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5393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docx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中國城市發展與建設史

1、原始居民点

第一节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居住的形式由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到固定的居民点,其间经历了数十万年的岁月。

穴居、巢居。

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

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较为可靠的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们便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屋,从而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

二、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1.位置:

一般都选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

2.规模:

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也比较密集。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

由于全国南北各地气候、地形、材料等不同,房屋建造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木骨泥墙房屋,一种是干栏式桩上建筑。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初步具有城市集中的特征:

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集中等。

这些定居生活和村庄聚落的出现,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中国城市的起源形成

中国城市的产生

 一、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我国最早城市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我国历史上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朝前期。

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

因为在我国古书中已经有了关于这个时期部落首领建都的记载和筑城的记载,同时更重要的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也确实发掘到了属于这个时期为数不少的城址。

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龙山文化遗址时,就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一座用夯土筑的古城遗址。

以后在河南安阳洹水之滨的后岗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有与城子崖相类似的一座古城。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随着对探索夏文化等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长江中游两湖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河套地区等四大区域先后都发现了史前时期的城市遗址。

截至目前为止(1998年),我国共发现史前时期的古城址约50座左右,形成方国林立的局面。

这些城址兴筑的时间大都集中在公元前二、三千年的一段时间。

有的甚至更早,因此可以确认,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已经产生了最早一批的城市。

其产生原因: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

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

第三,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

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作为刚开始时产生的城市,其规模一般都还不够大,内部设施也很不完善,远不能与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还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说来只不过是些城堡而已,但是以后发展的城市,以至今天现代意义的城市,正是在这些最原始的城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不妨把这一萌芽时期产生的城市称为“雏形城市”。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间与国外城市相比较,也是差不多的,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国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

“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的社区中。

”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二、我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我国上古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所以能产生城市,这不是偶然的。

它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分工,导致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和私有制出现,以及社会成员大分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和掠夺性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

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

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

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

(见我国古籍《礼记·礼运》中的记载。

第三、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早期城市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以后,但还不能认为其就此已经形成。

经过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

一、城市形成评判标准

应该而且必须具有和广大乡村聚落不同的形态要素和特征

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需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以行使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职能

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

4、需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第一条是前提,第二三条是实质,第四五条是基础和保障。

上述五条标准及其要素并非要求在一个城市中同时具备才认为是城市形成了,但主要的要素必须拥有,如宫殿等大型公共建筑,生产场所,贸易功能,居民住宅,基本的基础设施等。

二、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

二里头城址位于洛阳市区东20公里,偃师市区西南9公里,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

布局大体是:

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相连。

交通和贸易方面,遗址中有非本地所产的贝、绿松石等,应该是通过交换和贸易的来。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考工记》还记载:

“经途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另外,按照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分成三级城邑网:

周天子所居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道路宽窄也不同。

这些文献记载的周代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建设布局,虽然还未为考古发掘完全证实,但从后来我国古代一些城市建设布局尤其是都城建设布局的实例来看,其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等实例中尤为明显。

归结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主要有:

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

各地诸候纷纷大兴土木,筑城修室,使中国城市数量大增。

除中原地区外,在山东、河北及长江流域等地的诸候方国也纷纷建城。

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2.形成三级城邑网。

即周天子所居王都——诸候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三级。

3.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4.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并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此外,建筑材料也有了发展。

周人发明了瓦,从而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况。

管子

《管子·乘马》说: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防沟省。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这里讲到选择城址应该注意的条件,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要求城市布局要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形态不必方方正正,道路不必横平竖直。

《管子·大匡》又说:

“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这种对城市讲求实际的功能分区至今还为城市规划建设所遵循。

以上这些观点和原则与《周礼·考工记》所记述奴隶主建城思想及模式显然有许多突破。

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

《管子·乘马》说: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市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大匡》又说:

“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东汉都城洛阳

东汉洛阳城是在西周洛邑(成周)和西汉雒(luo)阳城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

北靠邙山,南临洛水。

不仅有天然的屏障,而且是交通要冲,所以早在西周时,便选择在这里建成周城,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

城内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

城的平面形状不甚规整,但大体上近于长方形。

城内的宫殿,主要是南宫和北宫。

两宫相距约1里,之间有复道相连,以保证皇帝往来时的方便与安全。

如将东汉洛阳城和西汉长安城的平面形状、城门的分布、宫殿和市场的位置等几方面作一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东汉洛阳城的建设布局已不拘泥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

东汉建都洛阳,由于首都东迁,长江、珠江流域与中原的商业交通联系更加密切。

凡此种种,都大大促进了秦汉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二、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

