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282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docx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彭富春: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05-12-1510:

36  作者:

彭富春  来源:

作者惠寄  查看:

13338次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研究生课程

2002年2月——6月

主讲:

彭富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记录整理:

徐 萍  常旭旻

文本依据《BasicWritings》,段落划分依据《Holzwege》,

中译参考彭富春译《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2月27日

  海德格尔思想的勾勒:

  粗线条的勾勒往往要回复到最基本的问题,即开端,或者说“本源”。

海德格尔的思想必须十分专注才能进入,否则只能似是而非,这样只会影响大家思想的健康。

  思想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建筑结构,但还要注意它与细节的关系。

  1. 什么是哲学

  这样一个标题本身即一个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就著有这样一个小册子。

“什么是”本身就是哲学问题,即英语的“be”。

这是哲学的追问,关系到存在,也关系到本质。

“什么是”就是要找到关于这个事情的本质、规定性,按照黑格尔、马克思,即对现象作出本质性的规定。

“哲学是哲学”,这是同义反复,但海德格尔的如此回答是要回到事情本身,排除它之外的东西,这涉及到真理,“是什么”就是要找到什么是真理。

  究竟什么是哲学?

哲学回到它的起源,就是爱智慧。

什么是智慧?

什么是爱智慧即知道的知识,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虚无。

简而言之,就是存在与虚无。

这相关人本身,只有人才知道“此”。

这又相关人的规定,以及人的权利与义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必须不做什么。

  爱有各种形态。

古希腊Eros,即性爱,柏拉图将之表述为两种,一为占有,一为友爱(phil)。

当然还有圣爱。

哲学之爱介于性爱与圣爱之间,同时具有两面性,但它不表现为情爱,而是沉思,即思想。

因此爱智慧就是思想。

人是理性的动物也就是能思考的动物,但这思考还不是哲学。

哲学的思想是独特的,是纯粹的思想,即关于思想的思想。

  注意思想的结构。

“我思考”,这是状态;还有意向,即我思考什么,即对象,能思和所思的。

如此思想就回复到了自身。

当然思想可分为各种形态,最高的思想是理性的,哲学的事业就是思想理性的事业。

但这发端于古希腊,终结于黑格尔。

现代是存在,后现代是语言,哲学之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哲学死亡了,但只是其所思和内容死亡了,哲学自身仍存在。

中国自身思想传统还未进入思想自身,但这不是欠缺,而是说它有自己的地盘。

  “什么是”关系到存在、本质、真理,哲学是思想和所思的同一,现代和后现代将之转换成存在、语言。

  我们在批判的意义上思想,这不是谁的独创,哲学作为思想本身从来就突出了这一点。

这样一种批判简单地可以分为语言批判、思想批判(理性批判)、现实批判。

  2.什么是美学

  美学即感性学,要注意美学和哲学在历史上的变化。

古希腊美学是诗学,是生产和创造意义上如此。

但诗学与中国的诗情画意不同,没有这种感情与自然的关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诗归结为理性的一种能力,是理论的、实践的、生产制造的能力之一种。

“美学”概念是近代的产物,是关于感性的学问,与逻辑相对。

鲍姆嘉登认为古希腊的诗学还是理性意义上的,他要建立感性的科学,但这没有得到康德、黑格尔的赞同。

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主动的,联系到主体本身,而感性是受动的。

黑格尔从绝对精神考虑艺术,他的美学是艺术哲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

现代和后现代是非美学、反美学,反对将之作为人的一种感觉现象,而将美学或艺术问题当作一种关于存在的经验或体验,是我的关于存在的经验,不限于人的精神或心灵层面,从而更为本源,成为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黑格尔的艺术消亡论实际是艺术或美学的终结,即黑格尔所说,艺术作为最高的规定已经不存在了。

海德格尔没有使用美学或艺术哲学,以及诗学的名词,他认为艺术是一个存在问题。

中国的美学讨论一是没有注意到中西的差异,一是没有注意到西方美学的历史演变。

什么是这个时代我们的美学问题?

