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59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关注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docx

重点关注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四个时间节点

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后、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前后、2001年加入WTO前后。

1)1978年前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的唯一真理标准”。

一定程度上否定“两个凡是”。

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197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开始放权让利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1984年前后

①获得经营自主权:

1984年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公司元年;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已,时称个体户,获得经营自主权;乡镇企业之所以被称为

“异军”,主要原因是相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地位;进一步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这表明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也说明农村正进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探索。

②确定市场取向。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从实践上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

1979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从此变更。

这里的“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一定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198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价格改革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五年内理顺价格”,前三年走大步,后两年微调,计划五年物价总计上涨70%到90%,工资上升90%到100%,政策一出台便在全国引起震动。

“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出全面失控的趋势,出现了罕见的全国性抢购和挤兑存款的风潮。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价格改革过于急切。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

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

理论界的这一言论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④仍以计划经济为主。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89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商品、市场因素在增加,但仍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和观念。

此时仍不能说计划经济的观念在淡化。

3)1992年前后

1989—1991年,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1991年,中国加入APEC,顺应区域化。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南巡谈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或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

1992年初,以徐州国营企业改革为开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以“破三铁(”“铁饭碗”

“铁工资”和“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潮,但是这一制

度引起了人们的思想动荡。

这突出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顺应信息化。

1995年5月,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4)2001年前后

2001年中国加入WTO,顺应世界的全球化和市场化。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实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008年10月1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意味着农村经济向社会化发展。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士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

这一变化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2015年2月25日,亚投行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体现了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