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3786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docx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初稿

2015年度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

调查

申报单位:

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800号动漫基地

A4栋5F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2015年8月12日

 

项目名称:

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调查

申报单位:

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院长: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编写人:

审核:

申报日期:

2015年8月12日

 

 

一、概况

(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

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调查

起止时间:

(二)、工作区范围

安徽省内长江河道全长416km,俗称“八百里皖江”.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面积一半,人口3058万人,共有矿区4878个.

(三)、自然地理概况

1。

地形特征

本区夹峙于皖南山地与大别山山地之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整体上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发育了众多河流和20多个大小湖泊.河湖港汊、江心洲星罗棋布,河流和人工渠交织如网,湖泊总面积约3300km2,有全国第五大湖泊—巢湖。

段内地质构造发育强烈,地形单元涉及江淮丘陵、皖江平原、大别山山区和皖南山区,主体部分为皖江平原。

区内地表水系均为长江水系,长江由皖赣交界的滨江入境至和县乌江出境,以NE45°方向横贯安徽南部,流程416km,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除长江干流外,两岸支流也非常发育,主要支流左岸有华阳河、皖河、枞阳长河、裕溪河等;右岸有秋浦河、表通河、九华河、漳河、水阳江、青弋江等。

青弋江是长江安徽段内最大的支流,全长约275km,皖河次之,全长192km.沿江两岸湖泊密布,主要有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武昌湖、漳湖、升金湖、破罡湖、白荡湖、陈瑶湖等10多个。

2。

气象、水文

区内属中、凉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河流汛期较长。

由于其地势普遍较低,冷暖空气活动无地形屏障,是冬季风活动最明显的地区,在气候上也是我国四季最分明的地区之一。

就多年平均情况而言,大体上3~4月为春季,5~8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2月为冬季。

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属过渡季.其特点是春季低温多雨,夏季梅雨和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大风。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18°C,极端最高气温40。

6°C(1959年7月18日安庆).极端最低气温—13。

1°C(1969年2月6日芜湖)。

越冬期10~35天,无霜期230~240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78%.降水以降雨为主,降雨量强度分布的趋势基本是由北向南增高,年平均降雨1000~1500mm,最大年降雨量2294.2mm(1954年安庆),最小年降雨量883。

0mm(1961年安庆).降水量全年各月分布不平均,多集中于5~10月份,约占全年的70%.最大积雪深度310mm(1964年2月198日安庆),最大冻土深度130cm(1977年2月1日安庆)。

多年年平均蒸发量900~1100mm。

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偏南风。

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24.0m/s(1962年8月3日芜湖)。

本区所处纬度是我国“梅雨”分布区,平均入梅期是6月15日,出梅期是7月11日,梅雨期27天.梅雨期间,不仅湿度大,日照少,而且降水强度大,暴水经常出现。

长江干、支流年径流量有明显的汛期和非汛期之分,汛期与雨季相应,长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在全流域各暴雨区内,以四川盆地西缘、秦岭大巴山区、三峡山区和清江、沣水山区、大别山区、黄山及武夷山一带涞水为主,分别构成长江中下游供水来源。

洪峰具有峰高浪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3。

经济地理概况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其两岸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带.穿越安徽省南部的416km江段,被列为安徽省沿江经济开发开放区(亦称皖江地区).区内土地肥沃,人口密度较大,每平方公里450人,是全国平均数的3。

6倍。

农业生产发达,种植业以水稻、油菜为主,棉花次之。

亩产处全省前列。

畜牧、水产业发达,羽毛产量全国之首。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由40多种,有20多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铁、铜、硫、磷、石灰石等,还有金、银、钼等贵重稀有金属,而且多为伴生矿产出,储量丰富。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冶金工业及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区内包括有马鞍山钢铁公司、安徽海螺集团、奇瑞集团、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官山化工总厂、安庆石化总厂等6个大型企业和几十个中型企业.冶金工业主要有钢铁和铜金的冶炼,其产值占全省冶金工业产值的85%以上。

