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759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语》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语》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语》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语》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docx

《《论语》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导读.docx

《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

[作者生平]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讲学。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孔子不满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

他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

再升为大司寇。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

“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是伟大的,几千年来,其思想影响了——代又一代中国乃至外国知识分子,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孔子的魅力在于他的伟大的业绩,以私人讲学之规模,授徒竟达三千,而贤者七十有二,这个数字旷古未见。

孔子的魅力在于他的伟大的思想,在其身后长达两干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托起了中国思想界的整个江山,使一代代学者虔诚地服膺。

孔子的魅力在于他抱负的伟大,以一介书生,竟要挽狂澜于既倒,有此志者古来鲜见。

孔子的魅力在于他的伟大的精神,为推行自己的主张,颠沛流离,矢志不移;历尽挫折,永不回头;不为利所惑,不为权所迷,顺境不足以淫其志,危困不足以乱其心。

[思想主张]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语录体的散文著作,比较忠实地记载了孔子及门人的言行,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仁

孔子思想学说的内在核心是“仁”。

这个概念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

所谓“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直白一点说,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

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治天下和以仁修身,要求个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

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人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礼

为了实践“仁”这一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孔子十分重视“礼”,可以这样说,“礼”就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外在行为准则。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主张的“礼”有严格的君臣士民等级规范和繁琐的生活行为要求,但他又认为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想借此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三)君子人格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

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必须重视仁德修养。

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二,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孔于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三戒、三畏、九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概括起来有三点:

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三,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四)学习观念

其一,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其次,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其二,学习的方法。

孔子主张重温习、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精益求精。

其三,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一以贯之”,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其四,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

(五)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他强调启发,要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尤其是诗、书、礼、乐。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六)“鬼神”思想

鬼神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神秘恐惧心理的表现,也是人类对人生命运的一种虚幻寄托。

孔子对鬼神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敬而远之的态度。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孔子说:

“活人我还不能事奉,怎么能去事奉鬼神?

”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七)务政思想

《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

其一,关于务政的对象。

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

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其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

孔子曰: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

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八)治国安邦之理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

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严于律己。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其三,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

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

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

其四,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艺术特色]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内容记载了几位弟子的话,因此,它有以下的两点特色:

(一)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虽然从整体上看,《论语》是一些零散的语录体,但并不是说各章之间绝对没有关联,在一些章之间,有时存在着一个相对统一的主题,比如《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有多章写孔子对弟子们以及其他人的评价;《为政第二》有五章集中谈他对于孝的看法;《八佾第三》有多章谈论礼和祭祀的事情;《里仁第四》前面五章谈了有关仁的问题;而《乡党第十》更突出,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叙述,主题也只有一个,就是孔子日常生活中对礼的躬行。

(二)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论语》善于在记录对话的同时,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这种塑造可能不是有意识的,也只是记录了孔子的一些片段,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走下神坛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孔子。

孔子不仅是一个言语谨慎、敏而好学、认识深刻,有着诸多优点的圣人,而且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他也爱面子,在弟子子游治理下的武城,“闻弦歌之声”,他竟然“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普通人也值得用弦歌去教化吗?

一副嘲弄的神情。

在子游质疑之后,他虽然承认了子游是对的,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说“前言戏之耳”等等。

“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文心雕龙征圣》)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鉴赏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是西周乃至上古文化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孔子的学说,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等为政治国、立身处世的一切方面,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

①“仁”的思想;②“孝”的思想;③“礼”的思想;④中庸思想;⑤天命思想;⑥教育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汇聚在《论语》中。

一、“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

“仁”的涵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就是爱别人,但最重要的是爱父母。

故其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和墨家打破宗法礼教的兼爱是对立的。

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孔子对于“仁”的标准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

孔子还对仁者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曾对仁者这样描述:

“……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雍也》)意思是仁者性好静而且长寿;仁者对艰难的事抢先去做,对能获利的事便退居人后,这样便可以说是具备仁德了。