这与现行的学科分类没有关系,美学实际是哲学问题。

  3.海德格尔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中国没有西方思想的时代分期,西方思想有五个时代。

海德格尔所属的是以存在为思想主题的现代,同时他自身思想有三种区分,即其与古典,其与现代,其与自身。

  首先,其思想不同于传统哲学

  4.海德格尔思想的结构和变化

  首先,什么是海德格尔的思想?

他的思想不等同于理性、逻辑,最根本的是源于一种经验,关于存在的经验,所以他的思想是被存在规定的。

他要思考什么呢?

在已思的当中找到尚未被思考的,即值得思考的。

其次,什么是事情?

事情即存在,亦即此在。

在海德格尔的时代这是什么样的事情呢?

是“无家可归”的存在经验。

第三,海德格尔思想的规定是什么?

是“林中空地”,是语言、宁静的排钟。

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有转变,即早期、中期、晚期。

这是有文献根据的,表述在《海德格尔全集》第十五卷。

  早期,主题是世界,最主要在《存在与时间》,描述了人生在世的情形,即世界、手前之物(自然之物)、手上之物(器具)、此在(人之存在),凸现此在的重要性,根据此在的规定,最终此在被表述为走向死亡的存在。

  中期的主题是历史,不再是人生在世,而是存在本身的命运,即存在自身的遮蔽和遗忘,形而上学的历史。

海德格尔要找出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艺术作品的本源》即处在此阶段,讨论真理的显现和遮蔽。

  晚期的主题是语言。

这基于对工具语言和指引性的语言的区分,指引性的语言是纯粹语言,其自身言说,自身显明。

  5.海德格尔美学的主题

  我们不是在通常美学的意义上谈论海德格尔的美学。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其美学在早期体现在《存在与时间》,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的重要文献,核心在“理解”这个概念,但这里的理解还是存在的,而非语言的。

中期则是真理将自身设入艺术,但“设立”同时也隐藏着思想的暴力,包含了形而上学的阴影。

后期是诗意,接受尺度,倾听林中空地的声音。

  6.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

  这是海德格尔中期的作品,以现象学的方法,将问题还原到艺术作品本身,找到本源即真理。

其现象学方法可简单分为三步:

  一,艺术作品作为物,即beings;

  二,通过还原,艺术作品不是一般的beings,而是工具、器物,找到其与一般器物、工具的区分;

  三,回到艺术作品本身,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品是真理的发生地,是世界与大地的抗争,这不同于康德的理性的发生。

 

[NextPage]

 

  2002年3月27日

  为什么探讨艺术作品而非其它什么东西的本源?

这需要对比古希腊、近代、现代、后现代。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处于理性框架内,与人的理性能力和认识能力相关。

Theory是看,是洞见insight,实践理性是意志,诗意则与技术、制作相关,而theory即理论理性是最高的,哲学家的地位也就是最高的,理论理性规定了诗学。

这里的理论理性是沉思,不仅仅是一般的看,也不同于维特根斯坦的非思考的看。

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不是抒情诗,而是戏剧诗,即看到的神的斗争。

  近代。

康德之前,鲍姆加登建立了美学。

但Aesthetic不同于poetic,而是感觉、感性,与生产、创造无关。

康德用的是判断力judgment,因为感觉是被动的,而判断力是主动的、主体的。

黑格尔将美作为绝对理念的问题。

他们都将美学置于理性的规定之中,但却是创造理性。

现代思想都认为近代理性是自由的、创造的。

  而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的本源探讨艺术,这里艺术品都是being或beings,因为其关注存在。

后现代则不会考虑理性、存在,而只考虑或分析作为语言的文本text(能指的游戏),如德里达说的涂抹的痕迹。

  几个关键词:

origin、work、art

  Origin  与之对应的德文是Ursprung。

前缀ur的意思是原初的,sprung是跳动、跳跃的

  意思。

Ursprung就是本源、基础、开端、根据、存在,这与begin/Anfang不

  同,开端是最基本的。

  Art    art是什么?