机械工业主要是汽车制造、机床工具、电机和农机修造。

造船工业在全省最为发达。

安徽海螺集团是本省建材工业的龙头企业。

怀宁大理石也较为特色.今年来,化工、轻纺工业发展较快,化肥、磷肥和硫酸生产局全国之首。

二、区域地质背景

(一)、地层

沿江地区前第四纪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

自古生界寒武系至新生界第三系均有分布。

区内第四纪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主要发育在河谷平原及山前坡麓地带。

第四系厚度变化大.在长江及其较大支流的河谷可达30~70m,在山前地带仅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其沉积类型也很复杂,从总体上看主要是为河潮相沉积,次为坡麓堆积及洞穴相堆积,主要为粘性土、粉土、淤泥质土、砂及砾卵石等。

(二)、构造

勘查区外于扬子准地台(I级)下扬子台坳(II级)沿江拱断褶带(III级)安庆凹断褶束(IV级)之构造单元中.

区内褶皱构造在繁昌、铜陵、贵池殷家汇等地较为发育。

直立、斜歪、倒转等褶皱类型均有分布。

平面上多为大致平行的S形复式类型排列,轴向大部分为北东向。

向斜较背斜宽缓的特征较明显。

在断裂构造中,除发育和褶皱伴生的断层外,燕山期形成的北北东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断层也很发育,县集中分布.区内断裂构造的特征可归纳为:

1。

与褶皱伴生的断层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北东向的顺向断层,以正断层为主,北西向的横向断层,以平移-逆断层为主.

2.东西向断裂系,不太发育,一般规模较小。

3.北北东向断裂系,它是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典型体现,主要活动时间早期发生晚侏罗纪世至晚垩世,以逆冲作用为主,晚期发生在晚白垩世以后,平移效应显著,后期拉长.

4。

北东向断裂系,没有深断裂发生,断裂线平直,并有平移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之后.

5.南北向断裂系,规模一般较小,没有深断裂,对燕山-喜马拉雅期脉岩控制作用明显。

在东流、枞阳、铜陵荻港等地,长江延伸由北东突变为近南北向,可能与该方向断裂活动有关。

(三)、岩浆岩

区内主要有侵入岩、火山岩和潜火山岩,是自晚太古代以来多旋回岩浆活动产物。

侵入岩分布广泛,形成于晚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主要为混合花岗岩类和中酸性岩浆岩等。

火山岩及潜火山岩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以变基性-基性火山岩为主。

(四)、地貌、新构造运动

1、地貌

本区夹峙于皖南山地与大别山山地之间,由于地质内外动力的性质不同和升降幅度的差异,故构成了复杂的地貌组合.除地势由南北两侧向中央呈阶梯状下降外,地貌类型也较为多样.南北两侧以山地为主,中央为沿江平原,山地与平原之间,为起伏岗地和蜿蜒丘陵,山地和丘陵中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盆地。

沿江丘陵平原:

主要为由长江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洪积、湖积平原.沿江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长江两侧湖泊星罗棋布,长江河道受北东、近东—西向二组断裂控制,在具交切部位常形成了众多的“鹅头状”江心洲。

江淮波状平原:

位于黄淮海平面的南部边缘,北临淮北平原,南部、西部分别与皖南山地、皖西山地接壤。

岗丘圆缓,波状起伏,剥蚀山丘零星屹立,海拔50-200m。

皖西中低山:

大别山区组成由古老的深变质岩组成,在长期构造作用过程中,断裂发育,由于断裂控制了山体的展布格局,使山体轮廓主要呈带状或菱形状,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由外动力作用,对地表不同岩性,不同高程的地形剥蚀夷平为一个比较平坦的面,大致可分为三个夷平面:

