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273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docx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本科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

姓名:

00000000

班级、学号:

00000000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4-4

完成时间:

2009-10-25

2009年10月25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6

正文……………………………………………………………7-18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9

答辩过程记录表…………………………………………………20

 

课题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

一、课题(论文)提纲

1.财务预警机制产生的背景

1.1资金回收引起的财务危机

1.2融资引起的财务危机

1.3投资引起的财务危机

1.4资产跌价引起的财务危机

1.5对利润分配不当引起的财务危机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基本方法

2.1进行独立评估,确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

2.2构建企业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2.2.1构建指标体系之前应该注意的一些原则

2.2.2 建立企业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2.3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运行系统

2.3.1 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系统

2.3.2 建立财务预警的电算化系统

2.4启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2.4.1分散风险法

2.4.2回避风险法

2.4.3转移风险法

2.4.4降低风险法

3.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3.1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预测财务指标

3.2模型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企业自己实际能够获得的数据进行选择

3.3必须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4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高财务预警系统的效用

3.5加强财务预警系统的后续管理

4.总结

二、内容摘要

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企业财务预警机制产生的背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方法,以及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三、参考文献

.[1]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端木正.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11).

{4]黄善东.我国上市公司亟待建立财务预警系统[J].财会研究,2003,(10).

关于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浅析

00000000

中文摘要:

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企业财务预警机制产生的背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方法,以及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指标体系;运行系统;风险转移

1.财务预警机制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变化,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面临的更多的机会,然而正是由于机会的产生企业面临的危机也不断重重,也许投资会成为企业的成长的危机,也许筹资也会成为企业成长的危机,甚至连企业对于利润的分配不当也会成为企业成长的危机。

那么到底有那些危机呢?

1.1资金回收引起的财务危机。

资金回收引起的财务危机是企业在产品销售或对外提供服务过程中,由于收回资金的时间和收回资金的数额不确定而引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企业促销和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要承担他人占用企业运营资金的机会成本及到期不能收回货款的坏账损失。

长期以来,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下,企业只注重账面利润,而不注重现金流量,更多的资金被客户占用,使利润虚增,企业陷入严重的资金短缺或不能周转的困境之中。

1.2融资引起的财务危机。

融资引起的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利用负债筹资而引起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

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企业在筹资时未能把握好负债规模、利率和期限,使其在银行或其他机构的不良贷款不断堆积,负债累累,从而造成财务危机。

其次,是企业经营不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流动资产中的速动资产不足﹑速动比率过低引起的。

1.3投资引起的财务危机。

投资引起的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对内或对外有关项目进行投资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投资收益率很低,使原投资额不能按期收回,或根本无法收回而使企业遭受损失。

这种危机主要是企业不能准确预计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导致决策失误形成的,这种失误严重时直接危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通常过度扩张引起的财务危机在国内时有发生,比较典型的是巨人集团的轰然倒塌。

巨人集团从事脑黄金向自己从未涉及的房地产领域进行投资,投资的风险可谓之大。

1.4资产跌价引起的财务危机。

资产跌价引起的财务危机通常是由于宏观方面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如通货膨胀、政策变化、法律约束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原因,使投资者投入的资产遭受跌价、贬值的损失,从而导致资不抵债。

1.5对利润分配不当引起的财务危机。

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决策者制定股利分配政策不当,给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股利分配率过高,虽短期可刺激股价上升,但使企业减少了大量的现金,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使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的下降,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基本方法

那么我们既然知道了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预防这些危机的的发生呢,我认为企业应该建立按照如下来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

 

2.1进行独立评估,确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

对企业的如筹资、投资、资金运作、资金收付等企业内部经营活动事项进行评估。

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评估。

以清楚了解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如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改变、环境发展前景等。

对投资人和合作伙伴进行评估,以了解对方的经营风格、管理理念、社会认可程度、在行业和地区的影响力。

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

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对不同的客户群在销售中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

对相关人员也要进行评估,以了解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并对员工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

对特殊事项、非经常性事项、重要性事项进行评估,如管理层和关键岗位人员流动、重要经营指标不正常的增减变动,以了解这些事项异常变动的真实原因。

根据评估结果寻找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

包括外生来源和内生来源。

外生来源是由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产生的。

例如,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引起整个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就有可能导致金融企业被迫作出重大经营政策上的调整,也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金融企业巨额亏损乃至破产。

内生来源是由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协调而产生的。

例如,新产品开发不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导致销售收入锐减、盈利能力下降。

此时研发新产品失败为企业出现财务预警的内生来源。

2.2构建企业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2.2.1构建指标体系之前应该注意一些原则。

选取和构建评估指标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

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尽量全面地选择各级各类指标,以免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

(2)简洁性。

选择指标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做到指标尽可能少,但信息量尽可能大,把全面性和简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避免由于重复而造成评估时的多重共线或序列相关。

(3)系统性。

企业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指标系统并不是静止的、绝对的。

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因此,应使指标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以保证指标系统能够适应动态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进行适当调整。