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

以西汉时将近1600个县与我国今天全国22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盟等)相比较,只相差600多个,并且这些县很多都被保留下来。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疆域扩大,凡在国家政治势力所及范围都有相应的郡、县设置,因而在我国广大南方、北方和东北地区也开始广泛分布了城市。

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

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

在国内主要地区出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城市。

司马迁按照当时商品流向和商业经济联系实际,将全国划分为8大经济区域。

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

西汉时的国际贸易可分陆、海两途,以陆为主。

陆途即所谓“丝绸之路”。

海上贸易主要在南方,重要港口有番禺、徐闻、合浦以及位于今越南境内的龙编(今河内附近)等。

“军市”。

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

汉长安

汉定天下,围绕建都洛阳还是建都长安问题曾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

最后刘邦听取了张良的意见,才决定定都长安。

“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东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汉长安位于渭水之南(北距渭水南岸约二公里,今西安市西北约8公里),龙首原高地之北,与秦咸阳毗连,并利用秦一处离宫(兴乐宫)建设起来的。

汉长安城是逐步建设起来的,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汉高帝时,先将秦代的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后在长乐宫的西面建未央宫,又在长乐、未央两宫之间建武库。

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并建东市和西市。

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并在西面城外建一规模宏大的建章宫,至此,都城规模大备。

汉长安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大一统帝国新建的第一个都城(秦咸阳基本是战国时秦国都城的延续)。

其规划布局已同战国时都城有很大不同:

它改变了战国时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而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

其次,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它多少有些附会《周礼·考工记》的规制。

主要表现在:

城的平面形状虽不甚规正,但基本近于正方形;十二个城门平均分布在四面,每面各三个城门;长乐和未央等主要宫殿位于城的南部,东市和西市位于城的北部,这也与“面朝后市”相符。

第三,长安城在规划建设上还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宫殿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

仅长乐、未央两宫就占了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加上桂宫、北宫和明光宫,合占全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

由于长安城宫殿占据很大用地,且集中在城的中南部,因此,广大平民和部分官吏就只能居住在城的东北部靠近宣平门的地区,以及城外靠近城门的地区和各宫殿之间。

居住区共有160个闾里。

市场位置从城北移迁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

如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六朝”建康城,隋唐长安城等市场都布置在宫城的南部。

这一变化与宫城位置北移相关。

重要城市建设布局

六朝都城建康城

春秋越筑越城,战国楚筑金陵邑城(石头城)。

作为都城始自东吴孙权。

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相继在这里建都,史称“六朝”古都。

(一)建城背景与条件

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战败后,魏、蜀、吴三分天下局面形成,东吴为了就近与曹魏、刘蜀抗争,而南京东有钟山龙蟠,西有石头虎踞,前有秦淮河,后有玄武湖,同时西北有长江作屏障,东南有富庶的“三吴”作后方,诸项条件均很优越。

229年在孙权在武昌称帝,并于同年又迁都建业,这时才于石头城东建了一座新城——建业。

(二)城的形制与规模

孙吴肇基南京后建立的建业都城,位于今南京市中部玄武湖之南,北依覆舟山、鸡笼山,南近秦淮河(距秦淮河五里),东凭钟山西麓,西隔五台山与石头城相望。

城的规模“周围二十里十九步,东晋、南朝因之。

”平面呈正方形。

平均每边长约五里,规模不大,都是土墙篱门。

至齐高帝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才改立为砖城。

(三)城市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建业宫城居城中偏北,孙吴时主要宫殿有太初宫和昭明宫。

孙吴的宫苑建筑还有苑城、南宫和西苑。

在建业城的外围,有一系列的城堡拱卫着都城,其中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即是石头城。

西晋统一中国后,改建业为建邺。

西晋末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又改建邺为建康。

东晋南朝时的建康城,是在东吴建业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主要是大造宫室,在原东吴苑城和昭明宫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建康宫”,正殿都位于中轴线上,这座新宫就是后世所称的台城,周围8里,呈长方形,其中心约在今成贤街四牌楼一带。

