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3134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docx

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

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积累)

字音:

一瞬()间

嶙峋()()眩()啜()泣

收敛()聒聒()()宽恕()

卑()微

忍俊不禁()盘虬()卧龙仙露()琼浆()

唳()项()(“项”泛指脖颈)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濯()

行()道树(指种在道路两旁的树木)

十姊()妹(一种鸟,体形小巧,叫声好听)

窖()泯()厄()运

猝然()蹂躏()()呵()责

酝酿()()黄晕()

髻()(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芊芊()()黛()色主宰()磅礴()()

春华()秋实匍匐()()澹澹()()

丁丁()()(伐木声)肥硕()鳊()鱼乌桕()

寥()阔(高远空旷,也作“寥廓”)枯涸()清冽()梦寐()

骸()骨猛犸()

峰峦()一霎()间

喑哑()()静谧()螽()斯莴苣()()

颚()嗉()囊喙()

青冥()飞甍()高垣()睥睨()()连亘()

倏()忽

丫杈()(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攥()(用手抓住、抓稳、抓紧或握住。

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匿()笑(偷偷地笑;掩口暗笑。

菡萏()()(菡萏:

荷花。

)欹()斜

荫()蔽

荫()庇

滑稽()陛()下赐()御()聘()

爵()士

鲛()人(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

女娲()莽莽榛榛()()

哞哞()()酥()孪()生

踉踉跄跄()()()()

字形: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昏目眩小心翼翼

零落断续收敛宽恕

卑微一丝不苟

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

鹤唳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洗濯寂寥可望不可即扒窃诅咒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玷污怨恨

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

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雏形丰硕稀疏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

不可磨灭回味无穷

慧心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行乞正色落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执著(也可写作“执着”)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

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朗润酝酿卖弄宛转(也可写作“婉转”)嘹亮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抖擞

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镶响晴温情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黛色灵秀贮满终极匍匐融融澹澹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

春花秋月闲情逸致

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寥廓)枯涸清冽梦寐

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幽雅叹服造物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喑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

隐隐约约窸窣作响连续不断夜色苍茫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

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

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筝秃蟹蕾堕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

抹攥逮怦怦树杈寒战

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匿笑祷告

并蒂花瑞菡萏欹斜慈怜荫蔽

炫耀称职妥当呈报滑稽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缥缈定然珍奇闲游

笼罩疏星

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

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踉踉跄跄

字义:

聒聒:

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放过。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盘虬卧龙:

①盘曲的虬,卧居的龙。

比喻隐藏的人才。

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②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

本文形容树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蜂围蝶阵:

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仙露琼浆:

比喻美酒。

琼,美好。

浆,酒。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

秋毫:

鸟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夏蚊成雷:

夏天蚊子在头顶上聚集成群,黑压压的一片,如同雷雨欲来之阵势。

形容蚊子多。

唳:

鸟鸣。

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的样子。

濯:

可望不可即: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浓阴:

浓密的树阴。

引申为祖辈德高望重或财富殷实,荫罩后代。

繁弦急管:

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弦,管,分别指弦乐器、管乐器。

红灯绿酒:

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低回:

留恋。

具体而微:

整个形体都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风韵:

优美的姿态神情。

泯:

灭,丧失。

猝然:

突然。

获益匪浅:

得到很多益处。

匪,不。

欣欣然:

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

明朗润泽。

酝酿:

原意是酿酒。

本文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黄晕:

昏黄不明亮。

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芊芊:

草木茂盛。

黛色:

青黑色。

灵秀:

灵活、美丽。

磅礴:

气势盛大。

匍匐:

爬行。

春华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春日融融:

暖和的样子。

秋波澹澹:

荡漾的样子。

闲情逸致:

闲适的情致。

肥硕:

本文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清冽:

水清。

梦寐:

睡梦。

骸骨:

尸骨。

峰峦:

山峰和山峦。

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

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弱肉强食:

