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二历史试题.docx
《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二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二历史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二历史试题
浙江杭州2019届上学期高三历史模拟卷十二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人取名很有讲究,一般而言,以字定辈者,都将这些辈份字置于姓之后,如张学良、张学思、张学铭。
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辈份。
你认为这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取名时讲究“以字定辈”,强调辈分的作用,是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的结果,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调整家族关系的重要纽带,故B项正确。
等级观念是指在人类社会中,按照血统、社会地位及社会成就的高低等标准,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
法治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就是依靠法律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治理社会的观念,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辈份观念是指同宗族之间的辈分关系,一般是晚辈向长辈请安、敬烟、让座、让路等,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孔子周游列国时,路上多次遇险。
在陈国的匡邑,被当地的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
孔子安慰大家说:
“周文王虽然死了,他的事业不是落在我们肩上了么?
如果天意要消灭文王的事业,就不应该让我们为‘道’而奋斗;如果天意保留文王的事业,那匡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
A.孔子对周礼产生了怀疑
B.孔子希望掌握政权
C.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D.孔子维护周礼的坚定信念
【答案】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材料中“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主要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对人生和事业要有目标和追求的思想。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
3.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对唐朝如此描述:
中国人买卖公平。
当债权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他写下借条记下这笔借款。
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罚金。
如其描述属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唐代财产私有得到政府有效保护
B.唐政府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保护
C.唐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专门的保护
D.外国人对唐政府的评价有失公允
【答案】B
材料并未体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依据材料“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罚金”可知阿拉伯商人认为唐朝时中国人买卖公平,欠款借贷有官府的保障,这说明了唐政府为民间借款活动提供了保护,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人的买卖情况,没有涉及对外国人的保护,故排除C;材料描述的史实都还有待考证,故不能确定评价是否公允,故排除D。
点睛:
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代,经济发达,对外开放.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经商是正常现象,唐政府用律法规范经济活动也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学生答题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
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
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C
根据材料“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利于市民文化的兴起,推动了市民价值观念变化,C项正确。
材料强调市民价值观念变化,与封建制度日益衰落无关,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气渐趋败坏,而是强调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排除B。
理学是社会主流思想,没有发生变法,排除D。
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需要掌握市民文化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结合市民文化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5.顾炎武认为:
“耻之于人大矣!
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
”这表明顾炎武
A.挑战传统儒家思想
B.主张知耻和洁身自好
C.要求发展民间经济
D.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
【答案】D
材料的意思是不以吃的粗淡穿的褴褛为耻,而以不能恩泽每一个人为耻,这是典型的儒家的民本思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挑战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是李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洁身自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发展民间经济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6.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华。
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A.8世纪中期
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和所学知识可知,此项技术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15世纪欧洲使用活字印刷术,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D项正确。
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868年的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故A项错误。
北宋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期印刷术尚没有传入欧洲,B项错误。
活字印刷术传到西方后,15世纪中期古登堡发明了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故C项错误。
7.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
“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
”其所指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有卿而无公”,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古代指的是三公说明皇帝之下,权力较大,而卿是指具体办事的大臣,即无实权,明朝废除丞相,实施内阁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无实权,明朝内阁制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
8.有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下列符合该艺术形式的作品是
①《诗经》
②《离骚》
③《将进酒》
④《无家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结合选项可知屈原的《离骚》和李白的《将进酒》都是浪漫主义风格,故②③正确,C项正确。
《诗经》和《无家别》是现实主义风格,与材料风格不符,故①④错误,排除A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两步走:
一是熟悉材料的艺术风格,二是分析各选项的艺术风格,紧扣设问要求即可知道答案。
9.英语中,“自由主义”第一次出现是1819年,第一次出现“社会主义”是1832年,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与这一现象相关度最大的是
A.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一票共和”
【答案】B
试题详细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时间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是指欧洲17、18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关系不大,C项是指欧洲工人运动,D项是指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不符合题意。
10.阅读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表(单位:
MTCO2百万吨二氧化碳)。
对此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①体现了火力发电的迅猛发展
②客观上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兴起
③各国政府未能督促企业节能减排
④汽车尾气已成为当时的主要污染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根据表格可知,从1850—1900年英、德、法、美四国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而且1870—1890年有一个特别大的飞跃,德国和美国尤其明显,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发电机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
因此图表可以体现火力发电的迅猛发展,①项正确。
1851年,英国的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用蒸汽机实现了农田机械耕作;1889年,美国芝加哥的查达发动机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农用拖拉机——“巴加”号拖拉机;以蒸汽机等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温室气体排量增多可以在客观上反映现代农业的兴起,②项正确。
英、德、法、美四国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可以体现各国政府未能督促企业节能减排,③项正确。
19世纪80年代中期卡尔·本茨才发明出汽车,到了20世纪初逐渐普及,无法说明汽车尾气是1850—1900年间的主要污染源,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11.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年)
纪事
1918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
香港版出刊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可知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故①正确。
该报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不能理解为支持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申报》的主张实质上是号召停止内战,抵抗外来侵略,②错误。
由材料“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可知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故③正确。
由《申报》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纪事可知《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ACD错误,所以选B。
12.从《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官僚资本
1.8
42.2
2.2
12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
12.41
A.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民族资本发展得益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扶持
C.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D.民族资本发展速度快于官僚资本
【答案】D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20-1936年民族工业产值和比重均高于官僚资本,故民族资本发展速度快于官僚资本,D项正确。
A项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与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官僚资本不符,故错误。
1920-1936年,当时中国处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B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民族工业和官僚资本,不能说明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C项错误。
13.某县模范父亲在送儿子出征之际。
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
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