起先是两重宫墙,到梁朝时,改为三重宫墙,并改筑为砖城。

宫城南面正中为大司马门,也称章门,凡是给皇帝上奏章的人,要跪拜在那里听候回音。

在宫城东门外,有东宫。

宫城以北是苑囿区。

东晋时在鸡笼山一带修华林园,覆舟山有北郊坛和药园。

刘宋时在玄武湖立方丈、蓬莱、瀛州三神山等。

建康都城的大小和范围,同东吴建业城一样,城周仍为20里19步。

东晋中期时曾经重修。

共开有9门,除正南面的宣阳门外,还有南偏东的津阳门,南偏西的广阳门,东面的清阳门和建阳门,西面的西明门、阊阖门以及北面的玄武门和广莫门。

都城内总体布局大体也和建业城相似。

主要商市仍在城南秦淮河一带,史载“淮水之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

从宫城大司马门南出2里经都城的南门宣阳门至秦淮河畔的朱雀门总长7里仍为御道,是全城的中轴线。

两侧为官署和居民区,如东晋的军政要员王导、谢安的住宅就在御街东部的秦淮河畔,即著名的“乌衣巷”。

这时西面的石头城仍为重要的防守要地。

此外,从东晋起,又在都城西南角加修西州城(冶城包括在内),从西南至东南有四重城堡拱卫建康都城。

(四)人口及其地位

从东晋建都经过二百年的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也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思想文化方面建康城也占有重要地位。

当时设有文学馆、史学馆、儒学馆、玄学馆等。

江南的文人学士云集于此。

史学家范晔著的《后汉书》,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范缜的《神灭论》,刘勰的《文心雕龙》等都是在建康编写完成的。

还有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父子等,也主要是在建康成就的。

建康城也是当时南方的佛教中心,梁武帝还把佛教作为国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

北魏洛阳城

洛阳自东汉至曹魏、西晋均为都城(在此之前还有东周)。

三国至西晋时虽然屡次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战后均经过修复,城基无大变动,在城的形制和布局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城的平面仍然呈竖长方形,实行的仍然是南、北两宫制。

洛阳城的规模、形制和布局的变化主要是在北魏时期。

(一)建都背景

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公元386—534年),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但平城偏处北方,常有风沙雨雪,这对于想统一中原的拓跋氏当然是不利的。

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时,为更便于统治全国及进一步学习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决定将国都南迁洛阳。

太和十九年(495年)新的洛阳城基本建成。

事实证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使此后北魏的经济得以空前繁荣,四十多年间,洛阳又一次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总体布局与城建特点

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宫殿方面废除了东汉以来分为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

魏明帝时在城西北角建的金庸城这时仍被保留延用。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洛阳城的外围新筑郭城,即外城。

在整个外郭城的范围内,划分为323个“里”,四周筑围墙,居民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外郭城中除了主要作为居民居住的坊里以外,作为工商业区的“市”也设在外郭城中。

北魏洛阳城市建设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宗教发达,全城寺院林立。

隋唐长安城

不但是中国中世纪城市的典型,也影响了当时邻近其它国家都城的形制。

一、城址选择

隋唐长安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

位置即今西安市区所在地,西北距汉长安城十三里。

是一座新建的帝王都城。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经过数次充实扩建,终成我国封建社会建成的最大城市,也是全世界在封建社会建成的最大城市。

二、城市规划特点

按照规划图纸进行建设。

主要参考了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即废弃了汉代的多宫制和宫殿区偏在南面,且与民居相杂的情况,把宫苑区和官署区集中到城的北部,而以宫门南出的大道(朱雀大街)作为全城的中轴线。

在城的中部和南部的居民区,则实行了一种整齐划一的里坊制度(共109坊),并且设立了专门的商市区(都会市和利人市,即唐代东市和西市)。

三、总体布局

城市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

宫城位于都城北部的正中,平面成规整的长方形,今实测东西为2820米,南北1492米,周长为8.6公里,面积约4.2平方公里。

城墙均是版筑的夯土墙。

宫城内有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宫。

正殿名太极殿,是唐初政治的中枢所在。

宫城北面设三门,南面设五门,其正门承天门北对太极殿,南临“横街”。

横街宽三百步(合今441米),是当时举行重大庆典的广场。

皇城在宫城之南,平面亦成规整的长方形,今实测南北为1843米,东西与宫城同,周围9.2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北面无墙,与宫城以横街相隔。

皇城内分布着中央高级衙署和太庙、社稷。

皇城南面正中的朱雀门与宫城的承天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在南北一条直线上。

这条南北直线就是承天门大街(亦称天街)和朱雀大街,也就是全城的中轴线。

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是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的商业区。

平面形状为规整的长方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9.7公里,周围共36.7公里,面积为84平方公里(包括宫城与皇城面积)。

城墙皆为版筑的土墙,仅在城门两侧的墙表面砌有砖。

墙的厚度为9—12米,城高5米多。

城外有濠沟。

外郭城的东面城墙外有一道复墙“夹城”。

两墙之间称为复道,宽约50米。

是供皇帝由兴庆宫从复道中北去大明宫,南去芙蓉园,往来潜行,不为外人知而建。

外郭城共设13个门。

各门均建有高大的门楼。

城的东、西、南三面,每面各3个城门,位置匀称。

明德门是城的南面正门,共有5个门道,显得最为隆重、庄严。

四、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

有4条通往全国重要城市的陆路交通干道:

一是东路经洛阳至汴(今河南开封市)、宋(今河南商丘县);二是西路经岐州(今陕西凤翔县)达成都;三是北路渡河至太原,出娘子关达范阳(今北京市);四是南路至荆襄(今湖北襄樊市和荆州市),再入长沙达广州。

四路中以东路最为繁忙和重要。

水路交通则从漕渠至潼关入黄河,从洛阳经通济渠、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由长江上达潭州(今长沙市)、益州,又经洪州(今南昌市)入赣江,越大庾岭连广东北江达广州。

城内道路共有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14条。

其中贯穿于城门之间的3条南北向和3条东西向大街是主干道,号称“六街”。

朱雀大街最宽,达150米。

东边西边和南边的顺城街最窄,各宽仅25米。

其他大街的宽度介于130—40米不等。

在各条大街的两侧,都设有整齐的水沟,宽3米,深2米多,并植有槐树和榆树。

25条大街纵横交错,将全城划分为109个坊和两个市(本应为110个坊,由于城的东南角有曲江池,城墙作直角形曲折内收,故少1坊)。

白居易曾将这种城市规划描绘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皇城南面的朱雀大街,既是全城的中轴线,也是长安、万年二县管辖的分界线。

它将全城划分为两半,东半54坊和东市属万年县管辖,西半55坊和西市归长安县统领。

五、坊里

长安城中的坊有五种类型。

宫城、皇城的东面12坊和西面的12坊,原是整齐划一、东西对称的,面积是相等的。

但是,由于后来建大明宫时开辟丹凤门大街,“翊善”、“永昌”二坊被从中分开,各分为两坊。

其南则因扩建兴庆宫,又缩小了“永嘉”和“胜业”两坊用地。

所以从平面布局上看,宫城、皇城以东的坊和以西的坊不甚对称,坊的数目也由原来的107坊增加到109个坊。

坊里面积如此之大,在古代中国城市中是空前绝后的。

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坊里的划分完全由干道网决定的;二是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坊里数目太多,不便于管理。

坊的平面形状,可分为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

坊的四周都筑有坊墙。

除皇城以南的36坊只在东面和西面各开1门、在坊中只设1条东西街以外,其余所有的坊都在四面各开1门,坊内设十字街,街宽均15米。

皇城以南诸坊靠近宫阙,不开南北门,是为了避免“泄气”,破坏“风水”。

坊门均启闭有时,每夜街鼓鸣后大街上即空空荡荡。

六、商业市场

分别设在皇城的东南方和西南方,即东市和西市。

各占两坊之地。

两市的形制相同,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

市的周围也筑有围墙,四面各开2门,内设16米宽的南北向和东西向街各2条,交叉成井字形,将市内划分为9区。

每区四面临街,各种行业的店铺均临街而设。

两市各有220个行业,店肆更为繁多。

除集中的东市和西市外,围绕东西市和交通要道旁也还有不少小商贩和手工业作坊存在。

七、大明宫与兴庆宫

唐代长安城的宫城变化,主要是新建了大明宫、兴庆宫。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面禁苑内的龙首原高地上,高宗以后唐代的主要宫廷。

大明宫的平面形状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周围共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

宫内正殿为含元殿。

兴庆宫在长安城的东部,是唐玄宗为临淄郡王时的旧居,宫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面积约1.35平方公里。

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在这里,唐朝的政治中枢也从大明宫移到兴庆宫,曾盛极一时。

八、供水与园林

隋唐长安城的供水水源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城内生活用水,主要渠道有三:

一称龙首渠,二为城西南永安渠,,三称清明渠。

第二类为运河。

有两条,一条是为解决都城粮食和其它物资转运而开凿的,主要的路线为位于城东北,引坝河水西南流,在广运潭(即今石碑寨附近)停泊。

第二条漕河是运南山的材木薪炭,解决都城燃料和建筑材料供应。

在西市西街设置停船码头。

第三类为供市民游玩休息风景区的水源,主要是城东南导义谷水,为贯注曲江池而开凿的黄渠。

至曲江北出,又分两支。

长安城中的风景园林,除供封建统治者游乐的、太极宫中的四大海和山水池,大明宫中的太液池,兴庆宫中的龙池,以及城北“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的禁苑外,主要是位于城东南隅的曲江池和芙蓉园。

曲江在秦汉时即略具林园之胜。

隋初宇文恺利用这个基础开辟为曲江池和芙蓉园,曲江池和芙蓉园四周筑有围墙,周围约7公里。

曲江池在园的西部,周围约4公里。

这里地势高亢,烟水明媚,风景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