①大别山期夷平面(Ⅲ级),分布夷平面在白垩纪晚期形成,②霍山期夷平面(Ⅱ级),位于大别期外围,分布在400—700m高程上,为早第三纪时期形成,③淮南期夷平面(Ⅰ级),分布在大别山周围的山麓地带,高程100m左右,基本上与江淮丘陵的淮平原相对应,这一极夷平面形成于新第三纪。

由于地壳间歇性上升,经长期侵蚀作用,形成深切的峡谷、陡峭的山脊相间排列的地貌景观,切割深度均在300m以上。

皖南中低山:

皖南山区由北向南有三条山脉组成,即北部九华山、中部黄山、南部白际山一天目山山脉组成。

地形标高以上述三条山脉的核部为轴分别向外倾斜,安徽境内的山体分布格局与区域构造形态和岩性有着强烈的对照性,二条北东东向的山脊线和三条北东向的山脊线构成格子状轮廓。

组成岩石主要为中元古代浅变质岩、古生界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其次为岩浆岩。

北东东向山脊线与江南复背斜中的次级背斜轴线一致.山势挺拔高耸,成为钱塘水系与长江水系得分水岭.为了便于与大别山对比,本区夷平面划分为三级,即Ⅲ级700—1800m以上,Ⅱ级400-700m,这高度比较稳定,为一区域性剥蚀面,Ⅰ级夷平面,分布在山前地带,山间盆地,大多位于向斜构造或中生代盆地部位,总之皖南山地夷平面的发育,受构造控制特别明显.

图1皖江经济带地貌图

2、新构造运动

本区新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具明显的继承性,即是燕山运动的继续。

总的说以间歇性升降交替运动为主,同时又具有掀斜性质.

本区活动性断裂发育,它与隐伏构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伏构造行迹之所以能够在地表得到显示,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挽近地质时期有新的运动,其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波及到盖层,是盖层也产生了相应的形变,并且控制了现代地貌和水系的发育。

3、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三种类型.根据区域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可分为江淮丘陵、大别山中低山、沿江平原丘陵和皖南中低山等四个水文地质区。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粘性土、粉土、淤泥质图、砂及砾卵石中,富水性不均。

基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主要于基岩中。

地下水和江水互为补给关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长江水的补给,以蒸发和侧向径流排泄为主,地下水水位变化基本上和江水一致。

4、环境地质问题

本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微地貌形态主要为河漫滩、江心洲、阶地,主要由第四系冲积物组成,在江水冲刷、地下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易造成长江岸带失稳而产生崩塌,如1989年12月3日,望江六合圩段沟口处,在距大堤堤脚50m处突然发生窝崩,长达234。

5m,窝顶边缘波及堤角,使堤身17m高程处出现裂缝,而且不延伸,形成2.3万㎡的块状塌陷区,崩塌体积达6×105m³;2014年10月,由于岸带崩塌,造成芜湖海螺码头近岸排高桩连梁压断;2014年12月,芜湖东汇码头,由于崩岸造成栈桥拉裂。

三、以往工作研究程度及综合评述

(一)以往工作程度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必须寻找既节约资源又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制订绿色、循环和低碳的产业政策至关重要。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以地源热泵为关键的技术基础,是蕴藏在地表水或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的岩土体和地下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温度保持恒定(一般在18~21℃范围内)。

它的主要特点有: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储量大;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恢复速度快,无污染的特性分布广,可就近开发利用;四季温度恒定;埋藏较浅,易于开发;可同时供暖制冷,总体投资少、占地少;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地源热泵技术兼具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已被广泛在办公楼、宾馆、学校、宿舍、医院、饭店、商场、别墅、住宅等建筑领域,为我国的建筑节能降耗做出实实在在的巨大贡献,从而对中国低碳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支持鼓励政策对地源热泵技术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引导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国地源热泵行业相当重视.我省目前正在开展各地市及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掌握皖江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及开采与开发条件。

进行各地市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建立浅层地热能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并且在收集分析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重点远景区开展地热调查评价,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开发利用建议。

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在重点城市开展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与示范工程.