指动物中弱者会被强者吃掉。

喑哑:

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颚:

某些动物摄取食物的器官。

喙:

鸟类和昆虫的嘴。

嗉囊:

鸟类或昆虫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什物:

各种物品器具,多指日常生活用品。

花瑞:

花带来好预兆。

呈报:

报告(上级)。

滑稽:

(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

本文指荒唐。

莽莽榛榛:

草木丛生的样子踉踉跄跄:

走路不稳的样子。

孪生:

(两人)同一胎出生。

文言文:

第1单元

5童趣(沈复)

沈复(1763-?

),字三白,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题为编者所加。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音)唳()项()(“项”泛指脖颈)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字)鹤唳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义)秋毫:

鸟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夏蚊成雷:

夏天蚊子在头顶上聚集成群,黑压压的一片,如同雷雨欲来之阵势。

形容蚊子很多。

唳:

鸟鸣。

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的样子。

第2单元

10《论语》十则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原文: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

“由,诲女(rǔ,通‘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智’)也。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字)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由,诲女(同“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义)学而时(时常)习(温习)之,不亦说(通“悦”,愉快)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

吾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反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死而不学则殆(有害)。

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

其(大概)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3单元

15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

山名,在今河北昌黎)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竦:

高;峙,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

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描写手法:

动静结合)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

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观沧海》这首诗,海水、山岛、草木、秋风,全是眼前景物,不过后文中的日月星汉,是曹操想象之景,并不是真实看到的景物(描写手法:

虚实相生)。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

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2)次北固山下(王湾)(次:

停泊。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

旅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两岸阔:

江水很大,看不到两岸。

风正:

顺风。

悬:

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

江面上升起红日。

残夜: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作者王湾,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赏析: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两岸春景,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人乘舟,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紧承以上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

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钱塘湖:

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暖树:

向阳的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沙堤:

白堤)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万年又号香山居士。

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赏析: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抒情手法:

情景交融。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

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

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一个“争”字,形象生动,把春天的生气盎然凸显的淋漓尽致,这又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寄予了作者对春天无限的喜爱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诗人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元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赏析:

“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秋天里的思念。

这首小令(元朝散曲的一种)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

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

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语言特点:

白描勾勒,言简义丰,多方映衬,情景交融。

第4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

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音)青冥()飞甍()高垣()睥睨()()连亘()

倏()忽

(字)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义)山市:

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无何:

不久,一会儿。

碧瓦飞甍:

甍,屋檐。

睥睨:

又写作“埤堄”,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倏忽:

突然。

见山上人烟市肆:

市,集市。

肆,店铺。

第5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骤,突然变大、变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2)陈太丘与友朝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fǒu)?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行,同行。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

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第6单元

30寓言四则

(1)赫耳莫斯和雕像者:

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2)蚊子和狮子:

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3)智子疑邻

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字词:

智子:

智,聪明,这里是“以……为聪明”的意思。

不筑:

筑,修补。

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其家甚智其子:

智,认为……聪明,意动用法。

(4)塞翁失马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是编者加的。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字词:

塞翁:

塞,边塞。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此何遽不为福乎:

此何遽,这怎么就。

居数月:

居,经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堕而折其髀:

髀,大腿。

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父子相保:

保,保全。

补充目录及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短文两篇

禅(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贝壳(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

4紫藤萝瀑布(宗璞,原名冯宗璞)

5童趣(沈复)

沈复(1763-?

),字三白,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题为编者所加。

第二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

6理想(流沙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人,曾两次获诺贝尔奖。

10《论语》十则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三单元感悟自然之美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老舍(188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13夏感(梁衡)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曹操)

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2)次北固山下(王湾)(次:

停泊。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

作者王湾,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钱塘湖:

即杭州西湖。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万年又号香山居士。

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作者马致远,元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第四单元与科学有关的课文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朱泳燚)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法布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