他认为只有仁人才能正确地对人好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还说志仁可以无恶无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因此,他说“仁者,人也”;但要达到“仁”的境界比较困难,不仅必须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而且不能“巧言令色”(《学而》)。

当然,“仁”也并非高不可攀。

孔子曾说“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这就是说,为仁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他提出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的信条,并且明确告诫弟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

仁者运用“恕”来行道。

“仲弓问仁”(《颜渊》),与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卫灵公》),孔子均答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恕。

这种以“恕”行道比较容易做到;至于孔子所说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这就对以“恕”来行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要想“自己想建树的也帮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帮助别人做到”难度更大,甚至尧舜都难以做到。

孔子还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并希望把这种主张推及当政者。

因此他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这样才能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的仁政理想。

孔子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仁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为了达到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能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孔子的这一观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二、“孝”的思想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它与“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子曰:

“弟子人则孝,出则弟。

”(《学而》)“出则事公卿,人则事父兄。

”(《子罕》)由于当时的家族组织与政治关系密切,在家能孝悌者,在政治上必定能敬重君主、公卿,所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学而》)因为孝悌与政治相通,因此当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时,孔子回答道: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为政》)意思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以这种风气影响当政者,就是从政了,并非只有当官才算从政。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指出:

“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

故为仁以孝弟为本。

”孝悌成为仁民爱物的根本。

那么,如何做到孝呢?

一是合礼。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生前死后都能以礼待之,便是孝。

二是真情实感。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同上)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有敬重的感情,不然,与对待犬马就没有分别了。

不孝就是不仁。

《阳货》中记载的一件事可以说明这个观点。

宰我问居丧,认为三年太长,一年就够了。

孔子说:

“你要短丧,心安么?

”宰我答道:

“安!

”孔子说:

“你安就行短丧吧!

殊不知君子的居丧,食美味不觉得味甘,听音乐不觉得快乐,居处不觉得舒服。

”孔子认为宰我不孝的理由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而宰我竟然只想居丧一年,所以,宰我不孝,也就是“予之不仁也!

但是,孔子主张孝道也有他的局限性。

一旦孝与仁之间出现冲突,依据事亲为大的原则,不惜以牺牲“仁者,爱人”为代价,来确保父慈子孝的至高无上。

孔子曾对叶公说的“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提出异议,明确指出: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路》)孔子把父慈子孝的血缘亲情置于法律正义、诚实品德、仁爱理想等等具有普遍性内涵的东西之上,强调即便是在“其父攘羊”的情况下,孝子为了尊亲,也完全有理由坚持“父子相隐”的做法,以致不惜放弃自己对于那位羊被攘去的无辜民众的仁爱之情,来维护父慈子孝的至上地位。

另外,孔子明确指出: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强调即便“父之道”在本质上是一种不讲仁爱的“非道”,人们也应该出于“孝子之心有所不忍”的血缘亲情,无条件地坚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三、“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对“周礼”十分崇敬,在《论语》中多次谈到。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八佾》)“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阳货》)要注意的是孔子提倡的“礼”,是经过“损益”有所发展的“礼”,即增添了“仁”的内容。

他以“仁”释“礼”,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把“不仁”视为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

他将“仁者,爱人”的精神融入“礼”之中,将“爱而无私,上下有章”称为“知礼”;他提出用爱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这就以血缘为纽带而又突破血缘的限制,从而革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周礼,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

孔子注意对“礼”的阐释,《论语》中有75处谈到“礼”,遍及39章。

孔子说:

“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里仁》)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

他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阳货》)他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

“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意谓不仁的人,怎么能谈得上礼乐呢?