但是,我省关于利用矿山矿井涌水用于矿山企业及周边用户的供暖制冷系统尚未投入使用.矿山水源热泵技术与传统水源热泵相比,不但省去了打井所需要的巨额投资;解决打井所需土地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投资;还可以帮助矿山企业解决矿山涌水的排放。

既实现了绿色矿山政策又开发利用了新能源实现建筑节能。

为了调查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条件,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思路,在前期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取类似条件的矿山2到3个进行水量、水质、水温三个方面的深入调查与分析.

(二)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基础工作的普查与重点调查,基本查明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矿山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等表征地下水环境特征的要素进行分析、变化规律研究和预测。

综合分析该区矿山地温能开发利用潜能与可行性,为今后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的提取提供数据基础。

四、立项依据

(一)立项的地质依据

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

在部分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需要钻井进行地下开采,而在巷道的地板或者顶板的裂隙中就会不断渗出水,形成矿坑涌水。

我国矿井水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矿井水未经利用直接排入外界环境中.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污染了自然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及矿区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矿区需缴纳一定的排污费。

矿坑涌水经过浅层地温能,一般温度能够保持在18℃~25℃,温度四季都比较稳定,适合地源热泵的热量提取进行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功能,是非常理想的热泵系统冷热源。

因此矿井水利用与水源热泵系统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矿区供热系统中,形成矿井水源热泵系统,对改善矿区环境、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图2皖江经济带矿山分布图

(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

为促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节约水资源,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及“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涉及全国主要产矿区,是我国矿井水利用工作“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性文件和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规划范围是年涌水量60万立方米以上的煤矿.《规划》主要针对煤矿矿井水,对于非煤矿矿井水利用,应参照此《规划》执行。

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等四部门近日发布了《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3〕48号)。

地热能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压力、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发展目标方面,文件提出:

到2015年,基本查清全国地热能资源情况和分布特点,建立国家地热能资源数据和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形成地热能资源评价、开发利用技术、关键设备制造、产业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立项社会效益依据

为贯彻落实“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宏伟目标。

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源备受国内外关注。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推进节能型地热采暖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和应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利用矿井水做热源,进行制冷、制热循环装置,既实现了节能环保,又增强了矿井供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科技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踏出高效节能环保的步伐,更快地走上实现“降本增效”和“低碳经济社会"的道路,把我省打造成“绿色家园,绿色安徽"。

五、目标任务与实现的可行性论证

(一)目标任务

《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调查》项目你的目标任务是:

1。

查明该区矿山企业及其性质、矿床种类与形成的地质条件(埋藏深度)、位置与占地面积、开采规模与历史、开采方式;

2.查明区内矿山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3。

查明区内矿坑涌水:

调查矿床的充水水源(含水层组)、充水途径;4.调查区内矿山采矿、选矿各工况的用水、耗水变化过程与现状及其变化成因;

5.调查矿山外排水的现状,包括有矿坑的排水规模、排水方式、排水的历史变化过程与现状、外排水的接纳水体,评价矿山用水水平、矿排水的利用方式;

6。

查明区内各矿山矿排水水温、水质及水量变化过程;

7.结合区内调查情况,提出区内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地质建议.

(二)可行性论证

近三年来,本公司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生态恢复领域业绩突出:

1.参与制定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4项,其中主编2项,参编2项;

2。

与安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合作研究编制了《安徽省地质炭汇潜力研究》项目;

3。

2013年与安徽省地调院合作开展了《安徽省霍邱地区采矿现状普查与灾害防治研究》;

4。

编制了芜湖海螺等近400家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通过省市专家评审鉴定;

5。

与淮北矿业集团等22家大、中型矿业集团或矿山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究低品位矿石回选、残遗煤复采、尾矿砂胶结充填采矿试验和尾矿烧结多孔砖等“绿色”技术,其中有9项研究成果通过省内专家评审鉴定,并被上报国土资源部申请国家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资金;

