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611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docx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第一册教案

第一章认识计算机

第1课和计算机交朋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3)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代表部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

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可见各位同学对于计算机都有了不少的认识。

老师再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诞生的吗?

(学生可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看来,有关计算机还有很多的知识是同学们还不知道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面前的计算机。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

1、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我们首先来回答刚才那个同学们没有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出示幻灯片)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1946年的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可不像现在这样小巧,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可以放一个,“埃尼阿克”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足足有10个房间那么大。

这个大家伙能干什么呢?

它能够每秒钟做5000次的加法计算。

(我们人脑大概每秒做5次加法)这个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现在我们用的计算机计算能力怎么样呢?

同学们现在面前的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概在每秒10-20亿次的样子。

短短60年的时间,电子计算机的性能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进,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60年里面,计算机都有了怎样的发展(出示幻灯片,从第一台计算机到第二代,第三代,再到现在的计算机)。

2、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说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出示幻灯片)。

他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作出了什么重大的贡献能够配得上“现代计算机之父”这个头衔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因为,是冯诺依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3、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冯诺依曼提出,电子计算机由以下的五个部分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光看这些名词,我们感觉很抽象,和我们面前的这台计算机好像完全没有关系,我们熟悉的是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些抽象的名词对应的都是我们熟悉的哪些部件。

(出示幻灯片)我们先看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因为这两个部分的部件,是我们很熟悉的,其中输入设备里面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部件,它们的作用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输出设备里面有显示器、打印机等部件,它们的作用是把计算机计算的结果输出来告诉我们。

输入和输出部件都是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得见和摸的着的。

下面的三部分的部件都是隐藏在主机箱里面,平时我们是不容易看到的,运算器是实行运算和逻辑判断的重要部件,控制器则是控制和指挥计算机运新的中心。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般是合并成一个部件,这个部件的名称我们比较熟悉:

CPU(即中央处理器),这个部件相当于电脑的大脑,可见是相当的重要。

存储器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种,(幻灯片演示结合实物展示)内部存储器主要用于临时存放数据,而如果要长期保存的数据,都是存放在外部存储器里面的,我们平时使用的外部存储器包括:

硬盘(实物展示)、光盘和光盘驱动器(实物展示)、U盘以及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使用的软盘。

(给2-3分钟时间让学生传阅几个计算机部件,看一看,摸一摸)

好了,我们已经看完了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大家看一看,是不是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的所有的部件都能够被划分到这五大组成部分中呢?

我们现在再回到前面看一看,计算机的这五个组成部分是由冯诺依曼在60年前提出的,时代变迁,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始终都没有脱离冯诺依曼最早设计的路线,就像孙悟空再神通广大,也不能逃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

那么,由此可见,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认识了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了解了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请同学们下课以后,有兴趣可以去自己收集一些计算机的资料,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介绍你认识的计算机

[教后记]

 

第2课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

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

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

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

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6、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

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三、学生模仿硬件作“自我介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是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四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协调工作,各显神通。

它们究竟有何神通,你认为谁最重要呢?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一、计算机的硬件”这部分内容。

然后同学们,你就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四部分中的一个,这样同学们就分成了四组,你要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让其他同学觉得计算机少了你还真不行。

至于角色的分配,等同学们读书后自己选择。

同学们先完整地读一下整段内容,再选择其中一个认真仔细地读,为你的发言作好充分准备,来说服其他同学,你还可以拉你的同伙来帮助你说服他们。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其辅以图片说明。

四、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

阅读课文内容,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

①人工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的异同点,②人的什么相当于计算机的什么。

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

把你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教后记]

 

第二节本领高强的计算机

教学要求:

  认识计算机的本领和应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计算机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新授

  计算机是由许多成员组成的,它们密切配合,一起工作,才使计算机有这么大

计算机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计算,这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如:

人造卫星轨迹计算,导弹发射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房屋抗震强度的计算等。

1、数据处理

用计算机对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和计算,加工成人们所要求的形式,称为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数据多,处理量大,时间性强,但计算公式并不复杂。

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经不再只是进行科学计算的工具,计算机更多地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

如:

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财务部门,用计算机对帐目登记、分类、汇总、统计、制表等。

我们不可以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

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入、排版、制版和打印,比传统铅字打印速度快、效率高,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用计算机通信即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方便地发送与接收数据报表和图文传真。

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工作条件,节省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等。

3、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是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对保证产品有重要作用。

4、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个大型系统是在60年代由美国伊里诺大学开发的PLATO。

现在世界上发展的各方教学软件已无法准确统计。

CAI的专用软件称为课件,是CAD的一大分支,它可按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不同领域内容进行分类。

5、预测天气

6、人工智能

计算机有记忆能力,又擅长进行逻辑推理运算,因此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的思维,让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推理功能,能够自己积累知识,并且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计算机的人工智能。

例如,计算机可以对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编译和解释;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在很多场合下,装上电脑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进行繁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

7、娱乐活动

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看电视、看VCD、听音乐、玩游戏、在网上和朋友聊天等等。

二、拓展

计算机还有哪些用途?

