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1065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洞堤防工程测量方案.doc

重庆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

(堤防部分)一标段A合同段

编制人:

叶明勇

编制单位:

重庆市天地人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7.1.12

木洞堤防工程一标段A合同段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测量组织及仪器配置 4

第四章施工部署 5

第五章平面轴线及高程控制 6

第六章测量监控及验线 8

第七章沉降观测 8

第八章附图………………………………………………………1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一标段A合同段设计施工图,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5、建设单位移交控制点

点号

X坐标(米)

Y坐标(米)

高程H(米)

备注

MD02

69360.531

88719.900

279.113

建设单位提供

GPS1

70400.483

90364.358

207.224

11231F

71003.190

89299.499

202.283

11233F

70825.914

89299.499

221.875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1,重庆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从长江右岸上游温家沱开始,经五布河,至羊角背结束。

堤防设计级别为4级,防洪标准为三峡水库蓄水初期20年一遇,以五布河为界分为上下游两个标段。

2016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一标段(五布河上游段)准备开工建设,本工程段设计堤脚线长2.616km,堤线地形高低起伏较大,其中直斜复合式段长391.61m、一级直立式挡墙段长1427.65m、自然护坡段长796.8m(其中高架桥段长170.07m、开挖形成626.73m)。

护岸综合整治工程由护岸工程、市政道路、景观(堤防综合利用工程)、园林绿化四大部分组成,本次招标为上游段护岸部分。

本工程施工段为A合同段,A合同段为新建五布河上游段(长江右岸)K0+000-K1+178段防洪护岸、排水建筑物和下河梯道等,同时包括工程量清单和图纸中的全部工作内容。

2.设计概况

护岸及市政工程设计概况

2.1护岸及市政工程分段简述

本工程施工段为A合同段,A合同段为新建五布河上游段(长江右岸)K0+000-K1+178段防洪护岸、排水建筑物和下河梯道等,同时包括工程量清单和图纸中的全部工作内容。

A合同段总长为1178米,其中有衡重式挡墙+护坡长341.59米、衡重式挡墙+护坡+衡重式挡墙长50.02米、衡重式挡墙段长374.69米、重力式挡墙长65.97米、自然护坡段长175.66m、高架桥段长170.07米(工程量清单中未包含此部分)。

A合同段的设计堤顶高程约为183.50~198.80m。

K0+000.000-K0+142.510段为堤体护岸、无堤顶道路,K1+052.470~K0+882.400段为高架段,其他段均设有市政道路。

4,设计规定测量放样误差要求

1),工程基线相对临近基本控制点,平面容许误差±30mm~±50mm,高程容许误差±30mm。

2),工程断面放样、立模、填筑轮廓测点相对设计的限值误差平面为±50mm,高程为±30mm,堤脚线点±30mm。

3),堤防挡墙设计控制点坐标定位如下附图所示;

第三章测量组织及仪器配置

3.1测量组织机构与管理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较为复杂,体量较大,属高层建筑。

工程轴线、标高的平面控制竖向投递测设质量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标高的控制质量,项目决定成立工程测量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平面及高程施测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测量小组组织机构图如下:

测量总管

(技术负责人)

测量组长

(测量员)

组员:

质检员

(验线)

组员:

资料内业

(仪器校检)

组员:

施工员

(放线)

测量小组人员如下表:

姓名

项目职务

小组任职

备注

龙光超

技术负责人

总管

放线总负责

叶明勇

测量员

测量组长

放线总控制

彭正园

工长

组员

放线实施

胡志杰

工长

组员

放线实施

戴勤波

资料内业

组员

仪器校检保管

余世英

质检员

组员

验线

3.2测量仪器配置

3.2.1本工程配置的测量仪器如下表

测量仪器配置表

仪器名称

型号

精度

数量

备注

RTK

中海达V60

±(2.5+1×10-6D)mm

1套

控制点测设

水准仪

S3

3mm

2套

标高抄测及沉降观测

钢卷尺

50m

1mm

5把

长度丈量

3.2.2仪器校检、管理与维护

1)重点加强测量器具的校检:

技术内业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把仪器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调校和保养,保证仪器的精度,减少系统误差,以满足工程轴线标高施测控制质量的要求。

2)注重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3)所有仪器由测量工长专职保管,并在使用中承担对仪器的管理责任,任何人不得随意乱动或使用仪器。

4)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仪器台帐、检校计划及使用维护管理。

工程所用仪器必须定期送到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校核,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同时做好记录记载。

第四章施工部署

4.1为了更好实现设计之意图、满足规范之要求,项目部精心遴选,组建专门测量小组。

4.2测量小组着重攻克对采用普通测量方式方法所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复杂部位,选择测量方法、部署实施商业步骤、组织实施、复查校核。