要注意另外两个词,一个是与之相对的,一个是与之相联系的。

相对的是nature,art是人工的、人造的,而nature是自然的。

相关的是technic,二者的区别在于技术是工具,而艺术是独立自主的。

由艺术而有艺术家、艺术品、艺术鉴赏……。

但海德格尔首先考虑艺术品。

为什么?

因为艺术品是一个完成的、完善的存在,是一个自身显现又自身遮蔽的给予的存在。

  Work  与work相对的是“说”,是“道”,Word,也就是logos。

作品是存在者,可以看作是作为艺术现象的存在者的存在。

海德格尔在思想的现代维度探讨存在,这与马克思将文艺视作意识形态,探讨其本源的经济基础是一样的。

但马克思将艺术看作经济学的现实,而海德格尔视艺术为真理的发生,从作品涉及此在,即人,艺术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而非鉴赏或拥有。

这个此在是历史性的人,而艺术是历史性的艺术。

这不同于海德格尔早期的世界性,为世界规定,中期是探讨历史性,发生,即一个事物的发生,而晚期是天地人神。

                  《导言》

  第1段:

  这里的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即让显现,走向事情本身。

为什么哲学要如此呢?

因为事情被遮蔽了。

一是其自身遮蔽,一是日常观念的遮蔽。

所以首先要去蔽,划定范围,然后描述各种日常观念,再探讨其如何遮蔽,最后显现自身。

要严格限定于这样一个事情,而不是泛泛而谈。

去蔽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因为这都没有触及事物本身。

现象学是一种方法,去揭示那个事情。

  首先描述什么是本源,然后描述通常的观点,第三步进入艺术作品本源本身,但这恰是被遮蔽的,被遗忘的。

本源是某物的from(从、何而来)和by(通过、依靠),即某物是规定的,某物是被规定的,由此它是其所是,如其所是。

这是本质,即事情自身的此在,而非与现象相对的意义上的本质。

Gewesen(本质)即一个已完成了的存在,是一个现实的事情。

这就是说探讨艺术品的存在的本性,从语义上界定本源,要在这个限度内探讨。

对本源的界定是思想开端的准备。

思想的展开必须从一个确定的出发点开始,而日常的观点却是无根的,没有这种在先的基础。

艺术品是艺术家的创造,是自然的,但这种自然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艺术家为何是艺术家呢?

他必须靠作品说话,艺术家靠作品实现自身。

所以按通常观点,这就进入了一个怪圈,即又必须找一个第三者为本源。

确定何为本源,涉及思想从何开始的问题。

  第4段:

  为了避免上述的循环,必须考察艺术,但这又必须相关于考察艺术品。

这又是一个循环。

首先艺术必须通过艺术品实现,而其次艺术品又必须体现艺术性,二者是同时相互规定的。

因此这是一种自欺,或归纳艺术品,或演绎艺术观念,试图达到本源。

这不可避免成为循环论证,都是行不通的。

海德格尔要求对已被给予的作现象学的看,在这现实的循环中去经验,去看。

[NextPage]

  2002年4月3日

  《本源》的意图在于揭示作为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存在者的存在。

这是其中期思想的作品,归结到人的历史性的存在是什么。

当然这并非历史学,而是人的此在的发生,他最终归结为世界和大地的冲突。

他的方法是现象学的,但并非胡塞尔式的,同时也非解释学的。

  首先,存在、存在者及其自身给予(即“在那里”)具有优越性,而非有事先的理性或经验。

其次,在那里的在者其显现就是遮蔽,赫拉克利特曾说“自然爱遮蔽自身”。

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者自身遮蔽,一是日常观念在遮蔽。

第三,“走向事情本身”即将事情作为事情显现出来,这意味着去蔽及随之的显现。

去蔽是去日常观念,显现即显现自身,但显现同时也是遮蔽,因此最终还需要去蔽。

  具体到艺术作品,揭示作品本源,首先面临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循环,从这样的关系又进入艺术和艺术品的循环,传统和日常的观念会逃避这种循环,但海德格尔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而是进入此循环。