[教后记]

 

第三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3、通过“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学难点:

信息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学生回答:

“电脑课”、“计算机课”,少数同学能够说出“信息技术课”。

教师设疑:

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二、讲解新课

(一)、信息的概念(广播)

提问:

你这些图片和录像中,能了解什么东西?

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

进行讨论,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回答出不同的答案。

出示照片相应的说明文字,大家看了这些文字,是不是对照片的内容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进行讨论归纳:

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

提出信息的概念。

提问:

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归纳: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就生活信息的海洋之中,无时无刻地在接受信息,但有些信息对我们来讲是有用的,有些是无用的,要学会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

进行讨论活动

完成下面的题目:

(2选1)

(1).如果你要买一台电脑,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学生在论坛里相应话题下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电脑市场、电脑书籍、电脑专家、教师、朋友、互联网等等。

(2).假如现在是2008年,你准备去北京观看奥运会,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回答有报纸、旅游社、地图产、互联网、朋友、电视台、打电话了解等等。

(二)、信息技术的概念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

提出问题:

怎样更好地去获取和利用有用的信息?

进行讨论。

观察气象,说明气象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利用过程,引入信息技术概念。

三、课堂小结

在信息时代,谁感知到、认识到并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拥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你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具备收集、整理、传递、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学好这门课――信息技术,这也就我们这门课由电脑课改为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

[教后记]

 

第四节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此并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

从下面这个按时间顺序展现的计算机发展简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艰辛及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力。

  一、机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

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诞生,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开始研制于1943年,完成于1946年,负责人是JohnW.Mauchly和J.PresperEckert,重30吨,用了18000个电子管,功率25千瓦,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

  二、晶体管计算机的发展

  真空管时代的计算机尽管已经步入了现代计算机的范畴,但因其体积大、能耗高、故障多、价格贵,从而制约了它的普及和应用。

直到晶体管被发明出来,电子计算机才找到了腾飞的起点。

  1972年:

1972年以后的计算机习惯上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

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后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功能更强,体积更小。

此时人们开始怀疑计算机能否继续缩小,特别是发热量问题能否解决。

同时,人们开始探讨第五代计算机的开发。

  三、当代计算机技术渐入辉煌

  在此之前,应该说计算机技术还是主要集中于大型机和小型机领域的发展。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技术障碍逐渐被突破。

特别是在Intel公司发布了其面向个人用户的微处理器8080之后,这一浪潮终于汹涌澎湃起来,同时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信息时代的弄潮儿,如StephenJobs(史缔芬•乔布斯)、BillGates(比尔•盖茨)等,至今他们对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此时段,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真正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

  1974年4月1日:

Intel发布其8位微处理器芯片8080。

  1975年:

BillGates和PaulAllen完成了第一个在MIT(麻省理工学院)的Altair计算机上运行的BASIC程序。

  1975年:

BillGates和PaulAllen创办Microsoft公司(现已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软件公司)。

3年后就收入50万美元,员工增加到15人。

1992年达28亿美元,1万名雇员。

1981年Microsoft为IBM的PC机开发操作系统,从此奠定了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领导地位。

  1976年:

StephenWozinak和StephenJobs创办苹果计算机公司,并推出其AppleⅠ计算机。

1978年6月8日:

Intel发布其16位微处理器8086。

1979年6月又推出准16位的8088来

满足市场对低价处理器的需要,并被IBM的第一代PC机所采用。

该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为4.77MHz、8MHz和10MHz,大约有300条指令,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

1979年:

低密软磁盘诞生。

1979年:

IBM公司眼看个人计算机市场被苹果等电脑公司占有,决定开发自己的个人计算机。

为了尽快推出自己的产品,IBM将大量工作交给第三方来完成(其中微软公司就承担了操作系统的开发工作,这同时也为微软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于1981年8月12日推出了IBM-PC。

  1980年:

“只要有1兆内存就足够DOS尽情表演了”,微软公司开发DOS初期时说。

今天来听这句话有何感想呢?

  1981年:

Xerox开始致力于图形用户界面、图标、菜单和定位设备(如鼠标)的研制。

结果研究成果为苹果所借鉴,而苹果电脑公司后来又指控微软剽窃了他们的设计,开发了Windows系列软件。

第二章WINDOWS初步使用

第一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WINDOWS98操作系统,了解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的方法。

教学内容:

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那有谁能来给其他同学讲讲计算机到底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师:

好,这位同学,你来告诉大家。

生: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

师:

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

(略)

师:

补充得很好!

这说明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好吗?