(4)科学性,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

指标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有关企业危机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原则,选择含义准确、深刻且便于理解、计算及分析的指标,以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企业危机的本质和规律。

2.2.2 建立企业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并且全面综合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我们应该建立以下财务指标体系:

(1)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

(2)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流动比率,现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3)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4)现金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债务保障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但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公司破产案证明现金流量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真正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而企业现金流量主要来自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财务风险往往是企业存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

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等情况下出现的。

因此,企业财务预警的核心指标体系应是建立反映企业用现金偿还债务的偿债能力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这类指标更能反映出本质问题。

可操作性强,可作为企业预警的主要指标。

这类指标的计算及反映的内容如下:

(1)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该指标是从总体上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最好的指标。

(2)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

通常这两种债务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

该指标主要衡量本年度内到期的债务本金和相关的现金利息支出,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来偿付的程度。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于偿付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企业用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来偿还流动负债是最安全的,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4)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该指标反映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即企业最大的付息能力。

虽然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必要时都可以偿债,但它们都不属于经常性现金流量。

该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更明确地反映企业实际偿付利息支出的能力,更全面地衡量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该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对于指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4中分析方法,即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财务比率分析法,其中最简便有效的是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是对会计报表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能将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有机结合。

对不能直接对比的财务报表及其中不同性质的项目进行计算分析。

2.3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运行系统

在建立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后,那么就要对其进行计算,那么对于一个大的企业来说应该建立如下系统才能使其快速的得到相应的数据以供其分析。

  2.3.1 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系统。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这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经营波动或财务危机征兆。

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

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在这个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完整、快捷的渠道。

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

这个信息系统还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使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体系,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

还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实施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及反馈的职能,并向预警系统输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3.2 建立财务预警的电算化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要在实践工作中实现理论上的功能,需要建立起计算机信息系统。

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大范围的分析比较,包括同企业、同集团甚至同行业。

由于计算机的自动性,它还可以为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提供“标杆”的作用,一旦实际值超过警戒值,系统就会自动向主管人员或者经营者发出警报,促使经营者及时解决企业出现的问题,防范不必要的风险。

2.4启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在分析清楚财务风险后,得到相应指标之后,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早期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其中,早期预防措施是在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内,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之处,杜绝和避免财务危机的发作。

应急处理措施是在财务危机的发作期,采用规避风险的手段,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如果财务危机已经恶化,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要做好财务危机的应急处理工作要大幅削减资本性支出,积极寻找抵押和担保贷款,万不得已时,实施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避免企业破产倒闭。

财务预警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

则立即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风险程度等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这些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目的在于帮助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

概括起来。

风险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

2.4.1分散风险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由刁:

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

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险,股权投资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的风险,证券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

当然,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就越大。

对外投资多元化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2.4.2回避风险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

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

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只能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2.4.3转移风险法。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

在投资建造固定资产时,企业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将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

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的企业,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

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它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

赊销比重较大的企业,对大宗赊销及时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可以转移坏帐带来的财务风险。

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

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4.4降低风险法。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

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

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

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

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

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口向。

通过这些控制风险的方法企业的财务预警得到启动,并转移了,分散了,甚至化解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危机。

3.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3.1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预测财务指标。

正是因为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多样性,因此企业在决策财务预警机制时具有多重可选择性。

不同企业、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正确地根据企业自己的情况选择合理指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在急速扩张阶段就得注意负债规模的大小,那么就得更多地考虑用负债规模来进行财务预警。

  3.2模型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企业自己实际能够获得的数据进行选择。

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数据往往是有很大差别的,同时有的数据可能被人为地更改过,这些数据就失去实际意义,就需要剔除以提高预警的正确性。

3.3必须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预警模型中各种指标、财务比率计算的真实性。

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是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可以得到一贯执行,否则预警系统的功能将会大打折扣。

同时财务预警组织机构应独立于企业内其他组织机构,不直接干涉企业经营管理,只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

该机构成员应由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咨询专家组成。

在建立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时,应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确保财务预警分析工作落实到专人,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

3.4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高财务预警系统的效用。

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张,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与日俱增,这时的预警功能决不仅仅是计算几个比率,对比几个指标所能实现的,必须创建系统的方法库和模型库,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学、财务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优化技术,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3.5加强财务预警系统的后续管理。

它可以保证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预警功能的充分发挥。

后续管理工作通常包括:

日常监管和维护,保证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数据共享充分;财务业务数据、指标体系、预警临界标准等有序更新。

保证预警功能的准确和及时;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数据是预警系统发挥功能的基础,加强数据库的防病毒入侵、防黑客盗取、防非法操作等措施至关重要

4.总结

企业建立了对于财务危机的预警机制之后使企业能够预防危机,控制危机,为企业成功健康发展,并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端木正.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11).

[4]黄善东.我国上市公司亟待建立财务预警系统[J].财会研究.200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