4.3测量小组对每一个施测部位的测量方案均精心遴选,采用最佳方案。

施测前做好测量准备,尤其是做好测量内业工作。

充分并正确利用好电脑高精度之优势,既减轻内业工作之负担,又提高数据之精度。

4.4施测时清除障碍物,正倒镜测量、来回丈量,回路闭合检校。

4.5对特殊部位特殊施测方法施测前由小组编写详尽作业书,包括站点、后视点、测距起始点选择,前后视点夹角、待测距离等均做详细列表。

作业书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4.6对特殊部位特殊施测方法施测过程中如实记录,完毕对其进行成果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操作。

同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4.7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原始控制点数据,将其引入施工红线内,用于该工程平面及高程控制。

第五章平面轴线及高程控制

5.1概述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状复杂,因基础开挖分阶段进行,基础施工时间前后不一致,为此按各分段分别设立控制网进行,各分段施工控制网分别直接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来建立外控点进行投放确定,据此施放轴网及建筑物细部轴线。

高程控制:

因基础开挖分阶段进行,基础施工时间前后不一致,控制点无法直接设于场地内,故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11233F,利用RTK转测至场地内适当位置,以此作为高程控制点。

5.2基础轴线平面控制

本工程工程面积大,轴线网复杂,且分阶段施工,施工放线工作量大。

为此按各分段分别设立控制网进行,各分段施工控制网分别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进行投放确定,据此施放轴网及建筑物细部轴线。

5.2.1控制点线平面布置

基础轴线控制网采用外投内控法。

控制点平面布置详附图1《基础控制点平面布置图》,据此进行各分段基础轴线网施测。

5.2.2施测步骤与方法

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点先进行闭合,在闭合无误后,将控制坐标点移至场地内,建立内控制坐标点ZD1、ZD2、ZD3,并作好永久性保护措施(详控制点保护图)。

完成后报请集团公司质检科放线办复核、监理工程师验线。

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基础定位放线。

本工程放线工作复杂,整个放线测量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工程放线质量。

控制点保护图

5.3注意事项

5.3.1为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放线过程中,采用三角形的形式进行闭合复核。

5.3.2放细部线前应对控制线进行校核,控制线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mm,然后根据控制线测设挡墙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5.4高程控制

5.4.1高程控制原始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11233F,经过监理复核认可,在监理旁站下引测。

5.4.2高程控制点的布置

据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点先进行闭合,在闭合无误后,将控制坐标点移至场地内,建立内控制坐标点ZD01、ZD02、ZD03,并作好永久性保护措施。

高程引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转测点,以减小仪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保证引入值的准确性。

5.4.3注意事项

5.4.3.1高程基准点设置校核后报请监理单位复验,确保设置满足规范要求,并形成相应技术档案资料。

5.4.3.2高程控制点引入时,应尽量减少转点,以减少累计误差。

5.4.3.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核自基准点传递上来的两个标高点,其相互较差应小于3mm,并依两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与控制点中间范围,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5.4.3.4控制点地基应良好,不得置于舒松土层上;外控点应距基坑边沿一定距离,以防被破坏。

所有控制点均应加强保护,确保控制点准确。

第六章测量监控及验线

6.1监控制度

6.1.1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严禁工人自己分线。

6.1.2所有测量仪器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过程中按《计量法》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报监理备案。

6.1.3施工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并经工程部、监理审定同意后方可实施。

6.1.4做好原始点位的保护工作,便于施工中随时校核。

6.2测量偏差控制

6.2.1施工放线测量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主管施工员对场地进行考察研究,编制合适的测量方案,严禁盲目作业。

6.2.2必须使用经检核校正的仪器,使用正倒镜测设、闭合检查,减少系统误差。

6.2.3配合人员固定,并选择适宜的天气及时间进行放线测量,避免风雨、烈日及昏暗天气进行测量作业,减少偶然误差。

6.2.4若发现主控制线误差偏大,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呈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对其进行审核检查纠正。

6.3验线制度

6.3.1每道测量放线工序完成后,进行预检,由验线员、质检员、工长及放线人员共同参加,预检合格后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并填写《楼层测量记录》,一并交监理报验。

报验应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3.2工程师验线采取重点抽检的方法,必检部位有:

建筑物平面控制原始点复核、标准层平面控制点设置、高程控制点引入,高程控制基准点设置等,其它抽验部位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第七章沉降观测

7.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本工程为高边坡开挖,边坡的沉降观测工作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高边坡设置四个永久基准点GB1、GB2、GB3及GB4作为沉降观测依据,周边砌砖保护。

沉降观测永久基准点埋设如下图: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用50型角钢埋设于建筑物外墙角点上,埋设方法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