生:

好。

二、新授。

师:

下面请同学们看广播,并做好思考。

(老师启动光碟,同学们也相应做好笔记。

(启动计算机后,进入WINDOWS98系统后,我们所看的画面,这就是“桌面”)如图所示:

师:

那有谁能来告诉老师,应如何启动计算机,也就是“开机的顺序呢?

”。

按一下

生:

老师,我来。

开机的顺序就是……

师:

好,说得真好。

那鼠标又是怎么使用的呢?

生:

鼠标有以下几种基本操作:

(让学生动手演示,老师把屏幕转换给其他同学看)

三、做一做。

师:

瑞请大家动起手来,按下列的要求操作,把你看到的变化填写到括弧内。

好吗?

生:

好。

师:

现在马上动手。

(老师把屏幕返还给同学)

四、新授。

(如何关机)

师:

请同学们按下列步骤,跟老师一起关机,好吗?

第一步:

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第二步:

单击“关闭系统”,弹出对话框:

第三步:

选择“关闭计算机”后,单击“是(Y)”,此时计算机自动进行关机操作;

第四步:

关闭显示器。

同学们都会了吗?

生:

会了。

五、想一想。

师:

那好。

同学们回去后,应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开机的顺序?

2、关机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鼠标、键盘的使用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2、掌握键盘上常用键的使用方法。

3、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指法。

4、掌握英文字符的输入方法

教学重点

1、鼠标的使用

2、.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特殊键的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探究,形成概念、反馈训练、归纳小结。

其中“师生共同探究”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前面学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利用课件展示几种硬件,给学生初步的鼠及键盘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出鼠标和键盘。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探究

1、鼠标的使用

①课件演示、学生揣摩

首先用课件演示几遍鼠标的几种基本操作方式:

单击、双击、右击、拖动、移动的指法动作,指导学生揣摩这几个操作的模式,主要是形成直观的印象。

②教师指导、学生探究

在揣摩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探究鼠标的操作,形成概念。

③学生讨论,共同合作体会要领

④抽取学生演示,教师讲评

抽取学生在课件上演示这几个操作,找出不足,教师总结。

⑤小游戏的练习,加深巩固

2、键盘的使用

①展示正确的坐姿

用课件展示坐姿,同时说明在使用20-30分钟后要休息,保护眼睛等注意事项。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②展示键盘的分区,讲解操作要领

③教师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形成概念。

④学生讨论,共同合作

⑤小游戏的练习,加深巩固

三、反馈训练

四、归纳小结:

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揣摩探究的过程,明白探究是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真正途径,号召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拟用2分钟完成。

 

第三节正确使用键盘

教学内容:

正确使用键盘

教学要求:

1、掌握正确的坐姿

2、掌握基本键和手势

3、掌握击键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击键方法;

2、指法训练。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坐姿

使用计算机的正确坐姿

操作时坐姿应端正,身体正对空格键,双脚平放着地,上身稍向前倾,距离键盘约20厘米,计算机屏幕略低于双眼。

肩部放松,上肩和肘部轻便轻靠近身体,手腕自然平直,不要弯曲。

击键前,手指要虚放在基本键上,自然弯曲成弧形,用指尖从键上垂直击键。

二、基本键与手势

基本键:

 ASDFJKL;(两手的8个手指要随时放在ASDFJKL;这8个基本键的位置上

三、单击方法

手腕要平直,手臂贴身旁。

手指稍弯曲,指头键中央。

输入才击键,按后往回收,拇指按空格,千万不能忘。

眼不看键盘,忘记想一想。

速度要平均,不可大力量。

四、指法训练

(1)基本键JKL;FDSA位的练习

(2)QWERUIOP键的练习

(3)ZXCVM,。

/键的练习

(4)GHTYBN键的练习

(5)数字键的练习

(6)符号键的练习

 

第四节玩游戏,学习英文打字

我们可以用课本的配套教学光盘上“敲敲能手”的游戏,帮助提高按键的准确性和按键的速度。

1、用“敲敲能手”的游戏的“运指如飞”分别作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键、符号键的专门练习。

2、使用“敲敲能手”的游戏的“运指如飞”作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键、符号键的混合练习。

3、使用“敲敲能手”的游戏的“滑板表演”,看谁成绩好。

 

第五节初识WINDOWS

教学要求

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初步认识Windows的程序窗口;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认识Windows的程序窗口。

教学难点:

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Windows的界面

Windows启动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我们称之为桌面。

二、常用图标的简介

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回收站等。

三、启动程序

1、依次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与“网上邻居”窗口,然后将两个窗口最小化,再依次将它们还原,最后关闭这两个窗口。

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任务滥上程序对应的按钮有什么变化。

2、打开“附件”菜单中的“写字板”程序,改变“写字板”窗口的高度、宽度和位置。

试一试,如何操作才能同时改变“写字板”窗口的高度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