6.承接国家级矿山公园项目3个,承接省级公益性1:

5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3个,按照国际SRK标准开展地质勘查业务,在业内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以上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们对皖江经济带矿山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对矿山地质的调查具有了成熟的经验,因此,在此基础上开展《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调查》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六、技术路线、方法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技术路线

1.收集皖江经济带内各地下开采矿山的企业性质、矿床种类与形成的地质条件(埋藏深度)、位置与占地面积、开采规模与历史、开采方式等方面的资料,然后进行室内资料的整理及综合研究,编写设计。

2.矿山地质调查,调查区内各地下开采矿山的矿山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各种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矿上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

3。

选取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类似的地下开采矿山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查明矿床的充水水源(含水层组)、充水途径;

4。

实地调查区内矿山采矿、选矿各工况的用水、耗水变化过程与现状及其变化成因;调查矿山外排水的现状,包括有矿坑的排水规模、排水方式、排水的历史变化过程与现状、外排水的接纳水体,评价矿山用水水平、矿排水的利用方式;

5。

野外钻探及取岩、土、水试样;

6.野外水温监测点的设置及室内水质检测试验;

7.编制调查成果报告及图件。

(二)工作方案

1。

学习和领会国土资源部的《浅层地热能勘察评价技术规范》、《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等,熟悉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掌握和理解不同类型地下开采矿上浅层地温能的调查评价要点.

2。

收集省内外不同类型的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的调查评价案例,结合皖江经济带不同类型地下开采矿山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发利用提出相关的地质意见。

七、实物工作量

表1设计工作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八、质量保证与组织管理

根据项目的特点,严格按照ISO19001:

2008质量认证体系要求,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多种现金的科学技术方法,确保质量第一,提交符合规范的、高质量的成果报告。

1.严格执行国家、部颁的有关现行规范、规程,严格按照《浅层地热能勘察评价技术规范》、《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实施。

如需对设计进行较大变更、调整,应报设计审批部门备案或重新审批.

2。

对项目质量、进度由安徽省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小组进行质量跟踪、监控,并接受上级组织监督和检查。

3。

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严格执行项目实施单位-项目组-作业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组内不定期的进行原始资料的自检和互检(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检查率100%),项目负责人抽查(抽查率大于30%),公司总工办抽查(抽查率5%—20%).对在资料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4.学习矿山浅层地温能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总结和交流调查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经验.

九、经费预算

(一)预算支出项目内容

1。

资料收集费

2.项目设计费

3.差旅费

4.野外调查工作费

5。

钻探工作费

6。

取岩土体水试样费

7.现场温度监测点设置费

8。

室内试验费

9。

其他地质工作费

10.车辆运输费

11.研究报告编制费

12.管理费

(二)经费预算依据

预算依据安徽省财政厅会同国土资源厅制定的《安徽省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经费预算标准(暂行)皖国土资[2008]133号》,标准中没有的参考市场价。

(三)经费预算

总预算为元,见表。

项目经费建议2015年一次性拨付。

表2

十、预期成果

1、《皖江经济带地下开采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调查报告》

2.

3.

4.

十一、年度分阶段计划安排

本项目计划于年月开始实施。

2015年月,编写项目设计.

2015年月,收集省内外不同类型矿山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调查方面资料。

2015年月,矿山实地调查

2015年月,野外钻探,取岩土水样,并同时进行室内各项试验。

2015年月综合研究,编制研究报告和相关图件.

十二、主要工作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一)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拟承担本项目任务的为安徽省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是一家依托国土资源行业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认证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

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项目的评估、勘察、设计、施工与投资;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固体矿产地质勘察、地质测量和地质测绘、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等业务。

公司从成立至今近,取得3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1项科技成果鉴定及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国土行业资质6项甲级资质,5项乙级资质。

公司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公司多年来的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