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750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docx

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

6.1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能力的内涵

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北京:

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0页.

②【美j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一一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

342页。

影像阅读:

读图时代语文教育的新亮点

影像阅读理解中主客观的统一与差异性源于影像的二重性。

通过

影像呈现的世界,既是个客观存在,却又是与人的主体意识无法分离

的非“纯”客观存在。

这是因为影像作为人创造的用以把握世界的符

号,它具有客观真实性的同时,渗透着创作者的审美趣味、艺术态度

和对生命本质的主观把握,是客观对象的真实与主观意味的多义的统

一,“一方面,它是一架能准确、客观地重现它面前的现实机器自动运

转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又是根据导演的具体意图进行的”。

①因

此,影像既是实物,又是一个“影像存在”,即一个“被结构的现实”,

一个形式。

换句话说,影像作品中的影像世界并非现实世界,它可能

是被削弱的现实世界,也可能是被放大、被强化的现实世界;它可能

与现实世界相互贴近甚至完全一致,也可能与现实世界相互背离。

如,照片中,复杂的现实世界被抽象为点、线、面、形、色、质。

此,摄影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概括和模

拟。

又如,电影、电视通过不同的画面的选择和不同顺序的编辑,同

样的影像可能讲述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故事或事实。

科索沃战争、

美伊战争等重大新闻报道中所用的影像画面是相同的,但结论却不同,

说明影像不过是供人调遣的符号而已。

影像的意义是由整个画面或整

段影像来决定的。

影像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影像阅读中要把握好三个层次:

①知觉

层次:

影像是现实的物像,由它“所映现的全部内容构成”,“影像的

第一层意义便是被再现物的意义。

”②②叙事层次:

影像具有表意符号

功能,影像作品的表意从不取决于(或很少取决于)一个孤立的影像,

它取决于影像之间的关系,即最广义的蕴涵。

从此意义上讲,影像成

为“语言的元素”。

③诗意层次:

影像通过象征,在影像知觉之外建构

一个抽象意义,诉诸观众想象的“诗意”,影像艺术因此成为视觉语言

艺术。

“影像可以超越它所映现的这个现实:

再现形式成为它所再现的

事物的某种具体符号(信号),同时,又是凝聚了‘被再现的现实的一

切潜在特征’和‘一切存在潜能’的相似体。

”③因而,影像的解读存

①I法】马塞尔·马尔丹著.电影语言.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②③让·米特里著.电影美学与心理学载《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283,301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在着能指的确定性与所指的不确定性。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依据

影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影像素养,即对影像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

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迁移能力。

可以说语文教育中,影像阅读是否达成取决于学生影像阅读能力的

高低。

从影像作品的特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将影像阅读能力分解为影

像认读能力、影像理解能力、影像鉴赏能力、影像评价能力和影像迁

移能力。

①影像认读能力,指对影像符号的感知与辨识及认读速度。

影像

认读作为影像阅读能力形成的起始环节,主要是从影像材料获取形状、

大小、颜色、光线、位置、动静等直接信息,以便从整体形式上把握

影像作品,形成对影像材料图象特性的外在把握,而非形式下所隐含

的内容。

②影像理解能力,指透过影像的外壳“读懂”真实的内容,对影

像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获得准确理解的能力。

影像理解过程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一方面它依赖于影像认读所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表现出

一定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具有许多脱离影像材料本身的因素参与,

比如过去的知识经验、习惯、兴趣爱好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理解的准

确性。

③影像鉴赏能力,指对影像作品的表现技巧、结构内容、影像形

象等进行欣赏体会与鉴别判断的能力。

影像鉴赏要求对影像作品中色

彩、音响、镜头等表现手段,结构、主题等表现内容,以及作品表现

的具体时代加以品味,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只有在学生具有了这

种能力后,他们才能步入到影像艺术的殿堂,品味到影像艺术的奥妙,

鉴别出影像作品的优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

往往有一些人为电影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外一些人却觉

得这些只是电影情节中的片断,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某景物的

一个特写,某角色的一个动作点头不已。

这两种人中,显然是后一种

人的鉴赏程度比较高。

前一种人只被动地着眼于故事,看到生离死别,

设身处地一想,就禁不住掉下泪来。

后一种人却着眼于艺术,他们看

出一个特写、一个动作对于全部电影所增加的效果。

”叶老所表扬的后

一种人,显然就是有影像鉴赏能力的人。

可见,影像鉴赏能力是影像

影像阅读:

读图时代语文教育的新亮点

阅读能力的核心。

④影像评价能力,是指对影像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

特点等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也是衡量阅读理解能力的指标之一。

像评价,从中学语文教学来看,主要是对影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

是非、美丑、精粗的价值判断。

例如,影像作品中,小到广告,大到

电视,浅到语文习惯、行为习惯,深到人生理想、价值取向,并不都

能成为青少年效仿的榜样,对它们,我们一定要有最起码的是非判别

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实证明,中小学生对影像作品的是非判别

力是极低的,甚至有人因此而酿成或险些酿成大祸。

影像评价能力,

需要建立在对影像艺术的创作常识、社会生活经验的了解的基础上,

是影像阅读获得积极效应的前提。

⑤影像迁移能力,指观赏者在影像阅读后,能根据自己对影像形

象的审美意义的把握,去分析透视自身的现实生活,从而得到启发,

最终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的能力。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过:

“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

”观赏者对影像艺术的欣赏,不应只是一

种消闲,还应是一种认识社会、人生、艺术的途径。

无论是在悲剧的

泪水中,喜剧的笑声里,还是正剧的严肃下,影像创作者都在启发我

们去认识生活、理解人生。

要让影像创作者的艺术理想得以实现,就

必须培养学生对影像作品的迁移能力。

只有完成影像迁移后,影像阅

读的过程才能最终完成。

因为影像迁移是影像阅读的终极目的,所以

影像迁移能力是学生影像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

6.2语文影像阅读教学的方略

“语文的学习,尤其在青年时代,应当和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和我们

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

因为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

”①

因此,影像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影像知识,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影像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通点,在两种文

本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6.2.1重点突破,涵养学生影像素养

①【捷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s7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①安排影视赏析课,直面影像语言。

影视是运用活动画面和声音进行思维的视听结合、时空复合的造

型艺术。

影像是影视的本体。

通过影视的赏析来学习影像语言的构成

及其表意功能,是非常好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指导

他们在掌握影像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在更广阔的影像作品阅读中游刃

有余。

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

①影视片的选择要精,应选择具

有文化内涵、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的经典影片。

②赏析的目

标一定要明确,不宜面面俱到地进行赏析。

比如,赏析《辛德勒的名

单》(导演: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时,着重让学生感受色彩、色调在

影像中的作用;观看《城南旧事》(导演:

吴贻弓)后,主要探讨音乐

与影像的关系。

③教师应有意识地讲解影像语言知识,尤其是不能忽

视专业术语的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能有效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较有

深度的赏析。

④应多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型学习,在经过仔细思

考后写作影视片赏析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像作品给人的毕竟是瞬时的满足,要想让学

生这种满足感能够延长时间,留下深刻印象或者成为一种享受,教师

要促进学生去思考,要留给学生“事后的时间”,“即走向成熟所需的

时间,亦即形成文化内容和吸收知识的时间。

”①教师要善于留白,留

一个空白,就是留下一个创造的空间,就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留

下一个生长点。

②倡导分镜头阅读,培养蒙太奇思维。

文学作品以言语为媒介,它的形象的显现是间接的。

它没有视觉

媒介的那种形象的直观功能,它的实现必须经过创作阶段从形象到语

言、接受阶段从语言到形象的两次二度转换。

语言文本具有超凡的叙

事性和强烈直接的情感性,它在视觉图像上的感受的间接性又带来了

阅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但正因为此,它发展出了描述、叙事等超

越时间空间的巨大表现力,也留下了体味、阐释的广阔空间,留下了

文学意境、韵味得以实现的广阔空间。

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教育一一财富羞藏其中.北京:

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2页.

影像阅读:

读图时代语文教育的新亮点

艺术是相通的,如黑格尔所说,“诗(美)在一切艺术中流注着”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分镜头法来阅读文学作品,必

然会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崭新境界。

因为镜头式的阅读需要读者展开

积极的思维活动:

一方面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形象思维力,

在读的同时,便以分镜头的方式产生相应的内心视象;另一方面,还

要调动自己的理性思维来思考和体味蒙太奇撞击而产生的丰富含义。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读者直接参与了艺术形象的构建和审美意蕴的生

成,这不仅有助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对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也是

一个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蒙太奇的要义在于镜头的分切与组合,所以

分镜头阅读有助于蒙太奇思维的培养。

例如,《背影》中最感人的描写是关于父亲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

去买橘子的一段文字。

教师可以先介绍有关蒙太奇的知识,再播放有

关的影视片段,最后让学生进行分镜头阅读。

A.近景(车内)

儿子:

爸爸,你走吧.

父亲: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B.全景(近景后拉)

月台,栅栏外.几个卖橘子的小贩冷冷清清地站着.

C.近景(渐渐后拉成中景)

矮胖的父亲那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的背影随着瞒珊的脚步来

到了铁路边.

D.特写(镜头渐渐前推)

父亲双手使劲地攀在月台上,两脚费力地向上缩,身子慢慢地尽力地向左微

微倾斜.

E.全景(镜头渐渐后拉)车厢内,儿子望着父亲,不断用手擦泪.

铁道边,父亲先把橘子散放在地上,再抱起橘子往回走.儿子赶快走出车外,

搀扶父亲.

F.近景(车上)

父亲将橘子放在皮大衣上,扑扑身上的泥土,显出轻松的神态:

“我走了,到

那边来信!

”说着,走出车外.父亲回头,见儿子跟着,就说:

“进去吧,里面没

人。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G.全景(镜头渐渐后拉)

儿子目送父亲渐渐远去.(全一一远)儿子回到车厢(近景),眼泪顺着脸颊

流下.

通过这几组镜头的衔接,学生初步了解了蒙太奇,清晰地领会了

父亲背影感人的原因,了解了“我”为什么两次流泪。

层次清楚,效

果明显。

同抒情诗词一类的作品比较起来,叙事性文学作品更为普遍地存

在蒙太奇思维,尤其是小说,在形象描绘、叙事方式、作品结构乃至

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与影像文本的叙事和表现方式极为接近。

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文字文本的分镜头阅读中,学习蒙太奇组接。

且看鲁迅的小说《药》,作者以人血馒头为纽结,以华老栓买药为儿子

治病和革命者夏瑜之死两条线索展开叙事,就明显是平行蒙太奇的运

用,它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