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6847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docx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C)

A.15世纪中叶产生的B.16世纪中叶产生的

C.17世纪中叶产生的D.19世纪中叶产生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D)

A.剩余价值理论       B.劳动价值论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C)

A.近代西方经济学      B.现代西方经济学

C.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C)

A.商品交换  B.社会生产力  C.物质资料生产  D.社会生产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   D.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B)

A.揭示剩余价值规律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揭示价值规律D.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7.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A)

A.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B.劳动、资本、土地

C.劳动、技术、管理D.价格、供求、竞争

8.构成生产资料的因素是(C)

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

9.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C)

A.原料和材料B.道路和土地

C.生产工具D.厂房和仓库

10.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

A.劳动者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D.生产管理

1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B)

A.生产的产品B.生产工具

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

12.在人类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

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

C.分配关系D.政治关系

13.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产品的分配方式D。

社会的上层建筑

14.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C)

A.交换  B.分配  C.生产  D.消费

15.社会生产方式是(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A)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经济基础  C.生产方式  D.经济规律

17.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C  )

A.价值规B.剩余价值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18.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经济规律是(C)

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9.决定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规律是( B  )

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

20.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B)

A.生产力高度发展B.社会分工的出现

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D)

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区别B.有商品经济也就有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

22.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和最基本的关系是(B)

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

23.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24.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B  )

A.价值B.使用价值

C.货币D.交换价值

25.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都(C)

A.具有使用价值B.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凝结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D.是体力劳动的结果

26.相等重量的黄金和生铁,黄金的价值比生铁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

A.黄金的使用价值比生铁的使用价值大

B.生产黄金的劳动耗费比生产生铁的劳动耗费大

C.黄金的体积小于生铁D.黄金可以充当货币,而生铁则不能

27.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使用价值和价值

29.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C)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B.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D.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30.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D)

A.生产B.分配C.消费D.交换

3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D)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2.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B)

A.商品的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B.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C.两者互相决定       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33.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 C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共同创造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3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B )

A.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4.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定

35.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C)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不变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36.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的是生产该商品的(C)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

C.劳动生产率D.劳动强度

37.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会导致(A)

A.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B.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C.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减少

D.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增加

38.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则(B)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会变化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变

C.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发生变化

D.只有单位商品价值量会发生变化

39.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必须使其商品的(C)

A.个别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B.社会价值提升为个别价值

C.个别价值降到社会价值之下D.个别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之上

40.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因为(C)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41.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B

A.0.75元B.0.80元

C.0.85元D.25元

42.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B.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4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44.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公式中,绵羊处于(B)

A.简单价值形式地位B.相对价值形式地位

C.等价形式地位D.一般价值形式地位

45..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是( B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46.在价值形式发展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是( C  )

A.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D.货币形式和简单价值形式

47.货币的本质是(C)

A.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形态

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D.社会财富的体现物

48.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B)

A.具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D.由政府法定

49.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B)

A.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是足价的货币         D.是金属的自然形式即金属条块

50.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C)

 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现金

51.一本书售价21元6角,这里的“元”、“角”是( C )

A.价值尺度   B.观念货币   C.价格标准   D.货币价值

52.价格是(B)

A.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标志   D.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志

53.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D  )

A.水果店给苹果标价每斤2元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D.顾客用10元现金购买了5斤苹果

5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D)

A.金本身B.银本身

C.观念上的货币D.现实的货币

55.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货币职能是(C)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

56.某国购买另一国的先进技术用黄金支付,这里黄金执行的是( C  )

A.流通手段职能B.价格标准职能

C.世界货币职能D.价值尺度职能

57.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C)

A.4.2亿元B.3.5亿元C.3.3亿元D.2.4亿元

58.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A  )

A.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不反映供求关系,长期稳定不变

C.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始终低于价值D.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始终高于价值

59.

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D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60.一般地说,粮食丰收会造成(B)

A.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上升B.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下降

C.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下降

D.在需求小于供给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上升

61.市场机制的核心是(C)

A.竞争机制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D.风险机制

62.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目的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 D  )

A.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生产领域为条件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

6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64.通过G—W—G′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A)

A.G—W阶段商品的价值上B.G—W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C.W—G′阶段商品的价值上D.W—G′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6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和决定性条件是( B  )

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6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C)

A.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的B.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大小决定的

C.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D.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具体劳动时间决定的

6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 C )

A.在使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B.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

C.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

68.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对它的消费(D)

A.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只能再生产出和自身价值相等的价值

D.能生产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6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D )

A.商品价值B.劳动力自身价值

C.剩余价值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70.资本的本质是( D )

A.一定量的货币  B.一定量的生产资料

C.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和生产资料 D.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7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72.价值形成过程是指(A)

A.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B.抽象劳动转移旧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C.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D.抽象劳动转移旧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73.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C )

A.具体劳动而增殖      B.抽象劳动而增殖

C.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74.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 C  )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价值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75.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的作用是(C)

A.生产出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

C.创造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D.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76.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是(D)

A.价值形成过程包括价值增殖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增殖过程

D.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77.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 D )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D.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78.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D)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7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C )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  D.资本各部分的构成不同

80.不变资本是指( D  )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81.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是4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1元,工作日为8小时。

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2元,而其他情况不变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C )

A.由50%变为100%  B.由50%变为200%

C.由100%变为300%  D.由100%变为400%

8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通过(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C.延长工作日实现的D.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8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D)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8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D)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85.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

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

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C)

A.150%,100%B.150%,200%

C.150%,300%D.100%,200%

86.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B)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8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88.超额剩余价值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所有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一个部门的所有企业同时都能获得的D.不同部门的所有企业同时都能获得的

89.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B )

A.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B.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C.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

D.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的

9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  )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率规律D.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

91.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92.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工资是(A)

A.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D.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93.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在工资形态上工人的(C)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完全能划分清楚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完全能划分清楚

C.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D.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

94.资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是(A)

A.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C.计时工资比计件工资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D.计件工资代替计时工资减轻了对工人的剥削

95.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从其内容看(B)

A.既是粗放型的再生产,又是集约型的再生产

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96.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C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97.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A )

A.是由工人创造的B.是由资本家积累的

C.并不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D.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

98.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二者没有内在联系        D.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前提

9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D)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C.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00.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B)

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10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B)

A.吞并其他资本扩大资本规模B.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

C.剥夺小生产者扩大资本规模D.组织股份公司扩大资本规模

102.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B)

A.促使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促使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甚至下降D.可变资本数量不断上升

103.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C )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组织股份公司

104.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 C )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D.劳动力供给增加

105.资本循环理论是从( C )

A.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来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增殖性方面来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来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来研究资本的运动

106.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购买阶段用公式表示为(B)

10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08.公式W'-G'·G-W…P…W'表示的是(C)

A.货币资本的循环B.生产资本的循环

C.商品资本的循环D.商业资本的循环

109.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 C )

A.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