 信誉是社会或他人对组织或个人内在能力、道德水平及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总体印象。

良好的信誉可以降低拥有者和全社会的交易费用。

  (3)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社会关系增强了行为主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社会关系可以使行为主体扩大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力。

  人们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愿意做出一定的物质上或道义上的牺牲。

  人际关系为组织和个人的交易活动提供了一种信用机制。

  人际关系成为社会资源交换的一个网络。

二、如何选派海外经理人员(选派海外经理人员的条件)

  1.业务能力与管理技术水平 在国外,由于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以及交流上的障碍,求助于他人是困难的。

为此,经理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海外经理不仅应该对异国文化的差异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还必须有足够的调节能力,适应这种差异,即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东道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3.语言及人际交往的能力除了必须精通当地语言外,还必须熟悉当地的生活习惯、社交礼仪,深入了解当地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并且没有民族倾向,不以本民族的行为标准去判断和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

  4.责任心和使命感5.经理人员及家属移居国外的愿望和动机6.个人因素

2、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的标准和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对于国际企业来说,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不论他来自哪个国家和民族,必须达到的标准是:

能被公司的企业文化所完全同化,并做到在任何地方经营都能获胜。

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有:

(1)业务能力与管理技术水平

(2)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3)语言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4)责任心和使命感(5)经理人员及家属移居国外的愿望和动机

三、工人参与管理

  简述工人参与管理的形式?

 答:

 工人参与管理的形式很多,主要有:

  1)工人进入决策层

  2)通过立法让工人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决策

  3)给工人少数参与权

  4)建立工作审议会

  5)实行工作丰富化,给工人以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工作丰富化的主要方式有:

弹性工作制、以团体装配代替装配线、工作轮换、成立质量小组。

第八章国际企业的组织管理

一、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

  1.出口阶段,重心在国内。

   出口阶段

出口分部:

属营销部

出口部:

与事业部平级

  2.设立自主子公司,每个子公司都是实体法人。

  海外自主子公司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海外自主子公司结构最适用于母企业规模不大、海外子公司数目较少且分布在邻近国家的情形。

  3.国际事业部结构,这是一种分权化的组织,有利于统一和协调。

  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经营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

  4.全球性组织结构。

  主要形式有:

全球职能性组织结构、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全球性矩阵组织结构等5种组织结构。

二、价值增值链与企业组织模式转变

  价值链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上部是企业的辅助性增殖活动,下部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连接上下部的是企业经营决策。

  与价值增值链有关的企业组织模式的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

  1.独立子公司阶段,企业自己负责自己的价值链。

2.寻求外源阶段,生产线延伸到企业外部。

 3.系统一体化阶段

  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组成跨国生产体系。

三、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1.组织结构再造,尽量减少管理环节,尽量减少机构。

 2.全球网络结构

  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向全球网络组织结构转变,这一转变要作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将企业的重要职能(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其他功能相分离,形成一个由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核心;二是将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每个联接点由一个人控制。

  3.横向管理体制由专家通过指令来进行沟通与合作,充分体现"分散经营,集中管理"的原则。

第九章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外汇风险管理

  1.外汇风险的定义

  外汇风险是指企业财产、负债和经营成果因汇率变动而发生的增值或贬值的风险。

  。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各种交易包括:

以信用方式进行的商品或劳务的进出口交易、外汇借贷交易、远期外汇交易等。

  

(1)定义: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2)产生交易风险的交易形式:

货物进出口、外汇借款

  3.交易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1)事先防范:

  

选择合适的币种

在合同中加入保值条款 

通过调整价格弥补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2)事后防范:

  

根据预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即期外汇交易

进行远期外汇交易,与借款银行签订合同到割期时汇率不变

  

进行期权交易,交付部分保险费,买进期权,在交割时有权卖出或买入

二、国际避税

  1.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

  将实现利润的一部分由高税收国家子公司转移到低税收国家子公司,从而实现整个跨国公司少交税。

  2.避税地法

  

(1)注册挂牌公司

  挂牌公司一般设在低税国家,通过虚设销售公司或者或控股公司,转移部分收入。

  

(2)注册代理公司,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服务,由避税地公司代理收付、转入收入。

  (3)注册控股公司,由由各地公司向控股公司汇入股息和红利。

  3.机构身份法

  

(1)利用不同国家对管理机构所在地、注册地、总部所在地在税收上的不同政策选择机构的设立地点。

(2)利用不同国家在税收上对待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不同政策,选择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形式。

V(3)有些国家只对常高机构征税,在该国可以避免成为常设机构。

第十章 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

一、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际企业文化:

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

跨文化沟通:

所谓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

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

国际避税:

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回馈转让权:

是指许可方要求受权人在使用过程中把转让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情况反馈给许可方的权利

  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哲学层次上具有指导意义,在管理层次上是国际企业行为的逻辑起点。

  2.国际企业文化是国际企业全部行为的综合反映,并具有自我扩展和自我深化的系统特征。

  国际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

它由横向网络与纵向层次所构成。

  横向网络,是由构成国际企业文化众多要素的性质与状态联结而成的,它具有自我扩展的特征。

由观念要素、心理要素、意识要素、价值要素、习惯要素、行为要素等构成的。

  从纵向看,国际企业文化是一个由里及表、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性结构。

通过三个层次实现的:

心理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

  3.国际企业文化是深层内化形态与表象外化形态的高度统一。

内化形态是指心理状态,外化形态是指行为习惯。

二、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

民族性;传统性;渗透性:

地域性;变革性;潜意识性;落差性。

三、影响国际企业管理活动的文化价值观(霍夫史蒂德模型)及其应用

霍夫史蒂德模型的基本内容:

答: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2)权利差距  3)不确定性的规避  4)价值观的男性度与女性度  5)长期观--短期观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个人高于组织,与组织的关系是功利性。

利益是前提,义务依赖它存在。

  集体主义把个人的利益与组织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组织有忠诚的义务与责任。

  2.权利差距:

财富与权力的不平等程度低属于低权力差距型。

财富与权力的不平等程度高属于高权力差距型。

  权利差距在企业中的表现:

集权与分权。

集权,决策集中在高层,下级服从上级。

分权,决策民主化,大家共同参与决策。

  3.不确定性的规避:

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以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4.价值观的男性度与女性度:

男性化社会强调诸如武断、金钱的获得、无视他人等价值观,成功的创造者和能力被视为英雄。

而在女性化社会中,竞争的失败者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个人的才华受到怀疑和否定。

  5.长期观--短期观:

长期观的准则是储蓄、节俭、长期投资。

短期观正好相反。

  霍夫史蒂德模型的应用

  1.权利化程度:

高权利化程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