  他从两个循环直接进入艺术作品自身,即存在者,因此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艺术品与物之物性的关系。

物之物性即存在。

在第一部分《物和作品》中首先追问什么是物,即哲学上的存在者,它有三个规定,一是特征的载体,二是感性的符合,三是质料。

  第5段:

  思想必须进入循环,思想的每一步都处于此循环之中。

思想对海德格尔来说并非理性,而是被存在规定的。

思想既不坚持预先给予的概念或原则,也不是对现成事物、事实的归纳。

这种演绎和归纳在于预先确定概念或事实,但海德格尔认为先验原则和事物的自明性是不存在的,只有事物的显现和遮蔽,这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第6段:

  上面是对进入循环这一方法的强调,即不能逃避。

但进入需要一个切入点,以打破循环的缺口切入其中,并从此参与循环,即面对一个现实的、完成了的、确定的艺术品的存在。

  第7段:

  这里的描述方式,是海德格尔存在的现象学,不是描述意识,而是描述经验的东西,去显示它。

这种方法注定了许多形象的描述,在海德格尔中期、晚期有许多这样的描述。

这很容易将其文字视为诗意的,但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是“我们熟知”,即作品在那儿被看见、知道。

其次,被看到的艺术品就其显现而言就是一个物。

第三,艺术品作为物的例子。

  第8段:

  上面的描述表明任何艺术品都显现为物,或者说在场(present)。

这种看法当然会遭到反对。

但两种相对的看法都不能否定艺术品的物性,即不管称为物还是艺术品都不能排除其具有物性。

但是,作品是物,物在作品中,作品在物中具有的这种物性是最后的规定性。

所以,探讨本源先是从艺术家和艺术品,又到艺术和艺术品,最后才从物与作品开始。

                  《物与作品》

  第1段:

  这里的“物”指一切存在者,海德格尔的追问不是对物的一般描述,而是物性,即存在。

要注意海德格尔的方式不同于近代哲学,话语之间不能互相转用。

  第2段:

  描述显现的物和不显现的物,即显现的和遮蔽的。

这不是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也不是本质和现象。

海德格尔从存在开始,尽管他将存在的意义视为虚无,但存在与虚无的关系何在?

什么是开端?

海德格尔的看是看现象、存在,而非哲学史上的看,即洞见。

  第3段:

  首先要确定“物”的领域,这在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中有歧义。

最广义的物是一切存在者,最狭义的物是某些特别的存在者。

显现的和不显现的,只要不是虚无的,都被称为物。

但日常语言中却并非如此,有生命的存在者被排除在物之外,物只是无生命的自然物。

首先,一切不是虚无的都是物。

其次,日常语言将有生命的物排除。

最后,自然物即器具是物。

  第4段:

  首先确定物的范围,即什么是物,从而才能找到纯粹的物。

即物就是物,而非其它的,并且只是个物。

  海德格尔中期如何论物?

  早期理解的物最广义的即世界(人生在世),包含此在、手上之物(人造的)、手前之物(自然的)。

  中期将物区别于广义的世界。

首先,纯粹的物。

第二,器具。

第三,作品。

  晚期,世界是四元:

天地人神。

  因此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不同时期,语言是变化的,不能前后混同,要注意其思想道路和语言的区分,变化、发展造成的不同语言或相同语言的不同解释。

  第6、7段:

  只追问最狭义的物。

在历史中,自明的、日常的对物的用法是现在的现象学方法要反对的。

自明的东西往往是遮蔽最深的,它必须将自身显示出来。

日常用法往往是自然态度。

  第7段。

日常态度对物首先是看到特征,还不是物;进而,将物看作物的特征的集合。

但海德格尔不这样看。

古希腊将物看作物的根据、原因,哲学史上又将之看作原因或实体,古希腊对物的经验与后来不同,他们的看也是不同的。

  西方历史对此在的经验有什么不同和发展?

各个时代的存在的不同规定是怎样的?