“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

孔子主张“居处恭”(《子路》),“貌思恭”(《季氏》),但反对过分做作的恭顺: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冶长》)因此,要做到恭,必须依礼而行。

“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孔子主张敬父母,在孝养父母的同时要有敬,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并且对亲人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为政》);敬上,赞扬子产“其事上也敬”(《公冶长》);敬友,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同上)。

他自己也在行为上表现了依礼而行的恭敬,如“人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乡党》)。

在孔子的观念中,“正”就是合礼。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讲究合礼。

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乡党》)。

他还认为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所以不仅自身注重讲礼,还在教导独生子孔鲤时说: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教导弟子们时同样说:

“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

他还强调君子必须“礼以行之”(《卫灵公》),“约之以礼”(《雍也》)。

另外,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把人欲规范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从而使得人欲在社

会与个人之间得到协调。

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理性。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贫而无怨难”(《宪问》);他主张统治者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物质欲求,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颜渊》)孔子还主张先富而后教:

“既富矣”,再“教之”(《子路》),这表明他看到了民众基本物质利益的满足对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承认对人欲的合理满足是“求仁”的前提。

另一方面,孔子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以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提出“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要做到“欲而不贪”(《尧曰》)。

孔子反对奢华,“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

孔子主张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过去人们用麻编织孝帽,花费大,后来人们节俭了,改用丝织,对此,孔子表示赞许:

“俭,吾从众。

”(《子罕》)孔子一向鄙视贪恋美色,沉湎淫欲的行为。

他在《论语》中两次哀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卫灵公》),表明他对道德修养无法克制性欲膨胀的社会普遍状况表示深深的忧虑。

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有三戒”:

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季氏》)。

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欲多则无刚,因而,当有人认为其弟子申枨是刚毅不屈的人时,他反驳说:

“枨也欲,焉得刚?

”(《公冶长》)

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认为“合诸侯,艺贡事,礼也”(《左传》),主张根据周礼制定对霸主贡赋的极限。

他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人民;‘有耻且格”(《为政》),从而遵循礼的规则,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即“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孔子家语》)。

孔子提出的“礼”,就是把西周奴隶主统治者专门用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礼(即一系列礼仪制度等),改变为密切伦理关系、改善社会关系、调整政治关系的礼。

四、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这里,孔子主张哀乐中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

中庸又称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是一种调和配合的思想。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子贡也说: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醇犹犬羊之粹。

”(《颜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

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客观条件如何转换,都要以“中”、“正”和“宜”为准,在重“时变”的同时,更要遵循、认同于一个最高标准——“中”。

要注意的是:

变通是手段,稳定才是目的,中庸是变通与稳定高度统一的有机体。

中庸思想的变通和稳定是孔子儒家思想与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本质区别。

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注意避免“过”与“不及”。

“过”与“不及”是事物趋于极端的表现,必须通过“执中”来维持事物的平衡。

因此,孔子提出要避免“过”与“不及”。

子贡问师商两人,孔子说:

“师也过,商也不及。

”子贡又问,师比商是否更好一点,孔子答:

“过犹不及。

”(《先进》)“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公冶长》)三思未免太过,一思未免不及,再思就合中庸。

太繁固然不好,太简也是不好。

(《雍也》)在政治行为上,更要避免“过”与“不及”。

他说: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泰伯》)

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强调不可则止。

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

为此,孔子提出不可则止。

如孔子主张进谏,但认为不必强谏,谏而不听,臣应适可而止或退以洁身。

他说: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先进》)“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卫灵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述而》)对于朋友也是一样,“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

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倡导无可无不可。

在《微子》中,孔子把自己同一些逸民进行比较。

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少连有些灵活性,“降志辱身矣”,但仍“言中伦,行中虑”;虞仲、夷逸则“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这三类人有高低之分,各有自己的行动原则,而孔子则主张“无可无不可”。

朱注云:

“孟子曰:

‘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所谓无可无不可也。

另外,要注意不要把中庸思想庸俗化了,中庸思想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孔子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五、天命思想

孔子的天命思想,是对殷周时期天的基本价值观批判继承与创造发展形成的。

“天命”即尊天信命。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囱生焉,天何言哉?

”(《阳货》)孔子认为天道无形无状,然而四季的运行与万物的长成,都在天的法则之中,天无言而有作为,人看不见天的作为,而能见天的事功。

人唯一能做的是以行为来契会天道。

孔子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

他认为人的一切全在天的掌控中。

人须禀持天道而行,不可胡为妄作。

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认为君子“畏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

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所以他认为大概只有天才了解他。

(《宪问》)

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

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