[NextPage]

  2002年4月10日

    《本源》的结构始终贯穿了现象学的道路。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存在之遮蔽的敞开,而非现象学主义的还原方法,也不是意识的现象学。

《本源》的现象学思路,首先限定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按传统说法就是本质,海德格尔这里就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

如何追问本源?

首先要排除自然态度,因为这是遮蔽,在本文也就是几个循环,所谓自明的东西。

其次,必须进入这个循环,而不是逃避。

再次,进入的切入点就是艺术品,因为这是已完成的存在。

追问艺术品,又必须探讨艺术品与物,追问什么是物。

海德格尔描述种种物,各种物的范围或限定,所谓最高的存在等等,他将物限定为狭义的物。

最终他将物规定为大地与世界的抗争的显现。

但这是他中期思想的规定。

  第8段:

  希腊人的存在经验即在场,经过拉丁语的翻译,希腊思想的原初经验被遮蔽了,西方思想成为无根的思想。

  语言的翻译造成了遮蔽,这里也体现了海德格尔关于存在、思想、语言的理解。

拉丁语的翻译丢掉了存在的经验,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中期,存在规定了思想、语言,晚期抛弃了这种认识,认为语言是规定性的。

如果说在翻译中丢掉了存在的经验,这仍是将语言视为工具,而不是将语言视为自身,即纯粹语言自身的言说,语言自身的显现和遮蔽。

  西方历史上对存在的规定:

       智慧     人的规定  存在      思想      哲学形态

  古希腊  原则、正义   英雄   在场      洞见        理论

                    (出席、缺席) (完满的存在者)

  中世纪  恩惠      圣人   给予      信仰        实践

  近 代  自由      公民   设立      生产      创造(诗意)

  现代、后现代已经没有上述三个时代的智慧和哲学,现代是法律的市场,即市场中的游戏规则,而后现代只有文本,没有规定、原则。

  第9段:

    揭示物本身,但物本身是敞开和遮蔽的两重,所以首先要面对人的观念即遮蔽的东西,这使显现被阻碍,被形而上学、日常观念阻碍,这里流行的物的观念就是将物视为特性的载体,或者说实体和偶性的合一。

究竟物的结构是句子结构的投射,还是反过来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其实这都是拉丁思想。

古希腊的说话不是陈述,没有句子的主谓结构。

  第10段:

讨论陈述结构与物的结构的关系,到底谁在先?

谁决定谁?

  第11段:

  这种流行看法的自然性、熟知性掩藏、遮蔽的东西。

这里又是一个循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处于循环之中。

按照日常观念,二者谁决定谁都对,但海德格尔认为还有更深的本源。

陈述是人们认为的,而不是本来的东西。

我们这里要将观念的遮蔽和物自身的遮蔽去除。

这里第一种对物的解释遗忘了不熟知的本源,但这不熟知的将引起思想。

  第12段:

  对前面第一种解释的总结,即没有根据,遮蔽了物。

其次,它没有触及真正的物。

这其中的问题发生在思想的领域,是思想的遮蔽。

思想的暴力表现为reason,即Iwill、Ican,但这都是impossible,不能触及真正的物。

思想的意愿表现为ratio,进而是rational。

这只能满足思想自身的意愿,却没有考虑思想如何才能向存在敞开。

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思想不是理性,而是存在的经验。

问题在于如何面对存在本身的真相,思想必须放弃暴力,走向存在。

  第13段:

  第一种解释并未达到物自身,要放弃思想的暴力,抛弃各种日常观念,让物自身展示出来。

物已经展示出来,即通过各种感性特征。

物就是感性的。

但这种感官感知的感性特征仍是遮蔽,甚至更暴力,更多地强暴物。

[NextPage]

  2002年4月17日

  物有两种,广义的一切存在者,狭义的单纯之物。

海德格尔由此走上追问西方形而上学之路,追问什么是物。

一方面物自身遮蔽,一方面观念遮蔽了物,揭示物就是去蔽。

  对物有三种解释。

一是认为物是特性的载体,即物是特征的集合。

二是认为物是感觉的符合。

三是认为物是赋形的质料。

这都阻碍了对物的揭示,只有从器具而不是广义的物或单纯的物才能达到物的去蔽,因为器具才有人与物的相遇。

海德格尔始终处于永恒的去蔽。

  第14段:

    事物作为感觉的符合是假象。

感知的首先不是感觉,而是事物本身,因为原初的是人生在世,这是最根本的事实,它先于感觉。

  第15段:

    感觉的符合试图接近物,但却从未达到对物的真正揭示。

前两种解释一种使我们远离物,一种将物逼向我们,但真正的物仍然消失了。

必须摆脱这两种解释,让物从自身规定出发来揭示。

  第16段:

  提出第三种对物的解释,这是从第二种的感觉转入,从感性的质料进入第三种解释,“物是被赋形了的质料”。

这里有主动、被动和动态、静态的关系。

这种解释被应用于自然物和使用对象。

  第17段:

指出有形的质料可以回答艺术的物的因素,但这是假象,仍是应怀疑的。

  第18段:

  质料——形式的概念一般运用于艺术理论和美学,但又超出其外,并与其它一些概念相关。

这些相对的、二元的概念可以无限延伸下去,这使得一切存在物都可以包容在内容与形式的概念之中。

  第19、20段:

  形式是质料的构形,而非质料决定形式。

凭什么构形呢?

凭有用性,这决定了形式。

  第21段:

  有用性是物的在场方式,关系到人的存在。

有用性规定了构形的力量。

有用性是器具的本性,不是纯然之物和艺术品的本性。

但如果形式和质料相关器具的有用性,它们如何相关物性呢?

  第23段:

  形式和内容的结构作为物的根源在日常中是普遍,并导致以此理解一切存在者,包括物、作品。

  第24段:

上一段讲的是日常观念,这里是神学的根源。

基督教的上帝、世界、灵魂。

  第25段;

  哲学上的根源。

形式和质料是形而上学的概念,而古希腊的aidos和hule的丰富的对物的经验与近代不同,尽管它们与形式和内容相关。

中世纪的形式和质料是创造和创造物的关系,表达为上帝和世界的关系。

而近代的形式和质料反映人和世界的关系。

  第26段:

形式和质料作为器具之物的本性,但这还没有进入纯然之物本身。

  第27段:

    对三种解释的批判。

这些是日常的、一般的理解模式,并作为先见阻碍了对物之物性的认识。

  第28段:

  物的物性、器具的器具性、作品的作品性、存在者的存在性。

为了达到物本身必须去蔽。

走向事情本身。

  第29段:

  从思想方面走向物性是难的,思想的强暴使人不思考我能怎样,无法知道思想的限度,这是理性的特点决定的。

存在不向思想显示。

  第30段:

走向物的通道,不能从纯然之物开始,而要从器具开始。

  第31段:

  从器具开始。

如何发现器具性?

避免哲学思辨,而只是描述,即现象学的看,这也不是理性,是去蔽和揭示。

  对物的现象学描述的一般方法:

  对物的一般限定;日常有什么观念;揭示物本身,物在物的存在中显示。

[NextPage]

  2002年4月24日

  我们始终强调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这在他那里是一贯的,但这与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不一样的。

差异首先是,现象学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绝对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哲学,而在他之后,现象学就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在海德格尔则是对存在的追问,在伽达默尔是现象学与解释学的结合,而德里达是解构。

还要指出的是,现象学的现象是显现,而非现象——本质意义上的现象。

要显现,是因为事情本身是不显现的,所以现象学就是去蔽,让显现。

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另一差异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繁琐哲学,一整套还原方法十分繁琐,而海德格尔对现象学进行了还原,还原到现象学的根本问题,即“林中空地”,这比胡塞尔所说的“事情”更为根本。

第三个差异,在哲学或者说思想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上,胡塞尔的现象学尽管影响了一大批哲学家,却只是书斋里的哲学,所以他批评海德格尔的哲学是经验的人类学,海德格尔的思想始终与时代密切相关。

  海德格尔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